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课(八):如何训练万米快速提速? 请大家收藏干货!

日期: 2023-08-05 02:00:51|浏览: 380|编号: 2156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课(八):如何训练万米快速提速? 请大家收藏干货!

首枚女子田径金牌

(图为王军霞)

昨晚的新闻:

【女子世界纪录被打破】#里约报运#田径比赛首场决赛创造惊喜! 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亚娜以29:17.45的成绩获得金牌,并打破了中国运动员王军霞在1993年创下的女子10000米世界纪录!

我们先看5000米训练:

5000米的问题一直是跑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5000米也是马拉松的基础。 要想练好马拉松,5000米的训练必不可少,因为5000米的成绩可以直接影响马拉松的成绩,或者说5000米的水平决定了马拉松的潜力。

关于5000米的训练,首先和3000米一样,300-600米区间,一般多-16以上,但这些最好在训练初期做,中后期训练中,可以增加5组1000米间歇跑,即在跑1000、走200的模式下,1000米的间歇速度可以比每公里5000米的目标速度快5-10秒。

例如:5000米的目标成绩是20分,即4个分配速度,那么1000米间隔可以按每组3分50-3分55进行,速度选手可以更快一些。

另一种速度耐力训练方法是小倒金字塔。 所谓小倒金字塔就是3000+2000+1000的模式。 间歇期间可以等心率恢复到120再进行下一组。 配速要求每组都比前一组快。 3000米时的速度不应低于5000米时的目标速度。

变速跑训练也是中长跑训练的杀手锏之一。 比如1分钟30圈的匀速跑10圈,效果肯定不如1圈1分35和1圈1分25(循环直到10圈跑完)。 那么变速跑在比赛中是大忌,但是变速跑才是训练中的王道。

5000米跑对有氧耐力的要求更高。 10-15公里的有氧跑每周需要进行两次以上。 此外,力量和素质训练也不能落后。

先说一万米训练:

万米是最长的田径项目,对有氧耐力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经常进行15公里以上的有氧跑。

10000米训练与5000米训练没有太大区别,但需要增加数量,适度降低质量。

1000米至3000米的长距离间歇跑或反复跑已成为训练的主体。 训练初期,仍可进行中短距离间歇,提高速度能力,然后可进行长距离间歇跑,逐步将5000米能力转化为10000米能力。

对于万米训练,可以引入一个概念:乳酸阈跑。 一般来说,乳酸阈值的上限几乎相当于万米赛跑的速度,下限几乎相当于半程马拉松赛跑的速度。 每周跑一次乳酸阈值,对于万米成绩的提高,甚至马拉松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乳酸阈跑可分为长距离乳酸阈跑和短距离乳酸阈跑。 长距离可长达14-16公里,以半程马拉松比赛的速度进行。 短距离可短至4-6公里,速度可达10000米(甚至更快)。 当状态不好时,可以将乳酸阈值跑分成2-3段跑,比如3组3000米、2组4000米等,这也可以称为重复跑。 间歇时间比间歇跑要长,可以休息得更充分。

网上有一种说法,凡是万米拿不到35分的人,就叫吊丝跑者。 这样的说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肯定很难接受。 毕竟万米突破35分需要330的配速,也就是场地1跑24圈25圈,能拿下35分的人都是业余跑者中的佼佼者。 10000米40分是一个障碍。 很多人可能正在努力进入“三个时代”。 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每个人都能成功。

10000米成绩一般等于5000米成绩乘以2.08,或者说10000米成绩大致等于5000米比赛速度的26圈。 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可以尝试一下。 如果你达不到这个分数,你需要加强你的速度、耐力和能力。 如果有氧耐力的练习速度比这个快,说明速度耐力已经非常好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