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膝盖外侧疼痛怎么办?
跑步时膝盖外侧疼痛怎么办?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日常休息的时候约上几个朋友,选择去户外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塑身健身的效果。 那么,如果人们在日常跑步过程中出现膝盖外侧或脚部其他部位疼痛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每天应该跑多少公里?
早晨刚醒来时,人体各器官的运转还处于较低水平。 此时运动对于心血管功能脆弱的人来说更加危险。 人体的活动能力在夜间得到充分发展。 此时跑步,身体更容易适应运动节奏。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每周最好进行夜间跑步健身3次以上,每次30-60分钟。 运动强度应在“跑步5分钟后脉搏跳动不超过120次/分,跑10分钟后脉搏跳动不超过100次/分”范围内,总里程不超过5公里。 这是最佳跑步距离。
如果你的心率太快,你必须减少运动量; 如果运动时还能和别人说话,说明运动强度可以接受。 如果你跑步是为了减肥,那么你应该跑至少30分钟。 因为人体利用ATP CP 10~15秒供能,肝糖原供能1~15分钟,肌糖原供能15~30分钟。 脂肪提供的能量超过30分钟,所以你在前30分钟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然后是脂肪。 当然,这个数据是建立在心跳超过100次/分钟的情况下的。 跑步娱乐的话,建议慢跑,心跳可以控制。 90的时候,时间是20-30分钟,也就是5公里左右。
因此,每天跑步合适的公里数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 没有明确的数字规定每天必须跑多少距离。 根据您自己的需求来确定。 但大家一定要多运动,多运动。 而且你必须坚持锻炼。 希望每个人在运动的同时都能感受到快乐和健康。
2.跑步时膝盖外侧疼痛怎么办?
由于劳损和不良姿势引起的膝关节疼痛。
对于膝关节疼痛,患者还可以采用热疗、水疗、超声波、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来缓解急性发作时的疼痛。 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中成药也可用于止痛。
运动损伤引起的膝盖疼痛
如果运动中出现膝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运动,以免损伤加重。 受伤后24小时内,对疼痛部位进行冷敷,并持续冷敷30分钟。 避免热敷、按摩、推拿或药物治疗。 24小时后,配合镇痛消炎的外用镇痛扶他林乳剂进行按摩,舒筋活血,温经通络。
骨关节炎引起的膝盖疼痛
物理治疗可以温和而有效地缓解膝关节的疼痛和僵硬。常规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超短波、微波、离子导入、红光照射、经皮神经电刺激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膝盖疼痛
也可采用热熨热敷、按摩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来缓解疼痛。 同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除了中医、西医、理疗外,还可以采取饮食疗法来加快康复进程。
通过以上详细介绍跑步时膝盖外侧疼痛的原因和注意事项,对于平时热爱跑步和运动的人来说是有帮助的。 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锻炼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这足以防止我们在运动时造成身体伤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疼痛等。
让跑步和健身变得更轻松的 3 种方法
遵循三周规则
锻炼需要耐心,养成一个新习惯需要21天。 只要你坚持每天跑步,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你就会通过锻炼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身体。 跑步的前三周是最大的挑战,此时您需要将其作为生活中的优先事项。 三到四个星期后,您将会有不同的体验。
设定具体目标
为什么不报名参加5公里比赛呢? 这将成为您保持定期跑步并继续前进的动力。 你知道,学习如何跑步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一开始活动不够活跃,态度懒惰,跑来跑去休息,最好找个伙伴一起锻炼,互相监督。
跑步时倾听身体的声音
锻炼分为两个阶段:战略训练磨炼身体,休息恢复。 有些人跑得太快而受伤; 如果你能及时感觉到疼痛或疲劳的迹象,停下来休息几天,调整你的训练计划,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掌握跑步技巧
不蹲下休息:如果运动后立即蹲下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身体疲劳。 这种情况在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中比较常见,比如长跑。 正确的做法是每次锻炼后多做一些放松和整理活动,如慢走、伸展双腿等。
大汗时不宜洗冷水澡(或游泳):运动后大汗淋漓时,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体内热量大量散发。 如果此时遇到冷水,毛细血管会突然收缩,很容易降低人体抵抗力,引发疾病。
不要“省略”整理活动:每次运动后感到疲惫时,应适当放松,如徒手练习、散步、放松按摩等,有助于消除肌肉疲劳,迅速恢复体力。
不要贪吃冷饮:运动时会损失大量热量,急需补充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运动后人体消化系统仍处于抑制状态。 贪婪地大量饮用冷饮,很容易引起胃肠痉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
尖端
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让你跑得又快又高效,而且不容易受伤。 注意跑步后的一些问题,可以减少跑步后受伤的可能性。
4 男子跑步对身体有这些好处
1. 眼睛
坚持长跑的人每天都会花一个小时左右直视远方。 这是眼睛放松和休息的好方法。 如果家里有一个学龄儿童,每天让他跑步,近视的几率肯定会减少。
2.颈、肩、脊椎
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颈椎和肩部的问题。 正确的跑步姿势需要背部挺直、放松。 长期坚持会大大改善颈椎、肩部的不适。
3. 心
坚持跑步会给你带来强大的心脏和心血管系统。 提高最大摄氧量的同时,输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氧气量也大大增加,各器官的工作质量自然也大大提高。 另外,中长跑会加速血液循环,使冠状动脉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心肌,从而预防各种心脏病。 通过下肢的运动,静脉血回流心脏,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4. 血
经常跑步的人可以促进血液流动,身体对长期中长跑的适应性改变可以改善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5. 肺和呼吸系统
长期的中长跑锻炼可以强化肺功能,增加肺活量。 经常进行长跑可以锻炼肺部的呼吸肌,增加每次通气量,增强肺功能。 我个人每年秋天都会患上令人痛苦的季节性鼻炎,但自从今年开始跑步以来,我就没有再复发过。 我想知道是否与此有关系?
其实你知道吗,跑步可以将平均肺活量从5.8升增加到6.2升,同时血液中携带的氧气量也会大大增加,所以跑步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很大好处的。身体。
6. 肝脏
对于患有脂肪肝的人来说,最好的良药就是“跑步”。 跑步等有氧运动可以减缓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进展。
户外跑步的5种正确锻炼方法
缓慢而轻松的跑步
只是慢跑,没有任何力气。 一般慢跑时感觉轻松舒适,无疲劳感,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130次左右,呼吸自然,有轻微喘不过气的感觉。 无需采取任何行动。 一般每周练习2-3次,每次练习20分钟左右。 坚持经常锻炼,对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明显的健身益处。
适度的跑步方法
它是一种具有一定意志力、速度为每秒5米或心率约为140-150次/分钟的跑步方法。 这种健身跑法是目前流行的中等强度的健身方法,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 此法对于增强心脏功能、调节内脏平衡有显着效果。 但练习时要注意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 如果练习时感觉明显疲劳,应停止跑步,做一些放松练习。 每周练习1-2次,每次练习至疲劳为止。
快速运行方法
这是一种以更大的意志力和更快的速度向前奔跑的方法。 运动时心率一般处于人体最高水平,在170-180次/分左右。 这种跑法强度较高,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几秒钟,但可以反复练习。 每周练习1-2次,每次重复3-6次。 锻炼应循环、循序渐进,并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防止过度疲劳。 此法对于提高机体的无氧耐量、肌肉功能、心脏功能有一定的效果。 患有慢性内脏疾病、心血管、肝、肾疾病的人尤其不能练习。 防止严重疾病的发生。
变速运行方式
它是一种快与慢、走与跑相结合的交替练习方法。 这种跑法适合中、晚年人。 由于运动量变化较大,因此可以根据个人的运动水平来控制运动的时间和跑步速度。 一般来说,身体素质好的中年人,可以在快跑和慢跑之间交替进行。 体质较差的中年人可以慢跑和步行交替进行。 训练时间应控制在感觉明显疲劳时结束训练,进行放松。 活动并逐步提高实践要求。
定时运行法
将跑步距离限制在一定时间,或者通过限制一定距离来缩短跑步时间的一种练习方法。 比较著名的计时跑是12分钟跑和6分钟跑,用来评价自我锻炼的效果和身体机能的水平。 定期进行跑步锻炼可以帮助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运动时出现极度疲劳,难以继续跑步,应逐渐减慢跑步速度,甚至停止练习,以防止疾病发作,并做一些放松活动。
跑步练习方法
是在固定的小地方原地跑步的一种练习方法,比如在房间里、阳台上、跑步机上跑步,不断地练习。 这种方法不受场地、气候、器材条件的限制,是一种比较方便的锻炼方法。 但练习时间要长一些,重复步骤要多一些。 一般练习时间需要10分钟以上,相当于慢跑800米的量。 因此,要求练习时间较长,练习时大腿抬得更高,重复次数更快,练习效果会更好。 此法适用于无法户外练习或患病时的康复保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