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澳门旅游休闲业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
摘要:2019年,澳门旅游休闲业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呈现出客源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休闲客源市场趋于萎缩的特点; 对外依存度较高,澳门尚未真正成为国际旅游胜地首选旅游目的地; “过度旅游”持续引发关注,亟待建立长效机制; 旅游休闲产品不断增多,旅游体验更加丰富; 破坏文化遗产行为频发,公众保护意识有待增强; 区域合作加速,行业参与热情逐渐高涨。 2020年面对COVID-19疫情的巨大影响,澳门应在短期内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旅游企业和员工,稳步推进全年重点工作,为未来复苏做好准备; 长远来看,澳门搬迁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大方向,逐步实现《澳门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
关键词:澳门旅游休闲业“过度旅游”、COVID-19疫情
2019年,澳门旅游休闲业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 上半年旅游旺盛,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0%以上。 但受香港“修例风波”影响,下半年情况急转直下,第四季度甚至录得负增长。 虽然全年访澳旅客人数仍按年增加10%,但进入2020年以来,香港的情况并未改善。加上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澳门旅游发展环境迅速恶化。情况恶化,不确定性急剧增加。 面对严峻挑战,澳门应坚持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以下简称“一中心”)的长远战略目标,继续致力于推动旅游休闲发展休闲经济。 同时,澳门也需要因应形势变化,检讨许多既定的阶段目标和实施路径,并作出必要的调整。
一、澳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该部分从游客需求和产品供给两个方面阐释澳门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与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统计指标以及相关行业的进展情况。
需求状况
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和数据,本节选取了五个统计指标,包括度假访澳旅客比例、留宿旅客比例、过夜旅客逗留时间、跟团游比例及旅客比例。以粤港两地为例,分析休闲游客的变化趋势。 ,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中心”建设的有效性。 其中,来澳度假旅客占比、过夜旅客占比及过夜旅客逗留时间三项指标与休闲旅客规模呈正相关,而参加跟团游旅客占比及广东、香港游客数量与其呈负相关。
表1总结了2015年至2019年五年间各项指标的年度统计数据,并包含访澳旅客总体规模作为参考。 结果显示,2015年至2019年,除2015年外,澳门度假游客比例均超过50%; 2019年这一比例有所回落,但仍为近五年来第二高。 2016年至2018年三年间过夜游客占比均超过50%。但继2015年之后,2019年过夜游客占比再次被不过夜游客占比超越,且过夜游客占比持续下降连续两年。 此外,2019年过夜旅客停留时长与上年持平,均为近五年来最高,但增幅很小。 总体来看,参加跟团游的游客比例呈下降趋势,2019年约占游客总数的五分之一。粤港两地游客方面,经过2015年至2018年的萎缩后,合计2019年,粤港澳游客比例有所回升,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供应状况
这部分主要涵盖与旅游休闲活动密切相关的餐饮、购物、节庆、文化资源等休闲娱乐活动的供给。 具体情况如下:
1、餐饮
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调查,截至2018年,澳门共有餐饮场所2,345个,其中餐厅2,267个,街市熟食摊位78个,从业人员33,737人。 餐饮中,占比最大的类别是“茶餐厅粥面店”和“中餐馆”,分别占比37.8%和27.4%; 其次是“亚洲餐厅(包括日韩餐厅)”10.9%,再次是“西式餐厅”,占比9.3%; 其余类别(“咖啡店”、“快餐店”、“酒吧及酒廊”、“素食餐厅”、“糖水店”、“凉茶店”等)仅占14.6%。
如表二所示,2019年(按季度统计),访澳旅客餐饮消费占个人消费总额的平均比例为20.5%。 在餐饮满意度方面,旅客感到“满意”的平均比例为81.2%。 此外,根据澳门科技大学发布的《2019年澳门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本地居民对餐饮消费的满意度为67.0(满分100分),较2018年下降3.7分, 2009 年以来最低。分数。
表3列出了2016年至2020年澳门的米其林餐厅。与2019年相比,2020年榜单最大的亮点是原本一星级的永利餐厅晋升为二星级餐厅,而新增的川江悦上榜作为二星级餐厅,进一步增强了澳门在餐饮领域的高端优势。 除永利餐厅外,一星餐厅与2019年完全相同。Bib 推荐的餐厅少了两家,分别是好江之记美食和淘淘居。 米其林餐厅总数为38家,比2018年减少4家。
2. 购物
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澳门共有零售店7,384家,员工44,194人。 如表4所示,2019年(季度统计),访澳游客平均购物消费占个人总消费的45.6%,成为游客最昂贵的项目。 从旅客购物满意度来看,旅客“满意”的平均比例为84.1%,处于较为理想的水平。 此外,根据澳门科技大学发布的《2019年澳门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显示,本地居民购物消费满意度为66.1(满分100分),较2018年下降6.8分,创历史最大同比增幅。 减少。
3. 节日
近年来,澳门着力打造“重大赛事之都”形象。 各类节庆活动在数量、规模、质量上取得可喜进步。 大型节庆活动组织模式日益丰富,资源配置更加灵活,逐步形成品牌。 。 201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 “双庆”效应下,社会各界举办节庆活动热情高涨,特区政府也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尤其是下半年,活动十分密集,内容普遍增加或强化喜庆元素。 免费或公益性优质节目数量较往年大幅增加,有效激发了市民和游客的参与热情。
继2018年举办首届“相约澳门——中葡文化艺术节”后,澳门于2019年举办了第二届“相约澳门——中葡文化艺术节”,在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其他方面,本届艺术节与2018年大致相同。该艺术节还被列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公布的2020年节庆活动清单,足见中葡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艺术节已被认可并成为又一年度盛事。 另一项值得特别关注的活动是“艺文荟澳”。 “艺文荟澳”秉承“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文化战略定位,由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统筹,文化局主办。局和旅游局,并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 整个活动历时半年,期间共举办国际艺术展览、演出、国际青年节、高校视觉艺术展示等41项大型活动,涉及55个活动地点,形成了城市各处都能感受到。 文化繁荣。
4、文化资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指导方针,为加强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澳门文化局制定了《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经公开征求意见,粤剧、凉茶配制、木雕神雕、南音说唱、道教科仪音乐、鱼走醉龙节、妈祖信仰等12项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习俗、哪吒信仰与习俗、土生葡人美食与烹调技巧、土生葡人戏剧、受难耶稣像导览及法蒂玛圣母像导览。 房地产方面,行政会议完成《第二批房地产评估(行政法规草案)》的讨论,建议更馆(沙里头)、先锋庙、圣保禄书院旧址、房屋东归西巷6号、德胜路30号房屋、穆萨家宅、胜伟基墓地、萨兰柴市场旧址、嘉模市场被评定为文物。 澳门又增设了一座名人纪念馆——冼星海纪念馆。 特区政府还计划修复博物馆毗邻的别墅,建设“冼星海纪念馆二期”。 此外,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程氏故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研究中心(苏州)授予“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称号,表明澳门正积极推动年轻人了解世界遗产。 这项工作得到了国际认可。 另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在海上丝绸之路保护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上,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被接纳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成员。联盟。 成员。 如果最终申请成功,澳门将再添一张重要的国际名片。
5、其他休闲娱乐活动
其他休闲娱乐活动方面,澳门海上旅游项目已运营一年多。 业内人士反映,经济效益未达到预期,表明游客对海洋旅游的兴趣仍需培养,产品设计有待进一步开发。 为支持海上旅游项目发展,特区政府正逐步完善设施,包括在妈阁附近兴建临时公众码头。 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进展并不顺利,在操作层面还面临内地通关手续复杂、通关时间长、税费负担和押金负担重等诸多问题,和有限的开放端口。 2019年6月,海南发布《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实行“定点停靠、就近联检”口岸管理模式,简化港澳游艇入境手续,推动游艇证书互认。 这些创新举措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澳门大型游憩区建设稳步推进。 继凼仔泳滩游憩区之后,市政署正重点建设澳门半岛南岸海滨绿色走廊,规划连接科学馆、观音像,并延伸至妈阁庙。
二、澳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特点
2019年澳门旅游休闲业的发展特点与2018年总体相似,多年来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但同时供给和供给都出现了一些变化。需求结束。
一是客源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休闲旅游市场趋于萎缩。 从客源来看,2019年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游客人数占澳门游客人数的92.7%,其中仅中国大陆就占70.9%。 这显然与澳门的“中心”地位不符。 与2018年相比,除菲律宾外,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非亚洲地区市场份额仅为1.8%。 这些数据显示,澳门在开拓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进一步分析显示,澳门休闲旅游市场发展出现放缓迹象。 2019年来澳度假的旅客比例较2018年有所下降; 过夜游客比例继2015年后再次跌破50%,虽然绝对人数同比有所增加,但增幅仅为0.8%。 ,远低于一日游市场的20.0%。 粤港两地超短途旅客占比也一改此前下降趋势,反弹至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仅广东省就接近三分之一。 近年来多个参考指标同时下行的情况并不多见,但究竟是短期波动还是趋势反转还有待观察。
其次,澳门对外依存度较高,尚未真正成为国际游客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多年来,澳门一直高度依赖香港,尤其是国际游客方面,对港澳联运的依赖程度较高。 只到澳门或行程以澳门为主的游客比例并不高。 这种对外依赖所蕴含的风险,从香港“逃犯风波”前后访澳游客人数的对比就非常明显(见表5)。 2019年三、四季度,前十大客源市场均出现持续下滑。 第四季度,多达8个客源市场甚至出现同比负增长,平均降幅达23.7%。 香港的问题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一年多的社会冲突已经耗尽了其安全和热情好客的声誉,旅游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由于形象重塑不可能一蹴而就,恢复旅游业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为此,依靠香港入境旅游分流的传统商业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 澳门旅游业需要培育新的合作伙伴,逐步确立主要或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从而提升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地位。 倡议。
三是“过度旅游”持续引发关注,亟待建立长效机制。 澳门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 每逢重大节假日,游客涌入检查站、旅游景点的新闻或图片总会引起热议。 随着近年来游客数量持续上升,并在2019年再次创下历史纪录,临时人流控制措施已无法满足居民诉求,公众对旅游业发展的反对情绪更加强烈。 为此,澳门旅游局就向游客征收游客税展开民意调查。 结果显示,高达95%的受访市民赞成开征游客税,这足以说明居民对现有的旅游发展模式并不满意; 如果不做出改变,公众的不满情绪必然会不断累积,澳门将失去来之不易的热情好客氛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休闲是“一个中心”的核心,但人们很难在拥挤、喧闹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休闲体验。 因此,对于休闲游客来说,“旅游过度”的目的地显然很难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 尽管受到COVID-19疫情影响,特区政府已宣布结束征收旅游税的讨论,社会焦点转向应对危机和恢复生产。 不过,疫情的影响只是短期的。 在旅游趋势好转的背景下,承载力不足的问题迟早会“卷土重来”,澳门研究相关问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总体策略上看,要多管齐下,既要积极拓展旅游新空间,又要优化现有承载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抑制需求也是一种方法。 征收旅游税是抑制需求的方法之一,但很容易招致企业和游客的反对。 此外,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拒绝游客可能不是明智之举。
四是旅游休闲产品数量稳步增加,游客体验更加多元化。 2019年,澳门供给侧重点是资源的挖掘、整合和完善。 真正全新的建设项目不多,但总量有所增加。 例如广受好评的“艺文荟澳”活动就融合了许多新旧元素。 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全球投票选出的“澳门新八景”中,只有港珠澳大桥是全新景观,而望阳山、两湖一塔、议事亭前地、龙爪角、路环渔村、爱情巷、福隆新街均为现有景点。 不过,这种创新的包装方式却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让一些不太知名的景点变得家喻户晓,有助于分流热门景点的游客。 基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旅游活动正在悄然兴起。 凼仔轻铁线于2019年12月10日正式开通运营,由于舒适的乘车环境和沿线美丽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作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也成为游客必去的打卡点。 除了俯瞰港珠澳大桥的风景,在桥上“散步”也被很多人视为一次难忘的独特体验。 以往活跃于娱乐休闲领域的游戏公司,2019年并没有推出值得特别关注的新项目; 由于博彩牌照即将更新以及不确定性,博彩公司的投资可能会趋于保守。
五是破坏文化遗产行为频发,公众保护意识有待增强。 文化遗产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承载着当地人的身份价值,也是文化休闲活动的重要旅游资源。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施行多年,但澳门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仍然屡见不鲜。 例如,2019年,发生了多起破坏青州山、非法修缮观音堂、非法装修鱼翁街天后庙、市政署大楼墙面涂鸦、大三巴牌坊被无人机击中的牌坊。 其中,在检查中发现观音殿修缮工程后,文化局与寺院当局多次沟通无果,最后不得不报警。 随着列入名录的文化遗产数量逐年增加,类似事件可能还会继续发生。 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不仅是监管手段有限、执法力度不够,还与公众防护意识淡薄密切相关。 事实证明,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的外部压力进行被动保护是不可持续的。 更有效的途径是让所有者和使用者充分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亲身体验。 保护文化遗产并主动保护它们的好处。 换句话说,以法规为基础的惩戒机制需要辅之以对公众的保护教育,以及奖励或补偿机制。
六是区域合作不断加速,行业参与热情逐渐高涨。 在管理理论中,愿景、定位、战略等概念虽然具有长期有效性,不宜轻易改变,但强调对内外部环境动态变化的关注和适应。 就澳门“一个中心”建设而言,与十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速度不断加快。 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深刻重塑了珠三角地区的地理格局,澳门“一个中心”的内涵也相应拓展。 2019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休闲旅游为重点内容。 同年4月发布的《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规划》也将统筹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作为主要考虑之一。 因此,“一个中心”建设不应再局限于澳门,而应从“单极”建设思维转变为“共建共享”思维。 事实上,近年来澳门与横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入。 例如,2019年9月5日,广东省印发《港澳导游、领队在珠海市横琴新区执业实施方案(试行)》,允许取得港澳通行证的港澳居民持港澳导游证或导游证申请珠海市就业在横琴新区实习,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一程多站”产品的发展。 另一个重要进展是,澳门莲花口岸即将迁往珠海横琴口岸,这为实现“协同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新模式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澳门旅游局和行业协会也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横琴考察。
澳门旅游休闲业三大发展趋势
在旅游文化发达的地区,休闲旅游早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人们普遍追求高品质、小众、深度的旅游体验。 作为澳门最大的游客来源国,内地居民对旅游产品的选择越来越挑剔,愿意花更多钱体验中高端旅游休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 由此看来,在澳门建设“一个中心”的过程中,大力强化休闲元素是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但从2019年的实际发展来看,澳门旅游业整体并没有摆脱对游客数量的依赖。 例如,在对游客征收旅客税的调查中,商家几乎一致反对,担心客流减少影响生意,较少从旅客结构调整、业务转型升级等方面思考此事诚然,市场形势大好的背景下,行业很难谈变化。 然而,消费者需求的大趋势是卖家无法控制的。 只有顺势而为、提前谋划,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尽管特区政府一直积极推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但较为积极的回应大多来自大型博彩公司,大量中小微企业的参与度并不高。 这也决定了现阶段澳门的旅游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真正符合“一个中心”的愿景。 如何充分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动力,让更多商家主动设计和推广旅游休闲产品和线路,开发有针对性的休闲客源市场,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受到澳门关注。
由于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发,旅游业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基于往年数据的预测失去了参考价值。 更为复杂的是,疫情发展难以预测,各地何时解除出行限制也没有时间表。 据各媒体报道,不少人认为2020年疫苗研发成功和接种疫苗的概率较低,大规模疫情可能会持续一到两年,甚至永远无法根除。 因此,展望2020年,旅游需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是否、何时、向谁重启旅游,相应的游客数量将完全不同,这些情况都无法准确预测。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疫苗问世之前,由于安全无法保障,出行需求将不可避免地持续低迷。 即使澳门重新对游客开放,短期内也不太可能有大量游客到访澳门,因为人们对旅游有信心。 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当地旅游企业无薪休假、裁员、甚至倒闭在所难免;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营困难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多。 由于大多数其他行业在疫情下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旅游企业转型业务并不可行。 考虑到旅游业的庞大就业量表和经济比例很高,澳门根本无法负担旅游业崩溃的后果。
幸运的是,由于多年的经济繁荣,SAR政府积累了大量的财务储备,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打击该流行病,目的是“保护就业,稳定经济和照顾人们的生计”,例如作为公司援助计划,员工援助付款计划,自由职业者的援助付款计划,自由职业者的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消费补贴计划,技能改善和就业培训计划等。此外,SAR政府还启动了一个名为的当地旅游项目专门针对旅游业的“从Heart‧visit澳门开始”,鼓励居民通过提供团体参与补贴来光顾当地的旅游公司。 上述援助措施已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商人和雇员的财务压力。 特别是,本地旅行的推出不仅增加了商人和员工的收入,而且还帮助该行业维持基本运营并避免了长期缺席的旅游集团。 这可能导致对业务不熟悉和服务标准下降,这种方法值得称赞。 当然,这些临时措施基本上只能在“输血以延长生命”中发挥作用。 该行业最大的希望无疑是流行病将尽快结束,游客的数量将反弹。 以下是两个建议的建议。 首先,尽管总体全球抗流动状况非常严重,但仍然有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流行病相对温和。 因此,澳门的旅行限制政策可以适应当地条件:当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某些旅游来源区域的流行状况相对温和时,可以开放; 因此,该行业可以优先考虑从这些旅游来源地区接收游客的准备工作。 例如,中国大陆市场,尤其是广东省,很可能是第一个恢复与澳门正常交流的人,因此该行业可以提前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其次,从积极的角度看流行病的影响,没有业务或工作实际上是公司和员工的罕见定居期。 旅游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休闲时间来进行市场研究,审查和调整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并加强员工培训。 这些实践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益。
与需求侧相比,供应方面受流行病的影响相对较小。 澳门旅游局早些时候已经建立了2020年的许多关键任务。在排除了与需求方面的任务之后,可以按计划进行大多数剩余任务。 具体来说,第一步是审查澳门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自从计划的实施是在2017年宣布的,每年都对实施状态进行了总结,但是这次是对实施状态的分阶段审查,将更加全面和系统化。 第二个是开发智能旅游业,例如建立旅游信息交换平台,开发智能行程计划应用程序以及一站式移动应用程序。 这是一项持续的任务,已被列为2019年澳门旅游局的一项关键任务。第三,在澳门建立澳门菜肴数据库,以加深澳门的建设,作为“美食创意城市”。 最后,为了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我们可以完成对“酒店商业场所商业法案”和“旅行社商业和导游专业法案”的审查,审查和批准许可证,并进行定期且有针对性检查。 诸如开设新的澳门大奖博物馆,设计香港和澳门联合旅行产品以及大湾地区开发岛屿旅游项目之类的工作。 各种宣传和促销工作,交流会议,论坛等与澳门休闲旅游相关,可以尝试从离线更改为在线。
总而言之,尽管Covid-19的流行病对澳门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旅游业,但澳门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 毕竟,无论流行病有多严重,它最终都会过去。 从长远来看,澳门应毫不胜任地遵循“一个中心”建筑的一般方向,逐渐实施“澳门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以有序的方式实施各种计划。 2020年的旅游数据可能非常丑陋,但是俗话说,只有在危险时才有机会。 如果可以正确处理裸露的问题,那么澳门旅游业的发展无疑将在未来更加稳定。
本文是“澳门旅游与休闲发展报告(2019-2020)”的一般报告。 由于空间的限制,无法完全摘录。 欢迎您脱机查看完整的内容。
作者:Zhao 博士澳门旅游学院旅游研究所和博士主管的旅游业管理学院院长。 他的研究指示包括旅游计划和发展,旅游业中小型企业,目的地营销和管理等。
//
头
记录
ⅰ一般报告
G.1 2019年澳门旅游业和休闲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就,问题和趋势(Lin ,Huang Jihua)
ⅱ子报告
G.2 2019年澳门旅游和休闲行业的发展状况,特征和趋势(Zhao )
G.3 2019年澳门游戏行业的当前情况,问题和前景(卢凯扬)
G.4 2019年澳门访客结构的当前情况,特征和发展建议(Huang Jihua)
G.5澳门游客(不包括游戏行业)的消费状况,特征和对策2019年(Pang Chuan,Song Yu)
G.6澳门的民航行业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2019年:从特许经营到开放性(Hu )
ⅲ热门话题
G.7澳门在新的冠状病毒流行病下的旅游业:业务调整和缓慢的恢复(Huang Jihua)
G.8 Covid-19的流行病对澳门游戏行业和对策的影响(Song Yu)
ⅳ评估
G.9对澳门游戏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在Covid-19-19流行病中: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看(Lin ,Chen Ping)
G.10 SJM本地中小型企业采购合作计划(Chen Ping)的当前状态,结果和建议
G.11“ Wynn Cares”愿景,实施和发展趋势(Chen Ping)
G.12 Sands中国“环境保护360”计划的实施,有效性和发展趋势(Chen Ping)
G.13 Melco Crown的“澳门计划”(Chen Ping)的计划,实施和有效性
G.14中国米高梅社会责任承诺(Chen ping)的计划和路径分析
ⅴ特殊主题
G.15 2019年澳门旅游业电子支付的当前状况,问题和发展趋势(Yan Jie)
G.16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当前状况,特征和对策(张杨,黄Yafen,吴吉明)
G.17澳门“赌博自由化”法的表述,有效性和灵感(他,Zhou di)
G.18澳门的“新出租车法”的制定和实施:原因,效果和问题(yi )
vi附录
G.19澳门旅游和休闲行业大数据(2018〜2019)(刘威法)
G.20澳门的旅游和休闲行业的重大活动(刘weifa)
G.21 2017〜2019“澳门绿书”目录
//
单击上图以查看“澳门旅游与休闲发展报告(2019年至2020年)”的目录
长按二维码
你可以跟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