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新趋势迈向休闲时代
迈向休闲时代的旅游发展新趋势 迈向休闲时代的旅游景区盈利模式选择的思考 迈向休闲时代的国内旅游发展新趋势 国内休闲度假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旅游·休闲·休闲旅游 休闲时代与旅游市场需求变化 12 主要内容 345 引言 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迎来中国“休闲元年”。 2006年4月22日,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开幕。 此次高层论坛的主题是“休闲共识与中国发展”。 吴仪副总理发表题为《积极发展休闲服务,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讲话。 有人称2006年为中国休闲时代元年。 《全国旅游休闲规划纲要》即将发布。 《全国旅游休闲规划纲要》又称《全民休闲规划纲要》,是国家旅游局正在研究制定的全国全民休闲规划。 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参与旅游休闲活动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使旅游休闲真正成为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健康消费行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全民休闲计划》的实施,不仅让大家享受假期,而且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带动诸多行业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于12月1日正式公布; 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旅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国家意志、政府战略”,必将掀开我国旅游业发展新的一页,必将引发旅游业的大发展。国家旅游业; 中国旅游业迎来新春天 1.旅游·休闲·休闲旅游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愉悦而进行的外出旅游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统计定义:旅游是指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前往某些地方并停留,但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旅游目的包括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考察、医疗保健、宗教/朝圣等六大类。 经济学家于光远于1985年将旅游定义为现代社会居民的一种短期特殊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偏远、业余、享受。 1、旅游·休闲·休闲 旅游特点:异地性、业余性、享受性、智力性、意志性、休闲性 一种可以调节、放松身心,达到生命保健、体力恢复目的的业余生活,以及身心的愉悦。 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能量的节约和释放。 它包括智力、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功能的锻炼。 休闲自古就有。 从休闲方式来看,休闲方式大致有两种。 一类叫做主动休闲,包括旅游、度假、文化体育活动、出去看电影、吃饭、甚至逛街等。 还有一类叫被动休闲,就是沉睡、大量喝酒、打麻将等,这甚至是目前很多人的主要休闲方式。 休闲可分为四个层次:(1)休息,如睡眠等。(2),即闲暇。
如北方农村传统的“猫过冬”习俗。 (3)意图放松。 即把休闲当作一种有意识、有准备的活动,追求一定的休闲质量,其隐含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4)追求休闲的意义,是在相对充裕的空闲时间的基础上,以休闲本身为直接目标的行为。 比较这四个层次,第一是没有闲,是“不得不”;第二是没有闲,是“不得不”; 二是没有闲暇; 三是虽然有闲,却是为了别的事,几乎是从繁忙的日程中偷“闲”。 “第四种属于休闲,是真正的休闲,也是休闲研究的核心课题。” 从时间长度来看,休闲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类叫大休闲,持续时间较长,其理念是先实施后付费。 休假制度。 一类叫午间休闲,基本上就是现在黄金周的概念。 第三类是小休闲、大周末。 度假主要对应中午休闲、大休闲,但现在度假旅游供给主要对应周末 旅游市场 1.旅游·休闲·休闲旅游 休闲旅游 休闲旅游是指依托旅游资源,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人文景观和服务项目为离开落户的内容。 在一定时间内到异地旅行、娱乐、游览、休息。 它更加注重游客的精神享受,强调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所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设的存在状态。 它是建立在旅游基础上的行为兴趣,可以是休息、娱乐、学习、交流,也可以是欣赏自然。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满足,产生美感。 ,满足人们学习知识、增进友谊、促进交流、保健娱乐、追求新奇、丰富个性等需求。
休闲旅游还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因此,休闲旅游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 它使传统旅游概念从内涵到外延做出了新的延伸。 休闲旅游与其他旅游的区别在于一“动”一“静”,一“行”一“栖”,一“累”一“闲”。 这意味着游客占据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可用时间。 可自由支配的经济收入是旅游目的地具备一定的服务设施后逐渐形成的,是旅游业丰富发展的产物。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但休闲旅游才刚刚起步,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休闲旅游的比较特点二、休闲时代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休闲时代著名未来预测家格雷厄姆·莫利托表示,“休闲是新千年全球经济发展五动力中的第一引擎。新千年的几个趋势使得“以休闲为基础的新社会的出现”成为可能。到2015年左右,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在人类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它并不是指人类普遍不生产的时代的到来,而是指人类将生产能量和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释放到生产领域的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耗。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超过1000人,这是一个国家旅游需求迅速扩大的时期,但主要还是旅游需求。 休闲需求快速增长的门槛是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 届时,就会形成多元化的休闲需求和多元化的选择; 当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普遍产生休假需求; 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开始进入成熟的假日经济时期。
2003年,中国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 2006年,中国人均收入达到2000美元。 2008年,中国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美元。 休闲时代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 旅游消费群体的变化 (1)大众化,旅游已被广大工薪阶层接受,成为大众消费形式 (2)家庭化,游客追求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客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特点之一(三)中档,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国内旅游市场仍以中等消费水平的游客为主,而高消费水平的游客则占主导地位。终端消费市场仍只占一小部分。 休闲时代旅游市场需求变化 □ 旅游消费功能变化 (1)精神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消费体验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提高,游客不再满足于单一、标准化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景区的活动; 旅游游客希望旅游景区内的活动能为他们营造一个“情境舞台”,满足他们独特的、个性化的放松、浪漫、舒适、新奇等高层次精神需求。 (2)知识需求。 休闲时代,旅游者在旅游产品功能上将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个人知识、见识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参与需求。 “景观欣赏型-表演欣赏型-项目参与型”代表了景区旅游项目的发展趋势。 休闲时代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 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 观光旅游者的消费结构是景区门票、住宿、餐饮、交通费用等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绝大多数,而娱乐、购物等非消费支出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占比较小。
进入休闲度假旅游时代,游客的消费需求已从单纯的观光旅游需求转变为追求综合价值诉求,即获得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恢复身心、自我修养等多种体验。 -发展。 休闲旅游者综合价值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其消费结构的变化:他们注重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等非基本旅游消费产品的品质,并愿意在这些旅游产品上花费更多的钱。获得独特的休闲度假体验。 ,而住宿、餐饮、游览、交通等支出所占比重较小。 3、我国休闲度假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休闲度假产业产生的收入:从全国来看,我们现在正处于旅游需求全面扩张的时期,而且刚刚超过了这个临界点。 但为什么现实中却出现了休闲度假的需求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该国人均收入为1000美元。 北京已经突破3500美元,上海达到4500美元。 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过了休闲临界点,正在接近度假的门槛,有的已经超过了度假的门槛。 因此,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来说,度假需求已经产生,但总体来看,全国范围内情况并非如此。 休闲度假需求的出现,意味着新型的市场需求已经出现,必须提供新的产品度假结构,调整市场需求:现在已经出现了巨大的休闲度假市场需求,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 首先,现实需求已经出现。
其次,总会有新的消费群体出现。 一方面,年轻人不断成长,逐渐具备休闲度假的条件; 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需求也在不断涌现; 第三,农村消费者休闲度假的需求将逐步兴起。 游客的成熟、国内休闲度假市场的发展、旅游度假村的建设、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培育、自驾旅游的兴起、俱乐部形式的出现、产权的探索、酒店起步、邮轮消费起步、海外度假时尚 4、休闲时代旅游发展新趋势,旅游市场竞争、旅游产品生产国际化、旅游区域开发精细化、旅游管理合作化、旅游消费流程现代化、体验式旅游活动内容、知识化旅游产品建设、旅游消费品牌化、旅游消费时间模糊化、旅游消费主体大众化——立体化背景下九华山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旅游营销和休闲时代。 拓展旅游功能,丰富品牌形象(全面形象),突出产品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四大名山),延伸景区产业价值链(横向延伸是通过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购物和旅游服务)其他相关延伸服务;纵向延伸是拓展旅游景点相关业务,如节庆、会展、招商、影视、广告、房地产等)城山一体化,做福休闲、健康大文章和健康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