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男子将从南极跑24000公里到北极(图)
特洛伊木马
白斌.
1人、300天、600场马拉松、24000公里……这是耐力跑运动员白斌将在未来10个月内完成的极限挑战——从南极跑到北极。
3月2日元宵节,白斌和他的团队正式开始从南极出发。 他表示,元宵节意味着圆满团圆,也祝愿此次南极之行取得圆满成功。
谈到中国耐力跑领军人物白斌,除了那些层出不穷的冠军头衔之外,“疯狂”也许是最适合他的标签之一。
2001年,他试图独自翻越墨脱,返回拉萨; 2010年,他与中国台湾跑者林毅杰用150天跑完了一万公里的丝绸之路……
白斌说,“跑步就是我的生命,我想看看我的极限在哪里,人类的极限在哪里。”
白斌的离职仪式。
“南北极跑”挑战源于7年前的想法
当白斌从北京出发前往南极时,很多人都到机场给他们送上“旅途愉快”。 身高不足170公分,皮肤黝黑的白斌在人群中并不怎么起眼,但一旦穿上跑步装,他似乎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人目光的焦点。
白斌尝试过很多项目,从马拉松到铁人三项,再到户外综合挑战,直到2008年开始尝试耐力跑。“耐力是我最擅长的,这些年我一直在练习的就是耐力。”
这十年来,白斌赢得了太多比赛——2006年到2008年,白斌在全国几乎所有户外运动挑战中都获得了国内第一名; 2010年,获得北京赛亚军、国内第一; 2016年,成为“第二届八百流沙极限大赛”冠军……
不过,在白斌看来,自己在赛道上的所有经历,都是为这次24000公里挑战做的准备。 毕竟从南极跑到北极的距离和难度不是一般的极限耐力赛事可以比拟的。
据白斌自己介绍,此次南北极之行的起点是中国南极长城站,途经智利、阿根廷、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等13个国家、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 全国65个城市。
在他自己的计划中,如果一切顺利,他将于今年11月30日到达北极。
为什么会产生跨越两极、“跑遍地球”的想法呢?
这要追溯到2011年跨越六国的“古丝绸之路”耐力跑。
“跑完了古丝绸之路,我该去哪里?” 在接受《贵州都市报》采访时,白斌回忆起7年前的挑战。 他记得当时的旅程有点无聊,所以他就和自己对话跑了一遍。
于是,“南北两极”这个词就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南北两极都好,南极点和北极点都是地球的极限,这条路线很完美。”
白斌在西藏。
数次经历生死,“奔跑救了他”
白斌用了七年时间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 而接下来的十个月,他要做的就是面对现实的残酷。
极度寒冷的气候,荒凉的无人区,身体的变化和精神的疲惫,这些都是白斌在接下来的三百天里要面对的情况。
然而,对于白斌来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让自己陷入各种危险之中。 跑步让他经历了很多人一生中从未经历过的危机。
2001年,白斌第一次经历了什么是生与死之间的“鬼门关”。 当时,为了训练,他穿着短裤背心、长裤和银行卡,从家乡贵州跑到西藏。
他从拉萨跑到墨脱后,墨脱进入了最危险的雪季。 在这种情况下,白斌坚持翻山越岭跑回拉萨。
“我觉得我还好,身体很好,我从贵阳跑到拉萨,又在拉萨训练了这么久,一般人怎么能和我比呢?” 怀着这样的执着,白斌一头扎进了雪山,结果一进雪山就迷失了方向。 浓雾中,他寸步难行,最后只能倒在雪地里“认命”。
幸运的是,一辆军用吉普车经过,将他送往八一镇军医院。 当他到达医院时,他的脚趾部分被冻住,右脚也变黑了。 “医生说要砍掉,如果真的砍掉,我就活不了了。”
最终,他坚持抱着冻伤的腿回家,买了一个3000瓦的电炉,每天测试冻伤的腿是否康复。 30天后,白斌腿部的肿胀奇迹般消退,被冻伤的部位长出了新的皮肤。
时至今日,谈起这段经历,白斌仍将“奇迹”归功于跑步。
像这样的危险,白斌经历过很多次。
2011年他们跑到土耳其时,路过一个山谷时突然听到“砰砰”的枪声,最后无奈乘坐警车离开; 同年在伊朗,白斌再次穿越“古丝绸之路”。 在此过程中,他食物中毒,白斌在整个抢救过程中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如果不是事后有人给我看视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真的因为跑步再次走进了地狱之门。”
白斌在奥森中奔跑。
活到100岁,站在跑道上
每一次经历这些“生死劫难”,白斌依然心有余悸,但他从来不打算因此而放弃极限耐力挑战。
“如果我能活到100岁,我希望那时我还能站在跑道上。” 白斌经常说这句话。
“当跑步永远不够时……我只想看看我的极限在哪里,人类的极限在哪里。”
事实上,跑步给白斌带来的除了荣誉和名誉之外,还有一种使命感。
出生在贵州思南农村的白斌和大多数和他一起长大的孩子一样,整天在家乡的山里跑来跑去。 他并不把跑步当成一种事业,但2008年北京成功申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后,他和很多中国人一样沉浸在荣誉感中,有一种“我要参加奥运会”的感觉。游戏”。 奥运会”的理念。
“奥运会有马拉松,我可以跑步,我可以参加马拉松。”
怀着这样的冲动,他放弃了销售和维修电脑,开始了培训。 他曾找到贵州省体工队,希望加入田径队的长跑训练。 当时,运动队的教练很喜欢白斌的毅力,允许他免费和一群青少年一起练习。
作为当年田径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白斌的爆发力不如身边的年轻人,但他的耐力却是无与伦比。 因此,当其他队员回去休息后,白斌经常会独自在训练场上跑步……
然而,当他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后,他发现自己的水平距离奥运会太远了。 他转向户外,终于遇到了耐力跑的“真爱”。
他确实带着这种使命感跑步。
这次“北极”跑也是如此。 白斌带着“中国第一人”的骄傲,从中国南极科考长城站迈出了一步。
从南极到北极,24000公里的旅程将留下白斌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