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农村体育休闲方式研究
CLC 分类号:G812 文件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 (2012) 09-000-01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山东省农村居民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方式、农村居民进行体育休闲活动时同伴的选择等角度进行分析。 、开展体育休闲活动的方式以及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方式。 选择什么样的场地,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居民的体育休闲方式,促进农村体育休闲活动更加蓬勃发展。
关键词 山东省 新农村 体育休闲
一、简介
推进新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农村体育不发展,农民就没有机会参与体育活动。 中国的群众体育永远不可能现代化,永远不能称为全民健身。 在农村开展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文化素质。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枣庄、泰安、济南、菏泽、滨州、聊城6个城市18岁以上农村居民。 对山东省农村居民体育休闲方式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 文档方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知识基础设施、万方等学术期刊查阅了山东省农民健身的资料,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枣庄、泰安、济南、菏泽、滨州、聊城6个城市的农村居民。 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43份,有效问卷1,102份。 回收率95%,有效回收率91%,符合社会标准。 研究需要。
3、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和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论证相关结论,并通过总结所获得的信息,提出一些可行的、可操作的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休闲活动同伴的选择
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时,首先选择亲戚作为伙伴,其次是邻居和朋友。 极少数人单独参加体育活动。 亲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凸显了公民在关注体育休闲活动时情感交流需求的显着特征。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18-25岁的人中有71%选择朋友,25-65岁的人有62%选择邻居。 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居民家庭负担较重,空闲时间也相对较少。 如果没有,通过与邻居进行体育和休闲活动来协调时间冲突会更容易。 大多数65岁以上的人都会选择朋友。 说明进入老年后,减少孤独感、渴望交流的外向心态成为老年人选择活动同伴的另一个主要出发点。
(2)体育休闲活动的选择
农村居民参加各种体育休闲活动,包括跑步、打羽毛球、秧歌、在当地体育设施锻炼身体等。 农村居民日常体育休闲方式的构成结构反映出农村居民体育休闲方式的单一性。 农村女性选择的运动项目有秧歌、扇子舞、社区器械等,男性则选择跑步、太极拳、气功、羽毛球、社区器械等。由此可见,农村男性居民的体育运动能力更强,休闲程度高于农村女性居民。 它在选择自由度和多样性方面稍有优势。
(三)体育休闲活动场地的选择
体育休闲场所是农村居民实现体育休闲活动的空间载体。 从农村居民体育休闲场所的选择情况来看,社区是农村居民开展体育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占53%,22%在家进行体育休闲活动,25%在家进行体育休闲活动。在健身房进行体育和休闲活动。 从不同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农村居民普遍选择社区作为主要休闲场所的方式相同,但女性更多地选择在社区开展体育休闲活动,而男性更多地选择在社区开展体育休闲活动。在健身房进行体育和休闲活动。
(四)体育休闲活动时间的选择
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主要花在打牌、聊天、看电视、会客等娱乐活动上,体育休闲活动占用的时间很少。 分年龄段来看,18-25岁年龄段每周有8.3%的时间用于体育休闲活动。 这个群体年轻、活跃,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支配,并且愿意尝试新事物。 他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想法,因此每周花在健身上的时间相对较多。 在25-65岁年龄段中,体育休闲活动占一周总时间的6.1%。 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以家庭为中心。 他们过去的生活习惯已经形成,不会主动去改变。 对于体育健身的推广并没有积极的回应。 65岁以上年龄层占2.9%。 老年人过去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身体机能也下降了,花在体育健身上的时间很少。
四、结论与建议
(一)加大休闲体育推广力度
由于政府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有效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思想观念,帮助他们锻炼身体。 大部分农村居民缺乏体育健身知识,参与意识难以提高。 因此,有必要加大体育休闲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体育健身的作用,激发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热情。
(二)加大公共设施投入
农村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缺乏,是制约农村居民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 政府要重视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指标。 政府安排资金加大对农村居民休闲设施和场所建设的投入。
(三)健全农村体育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体育活动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组织领导。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由热情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或当地农民推荐的体育人才带队的地方体育指导小组,提供进一步培训的机会,稳定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定期进行体育知识宣传,对农民的培训和培训。 体育活动指导可以改变农村体育无组织、无纪律的状况。
参考:
[1] 齐斌业. 陕西省山阳县新农村体育发展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08.1。
[2] 陈正伟. 居民休闲模式统计分析[J]. 改革。 2002(5)。
[3] 卢文云. 我国农村体育研究述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4):451-453。
[4] 任保国. 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发展探析[J]. 体育与科学。 2007.28(1):14-18。
[5] 范小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 农业考古学。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