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七点经验

日期: 2023-12-16 09:01:19|浏览: 500|编号: 2817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乡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七点经验

介绍

“凡夫之四道,曰:阵、气、变、力。守此四,则能克强敌,擒强将。” (《孙膑兵法》)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如打仗。 需要观天(认清旅游发展大势)、观地(把旅游资源脉搏)、探敌(研究旅游市场)、排兵(产业布局、找准抓手)等。

目前,全国各地已涌现出一批成熟的乡镇旅游休闲模式。 这些本土模式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但就整个发展模式而言,受到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市场、资源、发展趋势都有很大差异。

因此,我们主要关注一些近年来出现的热点地区和一般城镇。 分析这些乡镇休闲旅游发展的困境和路径,对于当前乡镇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乡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七点经验

01

第一步:聚焦反客为主

1、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从“弱势群体”到“英雄联盟”

长期以来,我国基层治理有“皇权不伸县”的说法。 原因在于小农经济高度分散,政府直接面对小农的交易成本太高。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落户各个乡镇,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 例如花石镇(花西村所在)。 2014年,全镇工商营业收入达到995亿元。 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2.18亿元。 在广大中西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乡镇并吞后,很多乡镇规模或大或小,存在不少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税收、资金等问题,不是传统乡镇政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与城市的问题没有什么不同,而是乡镇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形成了乡镇政府的问题。政府管理职能界定存在空白。 因此,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实施了“强镇扩权”的乡镇宪制改革,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工业化转向后工业化时代,一些人和企业开始回归农村。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让乡镇乡村面临更多新问题,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灵活应变,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 、创新管理模式,适应新环境。 无论是否实施“强镇扩权”,乡镇政府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形势变化,从“弱势群体”向“英雄联盟”转变。 谁能先察觉到这种变化,迅速整合资源、转变方式,推动乡镇发展,谁就能成为赢家。

二、乡镇领导角色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乡镇级干部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但不少乡镇干部仍然存有传统思维,面对许多新问题感到不知所措。 乡镇权力有限,乡镇干部晋升空间也极其有限。 导致很多人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 最后只能抱怨自己的才华不被认可。 越是这样的时候,就越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扛起大旗,鼓舞士气,打响旅游战。 管理界常说“一头狼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狼。一头狼带领的一群羊,比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狼更强大。” ” 一个好的领导者可以带领一群羊。 强化队伍,乡镇一把手需要扭转局面,从自身做起,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带领大家发展乡镇休闲旅游。

乡领导小事责任重大,乡里的一切事情都要管。 很多时候,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乡镇休闲旅游来说却并非如此。 相反,这可以成为引导乡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因为乡镇休闲产业渗透到乡镇的方方面面。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投资产生长期收入。 小镇旅游的发展必须得到小镇领导的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新常态下,镇领导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再是以前以生产和计划生育为中心的任务,而是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发展的任务。 为实现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特别是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工作,镇区领导一方面要发挥协调动员作用,调动领导班子的积极性发展乡村旅游,调动城镇群众发展乡村的决心。 总之,乡镇一把手对全镇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每个旅游发展好的乡镇的一把手都非常有魄力。 他们愿意改变、愿意把握、愿意努力,让乡镇休闲旅游大放异彩。

02

第二招:因地制宜

从全国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乡镇、乡村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 小镇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市场、区位、产业等因素,进行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终实现全域发展。

1.需求旺盛,市场型面条

市场规模较大的乡镇一般位于大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腹地,距离目标城市不超过3小时车程。 在此类乡镇,周边城市消费群体是主要客源,市场中高端,消费水平较高,客源稳定。 市场是最大的资源,普通的村庄、田地就有开发价值。 旅游休闲产业以抢面为主,花样也不少。

规划要点: 1、根据资源品位和投资能力确定发展水平; 2、舒适性强,凸显乡村特色,与城市的差异有吸引力; 3、市场细分有利于目标选择、创新吸引、品质取胜。 。

2、位于大景区边缘,配套发展,重点接待服务

此类小镇的特点是:从位置上看,位于知名景区周边或大型景区内,作为景区的一部分; 从资源上来说,小镇本身没有太多资源,设施和服务构成了小镇的吸引力; 主要市场依靠吸引、分流、共享景区客源。

规划要点:1、配合景区开发,发展成为大型景区的接待服务区和休闲度假区; 2、与景区打造差异化,以设施、服务取胜; 3、前期依托景区,后期必须形成自己的品牌。 。

3.对于平原资源类型,先开发点,将点与线连接起来,再将线连接起来形成区域。

此类城镇的特点:从区位上看,处于省区交界处,附近没有大城市或主要风景名胜区,在区域内有一定的交通优势。 紧邻知名河流、山脉、公路,但不占据优势资源; 资源特征,自然环境良好,有一定的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但总体不是特别突出; 主要市场:以区域市场为主,周边县、地级市是主要客源地。

规划要点: 1、利用知名河流、名山、公路提升知名度,融入区域格局,进而树立品牌; 2、重点研究区域市场游客偏好,重点开发休闲娱乐产品,结合当地资源精耕细作。 3.以海量产品为主,多元化,品质是回头客最好的定心丸。

这种类型的乡镇发展往往需要创新才能出奇制胜。 早期开发的一个例子是典型的江湾镇。 由于起步早,现在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已经成长出了区域市场。 近年来发展的典型案例,如府谷七园农业园,一步一个脚印,着眼全镇整体发展; 马尾镇一度打破局面,率先引爆。

4.特色产业类型,以旅游带动产业

此类小镇的特点: 1、小镇有重要的产业,如酿酒、手工业,或者某一类农业,如桃子、蔬菜等,依靠旅游休闲可以拉动该产业的发展,使小镇知名度越高、销量越好,或者起到延伸行业产业链的作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2、主要市场:既有区域市场,也有偏远市场。

策划要点: 1、提高知名度,品牌知名度和推广极其重要,酒香也怕在巷子深处。 2、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直接或间接有效地带动和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3、围绕产业开发旅游产品。 景区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和艺术性。 游客带走的旅游产品是日常生活实用的。 此类小镇的例子还有很多,如1.绍兴黄酒小镇、潍坊风筝小镇、泸州纳西大渡口小镇等。

03

第三招:擒贼擒王

1、抓住龙头、聚焦、示范

乡镇力量有限,资源有限,必须集中力量,突出亮点,一步一个脚印。 发展乡镇休闲旅游的理念要高远,但行动更要务实。 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按顺序发展。

如何选择项目? 目前,乡镇重点发展休闲旅游的重大项目可概括为四类:一是人气景点型,主要是资源突出的旅游景点、特色民俗村等,达到吸引人气的目的。 2、产业突出型,结合产业发展建设,如农业产业园、休闲农场等。优点是农田水利资金可“一钱两用”。 3、投资可靠:一是有开发商投资的温泉项目、度假村、高端度假屋等; 二是政策补贴力度大的项目,如国家大力支持的移民村、传统村、扶贫村等。 4、快速启动型,有旅游发展基础、农民积极性高的村庄,只要政府稍加引导和推动,就能快速突破。

创建示范村,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等; 养殖示范户、农家乐示范户等示范户; 旅游示范企业,如旅游商品示范企业、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等; 聚焦“龙头”、抓“主体”,推动全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2.关注道路、健康、环境

有吸引力的休闲旅游必须让游客“游得开心、游得放心、游得舒心”,基础环境的打造是关键。 基础设施必须先行,重点抓好道路、通讯、水、电、厕所等基础设施重建,特别是乡村旅游信息系统建设。

首先,必须解决道路问题。 要想靠旅游业致富,就必须修路。 如果没有道路,游客就无法进入景点。 如果道路不好,景点就无法吸引游客。 如果道路不漂亮,游客就无法回来。 政府每年都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怕修路资金没了,就怕不去争取、不去用。 乡镇一把手需要用巧妙的主张,打好旅游基础,比如采取一物多用的建设方式,把乡村道路修成自行车绿道,把消防路修成登山步道,把灌溉渠修成戏水区。运河。 善于利用周边重要交通。 如果周边有高速通道,尽量建设出入口,连接周边重要交通线路和车站。

其次是环境卫生问题。 食宿不卫生、乱扔垃圾、厕所“太香”是休闲旅游发展中的常见禁忌。 政府不可能花很多钱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是要形成标准化的体系。 系统和管理模式。 我们还要注重VI视觉系统的设计,因为现在是自助游、自驾的时代。 2015年的旅游市场中,自助游市场占旅游市场的近80%。 旅游引导系统和旅游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对休闲旅游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非常重要,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 挂牌是最明显的结果。

04

第四招:趁势而为

1.利用周边名山大川

“借势而动,以小力量,成就大事”。 在小地方,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提升品牌。 很多乡镇资源平庸,利用现有资源很难打造品牌,需要外部力量来推动。 长江边的乡镇打长江牌,黄河边的乡镇打黄河牌。 比如启园,尽管大多数人不知道,但一提到黄河,就会留下印象,所以被定位为“黄河清爽生活区”。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知名度,而且有利于融入整体旅游经济。

2.利用名人故事

常用的方法是名人故里,如“孔子故里”、“蒲松龄故里”等,但这些基本都是可以挖掘的。 一开始,一些独特的故乡也被挖掘出来。 如永修梅塘镇“雷式雷”创始人雷福发故里,就是以建筑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发掘。 此类建筑基本是“故居+故事+家乡”的创作方式。

还有高层参观,比如婺源的江湾镇。 现在大家都知道婺源很有名,但发展初期,小桥流水不如江浙古镇,徽派古村落也远不如安徽西递宏村。 三省交界,交通不便。 上述两种情况都是不可避免的。 今天的城镇和乡村只能着眼于小事,发现更有特色的东西。 一是名人的足迹,如徐霞客曾到过的地方、王阳明修炼的地方。 这种类型全国范围内有很多,但能做好的不多。 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关于这种类型的民间传说也很多,可以和很多地方有关。

05

第五招:近攻远交

1.聚焦区域市场

现在发展休闲旅游的乡镇、乡村没有大的资源,很难形成大景区的概念。 所以我们的目标不能太高,必须明确我们的主要市场是周边市场。 规划单位在规划大型风景名胜区和区域规划时,往往设定很高的目标。 它们需要国际化、高端化。 他们已经形成了套路,可以直接应用到城镇和乡村。 很多不知道如何发展乡镇休闲旅游的政府和老板很容易被误导。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不适合城镇和乡村。

例如,在河南新乡赵地镇,一群民营企业家想在那里建设一个温泉项目。 他们很有动力并且有一些钱。 在政府计划最终确定之前,施工已经开始。 我们所的建议是,这个时候政府一定要引导他们做一些休闲农业项目。

为什么? 首先,没有市场,因为周边大城市没有大的景点或消费群体。 温泉要么作为大型景区的配套设施,要么依托高端商业群体盈利。 赵弟不符合这个条件。 第二,没有资源。 严格来说,温泉是指从地下涌出的地下水。 即使挖井,也不能挖得太深。 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完全靠打深井或者温泉石能成功吗? 搞不好就变成乡村澡堂了。 第三,没有必要。 现在的长垣县连一个像样的休闲景区都没有,但是在城郊却种植了一小片郁金香,很受欢迎。 休闲需求不断上升,但还没有产品。 招地生态环境良好,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水稻种植乡镇之一。 可以做一些田园悠闲的事情,符合市场,可以小投入启动。

2.拓展远程市场

专注区域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偏远市场。 一个好的休闲旅游产业最终会达到吸引偏远市场的目的。 发展初期,远程市场的拓展主要是与周边各大景区互动,逐步吸引一些各大景区的客源。 当你的产品足够好,口碑传播开来,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来。 因此,没有优质的产品,就很难吸引远程市场,远程市场需要慢慢培育。 比如江湾镇,最初是靠吸引景德镇、黄山的游客前来参观。 后来产品开始生产,现在全国各地的人都来了。

06

第六招:出奇制胜

一、特色发展

旅游需要创造景点,基本原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有,人有我有”。 同一地区,资源和市场环境相似,乡镇之间必然形成差异。 城镇本身也必须防止“内斗”的混乱。 因此,这个时候要善于捕捉特色,形成“一村一品”。 ”、“一村一特产”,打造自己的个性。

发展特色有两种方式:1、植入,把以前没有的东西整合起来,包括文化植入和景观植入。 浙江省浦江县罗源“3D”村等文化植入,曾被网友称为“中国第一色彩村”。 村庄通过3D艺术画装点成童话世界,分为“乡土”、“时尚”、“亲子”、“田园”等主题区。 景观植入,如引进郁金香、薰衣草等特色旅游植物。 这种方法可复制性很强,所以需要不断创造新的想法。 2、发散,依靠原有产品衍生新产品。 如绵竹年画村、馆陶粮画镇,传播了原有的民间艺术,形成了新的产业。 工业城镇更适合这条发展道路。 比如可以从酿酒延伸到陶艺生产,从设计师文化延伸到手绘工具的生产,从丝瓜种植延伸到丝瓜枕制作等等。通过发散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的数量不一定是多。高,但创造新景点需要质量。

2.终极产品

当每个人都拥有的时候,品质就是特色,某一点的完美就是最大的成功。 这类产品往往从一些平凡、常见的事物出发,在细节上精雕细琢、人性化。 典型的例子有住在裸露山谷、篁岭民俗村、山里驿居等,吃饭在马嵬驿的小吃街。 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地方特色、工艺精湛、环境良好、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07

第七招:轻松等待上班

1.保护生态环境,留住美丽乡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底线必须守住。 生态不仅不能被破坏,而且还要维护好。 因此,城镇发展休闲旅游,应以休闲农业为主,多种植、少建房。 、树立农业生态理念。 我们可以借鉴北京近年来探索的“沟壑经济”模式,这是集生态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种植养殖、民俗旅游、观光农业开发于一体的山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流域经济以生态为底线,倡导可持续经济,注重山、水、林、田、路、村的统一打造,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坚持“政府主导”的推动方式“以农民为主体,社会参与”。 有效发挥农业生态功能。

2.讲好怀旧故事,赢得大家的心

“乡愁是一碗水,思乡是一杯酒,思乡是一片云,思乡是一生的情怀。” (《牢记乡愁》)乡愁是这个时代共同的精神追求,而村镇则是尚未完全城市化的地区。 它是乡愁最大的载体。 乡镇能否发展休闲旅游,能否赢得人心,关键在于能否讲好乡愁故事。

乡村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传统乡村建筑、服饰、饮食、戏剧之中。 乡镇休闲旅游的发展需要这些乡村文化元素的创新转化。 应用,结合乡村文化元素和现代需求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进行二次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超越地域、国家、经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引起共鸣并赢得市场。

如今的乡村休闲旅游建设,既不是建造大型别墅,也不是回到原始狩猎时代。 关键是有多少大项目上马,而是创新设计了多少新型优质乡村文化产品。 乡镇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精耕细作、悠久历史。

回顾过去的问题

发展乡镇休闲旅游产业应重点关注什么?

如何发展乡镇休闲旅游产业(二)

城镇如何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一)

乡村振兴发展成功案例:中豪雨

乡村振兴发展成功案例:社番村

乡村振兴发展成功案例:陆家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