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心血管医学临床康复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心血管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医学临床康复装置。
3.
背景技术:
4、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泛指与循环系统有关的一系列疾病,其中主要包括心脏。 、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微血管; 除了临床治疗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还需要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康复锻炼,特别是当慢性心肌缺血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时; 同时,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心功能Ⅲ级、心功能IV级患者,需要坚持良好的康复锻炼。
5、心血管病人的主要康复运动主要有步行、慢跑等有氧运动。 运动强度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6、现有的康复组件虽然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但无法调节患者的训练强度,导致患者长时间以同一强度进行训练,导致患者训练效果一般,患者康复效果一般。
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心血管医学临床康复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8.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解决了现有康复装置无法调节患者训练强度的问题。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支撑架主体。 一种足部锻炼组件,所述足部锻炼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足部锻炼组件包括第三A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板,所述脚踏板可转动与传动板连接,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连接板螺纹连接。 螺杆,螺杆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限制第一旋转杆转动的摩擦块,推杆表面覆盖有摩擦块,用于推动摩擦块推动弹簧,支撑架主体上设有座; 一种手操组件,所述手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主体上,所述手操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第二旋转杆设置于所述固定壳体上。可旋转地连接至固定壳体的内部。 第二旋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盘,第二旋转杆的表面套设有用于第二旋转杆的第二旋转杆。 一种杆复位扭簧,第二转杆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固定壳体上设有传动槽。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杆位于所述支撑架主体内部,且所述第一旋转杆与所述支撑架主体可转动地连接。 总共有两块传动板,两块传动板。 位于支撑架主体两侧
侧面,两块驱动板上的结构相同。
12、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侧,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螺杆内,所述推压弹簧位于所述摩擦块与所述螺杆之间。 ,摩擦块呈弧形。
13、优选地,所述摩擦块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摩擦块上设置有橡胶块。 摩擦块滑动连接于支撑架体的表面。 支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主体上,用于测量螺杆的测量尺。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主体上,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侧,所述固定壳体呈方形,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侧。固定壳两侧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对称分布在第二旋转杆的两端。
15、优选地,所述两个固定板上的结构相同,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和固定壳体的表面,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传动槽内。 ,传动杆的表面与传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传动杆共有两根。
16、优选地,所述固定壳体设有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一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扶手。
17、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体上,固定块共有两个。 两个固定块对称分布在固定壳体的两侧,升降杆为L形,固定壳体上设有升降杆的定位件。
18、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主体上设有搁置组件,所述搁置组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板上。支撑架的主体,因此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转轮。
19、优选地,所述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主体上,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所述旋转板的底部,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侧。 轮子可旋转地连接至旋转板的底部。
20、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 患者锻炼一段时间后,缓慢旋转螺杆。 杆的旋转将导致螺杆向左移动。 螺杆向左移动,会导致螺杆挤压推动弹簧,进而增大推动弹簧向左的推力,从而增大摩擦块与旋转杆之间的摩擦力。 ,进而让患者的训练强度慢慢增加,从而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21.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支撑架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支撑架主体,2.足部锻炼组件,21.第一旋转杆,22.传动板,23.脚踏板,24.连接板,25.螺杆,26.推杆、27.摩擦块、28.推压弹簧、29.座椅、3.手部锻炼组
零部件,31.支撑杆,32.固定壳,33.第二旋转杆,34.固定板,35.扭簧,36.传动杆,37.握把,38.传动槽,4.扶手组件,41.固定块、42.升降杆、43.安全扶手、5.支撑部件、51.连杆、52.旋转板、53.电动伸缩杆、54.旋转轴、55.旋转轮。
24、具体实施方法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6、第一实施例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图4。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心血管临床康复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支撑架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架本体1; 足部锻炼组件2,设置在支撑架本体1上,足部锻炼组件2包括第一旋转杆21,第一旋转杆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板22。脚踏板23传动板22可转动地连接。支撑架体1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与螺杆25螺纹连接,螺纹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26。推杆2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第一转动杆21转动的摩擦块27,推杆26的表面覆盖有用于推动摩擦块27的推弹簧28支撑架体1上设有座椅29; 支撑架体上设有手部锻炼组件3。 如图1所示,手部锻炼组件3包括支撑杆31,支撑杆31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32,固定壳体32内部可旋转地连接有第二旋转杆33。 34固定安装在杆33的一端,第二旋转杆33的表面上套有用于使第二旋转杆33复位的扭簧35。第二旋转杆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杆。 36、传动杆36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37,固定壳32上设有传动槽38。
27、座椅29采用现有技术,座椅29的高度可以调节。
28、第一旋转杆21位于支撑架体1内部,与支撑架体1旋转连接。传动板22有两个,总共两个。 传动板22位于支撑架体1的两侧,两传动板22上的结构相同。
29、两个传动板22连接两个脚踏板23,使得两个脚踏板23能够转动。
30、连接板24位于第一转杆21的一侧,推杆26的一端位于螺杆25内,推压弹簧28位于摩擦块27与螺纹之间。 在杆25之间,摩擦块27呈弧形。
31、摩擦块27用于增加第一旋转杆21旋转时的摩擦力,从而增加患者的运动强度。
32、摩擦块27的表面与第一旋转杆21的表面转动连接,摩擦块27上设置有橡胶块。摩擦块27与支撑架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因此,在支撑架体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测量螺杆25的测量尺。
33、测量尺可以检查螺杆25的位置,进而判断该位置对应的患者运动的强度。
34、支撑杆3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体1上,支撑杆31位于第一旋转杆21的一侧。固定壳体32为方形,第二旋转杆33为两端部。位于固定壳32的两侧,所以
固定盘34共有两个,两个固定盘34对称分布在第二转杆33的两端。
35、两个固定板34上的结构相同。 扭簧3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4和固定壳体32的表面。 传动杆36位于传动槽内。 如图38所示,传动杆36的表面与传动槽3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传动杆36共有两个。
36、扭簧35用于使转动的第二转杆33复位,传动槽38可以使传动杆36在固定壳体32内上下移动。
37、固定壳体32上设有扶手组件4。扶手组件4包括固定块41,固定块41内部可滑动地连接有升降杆42。扶手组件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扶手。升降杆42. 43.
38、当需要站立锻炼时,可握住安全扶手43,以保证站立时的平衡。
39、固定块41固定安装在固定壳体32上,固定块41共有两个。 两个固定块41对称分布在固定壳体32的两侧。升降杆42呈L形,固定壳体32上设有升降杆42的定位件。
40、通过上下拉动升降杆42,可以调节安全扶手43的高度。 定位件用于对升降杆42上下移动后进行定位。
41、本发明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坐在座椅29上,然后将脚放在脚踏板23上,然后踩踏板时如需加大运动强度,可旋转螺杆25。螺杆25的旋转会导致螺杆25向左移动。 向左移动螺杆25将导致推动弹簧28收缩,从而导致推动弹簧收缩。 向左的推力28增大,摩擦块27与第一旋转杆2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脚踏板23旋转所需的力量增大。 当需要锻炼双手时,握住手柄37,然后向上或向下推动手柄37。 手柄37的向上或向下运动将带动传动杆36转动。 传动杆36的转动将带动第二转动杆33转动,第二转动杆33转动。 会带动固定板34转动,固定板34转动会带动扭簧35转动,从而使扭簧35收缩。 当不再推动手柄37时,扭簧35带动第二旋转杆33旋转,从而第二旋转杆33带动传动杆36和手柄37复位。
42、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患者运动一段时间后,缓慢旋转螺杆25,螺杆25的旋转会引起螺杆25向左移动,螺杆25向左移动会导致螺杆25挤压推动弹簧28,进而增大推动弹簧28向左的推力,使得可以增大摩擦块27与第一旋转杆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患者的训练强度慢慢增加,从而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43、实施例二请参阅图5,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了另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 第二实施例只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不会影响第一实施例的独立实施。
44、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架主体1上设有搁置部件5,搁置部件5包括连杆51、连杆5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旋转板52。支撑架体1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3。电动伸缩杆5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轴54。转轮55可旋转地连接至转轴54。
45、电动伸缩杆53由外部电源供电,外部电源与电动伸缩杆53之间设有控制开关。
46、连杆5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体1上。电动伸缩杆53位于旋转板52的底部。连杆51位于第一旋转杆21的一侧。转轮55可转动地连接于转板52的底部。
47、转轮55可减少转轮55与转板52之间的摩擦力。
48、工作原理:当需要调节旋转板52的角度时,控制开关控制电动伸缩杆53的输出端上下移动。 电动伸缩杆53输出端的上下运动将带动转轴54上下运动。 54的上下移动会带动转轮55上下移动,然后转轮55即可支撑转板52,以便患者在运动后可以调整转板52的角度进行休息,避免了现有的只能坐的康复装置。 立即休息的问题。
4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示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所做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工艺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应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等地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主体; 足部锻炼组件,所述足部锻炼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足部锻炼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板,所述脚踏板可旋转地连接有脚踏板传动板,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板。 杆,螺杆内部可滑动地连接有推杆,推杆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限制第一旋转杆转动的摩擦块,推杆表面套设有支撑架主体上设有用于推动摩擦块的推杆、弹簧、座; 手部锻炼组件,手部锻炼组件设置在支撑架的主体上,手部锻炼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可旋转地连接有第二旋转杆在固定壳体内部,第二转杆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盘,第二转杆表面套有第二转杆套。 复位扭簧,第二转杆表面固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一端固装有手柄,固定壳体上设有传动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杆位于所述支撑架主体内部,且所述第一旋转杆与所述支撑架主体转动连接,因此,传动板共有两块。 两个传动板位于支撑架体的两侧,两个传动板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侧,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螺杆内。 推簧位于摩擦块与螺杆之间,摩擦块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摩擦块上设置有橡胶块。 块体滑动连接于支撑架体的表面,支撑架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测量螺杆的测量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体上,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侧。第一旋转杆的。 固定壳体呈方形,第二旋转杆的两端位于固定壳体的两侧。 固定板共有两块,两块固定板对称分布在第二旋转杆的两侧。 结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板上的结构相同,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固定壳体连接。 表面固定连接,传动杆位于传动槽内,传动杆的表面与传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传动杆共有两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上设有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 升降杆一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扶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体上,共有两个固定块,所述两个固定块对称分布。 固定壳体两侧的升降杆呈L形,固定壳体上设有升降杆的定位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上设置有搁置部件,所述搁置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连接杆。旋转板。 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上连接有转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所述旋转板的底部,所述连杆连杆位于第一转杆的一侧,转轮转动连接于转板的底部。
技术概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架主体; 足部锻炼组件,设置于支撑架主体上,足部锻炼组件包括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板,传动板转动连接有脚踏板。 支撑架主体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杆。 本发明提供的中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在患者锻炼一段时间后,缓慢旋转螺杆。 螺杆的旋转将导致螺杆向左移动。 向左移动螺杆将导致螺杆挤压推动弹簧,进而导致推动弹簧移动。 向左增加的推力增加了摩擦块与旋转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慢慢增加患者的训练强度,从而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复杂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
受保护技术使用者:王建华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告日期:202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