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型工业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强镇

日期: 2023-10-11 03:02:15|浏览: 442|编号: 2509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发展农业型工业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强镇

■农户带着自家苦瓜参加大顶苦瓜“瓜王”大赛。

■狮山调研组访问嘉兴市农业科学院。

60年前,滩边大定苦瓜名扬珠三角,滩边被誉为“广东大定苦瓜第一村”; 官窑马蹄曾经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各国,成为当时人们的骄傲; 石碣西瓜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70年前大部分销往港澳地区……这是狮山特色农业发展的辉煌。

浙江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水稻种植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区之一。 截至2021年,嘉兴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连续16年位居浙江第一,嘉兴“浙北粮仓”的地位日益巩固。

狮山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哪些困难? 嘉兴农业发展连续16年稳居浙江第一的法宝是什么? 4月底,珠江时报联合狮山镇赴嘉兴市开展大型调研活动,参观嘉兴市农科院,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

嘉禾已有千年历史,被誉为江南美味米。 2021年12月,嘉兴市政府与中粮集团共同打造“嘉兴大米”品牌,并精选4款产品形成“嘉兴大米”品牌系列产品投放市场。 每年举办“鹤城好米”评选活动。 近两年来,优质嘉禾大米已享誉全国。

狮山农业资源还丰富,培育了新河西瓜、五五西瓜、沙水桃花、滩边大顶苦瓜等省级种植品牌。 然而,它面临着一个问题:种植面积正在减少。 以滩边大定苦瓜为例。 过去,大种植户的种植面积多则一万平方米,少则几千平方米。 然而,在刚刚结束的滩边社区主要种植户表彰活动中,第一名的种植面积只有660多平方米。 平方米,社区63户农户的种植面积总和还没有过去一个种植大户的种植面积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中存在“一高三低”问题:农业生产成本高,但人均产量、单位亩产、人均收入低,存在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 其次,一些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地区因工业蓬勃发展而占用土地。

农业发展的两大命脉是种子和耕地。 嘉兴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顾张根表示,2020年以来,嘉兴掀起了耕地“非农”“非粮”整治浪潮。 在此基础上,对永久性基本农田进行了集中连片整治。 截至2021年9月,永久基本农田中废弃耕地181.72公顷(2725.73亩)已全面补种,耕地面积增速位居浙江第一。

狮山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22年全区土地综合整治,恢复耕地面积至80公顷(1200亩)左右,分配水稻补贴面积200公顷(3000亩),共计8.25万元,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有了耕地,发展优质农业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写好地方特产。 顾张根表示,可以在外观、自然禀赋、人文、美观的包装上下功夫,同时结合文化历史,将加工生产与健康饮食相匹配,进一步向小包装、即食等方向发展。 ,让消费者食用方便,提高食品品质。 消费热情。 推动特色农产品从“小众”走向“大众”,关键是形成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生产效率。

像发展工业一样注重农业招商引资

如何提高耕地利用率,充分发挥低效甚至废弃农地的作用? 嘉兴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程旺达建议,一是加强土地流转。 二是引进规模化农业企业经营,通过机械化、数字化大幅提高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土地产出率,同时以产业化理念和方式推动农业发展。 三是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业企业,培育本土农业龙头企业。 引进和培育两条路径逐步形成核心区域。 近三年来,嘉兴平均土地产出率增长近50%。 四是科技支撑,如通过稻田养虾、麦白菊轮作等模式增收。

2017年,嘉兴成立全国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以产业化方式规划园区,以打造“新型农业先行区”为重要目标,引入产业化要素,完善广辰土地增减联动规划镇及农业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规划打造专业化、特色化、优质的产业平台。 同时,像工业一样招商引资,编制投资地图,打造跨省市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

狮山还积极探索,提出“新农业稳定家庭”,以“农狮”计划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以农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四大园区”(大湾区)北江都市智慧农业示范园(北江亲水型“稻·鱼·花”观光农业示范园、广佛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园、大湾区农产品现代加工流通示范园)建设将加快以耕地集中为重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设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加大农业投入,动员优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总量的25%五年内,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到100亿元。

目前,狮山共有约297公顷(4300亩)集约农业用地,其中雁峰社区集约农业用地面积超过66公顷(1000亩)。 建成数字农业产业园,水稻种植规模化、机械化。

创建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强镇

当前,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热门话题。 狮山既是农业小镇,又是文化小镇。 如何发挥优势,以“农业+文旅+产学研”赋能文化旅游发展? 嘉兴的经验就是擦亮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特色农产品、地方特产是当地农产品的‘金名片’,既是农民增收的产品,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切入点。” 顾长根说道。

狮山如何擦亮农产品“金名片”? 滩边社区举办大丁苦瓜节、苦瓜市集,吸引周边及港澳食客。 他们还购买丁丁苦瓜作为纪念品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

狮山玉米大观园是雁峰社区与佛山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的农业产业项目,是集育种技术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种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 ,以及耕作经验。 成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狮山样本”。 佛牌甜玉米越来越有名,成为很多游客的纪念品。

近年来,狮山积极整理集约农业用地,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项目,如新河宏盛蔬菜种植基地、狮岭东沙十二季农业生态园、南海农业园等。互联美食公园。 (杨翔)等。这里聚集了佛山科技大学、鲲鹏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可以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狮山生态资源丰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物流发达,对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满信心。

《狮山五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7年)》提出,围绕“绿色、地方、生态、科技、人文”发展理念,实施“12345”战略,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以农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走出狮山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未来,狮山将出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奖励措施(正在征求意见),计划举办相关农产品文化节、种业论坛等,擦亮特色农产品名片,宣传特色农产品。推广优良品种,重点推广连续农产品30公顷。 集约农用地面积,形成2000公顷连片农用地作为产业载体,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文/图 佛山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福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