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1000米、800米跑训练技巧
男子1000m跑中,有氧供能占73.3%,磷酸盐无氧供能占15.1%,糖酵解无氧供能占11.6%。 800m跑中,有氧供能占43.7%,磷酸盐无氧供能占18.2%,糖酵解无氧供能占38.1%。 因此,中跑是一个混合供能项目。 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不仅要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而且还要求高度的功能稳定性。 运动强度较高,仅次于短跑,且运动持续时间较长,需3-4分钟,因此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疲劳。 由于内脏功能的生理惰性和大量酸性代谢产物的积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许多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感觉不想继续运动。 这种状态称为“极端”。 当极端发生时,调整并继续锻炼。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2、提高运动成绩的训练理论基础
1000/800米跑是一项以体能为主的竞赛耐力项目,主要培养无氧耐力素质。 因此,应努力发展无氧耐力素质。
无氧耐力质量的提高与运动员运动时产生乳酸的能力、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耐受乳酸的能力以及机体处理乳酸的能力特别是血液缓冲能力有关。 因此,在运动训练中,需要采用更长、更剧烈的间歇训练方法来提高血乳酸水平。 在跑步运动量方面遵循“双翼理论”。 跑步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技术和合理的速度。 你的动作必须轻松、协调,必须控制好步频和步幅的关系。 不同强项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比如步频快的要重点练习步幅,运动时呼吸要有良好的节奏。
3、技术分析
(1)起步及起步后加速
①站立出发
当所有人就位后,运动员从流水线走到起跑线,双脚前后站立,有力的腿放在前面,前脚尖紧贴起跑线后边缘,后脚距前脚约一英尺半,两脚间左右距离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上身前倾,膝盖弯曲,前脚与大腿弯曲150°度,后脚弯曲 130 度。 双臂前后移动,身体重心主要在前脚,保持姿势稳定,眼睛保持在起跑线前方2-3米处,集中注意力聆听“起跑”的命令。
② 启动后加速
指从起跑线到弯道50-70米的距离。 开始后,保持上半身向前倾斜,脚趾着地。 腿部的踢腿、前摆和手臂的摆动要快速、积极。 因为没有车道,所以要及时观察找到合适的位置切入最里面的车道,然后上去。 身体逐渐抬起,进入跑步中间。 加速段的长度和速度根据个人特点、战术需要和现场情况确定。
(2) 途中奔跑
途中跑步是指加速后保持这个速度的距离,大约是600-700米。 它包括直线运行和曲线运行。
①直跑技巧:保持身体直立并稍微向前倾斜,大约5-10度,保持重心高,下巴微收,目视前方,整个过程保持匀速,直至冲刺阶段。
②曲线跑技巧:曲线跑时,左脚前掌外侧触地,右脚前掌内侧触地,左腿膝关节外展,左腿膝关节内扣。右腿向内,保持双脚平行,向曲线切线方向跑。 身体重心向内倾斜,受力协调。 速度越快,倾斜角度越大。 右臂的摆动幅度比左臂的摆动幅度稍大。 (3)冲刺跑
冲刺是指在终点线之前加速跑一段距离。 主要任务是用尽全力,克服疲劳,力争在最后阶段取得好成绩。 其技术特点是加快手臂摆动速度和加大摆动幅度,同时协调腿部动作加快频率。 冲刺的距离取决于你的身体状况、战术要求和现场情况。 冲过终点线时,身体和躯干前倾一步,接近终点线,做出击线动作。
(4) 呼吸
800米和1000米消耗大量能量,需要大量氧气。 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必须调整到合理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而且还必须与跑步的节奏相匹配。 呼吸节奏因人而异。 一般是每两步一吸气,每两步一呼气,或每步一呼。 吸气、一步呼气、一步半吸气等等,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 呼吸时用鼻子吸气,呼气时用半张嘴和鼻子相结合。 随着速度的增加和疲劳的发生,呼吸频率也会增加。 每个阶段的呼吸方法都不同。 起跑、起跑后加速、中途前半程均采用鼻呼吸。 比赛中后期采用口鼻呼吸。 相比之下,最后冲刺阶段的呼吸方法有所不同。 重要的。
(5)分解跑步动作
①上半身姿势
上身直立或稍向前倾斜,头部与脊柱成一直线,胸部朝前,下颌稍内收,眼睛平直,颈部放松,整个躯干自然而自然。不僵硬。 在这里,请注意不要将上半身左右摆动太多。 双臂弯曲约90度,双手放松或半握拳头,肩膀放松,以肩膀为轴自然地前后摆动。 向前摆动时稍微向内,向后摆动时稍微向外。 摆动幅度随速度变化。 当速度快时,手臂的摆动幅度就大。
②腿部动作
跑步速度由步幅和踏频决定,因此长步幅非常重要。 要实现大步幅,最重要的是抬高大腿,因为只有抬高大腿,前脚才更容易迈出。 更远。 可以通过原地高腿跑和行军时高腿跑来练习。 要实现大步幅,仅仅抬起大腿是不够的,还需要小腿充分迈出。 要充分迈出小腿,需要抬起臀部并加强支撑脚的后踢。 因为小腿对大腿根韧带的柔韧性要求较高。 因此,可以增加一些针对大腿根部的灵活性练习(如前压腿、侧压腿)。
③将前脚后方的地面拉起
跑步的原理是脚部向前的摩擦力使身体向前移动。 要获得更好的向前摩擦力,就是利用脚步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向前伸展臀部,推动膝盖,刮擦地面。 、向后推、折叠大小腿。辅助动作练习:小跑
4. 训练方法
无论是一般耐力训练还是专项耐力训练,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训练方法。 我们必须遵循“两只翅膀理论”。 田径项目包括短跑、中跑和超长跑。 对于初中毕业考试的孩子来说,1000米、800米不属于短跑的范围,应该属于中跑。 中长跑是一项速度耐力项目。 其实,无论是中跑还是超长跑,都是“竞速”项目,因为最终的结果取决于“速度”。 但基础耐力是1000米、800米的基础部分。 所以,1000米和800米考验的是速度和耐力两个部分。 “双翼论”是指项目的“长翼”和“短翼”。 “长翼”是指超越项目本身的距离。 “短翼”是指比项目本身的距离短。 以1000米为例。 1500米是1000米的长翼。 400米是1000米的短翼。 前者可以锻炼基本耐力,后者可以锻炼速度。 这本身就构成了速度耐力。 长翼和短翼的数量没有严格限制,根据自己的表现来确定。 1000米和800米训练时两者都要考虑。 最常用的训练方法是持续训练和间歇训练。
(一)持续训练法
主要用于“长翼”的训练。 在运动场上或者公路上或者野外连续跑步,我的中等速度大约持续10分钟。 还可以设置距离,比如2000米、匀速3000米等。
(2)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通俗的说法就是每次运动后进行间歇训练。 当然,间歇的方法决定了训练的方向。 比如400米冲刺后躺下,主要是为了练习速度。 如果你选择放慢速度,调整呼吸,继续冲刺,这就是1000/800米所需要的。
五、训练原则及注意事项
(1)耐力可塑性很强,但一定要坚持训练,每周长翼训练3-4次,短翼穿插训练。
(2)跑步距离根据自身情况确定。 体重过重的同学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盲目超负荷运动。
(三)训练前做好充分准备。
(4)避免空腹或饱腹时进行训练。
(5)考前训练应按照大运动量低强度、中等运动量中等强度、小运动量高强度的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