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断奶一个月后,女孩解锁了整匹马

日期: 2023-08-17 08:05:10|浏览: 374|编号: 224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宝宝断奶一个月后,女孩解锁了整匹马

宝宝断奶一个月后,女孩解锁了整匹马

文丨六分姑娘 图丨杂烩

结果是,

赛马就是这样的体验。

WHO

你怎么这么早去啊!

4小时43分08秒,这是女孩解锁第一匹马的时间。

这个成绩对于一些老马来说微不足道。 但对于一个刚给宝宝断奶不到一个月、备战才三个月的女孩来说,却并不尽如人意。

备战期间,他跑了51次,跑了400公里。 这和老马说的有点不一样,至少要跑1000公里才能上马。

有的老马可能会说,这就是不做nodie的节奏。 姑娘也不建议开心马小白这么做。 但女孩的姿势很好,所以她安全无伤地完成了比赛,完成了保住500和445的既定目标。

赛前紧张担心“猝死”

没错,他很担心“猝死”,非常担心。

自从决定跑马拉松后,我就不知不觉地关注了一些马拉松赛事。 当我看到选手突然去世的消息时,我就会想象自己倒在赛场上。

(你看,多吓人!小心脏扑通扑通跳!)

11月12日,女孩的第一匹马——蓬莱葡萄酒国际马拉松赛开跑。 比赛前几天,“猝死”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女孩的脑海里。 一半的原因是我只跑了400公里,而老马的劝说是需要1000多公里才能上马。

另一半原因是,当初答应做你的兔子的跑者要么抛弃了你投奔马,要么都是想“喝着红酒”跑半程马拉松的“旅行者”。 可能是孤独和寒冷带来的紧张。

比赛前一天晚上,我答应早点睡觉,但女孩华丽地失眠了。

比赛那天,我早上五点就起床,吃了两份稻香村的小零食作为早餐。

(这就是一帮想“喝红酒”跑半程马拉松的长乐跑者!)

七点半开始。 我们和跑团小伙伴一起提前半个多小时到达了场地。 大家紧张热身、整装待发的场景并没有出现(或许因为是小活动)。

一群跑半程马拉松的跑者,姿势各异。 自拍,互相拍照,在脸上画画,然后继续拍照。

(这是明目张胆拉仇恨有吗?)

女孩问国富哥:“别伸啊伸啊”。 答:习惯就好,不要拉长。

女孩不明白这个姿势。 小白别学着装傻了。 按照平日训练前的热身程序,姑娘老老实实地做了伸展、跳跃。

听说真正的马拉松是从37公里开始的,谷梁能坚持下来吗? 跑不了真是尴尬啊……紧张,还是紧张。 一个女孩紧张的想去厕所。 还好听说沿途有移动厕所,希望厕所之间的距离是一公里。

上完厕所不到五分钟,女孩又想上厕所。 此时,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不到十分钟。 流动厕所有几十个,每个厕所前都排着长队。

开始跑步的时间越来越近,女孩和厕所的距离也在飞速缩短。 检查员通知检查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耳边回响。 这让女孩更加紧张了,肚子也疼了……好吧,这就更尴尬了。

从厕所出来,赶紧跑到检查处。 起点上主席台上领操的帅哥美女们又做了几组伸展运动。 他们根本没有听到枪声,像洪水一样随着人流奔跑。

(那个女孩在人群的尽头,就在那里,那里,那里,看到了吗?)

魔鬼5公里靠“神智”

跑步前,女孩给自己规划了配速:前30公里6分半钟,后12公里7分半钟。

这个步伐女孩并不是盲目的。 女孩每天训练的平均配速是6分15秒。 据说比赛时,步伐比平时训练的速度还要快。 对此,女孩并不指望表现超常,保持平时的训练状态即可。

女孩还想起了老马的一些忠告:尽量以均匀的速度完成比赛。 听说很多参赛者体力分布不均。 他们在比赛的前半程过于追求速度,到了后半程就失去了体力。

“一开始不要太慢,否则到最后潜力就激发不出来。” 对于姑娘的配速,潍坊马协副会长简强给一匹老马出谋划策。

(感谢强哥留下女孩上马,千里遥控联系了建强哥照顾。

非常感谢建强哥(最右)的指导。 有你,快乐马小白不慌! )

第一公里6分17秒后,女孩听从老马的建议,从第二公里开始加速,保持在6分5秒左右的速度。

这个配速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到半程马拉松结束。 16公里处速度开始下降,19公里处达到最慢6分44秒。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速度下降了半分多钟。 当国富哥提醒他速度的时候,他有些惊讶,下意识地加快了速度。 20公里处,又恢复到6分07秒的节奏。

02:11:45,完成半程马拉松。 半程马拉松结束后,起跑配速在6分30秒7分之间,这个配速一直持续到35公里。

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越来越难以保持节奏。 路线不像前半程那么顺利,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起步的新鲜感过后,上下的无聊跑动全靠“最后的休息”来支撑。 庆幸的是,国富哥怕女孩一个人跑太孤独,本来是要跑半程马拉松的,但最后决定带伤陪女孩跑完全程。

(帅气的国富大哥,长乐跑团的领队之一。妹子的触感,是不是很辣……好厉害。)

有人陪伴会让整个过程感觉不那么糟糕。

从15公里开始,几乎每个补给点都吃点水果、喝水。 起初,是香蕉、葡萄和水。 后来发现还有红酒、牛肉干、肠子……对于一个热爱美食的女孩来说,算是一种安慰。

在万亩葡萄园补给点(应该距离28公里),女孩喝了两杯酒,嘴里塞了牛肉干,左手抓了一根肠子,右手抓了花生,心情非常愉快。

(左手捧着肠子,右手塞满了花生,嘴里塞满了牛肉干,你还说自己不是吃货?)

从葡萄园和酒庄出来就是回程。 重复着同样的路,脚步开始变得沉重。 膝盖、臀部疼痛开始加重。

(这时候你还可以对着镜头卖萌,古凉,你可以的!)

到了36公里时,速度开始下降,但依然能够以7分40秒的速度前进。

(刚震,用手撑住臀部,疼痛真的会减轻!)

37公里处停下来拍照。 我心想,女孩即将进行最后魔鬼的5公里了。

(还有37公里,整个马拉松的终点线会远吗?不远不远,我们来秀一下!)

38公里、39公里……步伐一直平稳。

最困难的时候到了。 40公里的标志好久都看不见了。 少女感觉到自己蜗牛般的速度,膝盖和胯部的疼痛似乎辐射到了全身。 这一公里那么长,配速最慢达到8分15秒。

但此后,士气开始高昂起来。 仿佛看到了终点,他开始全力加速。 41公里7分40分,42公里7分14秒。

(如下,女孩终于追上了熟悉的面孔,建强哥,你在等我们吗?)

最后100米,女孩非常兴奋。 我忘记了疼痛,像马达一样向前冲去。 女孩果然欢呼雀跃,跑到了终点。

(女孩疯狂地冲刺。好吧,原谅她,她太兴奋了。)

4小时43分08秒,全程跑下来(没走)。

完美结局。

(这里掌声雷动,女孩人生中的第一次马拉松,献给蓬莱诸神。)

天知道女孩在准备期间经历了什么

七月初,女孩决定去跑一匹马。

赛马的初衷很简单:想要跑马,就必须有计划的训练。 对于产后一两年的职业妈妈来说,她们处于一种生活狂野、情绪控制不稳定的状态。 他们需要定期锻炼来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释放压力,让自己更快乐。

女孩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每周计划,精确到每天的计划。 从最初的五公里开始,每周增加10%左右的跑步量,每周3次。

大约一个半月后,女孩跑出了人生第一个10公里,配速为5分46秒。

(人生的最初10公里必须要标记吗?)

除了跑步之外,每周做三到四次瑜伽作为交叉训练。 交叉训练对于跑步的好处不用多说,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帮助身体恢复,提高有氧耐力,获得力量感,让训练更有效率。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瑜伽是一个很好的交叉训练选择。 虽然女孩跑的次数不多,但她能够毫发无伤地完成比赛,这要归功于瑜伽。

(是啊,这丫头太自恋了,你咬我啊!)

坚持打卡并不容易,甚至有点自虐。

有一次,儿子凌晨四点就醒了,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吃奶奶”。 吃了十几次,女孩的腰都快废了,女孩的心也崩溃了。 吃完饭没睡,他把女孩从床上拽起来散步,一言不合,就哭嚎起来。 然后,女孩打败了不想动的小人后,就计时了十公里。

女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早上奋力完成跑步卡的时候。 因为这意味着女孩晚上不用打卡了。 晚上的不确定性太多,就看儿子的心情了。 如果他心情好,保持清醒,女孩就得在漆黑安静的深夜街道上打卡。

(没错,就是这种深夜卡,跑步前,我的心崩溃到爆炸,想哭吗?你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你得跪着走。)

有时候真的很累。 女孩子可以给自己找很多理由“今天不要逃跑”。 比如,从儿子出生到现在快两岁了,女孩已经两年没有连续睡过四个小时以上了。 一岁八九个月的宝宝需要夜奶两三次、三四次。 睡眠严重不足,女孩需要多休息。

比如,女孩一整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很累。 早起骑摩拜单车挤地铁,需要跑步换乘,九点到五点上班打卡,中午骑摩拜单车赶去瑜伽课,下课后又回到工作地点吃晚饭工作。 下班后,我要争分夺秒,尽快回家陪娃吃饭,陪娃喂流浪猫,看一堆绘本哄自己睡觉。

(宝宝受苦了,宝宝受苦了,说不出来……这里省略一万字……)

说21天养成习惯是错误的。 女孩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坚持备战,她从来没有把锻炼变成一种习惯。 每天就像念咒语一样,强迫自己签入、签出、签出。

如同诅咒般的迫害并没有让女孩变得坚定。 这个准备期仍然是虎头蛇尾。

总共前面四个半月,除去姨妈期,还有N多天不想跑步或者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实际准备时间是3个月。

期待下一次马拉松

准备第一匹马的过程可能有点煎熬。 但整个游戏过程中,女孩的心情并没有那么糟糕,还有些享受。

在最后魔鬼的五公里里,女孩并没有那么拼命地跑,身体也有了正常的反应。 没有碰壁的时期,全程用鼻吸气、鼻呼气,呼吸平稳。

最困难的时候,体力还算不错,但膝盖和臀部的疼痛让每一次抬腿落地都显得沉重。

(最后一跑,这笑真的是被挤出来的。)

这时我也意识到跑步量是多么重要。 听老马说,如果跑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再赛马,膝盖和臀部的反应就不会那么强烈,马拉松对身体的伤害就会小一些。

事实证明,这就是马拉松的感觉。 一开始想到“猝死”的想法就觉得有点好笑。 其实,只要做好赛前训练,我们就可以大胆奔跑。

前提——科学运行。

这也是女孩一直倡导并努力的目标。 在日常训练中,我不断探索正确的跑步姿势,如何更有效地跑步,如何激活腹横肌,如何激活背部肌肉等等。

(这是什么鬼图?反正妹子没看懂,装13就跑吧!)

跑步前专门训练LSD也很重要。 LSD,俗称长距离慢跑。 据说,每一位赛马运动员在赛前都必须进行这种特殊训练,才算是正确的姿势。

对于姑娘们来说,这次训练的目的是考验她们的耐力,让她们心里有信心,在比赛时不要惊慌。 赛前两个月,女孩突破了半程马拉松,赛前一个月,在几乎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女孩又训练了32公里。

(半程马拉松测试毫无压力,32公里训练结束后,对全程马拉松只有一种感觉:愧疚。我其实跑了全程马拉松,发现全程最后五公里——马拉松和32公里训练最后五公里一样。。)

女孩有态度。 最终,第一马的目标还是达到了。 好工作!

跑步前,女孩结合自己的综合训练,给自己定下了4小时45分钟,或者至少5小时完成比赛的目标。 最终净成绩:4小时43分08秒。

(官方文件,身份验证。)

这场马拉松对于女孩来说意义太大了。 受虐打卡,为了赛马,也为了治愈。

第一次赛马的第二天,就是女孩公历31岁的生日。 而比赛前三天,正是早野的两岁生日。 当初,当我发誓要解锁上马的时候,我以为第一匹马会送给31岁的自己,也送给女孩的爷爷。

(谷梁,如果你总是做一个手势,就没有其他姿势了吗?老套了。)

第一匹马,不是终点。 女孩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门,马拉松的世界。 下次,女孩会更加从容地走在球场上。

(你问我跑哪了?女孩只能说:我打败了10亿从不跑的人。)

尚方洁娃

一起疯狂,一起奔跑。 大家都带宝宝一起去哪里玩呢?

六分妹子辣度适中。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