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节炎日| 四点自测,五招预防!专家指导您正确认识关节炎

日期: 2023-11-25 12:02:12|浏览: 367|编号: 2719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世界关节炎日| 四点自测,五招预防!专家指导您正确认识关节炎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的增加,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关节炎的患病率显着增加。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3.55亿人患有关节炎。 在亚洲,六分之一的人患有关节炎,这是第一大致残疾病。 这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 它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 ,即使是儿童也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10月12日世界关节炎日前夕,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获悉,我国关节炎总发病率约为13%,目前拥有超过1亿患者。 且有年轻化趋势,但其诊治状况却不容乐观。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直报项目数据显示,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平均时间间隔在2年以上,提示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早期的诊断从而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 好时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烈教授提醒广大民众提高对关节炎的整体认识,及早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关节炎,防止致残。

“红、肿、热、痛”——四点自测是否患有关节炎

关节炎可发生在各种关节中。 除膝关节外,手指关节、髋关节、脚趾关节、脊柱关节等也易发生。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关节炎? 戴烈教授介绍,第一步可以根据关节是否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情况进行判断。

“红”是指关节急性炎症时出现的皮肤发红。

“肿胀”是指由于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炎而引起的关节肿胀。

“热”是指正常人的关节摸起来是凉的。 如果关节部位感觉发热甚至发烫,则证明关节存在炎症。

“痛”是关节炎最重要的表现。 多发生在活动过程中。 有些疾病可能在休息时发生。 当炎症明显时,外力压迫会使疼痛加剧。

“功能障碍”是指关节肿胀和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的结构损伤。

关节炎有四种常见类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痛风。 这四种类型的关节炎各有不同的特征:

骨关节炎是一种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 因此被称为“中老年人致残杀手”。 它主要影响膝盖和脊柱等负重关节。 通常表现为上下楼梯或蹲下时膝盖疼痛不适,以及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膝盖僵硬。 随着病情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平地行走疼痛、甚至关节变形等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表现是手指、腕、肘、膝、踝、足等关节对称性疼痛,常伴有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 如果不规范治疗,常常会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该病80%发生于35岁至50岁的青壮年,以女性多见。 因此,它是“中青年女性的致残杀手”。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它是“年轻人的致残杀手”。 主要表现为夜间和早晨起床时腰痛。 也可能发生下肢不对称关节炎。 如果不进行治疗,常常会出现脊柱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大多数有家族史,90%以上的患者HLA-B27阳性。

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沉积而引起的关节炎。 它会引起剧烈疼痛、明显红肿,早期可能会自然消退。 间歇性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变成慢性痛风石关节炎,然后变成持续性疼痛。 痛风除了引起关节畸形外,还会引起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痛风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成年男性和老年女性。

戴烈教授提醒,关节炎的种类很多,普通人通常很难准确识别。 因此,当出现关节疼痛和病变时,建议用手机拍摄当时的关节情况,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以便医生提供专业的治疗建议。 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预防关节炎的五种方法!

戴烈教授指出,在生活中,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轮胎一样,我们日常也要护理好我们的关节。 日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超重者的首要任务是减肥。

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肥胖密切相关,因此减肥是骨关节炎患者的首要任务。 减轻自身体重意味着减轻膝关节的负荷。 此外,还应减轻手关节的负重,避免搬运重物,尽量使用工具分担重量。

2、注意保暖防寒,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关节受冷,会导致关节周围的组织和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加重骨关节炎的症状。 要注意关节保暖,防风防寒,及时添加衣物,使用关节保暖器和护具。 做好安全预防措施,避免关节受伤,上下楼梯时扶好扶手,蹲下时使用物体支撑,女性患者避免穿高跟鞋。

3、功能锻炼。

正确、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延缓和减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有用的运动包括:游泳、散步、骑自行车、太极拳、直腿抬高等活动。 不正确的过度运动,如爬山、爬楼梯、蹲站等,都会加重骨关节炎。

但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期应适当减轻劳动强度和活动,疼痛明显时应卧床休息,以缓解症状。

4.正确爬楼梯和跑步。 膝关节是影响下半身运动最重要的关节活动中心。 因此,定期保养膝关节对于保持良好的行走能力非常重要。

这里教你三个正确的上下楼梯或台阶习惯。 如果平时多加注意的话,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一些膝关节疼痛的发生的。

(1)脚尖尽量向前,上台阶时尽量用脚尖顶住台阶。 这样可以让膝关节最大限度的后缩,一般膝盖不会超出脚趾。

(2)身体前倾。 当我们身体前倾时,可以增大髋部屈曲的角度,让髋关节分担部分膝关节的压力,同时让髋部肌肉发力,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3)下台阶时,脚尖伸直,前脚掌先着地,减少后腿所花的时间,让身体的重量通过小腿肌肉吸收。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上下楼梯、台阶,也适用于爬山、过立交桥等,不仅是老年人需要,年轻人也同样需要,以尽早避免膝盖受伤。 然而,膝盖已有损伤的人应该避免对膝盖有强烈影响的运动。

(4)喜欢跑步的人要注意,跑步的最佳场所应该是塑料跑道。 塑料跑道软硬适中,对膝关节影响小,跑步比较舒适。 路面比较硬,对膝关节的影响较大。 大的,容易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应尽量避免。 跑步前,应提前准备一双舒适的跑鞋。 一般情况下,最好选择鞋底稍软、弹性好、有减震缓冲功能的鞋子。

5、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钙质。 营养不良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削弱支撑关节的肌肉,还可能导致骨关节炎的发展。 注意增加饮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补充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补钙的最佳时间是每晚睡前。

10月12日上午有义诊

对于关节炎,我们需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规范药物治疗来应对疾病,防止致残。 为了提高全社会对世界关节炎的充分认识,尽量减少不可逆的关节损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团队将举办“世界关节炎日”线上患者2021年10月12日教育直播活动期间,将免费详细讲解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常见关节炎相关问题。 当天上午,医院北院区门诊三楼将免费提供足跟骨密度筛查,并赠送限量科普书籍。 欢迎所有公民参与。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 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黄锐 徐艳辉 李倩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