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普通人坚持跑步一年,会发生什么变化?

日期: 2023-10-02 00:02:59|浏览: 405|编号: 2465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如果一个普通人坚持跑步一年,会发生什么变化?

“才早上7点,短短1小时就跑完了10公里,太神奇了!”

“环湖半程马拉松,他怎么能这么轻松地跑完!”

“那个人跑步时拍到的日出真美。我也想拥有这样一个清爽的早晨。”

“他一个月能跑100公里,我很羡慕。”

“她的身材怎么这么好?我什么时候才能瘦下来?”……

一年前,我还很羡慕这些东西。 经过一年的跑步,这些我都拥有了,而且还有更多。

2022年11月9日,夜间环湖跑步15公里后拍摄于苏州金鸡湖

第1部分

早在2018年春天,我就在Get App上看到了詹辉老师的《有效管理你的健康》课程,对“心肺功能”有了革命性的认识。

“如果把人比作一辆车,心肺功能就像汽车的发动机。”

原来心肺功能是如此重要。

但从小到大,爬两三层楼就上气不接下气。 我害怕跑800米。 我上学时最害怕肺活量测试。 我总是考试不及格,必须弥补。 我身体不好,经常感冒发烧。

身体上的痛苦带来了精神上的不自由,我想改变。

于是买了跑步机,三天钓鱼,两天晒网,瞎跑。

2019年春天,我跑步从来没有超过5公里。 我不知道我哪里来的勇气去报名参加我的第一个21公里半程马拉松。

我仅凭意志力就用了3个多小时跑完了全程,太开心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我的腿酸痛了两周,上下楼梯都得扶着墙。

2019年底,我又跑了一次半程马拉松。 跑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双腿仍然酸胀,小腿似乎越跑越粗。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詹辉老师的《控制》和《跑步作为治疗》两本书。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跑步姿势有问题!

“我想纠正我的跑步姿势”

“我希望能够轻松跑完 5 公里而不气喘吁吁。”

“我宁愿有一个自己有掌控感、有决定权的早晨。我可以一边跑步一边迎接日出,充满活力地开始新的一天。”

“我想用脚步丈量世界。旅行的时候,我用跑步来打卡、留下回忆。”

“我认为......”

带着这些愿望,2021年秋天,我参加了线上跑步训练营。

当然,报名前一年,我总是有借口:“现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跑步”、“这里路上车太多,不适合跑步”。 “, ETC。

但时光一年年流逝,我明白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无论多少钱,现在就开始投资自己吧。

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这是一次跑步训练营,不如说是一次身心探索的成长之旅。 这是美妙而治愈的。

第2部分

1、2021年9月-10月,艰难适应

跑步的前两个月很艰难,但也感受到了教练的专业。

事实证明,训练计划将正确的跑步形式分解为如此详细的技术步骤。

原地跑、引体向上跳、弹力训练、小马踮脚尖、弓步、步频、心率等。

前8周的重点不是跑多远、跑多快,而是掌握在自己合适的心率范围内轻松跑步的秘诀。

当时第一次跑步训练,跑一公里需要13分钟,步频115左右,走几步心率就超了。

为了达到180的步频,我跟着节拍器的节奏,但跑得太快或跑时间太长时,脚会痛,腿会肿,而且经常呼吸短促(膈肌痉挛)。

只能通过原地跑步、深呼吸来调整。 心率混乱,达不到教练要求的范围。

尤其是从轻松心率跑过渡到马拉松心率跑。

说实话,我需要提前做好很多心理准备。 马拉松心率非常困难,过程很痛苦。

我心想,什么时候正确的跑步方式才能成为我的肌肉记忆呢?

上路后,耐力就过去了,半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每次完成一个训练计划,我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在这点小小的成就感的鼓舞和李飞教练的鼓励下,我继续努力。

我对跑步的看法:

也许比身体上的痛苦更困难的是想象中的心理困难。 克服心理恐惧是关键。

2. 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开始享受

继续进行跑步姿势训练,将轻松跑与马拉松心率跑结合起来,还包括节奏跑训练,提高耐力和速度。

同时,我开始尝试早起跑步,发现早上的跑步状态比晚上下班后疲惫不堪时跑步要好得多。

这几个月来,我基本掌握了正确的跑步姿势,身体也适应了马拉松心率跑。

但在这期间,我也时不时出现脚踝疼痛、小腿肿胀的情况。

李飞教练非常耐心地给我视频指导,让我了解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并开始练习改正。

有一次我忘记带耳机,就打开了节拍器音乐。 跑步结束后,我发现步频一直保持在180左右。

意味着180的踏频已经开始进入我的肌肉记忆了,太开心了! (现在完全不需要节拍器辅助,腿部频率180上下)。

这期间节奏跑的配速超过了6,这让我更加高兴了!

当然,11月和2月的秋冬季节,早起跑步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个月100公里。 即使我不能跑步,我仍然必须步行才能到达100公里。

后来发现,有一个目标是如此重要,它会激励自己继续奔跑。

但这只是个人痴迷,不建议过度运动。

当然,秋冬季节跑步也是一种福气,尤其是凌晨五六点,天还没有亮,路上很冷。

我一边跑,一边看着光明慢慢地驱散黑暗,太阳从上海的黄浦江畔缓缓升起。

身体由冷转热,太阳从河边升起,景色美极了,身体也暖和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当时为了第二天早起跑步,晚上就得早点睡觉。

这种作息的变化让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管理。

由于早上跑步,跑完回来就吃油条、包子,中午或者晚上就吃吃喝喝。 早起运动所消耗的热量就太遗憾了。

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已经进入我的日常生活。

早上的静息心率也从一开始的90左右变成了60、70。

我对跑步的看法:

1)适度增加强度的马拉松心率跑和节奏跑训练让我明白了

养成习惯不是一下子跳出舒适区,而是慢慢让你的舒适区越来越大。

2)教练给了我正确的方法,所以只要我继续刻意练习,自然就会有好的成绩。

也许成功=明确的目标x正确的方法。

3、2022年2月至6月,瓶颈得到休息

进入虎年春节,在家吃得太多,感觉很懒,不太想跑步。

到时候可能就进入了瓶颈期,速度提升会非常缓慢。

想着春节过后我一定会完成每周的计划,突破自己,所以我立了一个flag:

2022年跑1000公里。

但计划跟不上变化。 3月份,上海疫情越来越严重,开始封城,我还没去过几次。 没想到的是,封锁持续了近三个月……

跑步中断了,没有任何运动,我早上的静息心率又回到了之前的八十、九十。

有朋友问我,解封后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说跑啊! 我想让我的静息心率回到60多岁!

6月1日,上海解封的第一天,我沿着久违的浦东滨江跑道跑了10公里,庆祝解封。

但如果太久没有动,即使是很慢的速度,心率也会超过160。

于是我就跟教练说这个月我不会按计划训练,让我自己跑一个月来恢复。 教练同意了。

这段时间,我忙着搬家,忙着工作,所以跑步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

然后早起,每次都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跑完后我会在群里发打卡,教练会给我反馈和鼓励。

这使我进入了舒适区 5 公里。

一个月后,跑步的感觉恢复了,静息心率也下降了。

我对跑步的看法:

更新我对跑步成功的定义:成功=明确的目标x正确的方法x强有力的执行力

4、2022年7月——现在,自由幸福

上海七、八月的夏季热浪与三、四月的春季疫情一样突然,最高气温达到近40度。

晚上下班后我也很累。 只有凌晨五六点289度的气温才适合户外运动,所以我就继续早起跑步。

轻松跑、马拉松心率跑、节奏跑、间歇跑、力量训练。

每周循序渐进地关注这些内容,保持步频稳定,心率稳定,配速加快。

夏天的七八月,早上跑步后大汗淋漓,衣服、头发都湿透了,感觉湿淋淋的。

九月或十月的初秋,阳光柔和,身体舒适轻盈。

不知不觉中,我的跑步舒适区从5公里变成了10公里,再到现在的15公里。

以前疲惫的跑步节奏变成了现在轻松的跑步节奏。

最大摄氧量增加至50毫升/公斤/分钟,静息心率逐渐增加至早晨57次/分钟左右。

7月16日,今年首场半程马拉松测试,踏频183,配速6分46秒,用时2小时22分。

11月6日,今年下半年半程马拉松测试,配速186,配速6分03秒,时间2小时7分。

在李飞教练的指导下,我认真完成了每一项训练计划。 仅仅四个月的时间,我就在半程马拉松上创造了新的个人最好成绩。

从跑步开始,加上饮食和作息的自我管理,健康的飞轮开始转动。

感觉体内所有经脉都打通了,生命进入良性循环。

在晨风中​​自由奔跑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但这里有两点值得回顾:

1)每次年初跑步,都感觉没有时间做综合力量训练。 我经常不做,而且做起来很费力。

八月,我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速度。 教练说力量训练很重要,对提高我的速度很有帮助。 落地的稳定性需要力量的支撑。

好吧,回去练练基本功,每次跑步前按计划做力量训练。 事实证明,这对提高你的速度会有很大帮助,而且现在很容易做到。

听教练的话很重要。

2)10月份,有数次膈肌痉挛发作。

那一刻我意识到,去年我的教练让我每天晚上睡觉前练习腹式呼吸,但我不在乎,没有练习。 果然,现在得回去练基本功了。

好吧,我每天晚上都会花十分钟练习,现在我很少分心了。

听教练的话很重要。

我对跑步的看法:

1)关于跑步姿势:

我自己的十二字总结:收腹、夹臀、屈膝、松踝、前倾、上拉。

2)关于基本功:

跑步前后的伸展运动、呼吸练习、力量训练等。

这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基本功,往往是无伤、耐力、长期锻炼的重要因素。

埋头苦干、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是核心根本。

3)关于挑战领域:

节奏跑和间歇跑会比轻松跑更累,但如果你在这种挑战区刻意练习,你的配速会提高得很快。

不要永远呆在舒适区,适当进入5%挑战区,快速成长。

4)关于快捷键:

抛弃那些跑得快、步子大、脚步频繁、心率混乱的焦虑想法。 这只会让你变得更慢。

专注当下,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耳边吹过的风声,感受臀部和腿部的力量是否正确。

如果发现不对劲,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跑步姿势和心率,在跑步结束时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慢就是快,不要着急,追求捷径。

5)关于目标:

半程马拉松时,把21公里的大目标分解成几个5-7公里的小目标会比较容易完成。

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阻力是最好的策略之一。

而且我相信,只要你每跑完5、7公里,2小时内就一定能到达21公里的终点。

把大目标铭记在心,完成每一个小目标,你就会到达终点。

因为你相信,所以你看见。

6)关于行动:

阴天快要下雨的时候,我会犹豫要不要下楼跑步。

结果往往是雨不下,跑步失败,我还时时惦记着这件事。 我无法静下心来,无法做好手头的事情。

犹豫和纠结,最大的浪费不是时间,而是自己的精神力。

所以现在只要不下雨,我打算跑步,我就会去跑步。

往往一小时跑完10公里,雨还没下。 即使真的下雨,你也可以回来。

只要想到了就去做,付诸行动,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7)关于不适:

长距离跑步时,看看路边的树木。

一年四季,在风水、阳光和雨露中,我们轮回、成长、蜕变,不卑不亢,这就是自然规律。

长跑时的轻微不适是我的主观心理感受。

“不舒服”只是我的主观定义。 客观地说,也许这是到达终点的必经过程,也正是宇宙的自然运行规律。

8)关于休息:

如果跑步时出现呼吸困难或感到非常疼痛,就原地跑或步行10分钟后再跑步。

如果还没有恢复的话,步行20分钟。 出发前尽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效果会更好。

总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在开始之前停下来休息一下。 休息是放松状态下的另一种坚持。 它并没有放弃。

9)关于进展:

当谈到跑步时,你实际上不需要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每次比上次进步一点点就够了,今天比昨天好一点点就够了。

每一寸进步都带来喜悦。

第三部分

回顾这一年我对跑步的系统学习,主要包括:

目标、教练的指导反馈(听教练的话真的很重要)、逐渐增加难度的5%挑战区、长期专注的练习、跑步过程中的心流体验和心理表征。

这与经典个人成长书籍《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中的所有要素完全一致。

从不会跑到学会跑是很自然的结果。

现在,我早起一小时就能轻松跑完10公里,不再害怕21公里。

我喜欢去江河大海湖泊打卡,身体轻盈舒适,想跑多快就跑多快。

2022年1000公里旗标即将完成,全程马拉松第30周的训练计划即将开始。

现在我真正学会了跑步,并且获得了文章开头所羡慕的一切,不仅如此,还有那些跑步感悟。

其实每个阶段的“我的跑步感悟”不仅仅适用于跑步,我私下更愿意称之为“我的跑步哲学”。

也许说“哲学”太傲慢,但它们确实融入到了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是我通过跑步这种动态冥想的方法来修心的顿悟时刻,是快乐而美妙的。

写在最后:

用詹辉老师在《奔跑治愈》中的话来说:

“当你选择在户外跑步时,你可以真正感受到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有朝露、夕阳、微风,还有不断从你身边经过的树木和行人。

当你重新投入生活和工作时,你会发现自己充满了能量。 跑步的时候,你可以倾听自己和世界的声音,让你的能量场与一切相连。

这是一个治愈自己的过程。 ”

在我学会跑步的这一年里,我彻底体会到了书中描述的治愈流程,希望你也能。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人生又充满马拉松。 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很困难,但终点一定是自由和幸福。

感谢您看到这里,让我们互相鼓励。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