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杰来京教授跑步课程
昨天上午,著名长跑运动员孙英杰冒雨出现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在场的20余名跑步爱好者免费授课。 过去几年,亚运冠军、北马三冠王多次来北京,都是为了丈夫的官司,但这一次不同。 她在北京开设了孙英杰长跑俱乐部。 孙英杰由丈夫王成荣陪同,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寄养在丈夫的姐姐家。
【创业】
我不想一辈子默默无闻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成立长跑俱乐部?
孙英杰:主要是想给自己一个解释。 毕竟我从事长跑20多年了,离不开跑步。 我前半生过得很富裕,但后半生总不能默默无闻吧? 有些事必须得完成。
新京报:你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
孙英杰:已经半年了。 去年北京马拉松期间,我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参加了业余组比赛。 我惊讶地发现现在有这么多人喜欢马拉松。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走访了中国的几个城市,发现健身跑步市场非常好。 我的朋友也觉得不错,觉得我能行,所以我就决定开这个俱乐部。
新京报:你们做过相关的市场调查吗?
孙英杰:是的,我研究过。 目前,长跑在中国非常流行,参加者的热情也很高。 然而,业余爱好者也缺乏经验。 在我看来,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跑步。 一方面成绩提高缓慢,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所以我要把我20多年的经验,开一个班,让大家都能受益。
新京报:你们的目标客户是谁?
孙英杰:我只是想针对普通的跑步爱好者,也就是普通人。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带领一个专业团队,也没有想过要带领学生参加体育考试。 希望同学们不要有压力,能够快乐健康地奔跑。
【优势】
在奥运冠军的帮助下
新京报:跑步大家都知道,那还需要交学费吗?
孙英杰:当然每个人都会跑,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跑好。 我的目标是让跑步爱好者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训练,最终获得更健康的身体。
新京报:这个俱乐部成立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吗?
孙英杰:每个人都有生存压力,我的家人也有一些困难,但这不是我这样做的主要原因。 我想把我的跑步经验传递给大家,这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广大跑步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新京报:你从来没有当过教练,你认为你有资格吗?
孙英杰:确实,我没有当过教练,但是我练习了很长时间,从体校到运动队,再到国家队。 我是通过耳朵和眼睛了解到的。 为了能够胜任俱乐部的教练工作,我也阅读了一些资料。 更重要的是,我身边有很多专业人士,我的丈夫王成荣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担任青海队主教练,带领队员在北京残奥会上获得多枚金牌。 他可以在规划方面给我非常重要的帮助。
新京报:除了你丈夫,还有谁在背后支持你?
孙英杰:我身后有很多人。 比如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和世锦赛冠军白雪都是我的好姐妹,一直给我很多鼓励。 我在奥体森林公园的第一堂免费课,邢慧娜来到现场为我加油。 我的前教练陶少明也给了我很多帮助。 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个俱乐部就无法开业。
【困难】
无办公室、露天教学
新京报:从失业到创业,您遇到了哪些困难?
孙英杰:应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 但现在俱乐部刚刚成立,我还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孙英杰回来了,她开了一家长跑俱乐部,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来和我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新京报:听说你们俱乐部没有办公室?
孙英杰:是的,没有办公室,所以我们在奥森公园教课。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比如雾霾或者大雨,我们就会转移到室内进行训练。 目前,我正在联系一些室内健身房,在室内进行体育锻炼。 也是长跑爱好者的必修课程。
新京报:你们的教学范围只有北京吗?
孙英杰:我也讲到在其他地方教书的情况。 我的想法是,至少要有30名外地学生,我才能每月教两次课。 否则就没必要费心了。 目前我在北京每个月上四节课,每周一次。
新京报:以你们的名气,找赞助商支持你们的俱乐部应该不难吧?
孙英杰:还没有。 确实有几家公司为我提供了衣物和饮用水,但尚未达成正式协议。 目前,这个俱乐部是由我和我丈夫支持的。
新京报:您和妻子来北京了,孩子谁来照顾?
孙英杰:孩子现在三岁半了,刚上幼儿园。 不方便跟着我们,所以他现在在我丈夫的姐姐家。 我们也很担心这件事。 我们会等到俱乐部变得更加稳定之后再接管孩子们。
■个人简介
孙英杰,1979年1月19日出生于沉阳。 她是一名退役女子长跑运动员。 她在2002年亚运会上获得5000米和10000米两枚金牌。 2003年世锦赛,刘翔和刘翔在女子10000米栏和男子110米栏项目上获得了中国代表团唯一的两枚奖牌。 她还在自己的主力马拉松比赛中多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4年,她获得世界半程马拉松冠军,北京马拉松三连冠,创下女子马拉松历史上第三个世界最好成绩。
专题采访/新京报记者 范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