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农业+农旅结合+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水平——浙江省安吉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0《:)其中一篇优秀论文立足农旅结合,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水平——浙江省安吉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调查 张慧玲(浙江省安吉县农业局(浙江省安吉) 摘要:本文研究了安吉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情况,总结了旅游农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当前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性。阐述了安吉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总结了安吉县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并对下一步如何提高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水平提出五点建议。 关键词:提高安吉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水平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南依天目山,与上海、南京、杭州相望。 是长三角经济区迅速崛起的对外开放风景名胜区。 该县始建于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汉灵帝赐名“安吉”,取自《诗经》中的“安其兮”句。 该县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浓郁,田园风光浓郁。 风情丰富多彩,发展休闲农业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著名未来学家格雷厄姆·T·梅利托指出,到2015年左右,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单一的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休闲农业凭借浓郁的乡土田园文化,成为旅游产品中的后起之秀,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顺应这一趋势,安吉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旅游优势和产业优势,立足农业,农旅结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经过近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的休闲观光农业。 发展的一个例子。 作者简介:张慧玲,女(1963年),浙江省安吉县农业局局长,全面负责安吉县农业局工作,在生态农业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休闲观光农业。 ·138·优秀论文l安吉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及特色 1.1发展概况 近年来,安吉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生态建设生态强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生态经济强县,以高效生态农业为重点,充分开发利用区位资源、生态资源、人力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安吉县休闲观光农业主要有四种模式:农业园区提升型、主导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经营型、循环经济组合型。 现有“中南百草园”、“竹博园”、“汉七十二峰”、“卧龙百瀑”、“天下银坑”、“大竹海”等13个休闲观光景点。 “九龙峡”。 农业景区总投资5.66亿元,建成面积7.06万亩。 “竹乡生态品茶旅游线路”(大竹海、竹博园、中南百草场)被列入浙江省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 安吉县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拓展了农民增收新空间,提升了农业整体功能,而且有效带动了全县生态旅游,主要是乡村旅游。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与旅游双赢”的局面已经明显显现。
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1万人次,其中乡村游客80万余人次。 旅游收入19.07亿元,其中门票收入7160万元。 1.2农业与旅游结合。 充分体现发展特色 1.2.1立足生态优势,挖掘休闲观光农业潜力。 安吉县是著名的“中国竹子之乡”、“白茶之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前提。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符合安吉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国家生态县,形成了良好的资源保护意识,确立了“理性休闲”的休闲战略。 “开发、科学管理、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农业发展思路,将休闲旅游农业与农业园区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管理、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批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休闲旅游农业园区。 1.2.2打造优秀特色产业。 壮大休闲观光农业实力。 做足高效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增强休闲观光农业内在实力。 安吉传统农产品主要有竹笋、毛竹、茶叶、山核桃、蚕茧等。 围绕这些主导产业,安吉充分利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了15万亩毛竹现代园区、15万亩速生林基地、西陇万亩竹良种基地万亩白茶示范园、龟山白茶现代园。 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将惠民工程与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紧密结合,不仅改善了环境,丰富了资源,增强了产业,而且逐步发展成为休闲观光新区,实现了从第一产业的跨越转向第三产业。 。
例如,将“毛竹港毛竹基地”打造成“中国大竹海”景区,通过建设毛竹现代公园,将天荒坪银坑开发成“天下银坑”景区,安吉竹子研究推广基地竹林种植园逐步建成“中国竹博园”、国家4A级景区等。通过优化特色产业,打造“中国竹之乡”、“中国竹乡”等特色资源品牌。 “白茶村”现已转型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1.2.3 发展多元功能,提高休闲旅游农业活力,关键要实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农业教育,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农村劳动力在黄浦江源头龙王山、中南百草园等休闲观光区建设部队训练基地,开展生物、环保等知识普及。 和劳动技能培训。 其中,中南百草园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指定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也是迄今为止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二是积极引导游客参与农业活动。 根据季节变化,在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开设不同的农业活动,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亲自观看、亲身参与,实现互动、增加趣味。 例如,游客可以在国家白茶旅游园采茶、泡茶、品茶,在毛竹园挖笋,在土鸡生态养殖小区喂鸡。 三是体验农家生活,推出“吃农家菜、住农家乐、干农活、玩农家乐”特色旅游。 目前,全县共设立10个农家乐服务中心,实行统一日常管理、统一调配客户、统一价格。 标准、统一宣传推广、统一提供服务。
目前,全县有农舍520户,床位8600张。 2008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以上,实现收入1.75亿元。 1.2.4丰富文化内涵。 凸显休闲观光农业魅力。 休闲农业的形态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文化内涵是其灵魂。 两者密不可分。 因此,农业要具有生命力,除了具有生态优势、特色明显、功能多样之外,还必须丰富其文化内涵。 以休闲观光为重点,在生态文化、昌硕文化、竹文化、白茶文化、红色文化、影视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每年3月25日被定为全体安吉人的“生态日”,大力引导和推动一系列群众性生态活动开展,不断促进人们从生态角度认识生态生活、生态生活、按照生态理念发展; 开辟昌硕博物馆、昌硕公园、昌硕故居旅游线路; 依托竹子科研基地,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竹子博物馆; 开发白茶观光园、白茶一条街、白茶主题公园、白茶仙女广场、白茶谷等系列旅游项目; 探索新四军革命遗址,开展“姚家大院”红色之旅; 筹建生态影视拍摄基地,在国内大珠海、天下银坑等景区拍摄《卧虎藏龙》《如雾如雨如风》《夜宴》等。 以及《越王勾践》等知名影视剧; 弘扬畲族文化、推出系列民俗游等,休闲旅游农业的魅力不断彰显。
1.2.5完善政策机制。 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注入动力 政府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促进休闲农业经济活动顺利发展。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 一是建立健全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打包安吉中南百草园、西龙白茶观光园等农业观光投资项目,积极争取农业项目资金支持,用项目带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同时,县政府出台支农政策,每年安排休闲旅游农业专项资金,以形式支持一些基础设施完善、经营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运营规范的农业休闲旅游项目。以奖励代替补贴。 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享受农业龙头企业相关扶持政策,减免税收和开辟绿色通道,积极落实优惠措施。 2 保持优势,找准差距,积极探索发展思路 2.1 安吉县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安吉县休闲观光农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与广大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相比,与中等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缺乏统筹规划。 一些城镇急于开发农业休闲旅游资源,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县、乡、村乃至个人盲目建设,体现在规划不一致、布局不合理、品味不够,造成资源浪费。 。 缺乏内涵挖掘。 目前,大部分农业景区仍以旅游接待为主,未能从农业生产、农耕经营、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挖掘内涵。 游客参与度小,难以调动游客兴趣,缺乏吸引回头客的魅力。 本质上是它们缺乏内涵。
缺乏规范化管理。 服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 同时,行业内还存在淡季相互压价、旺季哄抬物价的无序竞争。 特别是休闲观光农业景区管理标准尚未建立,缺乏宏观指导。 没有足够的支持。 在资金方面,缺乏专项扶持资金; 在宣传方面,政府、部门、业主多方位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关注度不高; 在政策、土地使用、税收、工商管理、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政策导向不够明确。 2.2 针对存在问题,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思路。 近年来,中央和省级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并出台了一些相关扶持政策; 安吉县委、县政府自2007年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安吉村庄素质,促进了产业发展,改善了发展环境,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 这一切都为安吉县更好更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供了良好机遇。 针对存在的问题,立足当前,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立足农业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乡村文化风情为主要内容,重点统一思想、谋划、资源整合、政策支持、领导重视,建设一批具有观光、品尝、体验、休闲、度假、教育等多种功能的农业观光点(点),把观光农业作为农业经济新增长。 重点培育它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针对安吉县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以下发展思路:一是坚持生态发展战略。 早在2001年,安吉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 经过不懈努力,安吉已形成全国一流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城市风貌基本显现,生态经济产业基本形成,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 实践证明,“生态县”战略符合安吉实际,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也是安吉县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基础。 二要强化基本生态意识。 安吉拥有山林200万亩,竹林100万亩,水资源丰富。 这是大自然的创造和恩赐。 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先天条件。 近年来,我们狠抓生态环境建设,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安吉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成为沪杭城市群中的绿色“宝地”。 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态基础,将自然环境、人工种植、人与自然的互动融为一体,形成安吉独特的休闲农业新业态。 三要巩固农旅融合成果。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强调“农业为本”的同时,还要注重“农业与旅游结合,实现双赢”。 旅游产品的开发既要体现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又要注重吸引游客参与; 要积极引进适合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优质特种蔬菜、水果、花卉等观赏植物,还要注重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提高科学化水平。和技术含量; 既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又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安吉特色农产品销售。
休闲观光农业既不是单纯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开发。 是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新模式、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旅游拓展新领域,改变农业单一生产功能。 ,实现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直接跨越,农民第三产业收入快速增长。 四是健全运行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灵活的管理运营机制,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运作和引导旅游农业发展,鼓励更多的鼎商主投资真正的休闲农业项目,依托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达到富农的目的。 安吉中南白族草原是民间资本投资休闲旅游农业成功的典型例子。 2008年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已进入投资回报良好的发展阶段。 3 围绕既定目标,认真落实发展措施 3.1 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针对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立足实际的。 引领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是与时俱进的战略决策。 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也符合农业本身的特点和市场绿色消费浪潮兴起的时代特征。 也正在改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使农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
因此,政府部门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并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 全国首创,也是中国“美丽乡村”唯一的重要载体。 3.2 主动引导。 进一步促进休闲旅游农业有序健康发展。 休闲旅游农业作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促进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一是规划指导。 在发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盲目开发、无序开发,坚持与区域范围内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乡镇城镇化规划等相结合,合理选址、科学布局,使它们成为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特色引导。 要引导业主充分发挥地域、区位特点,依托当地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并根据消费者需求创新发展,突出个性、形成特色。 三是市场引导。 加大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吸引多元化投资,创新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 3.3政策支持。 进一步增强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后劲,政策推动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政府要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 一是打包现有农业旅游投资项目,积极争取农业项目资金支持,用项目带动休闲旅游农业发展。
其次,建议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对一些经营特色明显、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足、运营规范的农业休闲旅游项目,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支持。 三是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及其延伸拓展的第三服务业实行更大的优惠措施。 例如,对休闲观光农业衍生的第三产业项目,税收·】4】·中国(安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主题征文比赛优秀论文征集费收费标准应低至可能的话,原则应该尽可能高。 四是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服务。 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审批过程中,有条件的应减免相关费用。 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为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3.4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休闲观光农业运营水平。 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推广休闲观光农业,扩大安吉休闲观光农业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提供休闲观光服务。 农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工商、卫生、旅游、农业等部门积极配合,帮助引导休闲观光农业经营者,加强管理,指导休闲观光农业形象规划和包装,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努力打造行业知名品牌,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和品牌效应开拓广阔市场,推动休闲旅游农业做大、做优、做强,促进休闲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
3.5加强领导。 为进一步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政府部门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决定了各级政府部门要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要把它纳入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从统筹区域发展、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把握; 把它作为完善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富农、发展乡村、拓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 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内容来捕捉。 建议安吉县政府成立安吉县休闲旅游农业领导协调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使各类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也有利于安吉农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