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跑鞋的七个误区

日期: 2023-08-29 18:02:58|浏览: 435|编号: 2311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关于跑鞋的七个误区

没有装备不跑步,不买跑鞋?

在这个时代,当你想要选择一双跑鞋时,随着各种科技点的出现,你可能真的会不知所措。 而各大品牌在这条赛道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自己的跑鞋配备了各种神奇的英文和中文(连字典都找不到的单词),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

那么该怎么办? 跑鞋博主因此而诞生,甚至在不穿鞋的情况下开启了“云评测”。 如果你去B站,很多人其实是在卖焦虑,因为他们不会跑步。 你去百度一下,反正我这几年都是吃亏的。 同时,博主们还宣扬了很多选鞋的“理论”,比如湿脚选鞋、缓震、支撑、赤脚选鞋等等。 哪些观点有科学依据,哪些观点在兜售焦虑?

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完美跑鞋。

哪双跑鞋最好? 顶级跑鞋有哪些? 目前最适合马拉松比赛的跑鞋是什么?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问题,大家也乐于看到这样的PK。

遗憾的是,确实,跑者千差万别,也确实有千人千尺。 因为不同的人的脚型、跑步姿势、步频、步幅、触地时间等都有所不同。 这个世界也许有最适合你的鞋子,但你的朋友/知名大V喜欢的跑鞋可能不是你的最爱,毕竟他们的朋友也不一定是你的朋友。

有些跑者认为我很难选择一双自己喜欢的跑鞋。 最好一直买这个系列,用着才能跑得好。

有一项针对 264 名跑步者的为期 22 周的跟踪研究(1):平均穿着 3.6 双跑鞋完成超过 80% 跑步量的跑步者比完成超过 80% 跑步量的跑步者更容易受伤仅穿着一双跑鞋的跑步量较低,影响概率的其他因素包括以前受伤和参加其他运动。

研究人员认为,不同的跑鞋可以改变我们的跑步形式,因此不同的关节和肌肉的参与程度也不同。 这样可以减少同一块肌肉和关节的疲劳状态,我们的关节、骨骼、肌肉也能全面变得更强,所以我们的跑步技术也会提高。

所以我们要不断改变训练方式,经常更换跑鞋,多参加其他运动。

经常看到评论说四大跑鞋最好,其他都是智商税/颜值货。 我只穿XX鞋,YY鞋不行。

事实上,每个知名品牌都有一个矩阵,从赛车鞋到慢跑鞋。 而且每双鞋都有自己的鞋楦,都有自己的特点。 例如更大的缓冲、更好的路感、更轻的重量。 同一品牌不同定位的跑鞋之间的差异肯定大于不同品牌相同定位的跑鞋之间的差异。

例如,Asics和Huzou之间的差异就比之间的差异大得多。

不过,即使同为竞速鞋,薄底的 Huzoo 和厚底的 Next% 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像阿迪达斯竞速鞋的 Pro 和 Adios Pro 之间的差异一样。 因此,了解跑鞋的定位和特点非常重要。

当然,如果某个系列特别适合你的脚型和跑步风格,那么该系列的其他跑鞋适合你的可能性就相当高。

然而,盲目支持或反对某个品牌只会限制你自己的认知。 回到上一次讨论,我们需要多双不同的跑鞋,对吗? 所以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尝试不同的跑鞋。 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这么说吧,你对受伤的易感性95%是由你自己的肌肉、骨骼和训练方法决定的。 肌力不足、饮食不健康、高强度训练,或者肌肉无力时咬紧牙关、低配速长距离跑步,比跑鞋更容易造成你的受伤。 因此,想要预防伤害,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科学训练,认真关爱。

Karen J Nolan的研究(2)表明,对于所有参加测试的跑者来说,无论穿的是较软还是较硬的跑鞋,跑步时脚底受到的最大冲击力没有统计学差异(大小为基本相同)。

此外,等人进行了双盲测试。 (3),穿着中底较软或较硬的跑鞋的跑步者受伤概率没有显着变化。

耐克最近的马拉松表明,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 据文献报道,鞋子重量每增加100克,你的完赛时间就会增加1%。 如果全程马拉松300米的高手穿着一双厚重的鞋子,那么他的终点成绩可能会变成302。确实,一双好的鞋子会让你感觉自己在移动,并给你极好的推进力。

但跑得更快取决于你的跑步方式、肌肉力量、心肺健康、训练水平和体重! 决定了。 如果穿轻便的跑鞋,对于新手来说可能会缺乏稳定性。 所以在选择长距离跑步(>5k)的轻量跑鞋时,首先问问自己是否准备好了。

先吐槽一下,我曾经尝试过用内翻来谈论这个问题,但是你还是可以在不同的跑鞋博主那里看到有人说内翻是另一个人的外翻……就像有的博主说是缓震就是支撑,而其他人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这也是从某个角度证明,没有这个理论来选鞋是多么可靠。

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一堆跑鞋博主在推荐如何选择有足弓的鞋子。 例如,如果你用湿脚踩在纸上,你可以看到你是高足弓(对应内旋不足)、正常脚(正常内旋)还是扁平足(内旋)。 过度旋转)。

这个神话有两个基本错误:

静态(站立)足弓高度和(动态)内旋的结果不一定一致。 也就是说,高足弓不一定内旋不足,扁平足也不一定内旋过度。 跑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如果静态地考虑,就很难正确猜测。 因为内旋性能与肌肉、骨骼和足弓有关。 足弓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 比如我就是一个典型的扁平足、内旋足的人。

足弓对跑步损伤有影响:近2000人的双盲测试(4)指出,随机穿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受伤概率无显着差异分配跑步者并根据拱门分配跑步者。 很多研究也指出内旋控制跑鞋对受伤概率影响不大。

当然,仍有少数科学研究(5)指出,对于严重过度内旋的人来说,穿稳定/支撑跑鞋可以减少伤害。

如果你仍然认为内旋控制有一点用处。 那么建议看看跑鞋前掌的磨损区域。 前掌外侧主要磨损是内旋不足(选择缓震/),前掌内侧主要是内旋过度(选择支撑/)。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喜欢跑步。 所以我们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支持。 薄底跑鞋和零落差跑鞋都适合我们。 这个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但我们还可以问两个问题吗? 人类生来就适合在混凝土/沥青上奔跑吗? 但确实,当你穿着赤脚跑鞋时,你的跑步姿势,比如步频甚至落地方式都会发生变化。 但这对于预防伤害来说并不一定更好。 有很多人赤脚穿跑鞋,长距离跑步后仍然出现脚后跟着地的情况,这与穿普通跑鞋没有什么区别。

目前还没有文献证明缓震更好的跑鞋或者赤脚跑鞋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跑步者(降低受伤概率)。

在一项针对 553 名跑步者的为期 6 个月的研究中 (6),当跑步者被随机分配不同落差的跑鞋(0 毫米、6 毫米和 10 毫米)时,受伤率几乎没有差异。 但对于不同的群体,比如经常训练的跑者,落差10mm的跑鞋受伤概率较低,而对于初学者或偶尔跑步的人来说,落差0mm和6mm的跑鞋受伤概率较低。

结论:除非你是非常特殊的一群人,否则不要太注重通过跑鞋来降低你受伤的概率。 关键是要锻炼你的肌肉力量(下半身和核心),把体重降到合适的范围。

四大跑鞋是中国语境下的一个营销骗局(不知道是谁编的),但并不代表四大跑鞋不好。 不过四大跑鞋以外的品牌中还是有很多好鞋的,所以不要寻找一两个品牌,要尝试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款式。

选择跑鞋时,首先考虑受伤史(臀部、膝盖和脚踝),然后考虑脚型(宽脚和窄脚、脚背高低),然后考虑你要跑的地方(公路、越野) ,最后考虑你的体型跑步姿势(体重、内旋和落地方式)

去有跑步机的实体店。 选择不同尺码的鞋子,然后在跑步机上试穿,找到最适合您的鞋子。 (我知道路跑和跑步机不一样,如果你能找到可以在路跑后退货的商家)。

变身蜈蚣,有竞速鞋、慢跑鞋、长跑鞋、竞速鞋等。 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更换鞋子,以提高跑步表现。

引用:

穿鞋有风险吗?

鞋中的受力和中

穿鞋的风险

- 基于足弓的鞋子:

使用 或 鞋子的风险:与 和 的试验

鞋子从脚跟到脚趾掉落的风险及时:6 个月以上的试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