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脚跟痛! 为什么运动会引起足底筋膜炎?

日期: 2023-09-01 11:00:43|浏览: 413|编号: 2324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时脚跟痛! 为什么运动会引起足底筋膜炎?

近年来,随着生活的压力,很多人选择参加运动来休息身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无限制的跑步、爬山、超负荷步行、购物后,出现足跟痛的现象。 这不仅仅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逐渐成为一种群体现象。 主要表现是锻炼第二天起床后,刚落地时疼痛难忍。 用手靠近脚后跟轻轻按压脚底时疼痛最为明显。 这很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医学名称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足底的深筋膜。 其主体起自跟骨结节至各脚趾的近节指骨。 它由纵向纤维组成,可以保护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和关节,并为足部某些内在肌肉提供附着点,有助于维持足部的纵弓。 足底筋膜炎通常发生在跟骨内侧结节处,偶尔可出现初级展趾小神经和足跟内侧神经感觉支的卡压; 部分足底筋膜炎患者伴有跟骨骨赘。

足底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它是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占所有足跟痛患者的80%。 美国约有 10% 的人口受到影响,每年约有 60 万人寻求医疗护理。 这种疾病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成年人,主要是 40-60 岁的人群。 该病多发生于跑步次数较多的专项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其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跑步者的脚。 据统计,10%的长跑运动员或有长跑习惯的人患有这种疾病。 足底筋膜炎严重影响运动员训练和竞技水平的提高,甚至直接影响其运动生涯。

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足底筋膜长期受到外力冲击或挤压

超负荷压力对足底筋膜(足底深筋膜)的长期作用,会导致足底筋膜急性或慢性损伤。

错误的跑步形式

跑步姿势过度外翻,脚底从着地到蹬地过度外翻,导致足底筋膜过度紧张,日积月累,引发足底筋膜炎。

高足弓或僵硬的脚

例如,扁平足和高弓足会在结构上加重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过度训练

越痛越跑,越跑越痛,如此循环下去,只会加重病情。

为什么运动会引起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常见于经常运动或超负荷的人。 足底筋膜长期承受压力{当物体因外界因素(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产生变形时,物体各部分相互作用的内力抵抗这种外力}的刺激,当负荷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会对足底筋膜造成慢性损伤,导致足底筋膜发炎。 运动负荷强度超过足底筋膜的承受能力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如果运动时选择不合适的鞋子,会造成脚底压力分布不均,引发足底筋膜炎。 例如,站立时间过长、行走时间过长、穿不合适的鞋子、鞋底太薄或鞋子太硬等,都是导致该病的原因。

足底筋膜炎有哪些症状?

1、早上起床时疼痛尤其明显。 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承重,会处于相对缩短的状态。 因此,当你早上起床踏上地面时,会对足底筋膜造成更大更快的牵引力,从而引起疼痛。

2、疼痛的具体位置是脚跟内侧,也就是足底筋膜从脚跟开始的起点。 偶尔,有些人会报告脚底中部疼痛; 当尝试弯曲脚底或按压足底筋膜时,疼痛会加剧。如果尝试用脚趾敲击地面,疼痛会变得更严重。 脚踝的向上运动也可能受到限制。

3.走路或跑步时足跟疼痛减轻。 但在长跑结束时,疼痛可能会再次出现,你可能会被迫停下来。 因为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足底筋膜会变得松弛,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但如果运动过度,足底筋膜拉伸的次数就会逐渐增多,症状就会重新出现。

足底筋膜“炎症”不是炎症

2013年之前,包括国外在内的几乎所有医学文章都将足底筋膜炎视为足底筋膜——尤其是足跟附近的筋膜的炎症。 对于这种疾病的所有治疗计划也是针对炎症的发生。

但科学家对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筋膜组织进行了活检,发现足底筋膜炎并不是一种炎症。 根据博士研究,“没有发现炎症”,并且任何细胞组织中都没有炎症迹象。 “足底筋膜炎不涉及任何炎症细胞,”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运动医学专家兼教授博士说。

相反,足底筋膜炎更像是组织的退化或衰弱。 正常情况下,运动的过程本质上是撕裂微小的组织,而身体会自动修复撕裂的组织并使其强化,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强健。 但由于某种原因,组织撕裂的程度大于身体的修复能力。 此时,微小的组织撕裂无法恢复。 当这种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组织开始慢慢停止生长,甚至萎缩,从而产生疼痛。 。

现在国外大部分医学专家认为,很多由于运动过度引起的疾病,包括网球肘和跟腱炎,都是同一个过程,而不是炎症。

我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

如果自我保健措施没有帮助,如果您仍然感到脚后跟底部疼痛(早起或坐一会儿后开始行走时情况更糟),或者如果您的疼痛在(不是期间)活动。 在预约期间要问医生的问题:

1. 是什么导致我的脚后跟疼痛?

2. 我应该怎样做才能缓解疼痛?

3. 我需要手术吗?

4. 我该怎么做才能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充分休息

限制步行、跑步等活动,但不要不活动。 力度要适中,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如果体重超标,应减肥并选择舒适、柔软的鞋子。 有一个误会。 有些人患足底筋膜炎后,故意选择鞋底较薄的鞋子,然后在鹅卵石地面上反复行走,这就是所谓的足底按摩。 膜压力不均匀进一步加剧足底筋膜炎症。

理疗

使用超声波、低频电、短波、冰敷等。如果所有保守治疗无效而不想手术,可以尝试冲击波疗法。 冲击波治疗一般每周一次,5-6次/疗程。

运动疗法

拉伸,在拉伸足底筋膜、跟腱和小腿肌肉之前,可以先热敷或用热水泡脚,然后再拉伸,每次拉伸时间为30秒至60秒,7-10次。

工具支持

鞋垫:可以去康复医院做足部扫描,根据脚部压力分布专门定制鞋垫。 这款定制鞋垫可以有效减轻下肢负重时足底筋膜的张力,从而减少反复拉伸对足底筋膜的损伤。

支具:夜间可佩戴踝关节背屈支具,以防止足底筋膜在夜间缩短。 减轻早晨疼痛症状。

医疗

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局部封闭处理。

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自愈方法有哪些?

对于筋膜,应给予其适当的压力,以促进其再生过程。 站着不动并不是恢复的好方法。 由于筋膜需要强化和再生,所以这个方向的所有方法都是有效的,包括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增加足部灵活性和力量、适当转移过度的筋膜压力。

具体来说,以下步骤对于筋膜炎的恢复是正确的:

1、日常行走时将重心从脚跟前移:增加脚跟的血液循环,减轻脚跟压力;

2、增加赤脚活动(不是赤脚跑步):锻炼赤脚在各种表面上的肌肉和灵活性;

3、换鞋:平时千万不要穿运动鞋。 支撑越少越好,鞋底越低越好,脚趾越平越好。 建议购买或穿鞋时,避免穿高跟鞋时间过长。 或者鞋底太薄或太硬的鞋子,可以防止足底筋膜炎的发生。 购买时应考虑适合足部生理弧度的鞋型。 脚的中间会有一个凸起的地方。 这个地方在走路时很容易顶住足弓。 更适合人脚行走时的情况。 结构性变化。 鞋底太平或鞋底太高的鞋子不适合。 女士高跟鞋的鞋跟不应超过2.5厘米。

4、强化筋膜组织和腿部肌肉:增加赤脚活动就有此效果。 此外,还可以进行以下练习(传统动作):

A。 收缩双脚(卷起脚趾和足弓):5秒,一组十次,做2到3组;

b. 脚趾夹毛巾:每组50次,做2~3组

C。 用脚趾压住重量,然后慢慢倒下

d. 踮脚行走:每次10~15步,2~3组;

e. 深蹲练习

5、按摩:打网球或足底按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6、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当筋膜炎刚开始时,最好休息两周。 当持续几个月时,最好积极地进行上述练习,以达到最佳的恢复效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