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马拉松的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突然死亡?

日期: 2023-10-31 02:02:44|浏览: 374|编号: 2602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为什么跑马拉松的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突然死亡?

无论是71岁的湖北王玉林,还是69岁的河南王红梅夫妇,都是跑步圈的名人。 虽然他们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参加过很多马拉松比赛,也曾出国跑步。 获得了一些荣誉。 比很多年轻人都强!

与60、70多岁的人相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办公桌前走上赛场。 然而,跑步时猝死的报道却时有发生。 为什么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问题?

1 | 年轻人太有活力了

年轻人总是渴望证明自己想要获得名次。 虽然跑步的门槛很低,但上升到比赛的角度,就变得更有技术含量了。 有的年轻人为了健康着想,一开始就兴奋地跑在前面。 殊不知这对心脏造成了比较大的负担,不利于下半程的发挥,而且很容易导致猝死。

看看有经验的老人怎么说:“前三四公里我很慢。 我在这段距离中调整了自己的呼吸和状态,然后逐渐加速。 30公里后,不少年轻人冲在前面。 已经感觉生不如死了,但我老人家还能坚持下来。”

2 | 缺乏经验但还不想放弃

年轻人的不认可往往是猝死的重要原因。 首先,比赛次数和经验肯定不如参加次数多的老男人。 因此,马拉松不仅是身体耐力的体现,更是跑步体验的体现。

但往往年轻人被一些人超越后,尽管身体发出了一些不好的信号,但他们的内心仍然不愿意放弃。 自然就会出现危险。

我们看看有经验的老人是怎么说的:跑马拉松不仅需要科学、坚持的训练,最重要的不是与别人较劲,也不是与自己较劲。 坚持到最后是绝对错误的。 你必须在你的能力范围内行动。 另外,跑步前一个半小时,吃一点水状食物,但不要太饱。 中间补水。 一口就够了,不要一次喝太多。”

3 | 如果你训练不够就玩

虽然跑步看似门槛不低,但马拉松赛事的门槛并不低,而且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在里面。 要知道42.195KM的距离有很多技巧,而且不仅仅是傻跑,所以赛前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跑掉,浪费人。

而刚刚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年轻人就想着再跑一次全程马拉松,忽略了每个阶段的训练都是不同的,需要时间来训练。

我们来看看有经验的前辈是怎么说的:“跑5公里、10公里的人可以是‘菜鸟’,但如果你想跑全程马拉松,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大量训练,否则会很危险。” 。

要知道,长跑的训练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 只有逐渐积累,心肺功能才能不断变强。 虽然平时的训练很枯燥,但却是安全完成比赛的前提。 没有训练,即使你跑5公里、10公里也会很不舒服。 ”

年轻人应该慢慢来 1234

1-先走

每周步行 3 次,每次 15-20 分钟,持续 2-3 周。

2-运行

走跑交替训练,先跑1分钟,再走2分钟,交替进行20分钟。

3-加时赛

逐渐增加跑步的比例。 3周后,跑步时间应超过步行时间。 5周后,你应该连续跑步20-30分钟。

4-玩得开心

通过改变路线和与朋友一起跑步来创造新的乐趣感,保持跑步习惯,逐渐增加跑步距离和时间。

跑马拉松本身就是一件孤独的事情。 久而久之,你就会享受这种孤独,而不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或者你得到什么排名。 你只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越跑,越感觉世界上只剩下你了,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作为普通人,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文章来源: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