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虚拟主播卖货,销量却只有罗永浩的零头。 虚拟人能否抢走李佳琦等人的工作?

日期: 2024-01-10 20:01:40|浏览: 169|编号: 2940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顶级虚拟主播卖货,销量却只有罗永浩的零头。 虚拟人能否抢走李佳琦等人的工作?

这样24小时无薪工作的电商主播会抢走李佳琪等人的工作吗?

不确定。

2020年,疫情推动网络购物,直播流行; 2021年底,资本再次讲述平行世界的故事,元宇宙登场,也让被称为元宇宙“门票”的技术——虚拟数字人流行起来。

在元宇宙到来之前,这些虚拟数字人就已经给现实世界带货了,成为了现实主播的助手。 人们满怀期待,期待虚拟数字人在更多领域施展才华,却发现两年过去了,他还没有成功成为一名正规的电商主播。 原因是交互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对于直播电商来说,拷问依然摆在我们面前:虚拟电商主播到底是降本增效的工具,还是品牌加入元宇宙的一个噱头?

主播直播带货 图片来源:VCG6

虚拟人“跑”进直播间

是不是学起来容易,掌握起来却很难?

你见过虚拟人与电商直播的结合吗? 电商直播间里,真人或卡通形象的虚拟人孜孜不倦地讲解着产品的功能和特点,还不时载歌载舞,活跃气氛。

直播被认为是虚拟人进入较早、接受度较高的领域。 2020年上半年,受COVID-19疫情影响,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迎来热潮。 作为一种“耍手段”的尝试,虚拟主播也通过直播赚了不少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发现,近两年,虚拟主播逐渐从个体测试走向规模化生产。 市场上涌现出一大批虚拟电商主播供应商。 这些公司规模各异。 要么是上市公司做后盾,要么是利基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中也不乏很多初创企业。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从公司原有业务背景来看,目前虚拟电商主播供应商主要包括三类:VR、AR等技术开发厂商、此前做过移动应用开发的厂商以及自有品牌的厂商。以前做过视频企业。

“我们现在看到的都集中在这三个背景下。(这些转型企业)原来的方向是赛道越来越窄,竞争越来越激烈,或者成本越来越高,或者......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所以他们很快转向新的方向,”张毅说。

在众多厂商争相抢镜的情况下,虚拟电商主播的技术门槛高吗? 对此,小冰首席运营官、人工智能创意实验室负责人徐元春认为,“就进入虚拟人场景而言,门槛确实没有那么高。但如果真想做好的话,很难学,又容易射精。”

张毅认为,与前几波相比,虚拟数字人需要更强的技术、艺术、营销等综合能力。有了综合能力,就可以获取客户,但想要做大,就需要资金。 在张毅看来,今年(2022年)第三季度之前,或许可以通过技术、运营等能力来赢得市场,但第四季度之后,可能就要比拼资金动员能力了。 。

徐元春强调技术能力。 他指出,对于虚拟偶像的诞生,运营和包装能力固然重要,但从整个行业来看,底层逻辑一定是技术,“因为没有技术,整个虚拟人就不存在”。

绿叶还是红花?

顶级虚拟主播的销量小于真实主播。

利用虚拟主播带​​货是未来电商直播降本增效的新工具,还是元宇宙后的新噱头?

从数据对比来看,虚拟主播的头像与真实主播存在巨大差距。 国海证券近期研报指出,虚拟主播热门IP《我不吃白饭》自2020年3月开始成为直播产品,2021年其GMV(商品交易总额)将超过1亿元,成为虚拟主播。 主播领域的领军明星。

市场机构数据显示,近三个月,《我不免费吃饭》在短视频平台累计销售额达1088.99万元,相关直播37场。 与该短视频平台领先的销售专家罗永浩相比,罗永浩近三个月的直播销售额总计9.15亿元,相关直播128场。

按照每场直播的平均销售额来计算,《我不白吃》的单场直播销售额约为罗永浩的4%,这并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

虚拟主播带​​货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极低。 虚拟电商主播供应商表示,真人主播无法24小时连续直播,一小时带货成本很高,但虚拟人可以24小时直播,成本更低。

输入关键词“虚拟人直播”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 现在已经有很多虚拟人直播教程了。 您只需花费999元购买,“1台电脑+摄像头”,5分钟即可快速3D虚拟直播。 “你不需要任何建模,也不需要任何技术,你需要的就是用这个软件来直播。”

成本大幅降低,各时间段24小时在线直播可供消费者观看。 虚拟主播带​​货真的是这么一个降本增效的好生意吗?

“目前来看,大部分都是噱头。”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莉莉认为,2020年虚拟人带货将会出现,其建设和运营成本仍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将考验虚拟人如何带货。企业平衡人力资源成本、真人主播的潜在风险、虚拟真人主播的投入产出比? 她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直播主播的互动性和亲切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当然,虚拟主播的全天候播放负载仍然是真人无法比拟的。

“对于美食、美妆,或者一些互动性较高的产品来说,虚拟主播其实是一种伪需求。” 远景科技CEO王志武认为,虚拟主播很难独立撑起一个直播间,更大的价值在于吸引流量,“(虚拟人)带来流量。至于能否转化,取决于旁边真人的转换或者其他方式,虚拟人很难完成转换。”

压缩配送成本

然而,技术和维护成本挑战仍有待解决

不如简单拆解成本,探索虚拟直播的现实。

从前期采购成本来看,目前市面上的一些主播都是模板化、低配版的。 商家只需向供应商购买主播定制软件和后期运维服务,即可实现虚拟主播“7*24”直播。 商品主要以功能性为主。 一些供应商对该类产品的报价仅为数万元。

这类锚点最大的缺点是机械性更强、死板、交互性较差。 不过,需求量并不小,小型网店尤其受他们欢迎。 华联数码CEO刘伟告诉记者,如果每家店都定制,成本太高,周期太长。 考虑到所有因素,有些商店会选择先从头开始解决问题。

高端版本的头像大多是定制的,供应商根据定制的难易程度提供不同级别的报价。 张毅表示,据他了解,高端虚拟电商主播的价格从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 “均价估计在20万左右。”

由于目前的虚拟主播尚不具备独立互动的能力,因此大多数直播间都会选择“真人+虚拟人”的组合模式进行直播。 也就是说,品牌除了支付直播主播的成本外,还需要支付虚拟人的采购和运营成本。

易观品牌零售行业高级分析师陈涛认为,这对于品牌来说不会是太大的负担。 大多数虚拟人只是一次性投资。 大部分成本都在前期购买虚拟人服务,而后期的维护成本相对来说是极低的。 另一方面,虚拟人不足以替代真人带货。 真正的主播必须存在,所以成本是不可避免的。

交互是现在虚拟主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片来源:图片网-

虚拟主播离不开真人

交互问题难以解决

虚拟人何时能一马当先,成为电商直播的主角? 恐怕还很遥远。

在代消费者试穿、代消费者品尝、与消费者实时互动等互动性较强的电商直播领域,虚拟电商主播与消费者的互动正成为最大的问题。 这也可能是虚拟主播带​​货数据尚未公布的原因。

头报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目前虚拟人在电商直播领域的应用尚不成熟。 在日常流量情况下,虚拟人在直播间使用后的前三天销量可以达到真实直播的150%。 %-200%,但3天后销量迅速回落,稳定在直播间的10%-30%。

市场焦急等待虚拟主播带​​货成功,但交互技术的突破仍需耐心。

王志武认为,卖货的虚拟主播尚未发展起来。 主要原因是交互没有做好。 “虚拟主播和商品之间没有互动。 (虚拟人)再好,也还是没有互动。 (仅)与商品的互动是有趣的、有游戏性的。” 你做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通过3D建模技术创建的、实现强交互的虚拟人,大多是由“人”实时驱动,而不是真正由AI驱动。 所谓“人在中间”驱动,就是通过动作捕捉驱动,将真人的动作同步到虚拟人。

当技术跟不上时,真人不断介入,这也增加了虚拟主播带​​货的成本。

在王志武看来,当前直播间的虚拟主播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人物形象的影响力只占不到10%,90%取决于“中间人”。

王志武还指出,现在中国优秀的“合格人才”太少了,“​​每个公司都在高薪聘请他们”。 记者在某招聘网站上搜索“中国人”。 位于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多家企业表示相关岗位月薪均在万元以上,有的企业甚至表示月薪高达4万元。

王志武预计,虚拟主播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才能真正适应变化。 但在某些垂直领域,比如美妆、美食,三年左右或许就有可能。 “但话题仅限于谈论这些。突然间,比如我在谈论化妆品,你告诉我拉萨的天气怎么样,那就不行了。”

“动作驱动”和“知识图谱”的发展是虚拟人提升交互能力的关键,而这些都需要庞大的数据池的积累才能让虚拟人进行深度学习。 一方面是知识图谱的不断丰富,决定了虚拟主播能回答多少个答案,有多少消费者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行为动作,比如实时的动作、反应,以及声音驱动的嘴型如何能够更自然。

在徐元春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进步,虚拟人学习理解产品知识和卖点后,也能清晰表达相关功能,甚至超越真实主播。

之后,交互能否自然,图像能否自然真实,都是更高的要求。 “没有哪个品牌公司能包揽一切。但它绝对可以服务于一些特定的场景,销售给一些特定的客户群体。” 徐元春说道。

在浙江义乌的网红卖货小镇北下渚,主播正在拍摄一段卖货的视频。 记者舒冬妮 摄

随意报价,抢人才

虚拟主播市场乱象亟待解决

虚拟主播正在向高端和低端两个方向发展。 质量参差不齐。 其背后的成本差异不透明,也使得报价混乱。

首先,打造优质虚拟主播,成本端问题尚未解决。

投报研究院认为,打造优质虚拟主播,模型构建和后期运维成本较高,这也是阻碍品牌大规模使用的因素。

一方面,由于技术原因,虚拟人大多采用3D建模技术,这在好莱坞电影中最为常用。 徐元春表示,这必然会带来让虚拟人变得更加真实、自然的成本。

徐元春算了一笔账:他花了几十万做了一个3D模型,再加上动作捕捉、面部捕捉、渲染、校正。 这不包括视频中的其他元素。 “也许我做了一个15秒的视频,你会发现这个15秒的视频花费了100万以上,甚至200万以上,而且可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其实这件事也是很有道理的。 看一部电影可以花上百万以上。 多少,这就是事实。”

技术领域“水”较深,给报价留下了不确定性空间,不利于市场建设。 王志武坦言,“现在市场特别难的是乱,乱是因为一些企业乱报价造成的,这样的行为就是在扰乱行业。” 业内有公司充当经纪人,利用客户的不良认知,报出极高的虚拟人制作成本。 然后他就找自己的团队做具体制作,“他们报价一百万多,但实际成本几十万。” 此类经纪商在业内并不少见。

但王志武也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 该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动荡期。 标准化后事情会逐渐好起来。 标准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虚拟人的生产产业化,为普通用户提供虚拟人生产、驱动和交互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参与,这将直接促进虚拟人的价格透明化。

刘伟认为,行业发展的“恐慌期”需要行业龙头企业带头制定标准、形成标杆案例,推动逐步优胜劣汰。

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终还是要依靠人才的培养来实现技术的不断突破。 这个行业缺少什么样的人才?

徐元春觉得,目前行业真正缺乏的是能够把控虚拟人的美学和细节的“制作人”或者“产品经理”。 “拿3D来说,你用同样的演员、同样的摄像机在同样的场景下拍摄一部电影,甚至同样的剧本、同样的台词,但他(不同的导演)拍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因为他对摄像机角度的把握和颜色实际上是不同的。” 。

人才稀缺正在推高劳动力成本。 王志武坦言,超写实数字人目前是一个占据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的行业。 他新成立的公司最近正在招聘。 他明显感觉到,虚拟宇宙概念流行后,国内美术师和技术人员的工资都在上涨。 “现在我们招一位艺人,比原来高了近30%。” 人们可能拿不到超过%的工资。”

乱语录、抢人才……虚拟主播在一片混乱中走进了直播间。 但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虚拟主播并没有成功在直播电商行业分得一杯羹。 如今,不言而喻的是,直播电商行业的“卷入度”已经很高,直播商之间的战争早已打得沸沸扬扬。 但虚拟带货主播,乃至整个虚拟数字人行业,仍处于培育期。 仍存在行业混乱和技术难题需要克服。 数以千计的虚拟主播静静地站着,等待着出路。

“李佳琪”的工作确实不是那么好抢的,至少现在看来是这样。

记者|柯阳范倩倩

编辑| 段炼、陈俊杰、杜恒峰、杜波

校对|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