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的正常心率是多少?
心率是指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称为静息心率。 一般为60~100次/分钟,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可能会出现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那么,跑步时的正常心率是多少呢?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跑步时的正常心率是多少?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心率为60至100次/分钟。 若低于60次/分,为窦性心动过缓; 如果高于100次/分钟,则为窦性心动过速。 跑步时心率可高于每分钟100次,但一般不超过每分钟160次。 运动后心率加快,是因为心脏跳动加快以泵血,向身体输送更多的血液,以满足身体劳动、运动和特殊情况的需要。 如果心率不足,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得不到必要的氧气,就无法正常生活; 将会发生危及生命的后果。 另外,如果发现心率异常,建议尽快就医,查明原因。
知识拓展:心率过快的原因
1.药物因素
例如,拟交感神经药,包括麻黄碱和肾上腺素; 而副交感神经阻滞药物,如阿托品、甲状腺素、安非他明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另外,长期饮用刺激性饮料也会引起心率加快。 例如,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2、疾病因素
例如,某些心脏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等,可能会导致人的心率过快。 同时,一些疾病如贫血、肝病等也会引起心率过快。 因此,建议病情严重的患者及时去医院诊治,避免病情加重。
3、精神因素
因为当一个人非常紧张的时候,他的呼吸速度就会不断加快。 这时,只有心率不断加快才能满足身体的呼吸需要。 因此,就会出现心率过快的现象。 另外,剧烈运动时,身体处于兴奋、高度紧张的状态,会导致心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