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跑步,注意这六点,越跑越健康
冬季,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清晨,往往气温最低。 需要根据气温合理搭配跑步服装。 一般情况下,温度可简单分为五个等级: 1、温度高于10℃时; 2、当温度为4℃-10℃时; 3、当温度为-1℃-4℃时; 4、-6℃—-1℃; 5.当温度低于-6℃时。 针对这五个温度范围,分别选择运动服装。 冬季跑步运动服主要是保暖快干的紧身衣和压缩衣。 运动服装应根据气温进行搭配,应根据个人体感灵活搭配。 如下所示:
从内到外,可以按照速干层、保暖层、隔离层的顺序穿着,根据气温选择保暖层或隔离层。 根据我个人的跑步经验,冬季跑步服装在跑步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建议在跑步过程中增减衣服。 零度以下的低温天气尤其要注意头、脸、耳朵、手、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防止冻伤。 当气温低于-6℃时,要考虑尽量少暴露皮肤,重点加强面部防护。
精心准备、充分热身
北方冬季,由于室内有暖气,室内外温差较大。 热身运动应分室内和室外两个步骤,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由内而外热身。 室内取暖前,喝一杯与体温相同温度的温水,以暖身活血; 然后在室内进行脚踝、膝盖、腰部等关节的准备活动。 伸展运动是让身体内外热身的主要方式。
户外热身运动应以运动为主。 可以进行高抬腿、开合跳、腹跳等简单轻松的动作,不断增加锻炼身体的欲望。 在热身和准备的同时,要仔细感受低温对身体的影响。 正确的感觉是,热身后,身体各部位感觉微温,身体末梢部位没有冰冷的感觉,特别是脚底有热的感觉。 结合活动,需要多做几组深呼吸,让呼吸系统适应冷空气环境。 再有,到户外一段时间后,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感觉很冷,就需要添加适当的防护服,切不可迁就。
控制速度主要是慢
初次跑步时,应以慢跑为主。 具体速度因人而异。 一般情况下,每公里只比夏季跑步慢半分钟到一分钟。 如果保持这个速度,跑3到4公里你的身体就会减轻体重。 已经充分加热了,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加速了。
冬季长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摄氧能力,增强运动耐力。 属于储能训练,不宜过分追求速度。 跑步时注意心率指标。 最好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到80%之间。 当心率较高时,应及时放慢速度并进行调整。
交叉训练合理搭配
坚持长跑的跑步者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冬训的重要性,但如果一味地以跑步为主,效果也不一定好,尤其是不注意跑与休息的结合,有时会事半功倍。 更何况,一旦造成伤害,就会让人移开目光,叹息不已。 因此,冬季训练的强度和次数应适当低于夏秋季节。 从频率上来说,我跑步一次,休息一次。 长跑的强度以十公里为主,50至60分钟完成任务。 每月运行量约为150至160公里。
休息日或因极端天气无法跑步时,可以转为室内运动,进行以增强核心力量为主的交叉训练,避免过度使用跑步肌肉。 交叉训练可以平衡全身肌肉群的发展,从而增强核心力量。 只跑步而不进行力量训练,跑步是没有潜力的。 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游泳、跑步等方式进行健身。 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其内在对于提高跑步耐力的作用不言而喻。 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做俯卧撑、平板支撑、靠墙深蹲等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的动作。 每天早、下午来4-5组,既锻炼了身体,又调整了工作和生活。
静态拉伸和放松
每次户外晨跑后,都不应该因为体热而忽视气温较低的现实。 要及时穿上防寒衣服或迅速进入温暖的房间,稍作放松运动后进行静态伸展运动。 做好静态拉伸是每次运动后必须进行的常规动作,其效果也就不再赘述。
静态拉伸动作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组合一套,也可以直接在跑步软件上对比使用。 我的习惯是,跑步后,进行500米左右的放松跑。 进入房间后,先做一组提膝,然后做两组俯卧撑,然后进入静态拉伸,从下到上:拉动左右小腿各拉伸30秒,拉伸左右膝盖左右大腿前侧各拉伸30秒,左右弓步拉伸各30秒,左右弓步拉伸各30秒,左右臀部拉伸30秒各秒,拉伸左右侧腰部各30秒。 然后,可以使用泡沫轴或筋膜枪深度放松臀部、大腿、小腿肌肉; 最后,洗个舒适的热水澡,既放松又清爽。 奇妙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注意饮食,加强营养
冬季长跑,由于天气寒冷,比其他季节跑步消耗的能量更多。 调整好饮食和营养非常重要。 晨跑本身就是空腹训练。 早上跑步时间长了,体内的能量就会消耗殆尽,必须及时补充优质的营养食物。
训练后早餐的胃口很好。 鸡蛋和热牛奶是跑步后早餐必不可少的食物。 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如刚出炉的面包、热腾腾的面条、香喷喷的馅料等。 煎饼、脆咸菜是最常见的美食,可以多吃一些; 午餐和晚餐可以多吃鸡胸肉、鱼等食物,冬天的牛羊肉火锅也是常见的美食。 至于新鲜蔬菜和水果,则是一日三餐必需的维生素来源。 如果更科学的话,可以参考合理的营养配比如下: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15%,脂肪25%。
冬季跑步是一项高度自律的运动,也是意志的较量。 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下,不要忘记跑步的初衷:为了健康而练习! 我们必须把安全运行放在第一位。 只有这样,才能“常跑、跑长”。 一点经验,请各位跑友多多指点! 祝愿跑友们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