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四季畅享生态旅游

日期: 2023-08-28 20:00:46|浏览: 410|编号: 2306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桥头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四季畅享生态旅游

享受四季生态旅游

——扫描桥头镇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亮点

◎文/本报记者 王海潮 通讯员 邓丽娜

桥头春天有花园,夏天有森林花园,秋天有果园,冬天有公园。 游客可以春天赏花、夏天采瓜、秋天采果、冬天骑雪。 他们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生态之旅。

近年来,桥头镇依托资源优势,依托优势产业,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增收为目标,积极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滨江景观带、休闲农业旅游正旗山生态农业示范区、所前波欧美式农业示范区、唯德山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博峪水库高效农业示范区“两带四区”发展布局。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该镇已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旅游消费超过500万元。 传统农业在“休闲”中实现了内容的升华和品质的飞跃。

千亩杜鹃园。记者 刘志鹏 摄

完善的配套设施

补齐休闲农业发展“短板”

沿索前波水库岸边已初步建成一条全长1.8公里、宽2米的环湖步道。 今后,步道沿线还将种植泡桐、樱花、紫薇等绿色植被。 木吊桥、木栈桥和停车场。

据桥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休闲步道周边有休闲垂钓园、磨尚花家庭农场、华丰三友富士示范园等。 休闲农业基础良好。 游客可以边走边欣赏薰衣草花海,心情愉悦。 乡村风光。

桥头生态环境优越。 境内有唯德山、正奇山两座山,石家河、所前波水库等水源纵贯境内南北,还有小池塘、水坝80余座。 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但不可否认的是,土地分散,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 这些都成为桥头休闲农业发展的“短板”。

为完善休闲旅游配套设施,近年来桥头镇做出了“大动作”——

完成供水、污水、供热、供电、燃气等配套工程与城市主网对接,达到城镇化配套设施水平;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资超过3200万元,改造升级绿化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清理河道沟渠2万多米,整治更多超过1800个“三堆”;

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将20个村、近2万亩土地纳入综合整治范围,调整耕地结构,合并分散土地; 本项目建设道路、林网、沟渠等设施,复垦废弃土地,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制度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

农厕改造涉及辖区28个村、3200户农户。 目前,该镇已在新建、步上、新北3个村组装成品三格化粪池120套,完成40余户厕所改造。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激发了桥头镇的乡村旅游,让乡村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走出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北墩前村位于石家河中上游,是省级贫困村。 该村利用周边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开始开发农家乐、休闲渔园,但配套设施跟不上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步伐。 “了解情况后,我们为北墩前村硬化了道路,整治了河道,加固了方池,还在渔园附近修建了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现在,乘坐公交车或公交车都非常方便。”周末开车去北墩前村,现在敦前村钓鱼的城里人越来越多了。” 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原有休闲垂钓园、农家乐的基础上,桥头镇还为该村规划建设了草莓采摘园,与周边资源形成了互通对应、互补互补、相互支撑。产业链将进一步带动北墩前村休闲农业的发展,帮助村民致富。

华丰果园的采摘景象。记者 王彦博 摄

闲暇时做文章

实现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为发展休闲农业,桥头紧紧抓住“休闲”二字做文章,将农业与旅游融为一体,开发一系列旅游项目,给游客带来多种刺激和体验。

10月17日下午,在陌上花家庭农场,几位游客一边聊天,一边品尝香甜的玫瑰花茶,沐浴着温暖的秋日阳光,心旷神怡。

陌上花家庭农场位于桥头镇索前波村,这里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独特的建筑和装修风格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品味。 项目负责人陈雪介绍,玫瑰花茶是农场自产的。 除了种植玫瑰,农场还设有薰衣草种植区、草莓和果蔬采摘区、畜禽养殖区、苗木繁育和新品种实验区等,她希望打造一个真正的原生态农场,让游客体验真正的田园生活。

不久前,陈雪代表全省参加第二届“中国创艺”农民工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最终获得第八名。 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实现了许多城市人无法实现的梦想。 他们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并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渴望到乡村去享受悠闲、宁静的生活,而桥头地处滨海新城东部腹地,这些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桥头休闲农业。” 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休闲农业,桥头需要跳出以农业为主的旧观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使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桥头在农业观光、采摘、垂钓等传统乡村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农业景观资源、人文历史资源、民俗资源,引导各类休闲农庄、垂钓园、蔬果采摘园、精品旅游线路。艺术与民俗风情相结合,在农产品丰收期间,培育休闲农业特色,尽可能完善休闲功能,提供食、住、行、游、购、娱,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休闲乐趣。

黄克寺生态养生旅游区是桥头打造的一条以祈福蚕桑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 市民可以去寺庙祈福、游览状元沟、参观董家夼梁氏故址、参观蚕桑基地等。 了解北方蚕文化,了解蚕的生长,品尝美味的蚕蛹,体验乡村人文。

胜子沟生态观光园依托山峦、田野、水体等自然景观,以婚庆文化、养生休闲、老年祝福为主。 生态旅游区。

康家园果农专业合作社推出果树“认领”营销模式,依托果园,为市民提供果树认领、种植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等服务。 此举吸引了城市群众下乡“当农民”,数百名市民认养了苹果树,为果农创收开辟了新渠道。

在桥头,每条精品旅游线路都匠心设计,让人们感受现代科技文明的魅力,充分体验田园风光的魅力。 休闲农业品牌。

北墩前村休闲垂钓公园.扩展包

龙头企业指导

推动传统农业升级

走进位于桥头镇南子城村的华丰三友富士示范园,扑面而来的是现代气息。

一眼望去,红的、黄的苹果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枝上。 工人们正忙着挑袋采摘,拖拉机在两排果树之间穿梭,运走刚装满的篮子苹果。

华丰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建东介绍,2010年,他流转桥头镇1000亩土地,开始开发现代化果园。 与传统果园不同,该果园从育苗、施肥、用药、检测、包装、储藏、销售等环节均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 目前,基地已注册“翠红”水果商标,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苹果的品质,也大大提升了苹果的价值。 今年苹果价格低迷的行情中,直径80毫米以上的苹果在这里卖到5元一斤,带有“圣诞快乐”、“平安”等祝福语的苹果批发价已达4至5元。元/件。 销售季节刚刚开始,这里的苹果已经卖完了。

火车跑得快,多亏了头带。 在华丰果品的带动下,全镇已培育苹果生产企业(大户)30多家,果蔬专业合作社80多家,家庭农场10个,现代化果园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

为培育发展更多龙头企业,桥头镇把休闲农业投资作为重点招商引资产业,积极引进优质现代农业项目,持续引领农业转型、调整结构,积极争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组织企业与技术、金融对接,打造标杆企业和产业化示范园区,引导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推广先进技术,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

今年,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在桥头成长壮大,持续深耕休闲农业。 富盛食品有限公司在房集等6个村开发果蔬基地4000亩,并获得SGS国际认证和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 恩特花木有限公司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改造桥头镇低产田项目的优势,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划分种植面积,形成了现代化、现代化的种植基地。多年生花卉、花灌木、乔木立体种植、综合经营的集约化花卉生产基地; 引进三昌食品有限公司,与全镇11家花生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农业专家根据花生出口要求,指导农民施肥、用药、管理等。 年均花生出口量达3000吨...

龙头高高扬起,带动龙身,催动龙尾。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该镇已注册“翠红”、“富桥”、“康家园”等5个品牌商标,并全部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推出“桥头苹果”等品牌。 农产品和农业休闲公园享有盛誉。

打造产业集群

“两带四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业园区化程度的提高,桥头镇的休闲农业逐渐从零星分布向集约化发展转变。

杜鹃花是桥头的名片。 桥头镇占地1000亩的杜鹃园是北方最大的杜鹃种植基地。 预计2016年养殖量将达到600万株,杜鹃品种36个,产值过亿元。 已部分应用于景观绿化工程。

以鲜花为媒介,桥头还连续三年举办杜鹃赏花会。 市民不仅可以观赏杜鹃花,还可以游览附近的传统市场、品尝桥头羊肉汤、前往附近的休闲农场体验悠闲采摘的乐趣。

近年来,桥头在扩建千亩杜鹃园等原有项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花卉品种,相继引进了石家河荷花景观带、黄科寺花海、薰衣草花海等新项目; 各花卉企业、合作社注重新品种引进培育,主要花卉96%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杜鹃花1600亩、薰衣草100亩、荷花200亩、梅花500亩……桥头“百花齐放”已成为市民心旷神怡的“后花园”。 2014年,桥头镇被评为“山东省十佳花卉乡镇”。

不久前,桥头镇与天津兰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未来,后者将引进世界一流的规划团队和理念,在鄱玉水库南岸建设紫薇生态公园,打造花海为主题。 生态特色小镇。

从花卉产业的“遍地开花”,我们可以看到桥头休闲农业的发展——立足优势产业,整合资源,调整布局结构,实现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最大化销量,扩大规模,打造知名品牌。

为加快休闲农业集聚,桥头镇邀请专家帮助指导编制休闲农业总体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桥头将打造两大带:滨江景观带、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带和正旗山生态农业示范区、所前波欧美风情农业示范区、唯德山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博玉水库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示范区。 “四区”发展布局,这一蓝图正在成为现实——

以伯玉水库开发为契机,桥头镇在福禄庄、姚家泉、官里东、官里西村开发土地数千亩,发展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新建塑料大棚,种植数千亩种植葡萄、草莓、猕猴桃、蔬菜等,开发水果采摘园,供人们采摘观光休闲;

桥头镇利用正气山自然条件,建设山地运动比赛区,设计步行、山地自行车赛道,将其打造成大型生态健身场所。 、统一规划成水果采摘区,让游客在春游、重阳登高时不仅能享受登山的乐趣,还能品尝到时令新鲜水果;

桥头镇利用石家河不同河段的特点,打造原生态景观,保留芦苇、茅草等植物,打造生态公园。 同时结合景观平台栈道的环境设计,提供垂钓点,丰富市民的休闲生活。

如今,水果、花卉等特色产业优势正在加速释放。 桥头镇的山水风光、农业观光园、农家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前来参观,也改变了乡村面貌,增加了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