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规划方案公告:24小时向公众开放

日期: 2023-08-08 07:00:52|浏览: 745|编号: 2179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规划方案公告:24小时向公众开放

上海观察3月31日消息,3月31日,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由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市体育局、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部分调整及补充规划编制(公众参与方案草案)正式发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该方案公示期为2017年3月31日至2017年4月29日。

作为社会关注广泛、民生诉求强烈、创新要求较高的公共或民生项目,徐家汇体育公园项目在首届“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中入选四大项目之一去年7月9日落成的,也是今年开工的上海体育公共空间重点工程,是新时期体育功能新提升的产物。

总体布局。

根据规划,徐家汇体育公园将围绕上海建设“国际赛事之都”的总体目标,通过升级场馆功能、改造室外环境,将其建设成为“体育氛围浓厚、赛事一流、活动活跃的城市”。群众体育活动、宜人绿色空间”。 它将成为优秀的体育赛事中心、活跃的群众体育公园、经典的体育文化地标。 主要承担承办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满足公民健身休闲需求、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引领体育产业发展四大职能。

本次规划区域为徐家汇社区132居委会。 四个街区的边界为漕溪北路-零陵路-天钥桥路-中山南二路。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40.6公顷。 改造后,徐家汇体育公园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25.2万平方米(不含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池、东亚大厦改造期间增加的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

四个主要建筑被保留和翻新

过去,徐家汇体育公园积累了大量的体育元素。 各类地标性体育场馆观赏体验良好,但群众参与度较低。

根据规划,徐家汇体育公园将保留并改造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池、东亚体育楼四大主体建筑,其余建筑基本拆除。 在场馆改造中,一是优先满足顶级赛事及赛事配套空间的布局需求; 二是“因地制宜”,对现有建筑空间进行配套改造,布局全民健身和专业服务功能。

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池的改造将以提高场馆综合利用率为原则,使场馆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其中,上海体育馆的改造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作为一个能够举办综合性体育比赛的体育场馆,应进一步提高利用率,培育和引进足球、橄榄球、棒球、攀岩、壁球等项目和其他顶级运动。 上海体育馆的外立面将保留原有风格,并通过改扩建完善功能,满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斯诺克等项目的要求,为引进拳击、跆拳道、电子竞技等娱乐项目,一项观赏性极高的新型体育赛事。 上海游泳馆保持原有游泳池和儿童游泳池的功能,满足青少年游泳、跳水等项目的业余训练。 空间重新布局后,将改造成市民水上运动中心。

东亚体育大楼改造主要用于满足体育公园运营管理的办公需求。 未来将承担赛事运营管理中心的考虑,包括场馆管理、监控中心、中后台运营中心等功能。 改造以建筑外观和绿色节能改造为重点,建筑高度结合区域景观进行整体研究。

打造高度开放的共享空间

通过重新规划,徐家汇体育公园将成为一个开放的城市空间:有户外运动设施、休闲绿地、连接多个大型体育场馆的轴线等,区域分布清晰,将极大丰富市民的出行形态' 参加体育活动。

西广场透视图。

庆典广场透视图。

因此,公示规划的公园设计特别注重公园绿地系统,突出多层次立体绿化,协调绿地和运动场馆布局,同时保证高度的开放性和开放性。共享基础。 邻居封锁了该地区的步行系统,突出了与周围街道和街区的融合和共享。

未来,徐家汇体育公园将24小时向公众开放,打造零陵路、天钥桥路沿线功能活跃、互动互动的公共开放界面。 引入公园。 在漕溪北路、中山南二路沿线密集种植绿化,减弱高架路带来的噪音和视线的不利影响。

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因此,将拆除部分现有建筑,对现有的硬质地面和通道进行整理,整合绿化,从而释放绿化和户外运动的空间。 街区公共开放空间比例提高至50%左右(含绿地、广场、户外运动场)。 考虑到人员疏散、大型体育文化活动、庆典活动的需要,公园内布置了多个广场。

户外运动场馆和绿地将进一步融合。 结合绿化设置运动场地,营造在树林中锻炼的感觉,利用乔灌木减少不同类型体育活动之间的干扰。 户外运动项目主要有足球公园、篮球公园等。 室外场馆既要满足青少年精英基地、小型体校的训练需要,又要向公众开放。

徐家汇体育公园将打造多层次的慢跑系统。 通过链接城市界面,利用人行道空间,结合街段改造设计,打造安全舒适的沿街步行,并与徐汇区街道运行网络相连接。 公园内形成连接场馆与室外空间的地面慢跑道。 线条造型灵活有趣。 结合公园不同的功能布局,打造不同风景的跑步体验。

慢跑道设计图。

规划区倡导公共交通

交通方面,徐家汇体育公园片区将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资源优势,未来将依托公共交通分担较大比例的出行。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不少于1000个车位的停车场,保留零陵路沿线现有地下公共停车场,并结合地下空间建设新的地下停车场。 地铁11号线以西、万体厅以南将建设地下综合体,占地面积约3-4公顷,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主要功能为全民健身、运动训练及配套服务,地下二层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 综合体内设有深受市民欢迎的项目,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击剑、拳击、瑜伽、舞蹈等。部分采用半地下土楼形式,实现地下空间自然采光。

以加强人流与公共交通站点的联系。 底层对园区主要人流路径出入口进行梳理引导,与轨道交通站、公交站出入口建立有效衔接。 在地下室,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地下空间通讯系统从轨道交通站进入主要场馆。

比赛期间和平时将采取差异化的交通疏导组织方案。 活动期间,控制机动车出行,地面仅允许特种车辆进入,单向限速,空地设置临时停车位。 通常车辆进入小区后进入地下车库,实现地面人车分流。 另一方面,加强地下空间连通性。 目前,已有一条中山南二路穿越隧道通往漕溪路公交枢纽。 与地下综合运动场结合,新增地下联络通道。 其中,2条分别连接轨道交通1号线、11号线站厅层; 一是穿越中山南二路、连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过街隧道; 热身场地交通便利,到达比赛场地。 地下通道宽度不应小于8米。

(原标题为《重磅|徐家汇体育公园规划方案公布,喜欢运动的你应该看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