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休闲农业发展观察——乡村旅游风光这里别具一格
(7月10日,枝城五凤山村五凤山葡萄园果实累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记者 吴艳 摄)
记者 解兴伟 通讯员 黄小平
“我们去乡下吧!” 如今,周末乡村游在宜昌已成为时尚。 您可以采摘蔬菜泡茶,在田园风光中垂钓,在农家乐品尝当地蔬菜,吃年猪饭。 除了饕餮盛宴之外,还可以在农家体验农活,自然又愉快。
近年来,我市休闲农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迎来了发展的“井喷期”。 7月10日,市农业局局长熊长全透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休闲农业经营企业、合作社4300家,去年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超过40亿元。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对于提升我市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传承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部门联动为休闲农业提供“助推器”
宜昌市委、市政府把休闲农业作为旅游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主要领导多次询问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指示做好全市休闲农业工作,开辟农民增收新路。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生态环境等基本条件,我市制定了休闲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将休闲农业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宜昌郊区和县市推广以新、奇、特农产品生产为重点,以科普、休闲、参与、体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模式。 在宜昌平原丘陵地区,拓展多功能农业性质,增加农耕文化内涵,重点发展景观农业、农业节庆、采摘体验、特色动植物观赏、农耕文化等。公园等特色休闲农业模式; 宜昌西部山区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特色村落资源和山区独特的农作物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示范点或度假村,以农业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民俗旅游、登山健身旅游。
我市建立了联动机制,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为休闲农业发展想办法、落实切实举措。 市委农办多次牵头研究将休闲农业纳入城乡统筹重要内容; 市财政局将休闲农业示范企业纳入全市财政增信和涉农贷款范围,安排相应资金支持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 市农业局、市旅游局联合印发《休闲农业示范点认定管理办法》,开展休闲农业示范点认定工作; 市有关部门积极推荐行业专家,建立了休闲农业专家库,成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为全市提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 农业发展规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间资本“助推”休闲农业
我市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市农业局印发《关于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 全市各地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先导,以实施精品果园、高效茶园、标准菜园、健康养殖园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项目,让广大乡村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这里。
为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我市成立了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中心,鼓励社会资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休闲农业发展。 “近年来,一批民间资本进入休闲农业领域,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为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市农业局副局长孙劲松表示,湖北土老汉集团加大“第三产业”整合力度,带动了国家柑橘农业园区建设,形成了完整的柑橘产业链;宜昌百里黄生态园农旅公司大规模整合农业资源,打造覆盖粮油1万亩、蔬菜1万亩、草原1万亩的生态农业休闲项目;宜昌汇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巨资,转型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高标准、现代农业生态园;湖北东方年华农业公司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蔬菜技术示范园、桃园、茶花观赏园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园。秭归城厢农业观光园、夷陵区扶余山农耕风情园、当阳林桥蓝莓采摘园等各类休闲农业项目均由民间投资建设。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有农家乐3700个,休闲农场360个,农业观光采摘园19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50个,从业人员4.5万人,平均年工资2万元以上。 拥有远安县、夷陵区2个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枝江安福寺桃源风景区,以及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之一——夷陵青龙村,龙泉镇、区有10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乡镇、1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2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整个行业呈现出“覆盖面广、质量提升、特色鲜明、发展较快”的良好态势。
一体化发展为休闲农业“强筋骨”
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坚持走融合发展道路。 我市以柑橘、茶叶、蔬菜、水产、花卉为产业,重点发展宜昌市区周边和风景名胜区柑橘采摘、制茶、蔬菜采摘、酿酒、花卉观光、渔业等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柑橘节、茶文化节、桃花节等休闲农业活动品牌,推动了我市休闲农业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挖掘丰富资源,推动休闲农业与文化、科教融合。 挖掘宜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产品。
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休闲农业与最美乡村建设融合。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创建了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6年,夷陵区龙泉镇入选第一批国家特色小镇。 全市17个村列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30个村被评为全市最美休闲乡村。 官庄村、青龙村依托柑橘、花卉苗木产业,以农业旅游、采摘体验、节庆活动为纽带,成为全省最美的休闲乡村。
“我市休闲农业工作起步较晚,休闲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基础设施距离游客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三业融合还有很大空间农民增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熊长全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依托水果、蔬菜、茶叶、水产、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科学编制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精品果园建设、高效茶园、标准菜园、健康养殖园。 建设一批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科普、休闲、参与、体验、娱乐为拓展功能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实现农业区向风景区、田园化、农产品商品化转变。
“十三五”末,力争建成3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县、5个国家休闲农业示范乡(镇)村、4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就近地点的人们,休闲旅游年综合收入已达50亿元以上。”谈及宜昌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熊昌全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