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跟腱炎? 严重吗?
跟腱炎是由慢性劳损和轻微挫伤、裂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 急性期可表现为肿胀、疼痛、红肿等,可进行MRI等检查。 如果确诊为跟腱炎,建议休息。 配合医疗调理,如“跟腱骨防湿贴”,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清除周围炎症组织。
跟腱炎的症状
足跟上方和内侧疼痛、酸痛、压痛和僵硬,活动后加剧。 它可以发生在跟腱的任何部位,疼痛通常发生在清晨或剧烈运动后的休息时。 挤压两段肌腱时会有强烈的疼痛或压痛。 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腱会肿胀,受影响的部位会出现结节。
跟腱炎的并发症
跟腱炎可以发展成一种称为跟腱变性的退行性疾病,其中跟腱的结构变得异常并且变得越来越脆弱和纤维化。 此外,跟腱的持续拉伤或急性创伤可能会导致跟腱断裂,需要手术修复。
跟腱炎的原因
1、跑步时,脚部腓肠肌收缩使脚跟抬起,脚的前半部着地。 由于跟腱反复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每天都要进行“极限运动”的运动员,长期下去会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跟腱炎。
2、鞋跟太软,鞋跟在鞋里不稳定。 脚跟的过度运动会导致跟腱附着点不稳定和负担过重; 鞋底太硬,脚趾与脚底之间的第一跖趾关节无法正常活动。 弯曲; 如果鞋子太大,跳跃时脚趾会弯曲并陷进鞋底。 这些可能会增加跟腱的压力。
3、有时运动员在训练时会进行不正确的动作,如触网时脚趾过度内旋或外旋,或起跳落地时踝关节不稳定,这些都容易导致跟腱炎。 另外,由于长期、超负荷的训练,很多官兵会感到“脚痛”,这也是跟腱炎引起的。
跟腱炎的诊断
1. 询问患者的日常活动。
2. 检查脚部。 需要进行跟腱 X 光检查,以排除可能导致跟腱疼痛的其他疾病。
3. 磁共振(MRI)扫描,利用磁场显示身体软组织的图像,诊断跟腱是否断裂。
跟腱炎治疗
1、运动员应停止跑步并抬起脚后跟,以减轻跟腱的张力。 只要不引起疼痛,就应该加强腿筋和跟腱炎肌肉的弹性练习。 穿软底鞋,保证第一跖趾关节的屈曲,但脚后跟要平。如果跟腱没有疼痛,可以做抬高脚趾的练习,增加跟腱的力量。 在跟腱愈合之前,应避免快速上下山。
2、选择消炎镇痛药物进行调理治疗,可以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散瘀散寒,有效消除无菌性炎症,如跟腱骨防湿贴。 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 患者俯卧,在脚踝前面放一个枕头。 术者采用揉、捏、按、敲等手法来放松小腿紧张、僵硬的部位; 对于跟腱局部压痛,可连续轻捏、按压200~400次。 每日1~2次,15天为1个疗程。
4、手术治疗:普通疗法、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均属于非手术疗法。 如果患者使用这些方法几周后仍未康复,应去医院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手术。 可能需要手术来去除疾病。 跟腱周围的炎症组织。 然而,这通常是最后的手段。
跟腱炎护理
1、运动前先做热身和伸展运动。 如果筋骨活跃,小腿肌肉过紧或过劳,运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就会传递到跟腱,可能会引起跟腱炎。
2.选择合适的鞋子。 如果鞋子太大,人们常常会弯曲脚趾去挖鞋底。 这个动作会过度使用足底筋膜及相关组织,造成局部肌腱拉伤和跟腱炎。
3、跑步距离增加过快、过度训练会给跟腱带来较大的影响。 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增加量。
4、行走、跑步路面太硬、跑鞋太硬等,可能会引起跟腱炎症。 在鞋跟处添加一层衬垫可以帮助缓解跟腱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