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依靠智能手表延长寿命的年轻人快疯了

日期: 2023-10-21 23:02:22|浏览: 428|编号: 2558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第一批依靠智能手表延长寿命的年轻人快疯了

有趣的报告

(ID:)

“你好像摔得很厉害,需要打电话给紧急联系人吗?”

这不是医院护士或热心路人的关怀信息,而是手腕上智能手表的温馨提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戴着智能手表。

戴着它去工作、锻炼、睡觉、甚至洗澡……

随着更丰富、更实用的功能被开发出来,种类繁多的智能手表已经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品”。

人们不禁好奇,年轻人钟爱的智能手表究竟有何魔力?

我30岁了,喜欢戴智能手表

曾几何时,拥有一块手表是成为一个合格成年人的标志之一。

“手表不是给你戴的,而是给别人看的。”

告诉时间是次要的。 只有将手表品牌和价格的信息传达给别人,才能掌握进入成人世界的规则。

但这一代年轻人似乎正准备用实际行动来打破这种无形的社会标准——

他们佩戴着一枚又一枚智能手表,比起外界,更关注自己的世界。

是的,智能手表不再是小众产品。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295亿元,并且这个数字正在逐年上升。”

而且根据市场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购买过成人智能手表”。

从外观上来说,智能手表既有传统手表一样经典的圆形表盘,也有更加时尚现代的方形表盘。

但同时,摆脱了大多数传统手表材质的限制,一些智能手表在款式上更加富有想象力。

例如,有的配备了充满科技感的折叠屏,设计得像手环一样。

科幻电影走进现实生活。 /

多元化的外观下,丰富的功能是其成为年轻人“腕上主力”的核心竞争力。

报时是一项极其基本的操作。

从接听电话、接收短信,到记录运动状态、监测睡眠质量,甚至刷信用卡乘车、购物……这些传统手表无法实现的功能,都可以通过智能手表实现。

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审美外观、多样的功能,使得智能手表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图片来源/京东

在购物平台上,对智能手表有不同要求和使用偏好的消费者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和款式。

一个注重技术和外观的年轻人可能会因为Apple Watch好看的外观和流畅的操作而一见钟情。

运动青年最喜欢的可能是或,它们专注于提供运动数据和科学分析。

以至于有时,它们已经成为马拉松和极限运动的地位象征。

对于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来说,小米、华为、OPPO、Vivo等国产品牌的智能手表是后起之秀,同样实用且有竞争力。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加入智能手表阵营,年轻人对于手腕上的这块“屏幕”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而年轻人一旦戴上智能手表,就意味着他们将开启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生活方式。

旁边正在努力工作的同事刚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突然从座位上起身去拿水——

也许手表发出了常设提醒。

刚才正在看综艺笑出声来的朋友突然闭上了眼睛,开始有规律地吸气和呼气——

也许是他的手表提醒他每天冥想的时间到了。

已经快半夜12点了,舍友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在宿舍里走来走去——

别害怕,他只是另一个即将关闭手表“运动环”的人。

各种新奇有趣的体验,以及用户之间的默契,连接着许多对智能手表“上瘾”的年轻人。

所以人们经常看到一群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上的成年人,手腕上佩戴着色彩缤纷、款式各异的智能手表,相约去跑步、骑自行车、打篮球。

看起来很像孩子们戴着儿童手表,三五成群地去上体育课。

年轻人,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不能没有智能手表?

毫无疑问,手机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很多时候,这个大屏幕也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

上厕所时常响的电话、户外跑步时必须随身携带的行李、随时随地被新闻轰炸的恐惧……

有时候,你拿出手机只是为了看看时间,却不断被弹出的新消息所吸引。 刷着微博、视频、朋友圈,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20分钟。

而当我们佩戴智能手表时,较小的屏幕面积可以让你最需要的信息更直接、清晰地传递给你,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面对乱七八糟的消息提醒,也能让你一眼看出消息来源,快速做出是否需要立即回复的判断。

智能手表就像您手腕上的“私人助理”,随时准备帮助您简化生活,让您更直接地处理各种信息。

图片来源微博@科技客

如果你经历过忘记公交卡站在闸机前翻箱倒柜的社会死亡场景,你就会知道它的“帮助”不仅仅停留在消息提醒层面。

智能手表具有记录NFC卡的功能,可以刷门禁卡进入单元门、打开地铁闸机、乘坐公交车。 只需抬起手腕轻轻一划即可顺利通过。

除了让生活更加便捷之外,智能手表的运动、睡眠、健康监测等功能也是年轻人对其“重度依赖”的原因之一。

一项关于“中国智能手表用户购买目的”的调查显示,67.9%的人使用手表是为了“记录运动状态”,58.8%的人是“记录睡眠状态”,55.7%的人是“进行健康监测”。

智能手表可以通过自身的传感器、算法和芯片持续监测佩戴者的身体状况; 并简要传输此信息供用户过滤和分发。

它比你更清楚你的健康状况、每天燃烧多少卡路里、步数和站立时间是否达标。

如果目标与目标差距较大,它会毫不犹豫地鼓励你“跟上”; 如果你即将达到目标,它会毫不犹豫地向你发送“你是最棒的”作为鼓励。

谁能拒绝一款可爱的智能手表呢?

当你偷懒有一段时间没有运动时,它会弹出通知你:“你上周做得很好,所以这周要努力。”

如果你和朋友在线比赛,也能让你清楚地看到你和对手之间的差距。

当您最终实现目标时,您很可能会收到一枚设计精美的奖牌。 你会爱上收集奖牌的乐趣,把运动当成一种享受。

因此,有人戏称:“一个人一旦戴上智能手表,就像一头驴子,不做出点成绩才肯摘下来。”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当下,“睡眠与健康”也是智能手表常用功能中的关键词。

图片来源/

也就是说,它不仅是监督你运动的私人教练,更是24小时监控你身体健康的“生命管家”。

许多人在睡觉时先给手表充电,然后再给自己“充电”。

目的是让它在你入睡时随时监测你的睡眠质量——它知道你的睡眠时长、睡眠质量、深睡与浅睡的比例。

你可以骗过老师,但你骗不了手表的算法

如果您发现自己一段时间的睡眠质量不太好,还可以使用手表的白噪音、冥想等助眠功能来帮助您改善睡眠。

许多人开始佩戴智能手表,并逐渐养成了更积极的锻炼习惯和更好的睡眠。

而像私人护士这样的健康监测是人们离不开它的原因之一。

监测血氧水平和心率、记录心电图功能、紧急求助对于经常熬夜加班的上班族来说至关重要。

“之前我看到一则新闻,有人在卫生间摔倒昏迷。 随后,他用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呼救,最终成功获救。”

它不仅仅在关键时刻起作用。 如果你正在吃药,智能手表可以连续按时弹出通知,提醒你到了吃药时间。

从此,哪怕只有一种维生素,也绝不会落下。

图片来源微博@是猫王

因此,有了智能手表无微不至的“照顾”,经常需要加班、经常熬夜、无暇关注生活细节的年轻人越来越离不开它。

这款24小时与肌肤亲密接触的智能手表,就是他们的私人秘书+医生+健身教练+生活管家。

面对多功能、“多而不多”的智能手表,年轻人的价格接受范围正在逐渐拓宽。

数据显示,32.5%的用户愿意花费2000元至2500元购买智能手表; 超过14.9%的用户可以接受3000元左右的价格。

智能手表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逐渐俘获年轻人的心。

智能手表离“刚需”还有多远?

严格来说,智能手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早在1972年,汉密尔顿公司和纳斯达克开发出第一块名为 的数字手表后,电子屏幕就出现在了人们的手腕上。

从只能显示时间到可以显示图像,功能越来越丰富。

图片来源/

智能手表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进化”,不少国产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

2019年11月,小米发布首款智能手表;

2020年3月,OPPO发布首款智能手表;

2020年9月,vivo首款智能手表正式上市……

以往被质疑“鸡肋”的智能手表/手环,如今已成为众多主流手机厂商生产研发的标配。

曾经是一个小众的电子设备,现在年轻人已经佩戴它,离不开它; 人们对智能手表态度的改变,也代表着人们对自身关注度的改变。

有些人在完成健身目标的同时爱上了运动; 有些人因为睡眠监测而获得优质睡眠; 有些人因为戴了手表而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控制权,可以暂时摆脱手机的束缚。

这些最终都指向一点——那就是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

一些智能手表的心率检测和血氧检测功能、服药提醒和跌倒提醒、准确的GPS定位和指南针功能也正在成为年轻人为父母购买智能手表的原因。

大众对智能穿戴设备日益痴迷的背后,是人们对新生活方式的接受和不断思考,以及对家人的关心和对自身健康的掌控。

很多人问,未来智能手表会越来越普及,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刚需”吗?

事实上,是否成为“硬需”从来不是取决于商家如何宣传,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能享受到多少便利。

真正的实惠和改变,才是年轻人离不开它的最终原因。

也许未来,我们会离不开智能手表,就像我们今天依赖手机、电脑一样。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通过手腕上的这个表盘,探索一个更新鲜、更广阔的世界。

您还可以获得更加平静和认真的生活的好处。

[1] 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智能手表产业》报告

[2].COM

[3]

点击下方海报参与征集

有机会赢得柯达胶片机一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