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尖跑还是用脚跟跑不会伤膝盖?
网友提问:
用脚尖跑还是用脚跟跑不会伤膝盖?
李明伟对运动康复的解答:
实际上有三种着陆方式。 前脚掌(不应该叫脚趾,应该是前脚掌)、后脚跟和全脚掌。 顾名思义,后跟着地就是落地时的后跟着地,穿鞋的跑者中有四分之三是后跟着地模式。 前脚很少接触地面。 落地时,脚前部着地,这种情况常见于赤脚跑步者或高水平跑步者。
脚后跟着地与前脚着地相比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主要问题是它不会伤害膝盖。 严格来说,跑步会伤膝盖,前脚掌比后脚掌更不容易伤膝盖。 为什么是这样?
当脚后跟着地时,跑步时,脚后跟中前部就这样压碎地面,落地的瞬间,力量可以直接从脚后跟传递到膝盖。 没有缓冲,对膝盖的影响更大,所以会出现更多的膝盖疼痛。 膝盖前方等处疼痛,但对足部的影响较小。
当前脚掌着地时,由于足弓的缓冲作用,对膝盖的冲击较小,但需要更多的脚部力量,否则跟腱、前脚掌、跖骨都会受到很多伤害。
可见,无论是前掌还是后跟,都有优点和缺点,就看你如何衡量了。 那么既然跑步会造成伤害,那么最重要的是如何减少伤害的发生。 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跑步频率、降低配速,可以有效减少损伤的发生。
2、跑步姿势应躯干稍前倾,核心收紧,使臀部充分伸展臀部发力,可减轻膝盖髌骨的压力。
3、加强臀部控制力和力量,特别是臀中肌。 臀中肌在跑步过程中起着控制骨盆的作用。 如果臀中肌力量不够,跑步时膝盖容易内扣外扣,从而引起膝关节疼痛。 例如,在镜子前进行有控制的深蹲,不要弯曲膝盖。 贝壳训练可以增强臀中肌。
4、做好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和运动后的放松活动。 运动前应进行动态拉伸和热身,运动后应进行静态拉伸。 肌肉柔韧性不足(股四头肌柔韧性不足)也是导致膝盖疼痛的一个因素,所以需要对股四头肌进行静态拉伸,保持1分钟,2次。
5、跑鞋合适。 跑鞋是否合适只能现场试穿。 购买跑鞋最好去专业的体育用品商店。
6、不要突然改变跑步习惯。 无论使用哪种着陆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 不要听其他跑步者说什么更好,随便改变一下习惯就可以了。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不容易受到伤害的,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因此,在频繁改变跑步姿势、跑步速度、突然增加里程的时期,你最容易受伤。 因此,如果你想增加跑步里程,建议每周增加不要超过10%!
祝你跑得更健康! ! !
其他网友的看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跑步落地方式大多是前脚掌或手掌落地,这样最经济,对膝盖的伤害也最小。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个人感受。
1、脚尖着地,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冲刺,加速很快,减少着地时间。 在短跑比赛中,即使是0.1秒,累积的差距可能是冠军和亚军,但并不好。 原因是很容易让小腿变粗。 我们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踮起脚尖站立时,我们的小腿肌肉会比较紧张,对膝盖的伤害主要是因为速度过快后膝盖所受的力量会更大。 具体来说,这种伤害不像脚跟撞击那么明显。
2.脚后跟着地。 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好处。 问题有很多,但在国际马拉松跑者中,这样的人却是少数。 关于问题,首先是膝盖受伤,直线上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导致力量不足。 大多数都会传染到膝盖,二是容易引起跟腱炎。 跟腱疼痛且发炎。 严重时会影响行走。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推荐这种登陆方式。 也会造成脚后跟撞击,所以我们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3、前脚掌或手掌着地,然后快速过渡到整个脚。 这是大多数人落地跑的方式,因为它更符合人体力学,而且从生理结构上来说,这种跑法是最合适的,而且很多马拉松高手也采用这种方法。 优点是可以更好的避免上述两种运行方式遇到的问题。 当然,这种跑法也需要小腿力量稍强一些,小腿有一定的肌肉支撑。 所以只要你跑步,你的大腿和小腿就会变得稍微变大,但整体效果不会太大。
4、整个脚掌着地。 这种方法比较少见。 当你跑步时,你会感觉脚后跟着地。 事实上,落地的那一刻,整个脚掌都着地,但这是更具体的。 然后快速过渡到整个脚底。 这种跑步方法不容易受伤。 事实上,大多数运行方法都是在后期运行的。 在这个跑步方法和之前的跑步方法之间,我看到了鞋子的磨损。 磨损较多的位置为第三种,但有时前掌外侧磨损较多,此时偏向第四种。
不管是哪种跑步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有一点差异,但是大概率下,我们的差异可以求同存异,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嘴经济的前脚掌,但是,对于那些无法求同存异的朋友来说,自己感觉最适合的跑步方式是最现实的,这样受伤的可能性最小。
其他网友的看法
跑步后拉伸
目前脚着地时常见的跑步方式有3种;
前脚着地
1、前脚掌着地:适合竞技运动员。 追求速度和性能的人通常都是这样跑的。 前脚着地时“踝关节”的力量一定要很强,否则就会患肌腱炎!
脚跟着地
2.脚底着地。 大多数入门级跑步者和健康跑步者都采用这种方法跑步。 虽然它们的速度不如前脚掌,但可以降低跑步时受伤的风险;
脚底落地
3、脚跟着地,体重严重超标以及有跑步损伤的人通常采用这种跑步方式,“以前受伤后喜欢小步快着地跑;
大家都说跑步是前脚掌着地还是脚后跟着地,哪个不伤膝盖?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膝盖受伤与“前脚掌着地、全脚掌着地、脚后跟着地”这三种着地方式无关。 不要刻意追求落地地点或奔跑,适合自己的落地方式就是最好的;
膝盖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关节。 连接过去和未来非常重要。 跑步时膝关节承受的力是人体重量的3.5倍以上;
膝盖疼痛是所有跑步者都经历过的伤害:由于错误的跑步姿势、不合适的跑鞋、盲目增加跑步距离、加大运动强度、跑前不热身、跑后不拉伸、长期持续疲劳训练,都是因素导致膝盖受伤的风险;
靠墙深蹲《90秒X3组》膝盖疼痛练习
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正确的跑步姿势、合适的跑鞋、科学的训练,才能降低膝关节疼痛的风险! 平时可以加强力量训练(靠墙静蹲90秒X3组或者“静蹲+动态深蹲”,如果长期坚持这个练习,膝关节周围的皮肤组织自然会保护你的膝盖)。当膝盖变得更强壮时;
只有科学、系统、合理的跑步锻炼,才能让你变得更强,跑得更健康,跑得更快乐,不受伤跑到晚年才是王道!
其他网友的看法
我不是专家,但我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已经跑步十几年了。 在我跑步的地方,有很多跑步十几年的跑者。 他五十多岁开始跑步,跑到八十多岁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的跑鞋只是脚跟外侧磨坏了,说明他也是脚后跟先着地。 他们跑步这么多年,膝盖没有任何问题。 说脚后跟先着地伤膝盖,其实是一种误解。 人们有不同的肌肉结构。 你的跑步姿势其实是你的大脑为你制定的最经济合理的姿势。
许多理论认为,前脚先着地,这需要小腿的力量。 这也是错误的。 前脚掌着地后,迅速向后拉,利用股二头肌的力量,就像弯曲手臂一样,是二头肌毛。 受力,如果你的小腿受力,说明你的前掌在身体重心的前面。
跑步受伤不会伤害膝盖。 不在于跑步姿势,而在于你的肌肉力量。 如果你的大腿和臀部肌肉足够强壮,那么跑步时,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都会由这些肌肉承担,而膝盖承受的力很小。 而且跑步时,膝盖会分泌关节液来润滑和保护膝盖。
所以跑步爱好者不必担心前脚掌着地还是脚后跟着地。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他网友的看法
听专业人士说,跑步前脚底着地比较科学。 我检查了找到的几双跑鞋。 基本上后脚掌外侧磨损较多,前脚中部磨损次之,其他地方磨损较少。 我感觉跑步的时候脚后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前脚掌,不知道自己的跑步姿势是否正确。 我已经跑步3年了,近6000公里,没有受伤过。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前脚还是后脚,只要你跑得轻松,不受伤,对你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有时我会把自己跑步的视频拍下来,看看有哪些不足。 这是我跑步视频的截图,与大家分享。
其他网友的看法
先说结论:
先着地的位置并不是膝盖受伤的直接原因。 一般来说,速度越快,着陆点越靠前,速度越慢,着陆点越靠后。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跑步方式。
“先从哪里跑地”的问题讨论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定论。
之所以没有定论,是因为没有一种落地方式是最好的、适合所有人的。
一般来说,着地方式有三种:脚跟先着地(被砍的最惨)、全掌着地(脚外侧)、前脚掌先着地(近几年最火的着地方式)。
脚跟先着地方式之所以被黑,是因为落地没有缓冲,有“刹车”作用,所以膝盖承受的压力最大。
事实是——落地无缓冲是因为你的膝关节太僵硬,或者是大腿无力,或者是膝盖有问题; 由于您的重心位于着陆点后面,因此会产生“制动”效果。 然而,当你跑步时重心在地面上时,无论脚如何着地,都是“刹车”。 所以这句话应该是:当我的重心不对时,脚跟先着地时膝盖所受的压力比脚趾先着地时的压力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讨论错误姿势哪里更好落地呢?
全掌着地是一种不成一直线的跑步姿势,也就是说我既不同意脚跟先着地,也不同意前脚先着地,所以我只是把脚变成轮子,翻身
事实是——全掌着地的方式其实和脚跟先着地的方式类似,但一般来说,速度比脚后跟先着地的速度要快,和“滚”是一样的。 “双脚像轮子一样踩在地面上
脚掌先着地无疑是近年来最流行的跑步姿势。 欣赏这种姿势的人坚信,脚掌先着地是对膝盖最好的保护
但事实是——一味地学习前脚先着地的跑步方式是很多伤害的根源之一!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那些提倡前脚掌先着地的人的说辞: 1、前脚先着地,足弓的缓冲帮助膝盖分担压力; 2、你看,跑3小时以内的马拉松的,都是前脚先着地跑的。
一一回答,1---前脚先落地的缓冲点来自小腿,然后没有用到人体最大的肌肉股四头肌(膝盖缓冲贡献最大的是股四头肌,也就是大腿前面),干活得用小腿,你怎么敢说不想让小腿粗呢?
2---如果你能以他们的速度跑完1KM,我就说服你了。 你应该用前脚掌先着地。 你的速度已经要求你用小腿充分参与加速环节。
不过,一定要记住,跑步一定要以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为基础! 屈髋、伸髋、屈膝是最重要的点! 不要本末倒置,你的膝盖问题与你先落地的地方无关! 和你的重心跟不上关系最大!
其他网友的看法
初学者跑步时最好整个手掌着地。
“跑步伤膝盖”,这是我们跑步前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很多原本打算用跑步来锻炼身体的人放弃了跑步。
从此,创造新自我的可能性之门就关闭了。
真可惜。
跑步(慢跑)可增强膝盖活力。
事实上,新手跑步者如果从一开始就按照正确的方式跑步,不仅不会伤害膝盖,而且还会起到强化膝盖的效果。
这是因为跑步刺激关节分泌润滑液,使关节腔充满大量润滑液,从而有效避免了上下骨关节之间的相互摩擦。 血液循环送来的养分也滋润了半月板,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各种着陆方式的比较。
前面说过,新手跑步者从一开始就必须以正确的方式跑步,这也包括跑步时落地的方式。
如果用前脚掌着地和脚后跟来比较,那么用脚后跟的跑法会更加危险。
我们知道,落地时双腿越接近伸直,膝盖受伤的概率就越大。
来自地面的大量冲击力会直接作用在膝盖上,这是膝盖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的。
如果你的脚后跟着地,你的腿会更接近伸直,这会伤害你的膝盖。 而且这种落地方式对于新手来说更容易造成跟腱炎等伤害。
如果你跑步时前脚掌着地,落地时膝盖基本上是弯曲的。 大量的冲击力在传递到膝盖之前就已经释放掉了,这对于保护我们的膝盖是相当有利的。
然而,前脚掌跑步会更多地依赖我们的小腿肌肉。 新手跑步者普遍小腿肌肉不发达。 用这种落地方式跑步风险很大,很容易引发小腿胫骨综合症等问题。
结语。
新手跑步者刚开始跑步时,采用脚底着地的跑步方法比较安全。 等你变强了,跑步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调整。
我是山水墨白,一名跑步者,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谢谢!
其他网友的看法
我是一名跑步者!
也是马拉松选手! 我身边有很多跑步者,我也参加过很多马拉松!
跑步对膝盖的伤害这个话题一直存在争议。 简单来说,运动让身体变得更好、更健康,所以运动对身体肯定是有好处的。 为什么很多人说跑步伤膝盖、磨损半月板?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跑步姿势和跑步计划有关。 我不会跑步,以为跑步就是张开腿跑。 但错误的方法就会带来受伤的结果! 一定要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一步步强化。 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
就纯粹的跑步姿势而言:
每个人跑的方式都不一样! 我一直在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跑步姿势。 大多数跑步者倾向于更多地用脚背着地。 脚掌和脚掌着地的次数就少多了!
第一:与平时的运动姿势有关,也与跑步距离积累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有关。 但你要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大部分马拉松冠军都是前脚掌着地,也有少数跑者是后脚跟着地。 因人而异,我们并不是想做得很专业,但是可以减少受伤的机会。
第二:跑步计划: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一开始不要让自己过度劳累,身体需要恢复,合理安排跑步距离、配速、心率。 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慢,距离要短,身体很快就会适应。 根据国际要求,每周跑步量增加不能超过10%,否则很容易受伤。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自己的体质才是最适合的。
到目前为止我在开始跑步时受了点轻伤,但直到现场才受伤! 方法很重要! 一切以安全健康为中心! 膝盖受伤是方法不对,所以要考虑是哪里做得不对!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们一起跑吧!
其他网友的看法
跑步时,是脚尖先着地还是脚跟先着地对膝盖疼?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作者《功夫与乒乓》与你聊聊。
跑步是体育锻炼大军中最大的健身力量。 由于跑步是最简单、最便宜、易做的运动,深受广大跑步健身爱好者的喜爱。 一些跑步健身爱好者有一个疑问。 跑步时是脚尖先着地还是脚先着地才不伤膝盖?
跑步时的三种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