北京“15分钟运动圈”解决“去哪儿健身”话题

日期: 2023-08-02 01:01:16|浏览: 486|编号: 2134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北京“15分钟运动圈”解决“去哪儿健身”话题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集团司组织的2021年度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征集评选结果揭晓。 该数据库收录了116个志愿服务项目,其中就有北京市体育局报​​送的“15分钟运动圈”志愿服务项目。 此次活动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健身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以及群众“去哪儿健身”的突出问题。 为此,记者采访了该项目主办方北京马拉松协会负责人赵福明。

记者:“15分钟运动圈”指的是什么?

赵福明:北京马拉松协会打造“15分钟运动圈”,力争在全市任意地点方圆3公里内建设训练基地,让群众轻松参与运动营。 项目的公益属性、专业团队的持续投入、专业运动健身教练的指导,让人们更容易、更愿意参与。

目前,“15分钟运动圈”已在北京设立33个训练基地,为群众提供定期、阶段性、纯公益性的健身指导服务和体育社区支持。 “15分钟运动圈”不向参与者收取任何费用,并免费为参与者提供基本饮用水保障。 训练营以“科学跑步、健康跑步、享受跑步”为目标,旨在弘扬全民健身的科学性、持续性、互动性、趣味性,调动更多运动爱好者分享运动热情、传授运动技能,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培训师均为北京马拉松协会培训任命的公益教练。 在训练计划安排上,根据学员的水平匹配适当的强度。 此外,志愿者团队的深入服务,让公众参与意愿更高、热情更高,营造了全民健身的积极氛围。 推行教练员、营地主、志愿者激励机制。 每次训练签到后,学员、教练员、营主、志愿者都会获得积分奖励,并提供相应物品进行积分兑换,更好地调动公众和团队的积极性。

记者:“15分钟运动圈”成立以来,印象最深的时刻有哪些?

赵福明:我们在一起已经6年了。 我见过很多人得到了志愿者的帮助,然后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 这也是“15分钟运动圈”不收取劳务费、不支付劳务费的原因。 协会承担基本费用的同时,但体育圈发展的运动营越来越多,服务的志愿者越来越多。

有一个家庭让我感受到家庭运动中的相互鼓励——丈夫跑步陪伴妻子和儿子,妻子跑步尝试带动儿子,儿子可能会因为好奇而跑。 班级变了,丈夫的身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同时参加我们公益训练队并在运动营服务; 妻子突破了自己的认知,改变了自己的心情和心态; 学校组织跑步团; 小女儿4岁,慢慢开始跑步。 每个星期三都是他们的家庭跑步日。 一家四口一起跑步,气氛很好。

记者:随着马拉松赛事的普及和发展,您认为它会给社会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赵福明:马拉松是一项跑步项目。 大多数跑步者热爱生活,更愿意帮助身边的人。 基于更强的身体能力和更积极地与世界互动的态度,跑步者将跑遍自己城市的大街小巷,并在其他城市跑出美丽的路线,感受公园、道路、森林之美。 当然,你也会感受到城市的变化。

马拉松项目凭借其独特的规模效应和宣传效应、较强的互动性和社会属性,自2014年起成为全民健身的排头兵,成为体育强国落地的高效突破口。 竞赛带动参与,催生了一大批兴趣团体,团体进一步发挥了辅导作用,盘活了体育人群的活跃度,从而培养了更多的人参与。 同时,马拉松运动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 2019年,马拉松相关产业产值已达到700亿元左右的规模。 由于爱好者的参与,软硬件服务的消费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 2019年,全国马拉松爱好者人均年消费在1.2万元至1.3万元左右。

记者:协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是什么?

赵福明:北京马拉松协会的宗旨是“跑步让改变发生”,目标是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社会组织,因为跑步是一项非常大众化、基础性的项目,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一方面,北京马拉松协会正在探索发展,布局更多公益运动营,帮助北京市民跑步,比如“15分钟运动圈”。 大众跑步教练员的等级和标准,力求为大众跑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未来,协会还将制定行业规范,铺设更多基础健身网络。 (转载自7月6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