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选择跑步呢?
我已经跑步十几年了,当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回顾跑步的每一个细节时,我偶尔会觉得,在这个时代跑步有点像被时代选择。
现在每年有1000多场跑步活动,跑步者从儿童到老人,从农村到城市,从基层员工到企业高管,从无名小卒到演艺明星。 一幕幕发展体育事业、提高人民体质扎实落实的景象。 那么为什么要跑步呢?
从我记事起,中国比较流行的民间运动大概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早的一项是乒乓球。 上小学的时候,我在水泥乒乓球台中间放了几块砖头当网,就这样我可以玩了整个童年。
后来篮球在学校里流行起来,并从两人的运动发展为十人的运动。
后来开始踢足球,人多了,次数少了。
下班后,单位里的羽毛球活动较多,因为更容易聚集人。
后来到了2002年左右,户外运动开始兴起。 探路者和三福户外都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当时国外大品牌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 秀水街充斥着设备,直接影响了TNF品牌多年。 免费广告。
2008年左右,跑步开始兴起,至今已有十多年了。
至于网球、高尔夫等不为大众所喜爱的运动,我们暂时不讨论。
我从 2000 年开始跑步,当时我还是一名大学四年级学生。 我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考试和一切,找工作也更容易了,而且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我的学校正好要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所以我报名了迷你4.2公里跑(天安门广场跑到复兴)。 门)。 跑完之后,我发现很不满足,然后我就爱上了跑步。 那时的我对跑步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最基本的配速是什么。 一个很基本的想法就是从一开始就努力跑,直到跑不动了,然后走,再坚持,到终点时我会彻底感动。 。 现在想来,真是太天真了。 当我对这项运动一无所知时,我就开始跑步了。
有趣的是,当人们进入任何一个新领域时,他们都会小心翼翼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但当谈到跑步时,他们只是穿上鞋子就跑。 跑步在2008年之前,处于一个疯狂摸索的阶段,从一开始就被人看不起。
当然,现在跑步网站、媒体、自媒体在普及跑步知识方面都做得很好,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跑步者获取知识。 比如你可以看一下这些词(普通人会认为是俚语)。 如果你全部了解,那就意味着你的跑步走在正确的轨道上:配速、LSD、亚索800、热身、伸展、PB、撞墙、兔子、跑步崩溃、BQ、严肃的跑步者、大满贯、双打黄金赛事、髂胫束摩擦综合症、能量胶、盐丸、身体贴片、在线马拉松……(要知道,光是“配速”这两个词就让我探索了很多年,当时我还了解到这个词的存在来自于水克老师。)
现在你都认识这些词了吗? 如果您不认识我,请立即关注我的公众号。
2013年是中国马拉松元年。 今年,国内马拉松赛事首次在一年内超过20场。 今年也是智能手机普及的时期。 有很多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有时有数百个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 并存,无数的跑步应用通过运营补贴鼓励大家跑步,无形中降低了跑步的门槛,带来了大量的新手用户。
我最早使用的跑步记录工具是 2008 年 8 月 31 日 Nike 举办的“THE HUMAN RACE 10K - Race for All ”活动。活动期间,Nike 发放了一款置于鞋内的计步器。 使用 Nike 手环或移动应用程序 Nike+。 还分发了一件T恤,上面用多种语言写着关于全人类挑战10公里世界的信息。 当时参加的是光华路阳光100的地下健身房,后来成为优客工场第一家旗舰店。 悦跑圈北京公司也曾在那里工作过一段时间。
技术进步带来了很多便利。 比如手机、GPS手表就成为了我们极其强大的“插件”。 跑步时,我们不再需要秒表来记录操场上的圈数。 您可以随时随地享受跑步的乐趣。 科技也带来了许多副作用。 人们坐的时间越长,脑力就越强,体力就越弱。 生活的节奏和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
跑步有几个重要节点可供时代选择:
1、户外运动的普及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户外活动需要两天,而跑步只需一天。
2002年到2007年,户外场景特别受欢迎。 街上随处可见穿着夹克和登山鞋的人们。 周末的户外露营活动也不少,其中以鹿野、三福最为出色。 我身边很多人徒步、露营,后来大部分都转向跑步。 根本原因是周末两天的露营越来越不够,而跑步派对可以在当天举行。 说白了,就是人更忙了。 如果从更大的尺度来看,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中国的“回声婴儿潮”时期,人口规模比较大。 这一代人(1978~1985)大多数人都能了解自己的工作成长轨迹以及喜欢什么运动。 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2、赛事为跑步提供了量化证据。 户外高手无人知晓,马拉松奖牌争夺充满乐趣。
跑步如此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有马拉松比赛。 这是唯一一项可以让你与冠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只要完成比赛,你就会获得证书和奖牌。 这种带有荣誉和考核标准的东西是最容易推广的。 户外高手很难横向比较,但对于马拉松高手来说,你可以将他们与任何时期、任何地区的人进行横向比较。 你可以跨越地域,穿越古今。
3、手机App奖金补贴吸引了大量新人跑。
2014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智能手机的普及。 当时的苹果4和小米2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国发发[2014]4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简称46号文件,一大批企业家和投资者进入体育产业。 互联网平台化的商业逻辑需要重要的“网络效应”。 为了积累一定的爆发量,App大量补贴跑步。
4、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可以挤出日常的运动量。 跑步是促进健康最有效的方式。
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是,我国在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领先世界(不要问我怎么知道这一点,我从事通信行业很多年)。 在中国,网络覆盖能力强大得可怕。 三、四、五、六级村庄均可轻松接入互联网。 看看拼多多和快手覆盖的人群范围就知道了。 移动支付带来了移动领域的各种应用,导致人们的体力活动急剧减少。 可以叫餐送上门,可以快递到家,也可以打车,不用走很远的路……一切都可以提前预约。 感觉时间利用率高了,但实际上体力消耗却大大减少了。
为了对抗久坐生活的通病,生活中必须增加运动。 通过科学定量计算,单位时间对健康最有帮助的运动是跑步,其次是骑自行车和游泳。 把它们放在一起,结果就是一场铁人三项赛。
5、时代压力巨大,必须有办法输出。
我们变得更富有、更忙碌、压力更大。 最好把“身心健康”改为“身心健康”。 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现代人来说,精神疲劳比身体疲劳更可怕。 运动具有天然的抗压力和抗抑郁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运动处方将会流行起来。 面对压力,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吃吃喝喝、看娱乐综艺作为暂时的麻痹和缓解方式。 虽然锻炼、阅读和音乐通常可以解开更深的结,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缓解压力来说,长期的耐力运动和高强度的爆发力运动有很好的疏导作用,所以你会发现跑步、综合格斗、街舞等运动项目多了。
6、跑步的孤独感是陶冶心灵和品格的重要手段,使人更加自足。
我记得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讲的幸福课。 她提到,能享受孤独的人一定是有趣的人。 这样的人有自己的体系。 她用了一个高贵的词来形容——和谐。 跑步看似是一项集体运动,但实际上它一直是一项个人运动。 跑步是一种深入的反省和反省。 跑步看似是一项个人运动,但它最终是一项社会项目,并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领导力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传承。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跑步已成为最有效的全民健身形式。
7、跑步也是一切运动之母。
无论你有多少运动爱好,跑步仍然可以成为一项打基础的运动。
另外,最近一篇文章《马拉松家庭的一封信》走红,被很多群转发。 文笔写得非常好:
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吧:
这位家庭成员理解您对跑步成本高昂的看法,但这种高成本背后有很多原因和好处:
1. 跑步者购买许多跑鞋是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爱好而投资。 如果你不跑步而喜欢其他事情,你还是要全身心投入。 这是不打麻将、不去酒吧、不抽烟、不打游戏、不酗酒省下的钱。
2.技术设备是可选的或必需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是为了安全长期运行而提前花费的医疗费、保险费、甚至误工费等费用。 而且,好的装备可以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更多的自信和快乐,但也是要花钱的。 就像LV包包给某些人带来的心理满足一样。
3、参加竞赛是一项极其健康的社交活动。 在当今社会,社交互动是绝对必要的。 古时候,孟母搬到她家附近,就住在她隔壁。 今天,有跑者以混合组的形式进行比赛。 多接触积极的人是值得的投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跑数百场比赛,都有类似的效果。
4.最重要的是,跑步所花费的时间将对未来的健康、心理和社交生活发挥巨大的价值。 生活总是需要一些兴趣爱好来填补工作之余的时间,以获得生活的深度。 至于跑步,横向对比其他爱好,还是很优秀的。
这位家庭成员很有写作天赋,并讲述了马拉松费用昂贵的事实。 这是广为流传的事实。 然而,分享好文章的背后,却没有提及背后的原因和花钱的价值,很容易让人对跑步产生误解。 我认为她是一个不跑步的家庭成员。 花钱跑步就像花钱上大学、花钱选择社区好邻居、花钱艺术改进或慈善慈善幸福……我什至认为花钱跑步是一种提高的方式。未来幸福的可能性。 性投资。
不要因为花钱跑步而伤心,因为你没有看到投入产出比; 不要像格朗台那样只想省钱。 人类进化到这个时代,也有了相应时代的幸福标准。 我想,如果这个家人尝试着四处奔波,他就会慢慢明白的。 生活如此不易,很多东西都要花钱,但如果花钱后能得到一个健康、有活力、坚强、积极的人,岂不是很好? 愿意为上述目标进行跑步的“痛苦消费”——是的,不跑步的人可能会觉得花钱跑步很累——这是对家庭的认可和责任的表现。
对于跑步你有什么看法? 跑步值得花钱吗? 您不妨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图片来自网络)
黑话
“跑步是一切运动之母。”
锻炼也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