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计划建设100个国家级博物馆、1000个乡村博物馆

日期: 2023-10-24 23:01:49|浏览: 321|编号: 2572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浙江计划建设100个国家级博物馆、1000个乡村博物馆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繁荣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称为“计划”)。

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深入实施《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2年)》,构建覆盖文化和旅游各领域的标准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发展,以标准化带动全省发展。 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 制定《博物馆教育服务标准》、《景区数字化服务标准》、《旅游站点建设与管理标准》等10余项省级地方标准。 负责制定、修订《公共美术馆服务标准》《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等5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推动博物馆改革发展。 分类推进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建设。 探索开展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所有权、开放经营权分离改革试点。 推进博物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教育和文化创意发展。 鼓励各级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资源,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和营销,支持“浙江文兰阁博物馆商店联盟”发展。 完善激励机制。 博物馆因陈列展览策划、教育项目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取得的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应当按照规定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可用于馆藏收集、业务拓展及遵守法规。 为员工提供绩效奖励。 探索发展“博物馆式”培育。 实施博物馆质量提升“十百千”计划,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博物馆,建成10个国内领先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总数达到100个,建设1000个乡村博物馆(展厅) )。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加快实施杭州、宁波四大都市圈“两城故事”文化和旅游建设规划,推进城市文化地标、文化公园、古建筑保护、雕塑文化街区,全面提升城市景观。 风格和文化品味。

全文如下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繁荣示范区的意见》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繁荣示范区》, 《共同繁荣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结合我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实际,专门制定了这个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实施“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强国”示范区定位为“提供财富之路、智力源泉和精神力量”,紧扣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发展,着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突出“物质繁荣和精神繁荣”双向发力,着力“两轮驱动” “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创造性地、系统性地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切实增强获得感。 和幸福感,为全国文旅系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

二、发展目标

通过努力,到202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文化高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旅融合发展典范。 我们将探索形成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和促进共同繁荣的有效路径,撬动数字化改革。 推动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突破。 文化和旅游共同繁荣促进示范区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 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人民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人民文化和旅游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共同繁荣的内生动力有效激发,文化和旅游成为共同繁荣示范区建设的牵引载体和标志性成果。

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2年

2025年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7.5

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排名)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7.5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率(%)

17.7

19

国家领导标志性成就数量(项)

60

80

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年乡村旅游营业总收入(亿元)

520

700

农村居民旅游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12.5

13

推广区

协调发展

最高和最低地区人均文化和旅游总收入差异

2.16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

县(市、区)比例(%)

85

100

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

县(市、区)比例(%)

85

100

26个山区县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旅游业总量的10%。

增加值比重(%)

13

15

丰富群众

文化旅游生活

全省人均年出行率(次)

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文化旅游系统)(㎡)

1650

2000年

人均展览、演出参观次数(次)

5.8

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流通量(册数)

1.5

1.6

全民艺术综合普及率(%)

75

80

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0.86

0.9

满意度和

安全率

人民群众文化服务满意度(%)

83

85

游客对浙江旅游的满意度(%)

85

90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

每千万游客死亡率(%)

文化市场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

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责任事件发生率(%)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成为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充分释放创业创新创造动力,增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竞争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8%。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率达到19%。

1.提高文化和旅游科研能力。 以自主研发和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为重要支撑,用科技推动文旅生产方式、体验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模式创新。 立足我省优势,提高舞台灯光、机械、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文化娱乐设施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加强识别、保护、修复、修复等技术研究。丝绸文物、古陶瓷、古籍复制等,开展云会展、云娱乐、云旅游、云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内容生成、定制消费、智慧服务、共治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在线广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推动旅游信息监测管理技术、区域游客承载技术、旅游数据智能采集和统计分析技术等创新发展。 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完善项目立项制度,实行“揭榜负责”制度,每年推出2-5个自主创新项目,支持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项目。 建设省级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平台,创建10个以上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5个左右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旅游、等约10个省级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 培育20家以上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龙头企业。 (局科教司、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司,第一列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 印发《浙江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着力打造国家数字文化创新发展高地。 协同推进枝江文化产业带等重要平台建设。 高质量办好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 重点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等优势产业,利用数字技术、声光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积极发展数字艺术。 支持利用数字全息等技术开发虚拟现实互动旅游场景,推动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 推动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转型和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线上云化,形成数字文化产业新经济实体。 探索线上文化产品展览、交易会等新模式。 鼓励数字文化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网络新经济融合,发展直播带货等产业经济新模式。 加强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OTA)的实力。 确定30个左右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基地,支持一批重点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园区),打造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总部”。 (司产业发展司、司市场管理司)

3.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结构。 打造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巩固发展旅游演艺、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文化休闲娱乐、文化装备制造等优势文化产业。 积极发展游学游、产业游、中医养生游、运动休闲游、邮轮游等旅游新业态。 力争将舟山、宁波等城市纳入我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协调上海国际国内邮轮线路向浙江十大海岛公园和滨海风景区延伸,推动舟山、宁波、台州、洞头等邮轮出发港口及参观港口建设; 力争建设20个以上A级通用机场,打造“空中浙东唐诗路”、“空中观横店”等低空旅游项目; 加快建设200个布局合理、公共服务完善的自驾游车旅游目的地。 已建成自驾、房车露营地50多个,旅游站点1000多个。 实施“龙头、骨干、尖端”文旅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培育1000家左右优质文旅企业,融入“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雄鹰行动”争取新上市文旅企业5家以上,培育一批文旅独角兽、准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 全面提升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贸易博览会、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世界乡村旅游大会等重要会展平台。 (司产业发展司、司公共服务司、司资源开发司、司对外合作交流司)

4.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和投资。 优化文化和旅游消费政策,探索“假期银行”制度,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 精心打造100条优质文化主题旅游线路,集旅游产品、营销、品牌建设于一体,促进旅游消费。 培育在线消费、体验式消费、智慧消费等50个新场景,开发度假旅游新产品。 丰富旅游选择,提供跟团游、自助游、亲子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和线路。 每年举办“浙江省文化旅游消费季”。 深化“诗意浙江·百县千碗”提升工程,巩固“百县千碗”农村城市厨房等重点工程,到2025年建成800个“诗意浙江·百县千碗”体验店(点),打造“百县千碗”AR、VR解说展示系统。 探索建立全省重点文化创意和旅游产品目录。 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建设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群。 实施“游客来浙江”计划,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持续开展重点客源地营销,开展“游浙江享福利”体验活动。 充分发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作用,进行数据分析,推动投融资机构与文化和旅游企业有机对接,力争实现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十四五”全省重大项目万元。 (系消费专班、系产业发展部、系资源开发部、省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信息中心)

五、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和入境旅游。 实施海外文化市场拓展计划,培育100家国家级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动义乌中国浙江艺术品贸易国际合作区、支持文化企业出国参加国内重要国际文化展会,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等拓展海外市场。 探索设立入境旅游产业促进发展专项资金,努力开展出入境旅游便利化改革试点,助推入境旅游。 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给。 在境外预订、金融支付、网络通讯、医疗救助、语言识别等方面大力提升国际接轨水平。 实施“诗画浙江”品牌全球推广计划,探索设立5-10个浙江海外旅游推广中心(点)。 充分发挥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平台作用,利用世界互联网大会、杭州亚运会、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等国际活动主场优势,全面推介浙江文化和旅游。 (对外合作交流部、产业发展部、资源开发部、宣传特班部、省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信息中心)

(二)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努力成为促进群众精神繁荣的全省典范。 形成了用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格局。 全民文化素质显着提高,共同富裕的文化信心显着增强。 文化和旅游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粘合剂”。 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0.9%,人均年旅游次数达到6次以上。 人民文化旅游生活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实现了“富头”和“富腰包”。

1.实施浙江文化认同建设工程。 依托浙江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统筹协调文旅资源普查、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创作与演出、文旅场景与线路开发、文创产品研发、营销推广、惠民服务、对外宣传交流等环节,形成文化建设工作链,形成100张浙江认可的文化“金名片”。 开展“江南文化”研究和品牌建设,推动浙派、永嘉学派、阳明文化等创新转型,深入挖掘良渚文化、商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宋云文化、南孔文化、和河文化、钱塘江文明、丝瓷酒茶文化等,各省市县协调配合,于2021年全面启动建设,加快形成标志性成果。 (系公共服务部、系基因解码专班、系艺术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资源开发部、系产业发展部、对外合作与交流部部(部)文物保护与考古部)

2、实施红根传承计划。 加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推出歌剧《红船》等一批红色艺术佳作。 实施数百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打造一批充分展现浙江革命精神、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标志性工程,保护红色根基,传承红色基因,凸显浙江作为革命红船出发地的政治优势。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船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大陈岛围垦精神”、“枫桥体验”融入红色旅游线路、展示、讲解等设计中,持续打造10个红色旅游精品。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8个,以“寻找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10条优质红色旅游线路; 与上海联手打造以“重走大道”为主题的高品质红色旅游线路。 加快完善70个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资源点,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打造一批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系艺术部、系资源开发部)

3、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伟大文明源头遗址群和世界文化遗产群建设。 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高级别文化遗产相关项目。 力争在浙江建立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东海基地,启动宁波象山定塘横湾沉船等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努力创建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和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 实施“千年古城”振兴计划,推进“抢救古民居行动”,推进国家和省级集中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完成万间传统民居抢救保护。 加强传统工艺和传统戏曲艺术保护传承,用两年时间完成浙剧剧种、剧种抢救保护。 打磨浙江小百花越剧品牌,建设越剧博物馆,打造中国越剧文化中心。 建设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 建设10多个省级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50多个浙江省戏曲之乡、培育100个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120个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基地、13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小镇和民俗文化村评选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 (局文物保护考古处、局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处、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艺术处)

4.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 完善传播传播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加快形成“浙江走向世界”文化对外传播传播的特色和优势。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人文交流枢纽。 实施浙江文化“走出去计划”,建立浙江省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优质项目库,打造100个海外交流推广优质项目。 建设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中心和丝路文化研究院。 在省内建设30个左右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精心打造“丝路丝绸”、“丝路茶”、“丝路瓷”三大交流品牌,强化“浙江文化旅游年(节)”、“诗画浙江”等一批品牌交流活动与世界对话”,推动浙江“文化印记”海外推广。 招募一批传播专家和“诗画浙江”友好使者。 充分发挥浙江侨乡优势,以文化为纽带,开发“寻根之旅”产品,吸引侨胞回乡旅游; 充分利用侨胞优势,开展“诗画浙江”海外推广。 积极打造东亚文化之都和亚洲最佳旅游城市。 (局对外合作交流处、局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处)

5.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推动文化力量向精神力量转化。 推动浙江文化基因与新时代有机融合,推动浙东学派、阳明心学、儒家儒学、和合文化创新转型,大力弘扬新时代浙江精神,不断激发活力创新和创造力。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肉体。 通过文艺演出、文化场馆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参与文物保护等文化活动,以及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导游文化讲解等旅游体验,温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文明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社会凝聚力显着增强。 培育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推动“善行浙江”建设,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行善、关爱社会。 引导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形成新型和谐劳资关系。 (局公共服务办公室、局基因解码专班、局艺术部、局公共服务部、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局文物保护考古处)

(三)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努力成为推动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全省典范。 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领先省份。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城乡。 建成城乡共享的“智慧文化云”。 市、县、乡三级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分馆和县级文化馆、乡镇分馆覆盖率达到100%。 率先构建均衡普惠价值取向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文化和旅游对幸福指数的贡献,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的满意度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

1.实施新时代精品艺术精品工程。 加强重大题材作品创作和组织策划,建立重大文艺创作项目“揭牌引领”机制,健全全周期文艺质量服务机制。 加强浙江省文学艺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 高品质组织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中国越剧艺术节等重大艺术活动; 整合浙江音乐舞蹈节、浙江戏剧节、浙江民间艺术杂技魔术节,成立浙江艺术节,打造省级艺术繁荣综合平台。 综合性艺术展示平台。 充分发挥全省各专业院校和艺术单位的积极性,将共同富裕的主题渗透到艺术创作中。 计划创作共同富裕主题大型文艺作品10部、短剧100部、书画作品1000幅、摄影作品10000幅。 实施共同富裕主题精品歌曲创作工程,推出30首左右优美动听、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 works into the key of , carry out in-depth into , , , and rural to the of . (Art of the , of the , and of the )

2. Build a high- . the " on a the Way in the of with High " and 2.0 of . with to build the Art . A of the , the new Hall, and the Yue Opera have been built. In-depth of the and Tens of will that "the city has five , one and one hall, the has four and one , the has three , the towns () have , and the have rural ." the of urban space and build 700 "urban study rooms"; rely on , hubs, and parks, A-level and other to that , , art , , etc. 500 "" new in one. the of high- to the , give away no less than 20,000 plays, 1.5 books, and 1,000 each year, and the brand of that the , such as . Carry out art in rural areas. the of () and teams. of to serve as () and . the of "three and three clubs" (, folk , art , club, club, and club) in rural and teams, with the 40,000 by the end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Carry out the of and rural . We will free for rural and in the " the and the Seas" . and the card so that the can enjoy and equal . ( of the , Class of the )

3. Build a high-level . the pilot for the of and , and build a "fast and slow " . The rate of high-speed rail in (, ) where 5A-level are has 95%, and the rate of first-class in 5A-level has 100 %, the rate of 4A-level trunk roads 95%, and the 4A-level lines reach over 93% of the -level . that and the , build, , and 1,000 , a for , and build 300 lots. the major of in such as spots. the of and build or in areas where , such as , , rural spots, , , docks, areas, and . the smart and rely on the "Zheli Fun" to sub-sites to the , co- and of the . Pay to and for -free . a for to solve the of " in , jams" and " in using the ". ( of the , of the , of the , Class of the , and Class of the )

4. Carry out and . study tours, a study tour that meets , a of study tour bases and for , and , and to more than five study tour bases. art , music, dance, art and other for and and the , and the of art level . Carry out music for the blind and for the . Use and other sites to carry out on for the . ( of and and , of Art, of , of )

5. Carry out and . the of a , high- care, hot , bars, bars and other green and , and form a new and model of " and the mind". more than 50 and Bases, more than 100 and bases, more than 100 ocean and bases, more than 20 hot and bases and other and bases, and 10 high- and . 。 and music . ( of the , of the , and and of the )

(4) a ten-year plan to ' and to a of . and in the and , and more than 13% of the total in . The of and in and their is fully . Among them, rural ' for more than 13% of their , the of an olive- with - as the main body.

1. . rural , rural , the of farms, , rural , B&Bs, inns, self- , and care and care , and form 100 rural to serve 150,000 . rural were . the " for Rural and in " and the "14th Five-Year Plan" , 100 rural and teams and 500 and to the of rural and and . rural to give to of local . ,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 Art and other , and set up "- " in to guide the and of rural ; to to send to the , on the "post-rich" "", and for 10,000 front-line rural and every year. ( of , of and and )

2. . a rural and maker and pilot . 1,000 rural . the "Two and Two " , build a rural for "young to the , and rural to the ", the River Delta Rural Maker , the of rural in , and the of rural Fund to local and to in rural and . the model led by the " and joint ", from , and a pilot for the of to . Guide and to play a role as a and , and to play an "" role for and . a plan for small, and micro to youth and . We will carry out pilot for to help rural , the of , open and other , and 1,000 rural . ( of the , of the , of the )

3. the plan for tens of of to get rich . the of the chain of the B&B , and the pilot of B&Bs () to help rural . By 2025, there will be more than 22,000 rural B&Bs, with total by more than 50% with the "13th Five-Year Plan", and rural in our and their . Carry out the " Rich " for and that get rich first, to rich first and then rich later, and rich and rich . to use their own to B&B, and other to . the of rural B&Bs, the of 10,000 rural has 200,000 yuan. rural food , "" such as farm and , hold rural B&B , the fine and sales of , and ' . By 2025, rural will drive sales to 12 yuan, for more than 17% of rural . ( of the , of the , of the )

4. ' . to asset and with rural and to , , and other such as land and . Guide to rural to farm and , , etc., so that can share . the of 's "rural base",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 the " + + " whole model, and drive to rich. ( of the , of the )

(5) Focus on key to make up for and , and to a of of and urban and rural areas. a and , make up for the in and , and first the of basic units for . The added value of the and in each (city, ) in the for a of GDP. It is lower than 5%, and the the and times of per total and is less than 2.1.

1. the of and . the " and Plan (2019-2022)", build a all of and , high- and high-level , and and . more than 10 new -level local such as the " ", " Area " and " and ". for and about five and , the " for Art " and " for and ". the "going out" of , to a base, and put such as the " Guide". in the River Delta and such as the " and " to . ( Class, , , , and and , Art , , and )

2. Build the basic unit of and . It will be fully with , , and to an " and area" in the . the " for " and build 100 . Carry out pilot for rural , the " Rural Work Guide", and build 1,000 new model rural that and the charm of . such as green , high- , , and , rural , and build such as spots, , style towns, , B&Bs, and . are and to meet the 's needs. ( of the , of the , and of the )

3. the of new . the of the "Tale of Two " and plan for the four major areas, and , the of such as urban , parks, , and , and the urban and taste. the " and " of all- . By 2025, the rate of and towns in the will reach 100% and 70% , the of and towns and local and . towns with such as and folk . Build urban , the of -level and and , build 1,500 and 1,000 , and the of of and . ( of the , of the , of the , and of the )

4. the leap- of and in 26 .挖掘山区26县文化和旅游发展优势和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力争取批复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到2025 年,实现山区26县旅游总产出、游客总人次年均分别增长5%以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覆盖率100%,实现县县有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50%以上的县有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培育10家左右千万级核心大景区。发挥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作用,会同相关部门支持龙泉青瓷宝剑、龙游宣纸、磐安五味、松阳香茶、景宁惠明茶、开化根雕、青田石雕、遂昌黑陶、江山西砚等历史经典产业,各县(市、区)历史经典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支持山区26县重大项目招引,加大市场推介力度。 (厅资源开发处、厅产业发展处、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厅对口专班)

5.加强对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等地对口地区文化和旅游协作工作。完善对西部协作机制。在文化建设、遗产保护、旅游开发、艺术创作、互送客源、人文交流、人员培训、人才共享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协作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润疆、旅游兴疆”等帮扶工程,丰富创新协作和支援方式,打造全国文化和旅游协作和支援“金名片”。推广复制浙江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经验模式。(厅对口专班)

(六)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努力成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主渠道的省域范例。进一步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动旅游成为GEP转化为GDP的有效路径,文明旅游、绿色出行成为全社会共识,建成“处处能旅游、时时可旅游、行行加旅游、人人享旅游”美丽大花园,“诗画浙江”金名片擦得更亮。

1.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立足美丽浙江建设,把生态绿色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底色,通过生态估值、生态信贷等途径,探索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机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把GEP转化为GDP。发展生态为底色的特色旅游,制定实施《浙江省海洋旅游发展规划》,全面建成十大海岛公园,探索海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旅游转化路径,建设国际滨水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以十大名山公园为示范的山地旅游,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创建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支持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以浙江自然博物院为示范,以公共文化场馆、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建成一批生态文化长廊和生态文化展示馆。(厅资源开发处、厅产业发展处、厅公共服务处、厅政策法规处、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

2.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推动70%以上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建成全省大花园、全域大景区。开展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打造1万个“微改造”示范点,提升旅游业人性化、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打造高能级生态旅游吸引物,建设2个以上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文化特色明显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3-5个、街区10-15个,培育千万级核心大景区35家以上,新增5A级旅游景区3家,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10家,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联盟;推出品质饭店200家,建成等级民宿1200家、民宿集聚区50个。培育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专业运营公司,通过托管等模式,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厅资源开发处、厅市场管理处、厅产业发展处)

3.推进旅游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治理塑料污染。到2023年底,所有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饭店、等级民宿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指导各类旅游企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实现节水节电节能、绿色低碳标准达标。全面实现滨水、山地等旅游景区污水集中处理。建立生态评价制度,改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岛等生态环境。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部建成生态停车场并配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旅游厕所实现生态化。建设500家以上“绿色饭店”。制定《全省旅游绿色消费指南》。推行文明出游,整治旅游不文明顽疾陋习。制定实施《关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厅市场管理处、厅资源开发处、厅公共服务处、厅政策法规处)

(七)探索有效治理方式,努力成为文化和旅游现代化治理的省域范例。迭代升级治理理念与手段,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风险有效管控,文化和旅游法治保障体系健全完善,整体智治体系基本建成。

1.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协调机制,推动旅游投诉处理与公安、市场监管、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协同的监管模式,推进旅游行政调解纳入当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完善旅游投诉机制,用好旅游服务热线,确保旅游投诉结案率在95%以上。(厅执法指导监督处)

2.推进文化和旅游法治建设。加强文化和旅游立法研究,争取出台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和政府规章《浙江省乡村旅游促进办法》,争取修订《浙江省旅游条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协同相关部门加大对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商标、专利的保护力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管绩效考评制度,完善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权力清单、“双随机、一公开”和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加强对乡镇(街道)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试点工作的指导和业务监督。实施《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形成法治文化建设标志性成果。(厅政策法规处、厅公共服务处、厅资源开发处、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厅科技与教育处、厅执法指导监督处、局综合处)

3.构建文化和旅游信用体系。持续打造“浙江省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监管平台”,深化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分类监管体系和应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记录,完善信用档案。拓展完善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监管事项和监管对象全覆盖。开展旅游行业诚信创建活动,评定200家“诚信企业”。推广旅游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建立信用产品体系,研发信用指数、信用预警等产品。加大诚信应用,把诚信经营管理列为景区、饭店、旅行社、民宿等评等定级的重要内容。拓展“信用+公共服务”等社会应用场景,在旅游服务、融资信贷等方面为守信主体提供便利和优惠。依托信用评价结果,优化文化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厅市场管理处)

4.创新文化和旅游安全管理。开展全省文物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文物安全联系制度,全面摸清全省文物安全隐患底数,压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确保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档案建档率100%,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100%,文物法人违法案件立案率100%。探索不可移动文物数智治理,提升馆藏文物管理能力。协调推动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旅游景区、旅游包车、火灾、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疫情防控等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对玻璃栈道、滑翔伞、悬崖秋千、蹦极等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监管,完善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旅游有偿救援试点,拟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游客安全管理的意见》。压实文化和旅游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管理责任。指导督促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健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厅执法指导监督处、厅宣传专班、厅办公室、局文物安全与督察处、省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信息中心)

(八)积极创新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努力成为共同富裕改革探索的省域范例。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最大动能,锚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数字化改革有效撬动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形成领航态势和领先优势。

1.推进数字化改革。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消除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发挥数字化改革对共同富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构建“1+4+N”的数字化改革总框架,实现文化和旅游领域整体智治。深化“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推进数字赋能、流程再造,创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便利度和获得感。构建浙江省智慧文旅大脑。打造基于大数据的“数据采集+监测评价+决策实施+市场反馈”的闭环体系,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撑。一窗集成“浙里好玩”畅游浙江服务平台,普及扫码入园、刷脸通行、无接触服务等智慧服务。推动“智慧文化云”功能升级,建成一批智慧文化场馆,建设公共文化多跨应用场景。打造“文E家”“文化礼堂家”等应用场景,加强网上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景区、文博场馆“预约服务”制度,构建“无预约、不旅游(不参观)”管理新机制。形成互联网+执法业务闭环,实现所有执法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全程留痕可追溯。(厅数字化专班、厅局机关各处室)

2.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探索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审批、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设立、演出经纪机构设立等审批事项的改革,由设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批后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建立责权一致、管理协同的市场管理机制。对文化和旅游领域涉企经营许可有关事项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优化办事流程。深化证照分离事项改革,聚焦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健全便民高效、标准统一、协同互信的政务服务“全省通办”机制。(厅市场管理处、厅改革专班、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

3.构建区域协作机制。秉承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品牌共创原则,创新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合作平台建设,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一体化制度创新和经验复制。推出长三角社保卡“一卡通”文化和旅游系列应用场景。以项目合作为切入点,推动高等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强强联合,合力打造杭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环太湖休闲度假区集群、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联合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旅游产品。探索“畅游长三角”“旅游护照”等市场联动措施,强化旅游推广联盟,通过联合策划、组织境内外旅游市场推广营销,推广长三角整体旅游形象资源。制定互相认可的旅游市场负面清单,发布旅游行业“红黑榜”,构建长三角旅游市场诚信体系。共建假日旅游、旅游景区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和共享机制。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旅游发展。探索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推进杭绍甬、甬舟、湖嘉、衢丽等省内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厅长三角专班、厅资源开发处、厅产业发展处、厅对外合作交流处、厅市场管理处、厅政策法规处、厅执法指导监督处、厅公共服务处、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

4.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制定文旅融合评价体系。发布市域文旅融合发展指数。深化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试验区建设。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实施百个文化和旅游IP培育工程。实施文化资源转化利用计划,打造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明显的旅游景区和线路。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探索文化场馆景区化建设,重点推动100个博物馆、美术馆等创建成为A级旅游景区。推进“文化润景”计划,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手段将文化有机融入现有旅游产品。探索试行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文化评价制度。(厅政策法规处、厅科技与教育处、厅公共服务处、厅艺术处、厅资源开发处、厅产业发展处、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

5.探索自贸区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学习借鉴海南等地自贸区政策,与省自贸办联合出台《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改革工作方案》,统筹推进杭州、宁波、舟山、金义四个片区文化和旅游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保税免税购物旅游,在自贸区设立50家以上跨境保税免税店。推进国际邮轮港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邮轮航线,推进舟山邮轮始发港常态化运营,依托普陀山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力争舟山邮轮港口参与中资方便旗邮轮公海游试点。开展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保税拍卖等服务,构筑以电子交易、仓储物流、融资结算、信息服务为支撑的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世界开展文化艺术品全产业链服务;建设国际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文物鉴定修复中心,设立文化艺术品基金,积极促进文物回流。建设世界文化和旅游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推动自贸区景区化建设。(厅产业发展处、厅资源开发处、厅市场管理处、厅对外合作交流处、厅改革专班、局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处)

6.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全省国有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指数达标率达100%,推动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实现全覆盖。明确院团定位,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财政、人事、收入分配等各项政策,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积极拓展演出市场,进一步增强活力。建立健全扶持优秀剧本创作、促进剧目生产表演、鼓励演职员多演出的工作机制。整合国有文艺院团剧目、剧场资源,组建浙江舞台艺术演出院线。发展数智文艺,推动艺术线上传播、应用场景、大数据管理和智慧营销等模式创新。多渠道引聚高层次文艺人才。推动“文教结合、校团(馆)合作”,鼓励国有文艺院团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合作,联合培养艺术人才。支持有条件的国有文艺院团开办艺术培训学校。重点打造5个左右高水平、国内一流的国有文艺院团,争取20家国有文艺院团进入全国重点艺术院团名录。(厅艺术处、厅人事处、厅财务处、厅科技与教育处、厅改革专班、厅人才专班、厅数字化改革专班)

7.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分类推进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建设。探索开展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开放运营权分置改革试点。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教育和文创开发。鼓励各级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资源,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营销,扶持“浙江省文澜阁博物馆商店联盟”发展。健全激励机制,博物馆开展陈列展览策划、教育项目设计、文创产品研发取得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按规定纳入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可用于藏品征集、事业发展和对符合规定的人员予以绩效奖励等。探索开展“类博物馆”培育。实施博物馆质量提升“一十百千”计划,争创1家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国内领先博物馆10家,国家等级博物馆总数达100家,建设乡村博物馆(展示馆)1000家。(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

8.完善社会化参与机制。深入探索文化事业单位社会化管理运营机制,推广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管家”等运营管理模式,探索引入社会力量代管托管中小博物馆运营机制,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混合制改革,全面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在股份合作、人才共享、政府购买服务、旅游演艺、展演平台搭建、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完善文物、非遗手工艺作品、美术作品捐赠奖励制度,拓展藏品入藏渠道,鼓励群众向博物馆、非遗馆、美术馆无偿捐赠藏品。支持和规范民办文化机构建设,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助等措施,促进各类社会文化机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完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机制。(厅社会组织专班、厅公共服务处、厅艺术处、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

9.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支持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建立艺术人才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舞台艺术“1111”人才培养、新松计划、新鼎计划等培养新模式,启动浙籍文艺名家回归计划,引聚20名左右国内外高层次艺术人才,建成20个以上文艺名家工作室。培育80个左右文化和旅游导师工作室。实施柔性引进人才激励支持政策,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吸引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和艺术教育筑基计划,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乡村旅游讲解员,每年挖掘培育乡村文化能人1000名以上。(厅人事处、厅人才专班、厅科技与教育处、厅艺术处、厅公共服务处、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厅资源开发处、厅产业发展处、局综合处)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文化和旅游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深化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高文化和旅游干部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的新能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清廉文化高地。(厅直属机关党委、厅机关纪委)

(二)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厅主要领导任组长,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厅党组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明确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加强工作任务梳理与责任分解,建立清单化推进机制,形成工作闭环管理体系。建立省地联动的抓落实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发挥文化和旅游智库的作用,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厅政策法规处、厅办公室)

(三)完善政策制度。积极争取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制定出台专项政策,优先将本领域改革试点、探索示范任务赋予浙江。用足用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共有政策和乡村振兴、山区26县发展等既有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新的增量政策。对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建设的旅游项目,继续适用“坡地村镇”政策;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实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市场;每年安排1000亩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对山区26县中旅游业发展前10名的县(市、区)予以奖励;山区26县由政府投资且经省发改委立项的优质文化和旅游项目,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深化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提升信用贷款发放占比。推进旅行社保证金改革,开展保险直接替代现金或银行保函交纳保证金试点工作。帮助旅游企业拓展旅游消费客源市场,鼓励旅游企业为相关单位党建主题研修活动、党史学习等活动服务,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会春秋游活动、公务活动提供服务,鼓励委托旅行社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厅政策法规处、厅资源开发处、厅产业发展处、厅市场管理处、厅财务处)

(四)建立争先创优机制。强化前列意识、标杆意识和示范意识,鼓励和支持创新试点,率先形成创新性、突破性制度成果,打造最佳实践,以点带面推进整体突破。定期命名一批省级试点,评选表彰一批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建立最佳实践总结推广机制,总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向全国复制推广。加强对先进典型和经验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厅政策法规处、厅宣传专班、省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信息中心)

(五)实施考核评价。开展比较研究,对标发达国家、国内先进省(市),查找差距,制定对策。探索设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评价体系,建立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度测度标准和方法。突出重点,开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和旅游富民贡献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群众和游客满意度等考核评价。推进文化和旅游统计改革。把共同富裕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对厅局机关处室(专班)和厅属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纳入厅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定期通报任务落实进度和成效,完善问题反馈整改机制。(厅政策法规处、厅办公室、厅人事处、厅科技与教育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