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为什么会下垂?
本文转载自北京青年报。 转载仅供学习交流。 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正常人的脏腑在体内的位置都是比较固定的,胃也是如此。 它悬挂在横膈膜下方,通过其与其他器官之间的韧带固定,并在下方由腹肌和腹内压支撑。 胃的正常位置取决于这些因素,所以出现胃下垂是因为这些因素无法发挥作用,如膈肌悬挂不足、器官支持韧带松弛、腹内压降低、腹部肌肉松弛、胃张力低等。 站立时,当胃大弯到达盆腔时,胃小弯最低点下降到髂嵴连线以下,这就是医学上通常所说的胃下垂。 此外,胃下垂不仅是指胃低于腹腔内的正常位置,还必须有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减弱引起的肌张力减退。
饭后避免剧烈运动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当将胃保持在正常生理位置的因素不再正常发挥作用时,就会发生胃下垂。 此外,个人体质、体力、运动、手术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胃下垂。 易感人群主要为瘦长体型、长期患病体弱者、因消耗性疾病而体重逐渐下降者、经产妇女、多次腹部手术者等。
人们进食后,消化系统的血流量会增加,从而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当我们进行轻度体力活动时,胃部的血流量供应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血流量会增加。 会重新分配,增加四肢和躯干肌肉的血液供应,导致胃肠道供血不足,胃蠕动减弱,消化吸收不良,增加胃的负担,在重力作用下造成下垂。
跑步是一项人人都喜爱的运动,但是当我们饭后跑步时,固定在胃部的韧带会因为身体的波动而不断被拉伸,此时胃部就处于负荷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胃带会松弛,导致胃下垂。 。 因此,饭后应尽量避免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剧烈运动,以保护肠胃。
存在 5 类症状且至少有中度胃下垂
对于大多数轻度胃下垂的患者来说,并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中度或重度胃下垂的患者可能会出现:
1、上腹胀满感:患者会感到腹部有胀胀的感觉,腹胀可能因饭后、久站、劳累等而加重,平躺即可缓解;
2.腹痛:以钝痛为主,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 它经常发生在饭后。 一次吃得太多或做太多活动会使疼痛加剧;
3、恶心、呕吐:通常是进食后活动引起的,进食过多也会加重症状;
4.便秘:多为顽固性便秘,可能并发横结肠脱垂所致;
5、消化系统以外的症状:胃下垂患者常因疾病引起的营养摄入不足、精神负担增加而出现消瘦、乏力、低血压、心悸、头晕等症状。
关于胃下垂的治疗,建议到以下科室就诊:
1.内科治疗:主要针对轻中度症状的患者,包括补充营养、促进消化、改善胃肠蠕动等,以缓解症状、减轻胃部负担,达到治疗的目的。
2、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医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和调理护理。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急性胃下垂的患者,如果药物治疗不足以缓解症状,则需要手术治疗,主要是胃部分切除术。
这样做可以控制你的胃
胃下垂患者要注意什么? 首先,饭后不宜立即运动。 你应该躺下休息一段时间。 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患者可以通过太极拳、保健操、游泳等全身运动和腹壁练习、仰卧起坐、腹式呼吸等腹部肌肉锻炼来强化原本松弛的肌肉。 对改善病情有很大帮助。
其次,我们吃饭时最好不要一次吃太多,以免食物滞留在胃里引起消化不良。 另外,还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增加胃内压力,对胃壁产生巨大冲击,加重胃下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