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休闲旅游既要“乡土”又要“精致”
天气一天天变暖,广阔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去乡村休闲旅游。 不久前,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提出实施精品乡村休闲旅游工程,推动乡村民宿升级。 这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将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潜力的释放。
农村不再是单纯从事农业的地方。 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理想的休闲观光功能、独特的文化体验功能。 统计显示,70%的休闲旅游资源集中在农村地区。 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量达32亿元。 人们愿意到乡村去领略田园风光、诗情画意,领略当地文化和农家美食,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慢生活。 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时尚健康的消费方式。
乡村休闲旅游,事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农民就业增收的期盼。 乡村休闲旅游形式丰富,带动能力不可低估。 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吃“旅游米”; 乡村休闲旅游从农业功能延伸,从过去卖农副产品到现在卖体验、风情。 、卖文化,让农民跨境增加收入。
近年来,乡村休闲旅游迎来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从大趋势看,我国正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多的资源要素正在向农村聚集。 新基建正在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从“路”到“网”,从农村厕所改造到整体村容村貌。 这些变化拓宽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渠道”; 从市场看,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化。 休闲、观光、养生成为趋势,乡村成为城乡居民关注的焦点。 心所欲往之处。
随着游客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乡村的美丽,但一些问题和缺点也逐渐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例如,一些游客表示,他们参观过的乡村景点同质化程度很高。 他们大多吃农家饭,住农家乐。 品种不多,都是“千村一样”; 乡村休闲项目融合了文化、教育、医疗等元素。 不足,民俗风情、乡村民间艺术等内涵挖掘不够,农业知识、户外教学等产品开发不多,影响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管理服务水平方面,一些乡村景点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总体而言,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较多,但优质项目不多。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 “精准”首先要体现在项目规划设计上。 城乡居民到乡村旅游,无非是想体验一下与城市景观不同的感受。 “望山、见水、忆乡”。 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难点在于充分融合“乡村、地方、风情、古朴”的元素,既要体现农家乐的风土人情、农耕体验的乡土气息,又要融入文化等新内容。 、教育、医疗、云体验,建设完善的服务设施,配套相应的服务项目,让游客享受“在地体验”,在“乡镇”体验乡愁,在“乡镇”品味乡愁。“精髓”要体现在功能定位上,根据“吃、住、行、游、购、娱、文教”的需求,细分目标市场,做到儿童可教育、青少年可旅游、中年可人们可以放松,老人可以有事可做,提升和体验不一样的消费体验,“精致”还应该体现在细致的服务上,服务水平是影响游客流量的重要因素。 要尽快完善乡村休闲旅游技术法规和服务标准,以标准推动服务质量提升,以服务质量赢得游客口碑; 对于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人员来说,技能培训一定要跟上,让游客体验到“外五千年,内五星级”的感觉,来了就不想走,还想来我离开后回来。 总之,乡村休闲旅游要“本土”有特色,“精致”有风味。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