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坚持文化诚信创新探寻乡村振兴新路

日期: 2023-10-21 09:02:21|浏览: 416|编号: 2555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酉阳:坚持文化诚信创新探寻乡村振兴新路

近年来,重庆酉阳县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为核心,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为切入点。 以龚滩古镇、叠石花谷、花田梯田等旅游资源为载体,对外引进艺术注入活力,对内丰富地方文化技艺,促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风景城市融合融合,让丰富文化赋能新产业。 唱响酉阳文化振兴乡村的优美之歌。

梯田花田。

艺术赋能激活酉阳乡村建设

酉阳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而艺术实践是文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7年酉阳龚滩古镇首届全国高校师生写生艺术节以来,酉阳顺势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四川省等高校和艺术团体合作重庆、贵州在美丽的龚滩古镇举办展览,石花谷、花田梯田等模艺活动持续开展,逐步探索艺术乡村建设“酉阳模式”,带动近千万元景区消费,力争成为渝东南地区乃至重庆市乡村振兴的“旅游+艺术”赋能点。 模板。

有一条河,河水清澈,两岸山青。 土家族吊脚楼依山而建,高低错落。 连续五年,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万余名师生来到龚滩采风写生,为龚滩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形成“全国高校师生龚坛写生艺术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建成吴冠中纪念馆、龚坛艺术馆、艺术乡村研究院等,并建成一批主题活动扶持文创店、精品民宿,打造“写生小镇”,就是“写生经济”。

龚滩古镇。

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自2019年启动以来,以乡村人居环境为背景和载体,用艺术的方式重构乡村乡村文化和秩序,让艺术与新农村建设共同成长。 本着在地性、话题性、艺术性三大要素,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建筑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跨界合作,深入场景与当地居民共同创作。 首届艺术节展示了石花谷的17件艺术品。

2021年,第二届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将在花田乡何家岩村举办。 拥有10000英亩的悬崖边露台,360度全景尽收眼底。 是著名的贡米之乡、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的休闲乡村。 在华天梯田,30多位艺术家遵循“共创、共建、共享”的理念,走进何家岩村,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 他们立足花田乡地域文化,构思艺术作品,与村民一起创作了“何家岩村”《图画》、《观天椅》等29件艺术作品。

据介绍,本次艺术季作品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如修建乡村公共设施、架桥铺路、美化环境等,旨在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 例如,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涂坤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村里有很多斜坡,容易打滑。 他想到了当地村民生活、生产上的不便,于是创作了“梯子”。 作品造型仿照何家岩村层层叠叠的梯田,用彩色碎瓷打造道路的色彩,改造和美化当地道路,方便当地村民出行。 它呈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共生的状态。

作品《梯子》。

彰显真实乡土文化,唤醒乡村本土力量

2018年初,板溪叠石花谷生态园扶贫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围绕“旅游+叠石遗址+傩文化+乡村艺术”的发展模式,对5亿年前的寒武纪叠层石资源进行了巧妙开发利用。 将酉阳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景区,让游客不仅可以触摸景区内的叠层石化石,还能领略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山谷里堆满了石头和鲜花。

随着景区的建成开放,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工资、店铺经营、创业收入等增加了收入。此外,景区还改造村屋、发展水果采摘等,带动村民多渠道创收。 作为最早见证家乡巨变的村民之一,冉慧以前种玉米年收入只有3000元。 在景区就业后,她不仅有五险,还可以开民宿、出租闲置房屋等,每月可领取4元钱。 收入,年收入大幅增加。 村民们吃上了“旅游米”,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扎营村已从一个隐藏在深山里的荒野小村摇身一变,成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如今,渣营村依托叠石文化和乡村艺术为主题,正在努力打造地质文化村。 未来,叠石花谷景区旁的G65重庆断板溪停车场建成后将以景区命名,并设立直达景区的通道,为当地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酉阳乡村振兴离不开非物质遗产和特色民俗,文化传承是美丽乡村的内在生命力。 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中国土家族摆手舞之乡”、“中国民歌之乡”酉阳绽放。

在龚滩古镇西秦会馆,一场汇集了酉阳山歌、古歌、土家摆手舞等节目的“提玛古歌”正在拉开帷幕; 在石花谷,面具阳剧是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碰撞。 苗绣非遗工坊的一针一线不仅绣出美丽的图案,还绣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2013年起,“幽州苗绣”非物质传承人陈国涛采用“公司+基地+乡村绣工”的模式,在酉阳县车田乡、花田乡等多个贫困村开设苗绣培训班。 截至目前,累计培训4680余人次,帮助千余户脱贫、留守妇女、残疾人等就业增收。

汇聚潜力人文 全面推进酉阳乡村高质量发展

酉阳以生态为画卷,以文化为笔,创作出“旅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乡村的美丽画卷。 千年古镇龚滩古镇锁定乡愁,紧跟潮流; 千亩沙漠岩石上开出鲜花,致富; 千层梯田变风景,滋润水土。 该县内外发力,催生一批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一批文旅精品,构建一体化、优势互补的乡村文化振兴机制。

下一步,酉阳将紧紧围绕“1234”战略目标,用生态、文化两个关键词做文章,为绿水青山注入文化之魂,用文化塑造旅游,用文化塑造旅游。旅游突出文化,促进文化与旅游联动融合。 ,努力把酉阳打造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标杆,全面推动酉阳农村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

当地将利用乌江画廊、阿蓬河等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优质菖蒲、花田农旅融合示范区,打造“绿色”旅游; 深挖县城南腰线红色文物,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酉阳段),规划“红色+生态”、“红色+科研”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旅游; 立足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和古镇古村落等资源,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和老字号保护传承发展,打造一系列历史文化产品”酉阳记忆”、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礼品等打造“古玩”旅游。 同时,推进酉阳文化广场、城市书房、文化客栈、农家书店、乡村振兴学校等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酉阳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乡村文明为重点的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是做好产业布局。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把酉阳的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黄兆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