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方案】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通讯作者: 钟南山,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沉华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概括
奥马珠单抗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哮喘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 2017年8月在我国正式获批,2018年3月起在我国正式进入临床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数十位专家联合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国外对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相关的重要临床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于2018年制定了《奥马珠单抗指南》,第一版克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中国专家共识。 迄今为止,已有超过30,000名中国患者接受了奥马珠单抗治疗。 在此基础上,我们近两年根据新循证医学、国内外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证据,更新了第一版专家共识。 本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抗IgE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循证证据; (2)奥马珠单抗候选药物的筛选标准和排除条件; (三)奥马珠单抗使用注意事项,涉及各种疫苗(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疫苗接种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4)奥马珠单抗疗程及安全性; (5)奥马珠单抗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 (6)奥马珠单抗等生物靶标 走向药物与过敏原免疫治疗的联合临床应用。 通过特异性结合 IgE 的 Cε3 区域,奥马珠单抗可降低游离 IgE 水平并下调 FcεRⅠ 受体表达。 它可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降低急诊和住院率,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并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奥马珠单抗适用于确诊为中度至重度过敏性哮喘、经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激动剂(LABA)标准治疗控制不佳以及对奥马珠单抗单一药物成分不感兴趣的患者。 过敏患者。 奥马珠单抗需要根据注射剂量表确定剂量后皮下注射。 应由具有救治过敏性休克观察条件和医疗设施的医疗机构的护士或医生注射。 注射完成后,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现象。 反应。 奥马珠单抗治疗应至少使用16周才能判断其有效性。 根据总体哮喘控制效果来判断是否继续使用奥马珠单抗。 每3个月需要随访一次,评估病情变化并调整剂量。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不良反应。 本版共识基于国内外最新证据,重点更新了治疗持续时间、给药方法、特殊人群使用等相关章节,以更好地指导奥马珠单抗的临床使用。 奥马珠单抗在我国的使用情况仍需长期观察和进一步研究。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加,这一共识将不断完善和补充。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 其临床症状和气流受限是可变的。 2019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结果指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总计4570万人[1]。 哮喘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并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 过敏性哮喘是重要的表型之一。 过敏性哮喘占重症哮喘的71.0%[2],在我国儿童哮喘中占80%以上。 以上[3]。 目前,我国哮喘控制总体水平并不理想,我国30个省市及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仅为28.5%[4]。 重症哮喘未控制率达44%,占据了哮喘患者大部分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5]。 不仅如此,我国呼吸过敏性疾病研究联盟的一项调查显示,鼻炎和哮喘患者中至少一种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呈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5.4%和75.4%,超过其中一半人过敏。 哮喘患者并发过敏性鼻炎[6]。 此外,哮喘常合并食物过敏和特应性皮炎[7, 8]。 合并症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哮喘患者各方面的疾病负担,包括影响疾病控制、增加医疗费用、降低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导致的死亡风险等。 其合规性等[7,8,9,10]。 奥马珠单抗()是第一个用于哮喘生物靶向治疗的抗IgE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2017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奥马珠单抗上市。 2018年3月,国内哮喘患者开始接受这种生物靶向治疗。 目前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奥马珠单抗可降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率,降低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口服,OCS)剂量的风险,减少缓解药物的使用,提高生活质量、哮喘症状、肺功能、嗜酸性炎症和气道重塑,对过敏性鼻炎等与哮喘相关的过敏性疾病也有显着的改善作用[11,12,13,14,15],并具有调节抗过敏作用。病毒免疫[16]。
秉承不断更新、循证的疾病管理理念,为进一步优化中国哮喘患者的治疗方案,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组织了数十次专家结合重度过敏性哮喘人群的具体情况和最新的循证医学依据,在2018年版的基础上更新了我国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专家共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 时间参考。
1.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定义和诊断(更新)
根据2019年《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的建议[17],过敏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如下:(1)符合全球哮喘防治倡议的诊断标准。治疗(GINA)和我国《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即存在可变性喘息、气短、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有可变性气流受限的客观证据,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哮喘样症状的疾病; (2)接触过敏原(主要是尘螨、花粉、霉菌和动物毛发)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3)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sIgE试验至少一种过敏原呈阳性。 建议中度和重度过敏性哮喘的诊断遵循以下四个步骤[17,18,19]:(1)明确过敏性哮喘的诊断; (2)明确哮喘严重程度(诊断符合GINA/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标准,中度哮喘是指按照GINA 3级治疗能够达到完全控制者; 重度哮喘需要4、5级治疗才能完全控制,或者4、5级治疗也无法控制。 (3) 识别共存疾病和危险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无过敏原检测结果不能诊断过敏性哮喘,仅过敏原点刺或血清sIgE阳性不能诊断过敏性哮喘。
2. IgE的病理生理学和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更新)
IgE 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免疫球蛋白。 重链由1个可变区和4个恒定区组成,其中独特的抗原特异性部分称为ε决定簇。 经过木瓜蛋白酶水解后,IgE 将产生一个包含 决定簇的 Fc 片段和两个 Fab 片段。 Fab片段含有抗原结合位点,Fc片段的三级结构对于IgE蛋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FcεRI受体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高亲和力FcεRⅠ受体是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人皮肤朗格汉斯细胞上发现的IgE高亲和力受体[20]。 与高亲和力 FcεRⅠ 受体结合的 IgE 通过抗原桥接,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低亲和力FcεRⅡ(CD23)受体位于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的表面。 该受体分为两种类型:A(CD23a)和B(CD23b)。 A型仅存在于B淋巴细胞的表面,而B型则存在于所有表达CD23的细胞的表面。 IL-4和IL-13可以上调所有细胞中该受体的表达。 IgE与此类受体的结合使得IgE参与效应细胞激活过程中的许多重要中间环节(图1)。
图1 IgE介导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及奥马珠单抗作用机制
IgE介导的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1)IgE介导过敏原的跨膜转运:IgE从细胞外进入细胞有两种途径。 一是IgE通过低亲和力的FcεRⅡ受体跨上皮细胞转运。 ,即结合的过敏原从气道腔反向转移至粘膜下结缔组织; 另一种是树突状细胞(细胞,DC)通过IgE捕获过敏原,即IgE与过敏原的复合物,它还可以与DC表面的高亲和力FcεRI受体结合,从上皮下渗透到气道管腔内。空间。 DC表面的FcεRⅠ可以增强DC的抗原呈递能力,使Th淋巴细胞分化成熟为Th2亚群,导致过敏反应的触发阈值显着降低,目前处于即刻反应阶段。 (2)IgE介导过敏原引发的过敏反应:肥大细胞和/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与高亲和力的FcεRⅠ桥联后,可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再次与过敏原结合。 大气道迅速收缩,引起支气管痉挛、平滑肌水肿、粘液分泌,导致肺功能急剧迅速下降。 临床表现为喘息、气短、痰量增多(即刻反应)[8, 21]。 (3)IgE在过敏级联反应中的作用:接触过敏原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IgE与DC上高亲和力的FcεRⅠ受体结合,引起Th2细胞分化并分泌IL-4和IL-13。 等细胞因子,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与其他炎症介质结合引起气道慢性炎症、支气管狭窄等(迟发相反应)[22, 23]。 (4)IgE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促进气道重塑。 气道平滑肌表面可表达两种IgE受体FcεRⅠ和FcεRⅡ,IgE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以及I、III、VII型胶原和纤连蛋白的产生直接相关[24]。 此外,IgE可以直接和/或间接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同时,IgE可以通过激活肥大细胞增加前列腺素D2(D2,PGD2)的产生。 这种前列腺素可以通过 CRTh2 (DP2) 受体的介导,吸引并激活过敏性和非过敏性炎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Th2 淋巴细胞和 2 型先天淋巴细胞 [24]。 此外,由于IgE是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重要免疫分子,除了过敏性哮喘外,IgE也是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湿疹、食物过敏等发病的关键因素[25, 26] 、27、28]。
3. 抗IgE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循证医学
(一)作用机制
抗IgE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由人IgG组成,仅保留与IgE特异性结合的互补决定区。 小鼠来源的分子序列占奥马珠单抗分子的比例。
图2 奥马珠单抗与血清游离IgE结合形成异源三聚体的示意图。
(2) 奥马珠单抗的重要循证医学证据和评价
奥马珠单抗在成人和儿童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 无论是药物临床研究还是真实世界研究,均提示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使用奥马珠单抗可显着减少急性加重,有效改善哮喘症状,减少急诊就诊和住院率,减少用药剂量。 OCS 和急救药物以及 ICS [44]。 奥马珠单抗的长期治疗可以带来持续的益处,体现在症状控制的持续改善和恶化风险的降低[45],以及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和急诊科就诊次数的减少[46]。 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也表明,可显着改善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安全。 预计将用于患有中度至重度过敏性哮喘的儿童。 它在儿童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全球现实研究中奥马珠单抗的最长治疗时间长达12年。 治疗期间,患者症状控制持续稳定,肺功能持续改善,OCS用量持续减少,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47]。
我国Ⅲ期临床研究及我国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部分控制或未控制的过敏性中重度哮喘患者,经中、高剂量ICS+长效β2激动剂(LABA)治疗后(GINA 4级),奥马珠单抗治疗24周后,肺功能、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均显着改善[48]。 此外,奥马珠单抗还可以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和OCS剂量,使过敏性哮喘患者受益。 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表明,80% 的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对奥马珠单抗治疗 16 周反应良好,哮喘控制测试 (ACT) 评分和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 (FEV1) 的百分比1%)。 呼出一氧化氮(FeNO)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治疗前,低于治疗前。 80% 在基线时使用 OCS 的患者可以停止 OCS [49, 50]。 长期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过敏性哮喘患者急性加重的发生率,还有助于改善临床结果,改善患者的小气道功能[51]。 通过对比国内外临床试验数据发现,民族、人种、地理环境等因素并不影响奥马珠单抗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52]。
4. 奥马珠单抗的条件、用法和剂量
(一)适应症
不同国家或地区奥马珠单抗的适应症略有不同。 在中国,奥马珠单抗适用于治疗诊断为IgE介导的哮喘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用ICS和LABA治疗后(GINA 3级或以上),症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哮喘]。
(二)禁忌症及排除条件
1.奥马珠单抗的活性成分是奥马珠单抗单克隆(抗IgE)抗体; 赋形剂包括蔗糖、L-组氨酸、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和聚山梨酯20。对奥马珠单抗活性成分或任何其他赋形剂有过敏反应的人禁用本品。
2.奥马珠单抗不适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17, 18]。
3.患者总IgE1 500 U/ml或体重150 kg超出奥马珠单抗的适用范围。 原则上不推荐使用奥马珠单抗[53]。
(三)用法用量
总IgE水平是计算患者剂量的基础。 根据治疗前测量的患者血清总IgE(U/ml)和体重(kg),使用剂量表确定奥马珠单抗的适当剂量和频率(每天)。 每 2 或 4 周给药一次)。 每次给药剂量为75~600mg。 若剂量≤150mg,应单处皮下注射; 如果剂量>150mg,则应根据需要在1~4处皮下注射。 奥马珠单抗每次给药的最大推荐剂量为每两周 600 毫克。 我国奥马珠单抗说明书中,用于计算剂量的患者基线血清总IgE水平为30~1 500 U/ml。
5. 奥马珠单抗如何给药及给药后注意事项
(一)药物注射
1.注射地点:由于注射后有过敏反应的风险,应在有观察条件和抢救过敏性休克医疗设施的医疗机构进行注射。
2.注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生或护士。
3.注射部位: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区、大腿前部或下腹部距脐5厘米处【每次注射剂量超过1小瓶(150粒)选择不同的注射点mg)](图3),避开有皮肤渗出、红斑、硬结或疤痕的区域。
图3 奥马珠单抗注射部位
(二)给药后的注意事项
注射后观察:奥马珠单抗全球上市后报告中,大多数过敏反应发生在给药后2小时内[53],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仅约0.2%; 早发反应一般在注射后几秒至几分钟内发生,并在15-30分钟内达到高峰。 因此,一般建议注射后观察30-60分钟。 根据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学会(EAACI)重症哮喘生物制剂推荐指南[53],奥马珠单抗注射后一段时间内以及前3次注射应密切观察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被推荐。 注射后观察60分钟,医师可根据患者个体反应或既往不良反应史确定注射后观察时间。
6. 奥马珠单抗疗程
1.疗程:奥马珠单抗治疗分为疗效评价期和持续治疗期。 疗效评价期为治疗开始后16周,综合评价其疗效。 持续治疗期间,即治疗16周后,应根据哮喘总体控制水平判断是否继续使用奥马珠单抗(奥马珠单抗16周缓解率为60%~80%[48, 53, 54、55、56])。 如果疗效不确定,可延长使用至6至12个月。 不建议1年内停药。 若仍无明显改善,则不应继续使用; 如果出现显着改善,应继续奥马珠单抗治疗。 尽管目前尚无哮喘指南对治疗持续时间提出明确建议,且大多数使用都是个体化经验性药物治疗,但在继续使用奥马珠单抗时,应每 3 个月常规评估一次哮喘控制情况,且至少在继续治疗 12 个月后,如果患者在中等剂量ICS治疗下仍能得到良好的哮喘控制,并且不再接触过敏原,则可以考虑尝试阻止(图4)[5]。 治疗有效的患者大多需要治疗12个月以上。 过早停药很容易导致哮喘失控。 根据基线血清总IgE和体重接受准确剂量和持续使用奥马珠单抗的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57]。
图4 奥马珠单抗推荐疗程
2.生物标志物对奥马珠单抗疗效的预测作用:奥马珠单抗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 预测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FeNO、IgE。 水平和致敏过敏原种类。 (1)嗜酸性粒细胞:无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如何,都有反应,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300×10 6 /L的人从减少急性发作中获益更大[44,58,59,60]; (2)FeNO:对于标准治疗后仍控制不佳的严重过敏性哮喘患者,高FeNO组(FeNO≥19.5 ppb)患者使用奥马珠单抗后哮喘急性加重的减少更为显着,更有可能受益。 [59]; (3)无论IgE水平如何,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均具有显着疗效[59]。 血清总 IgE 水平≥76 U/ml 且过敏原阳性种类超过 3 种的患者对奥马珠单抗治疗反应更好[61]。
3.奥马珠单抗治疗后如何调整剂量:奥马珠单抗治疗后需要调整剂量的包括无应答者和良好应答者。 剂量调整主要针对持续收到良好反应的人群,包括减少剂量和延长给药间隔。 两种方式。 首次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并有良好反应的患者不应考虑在 12 个月内停药。 治疗应持续至少 12 个月。 患者仅使用中等剂量的 ICS 即可保持良好的控制,并且可以免受先前诊断的刺激物的影响。 暴露者可考虑减少剂量。 连续治疗18个月后,如果停用OCS或减至最低剂量且肺功能水平较治疗前改善,则奥马珠单抗剂量可减少50%[62]。 每 6 个月进行一次评估。 如果持续改善,奥马珠单抗的剂量将再次减少。 的剂量为50%。 如果哮喘失控,请恢复之前的剂量。 超过50%的严重过敏性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经过规范治疗后,可逐渐减少的剂量,最后可安全减少或停止使用。 单克隆抗体[62],患者需要警惕停止治疗后哮喘症状的恶化; 对于持续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已获得良好控制的哮喘患者,适当增加给药间隔比减少每次注射剂量更有效[63]。 当奥马珠单抗治疗期间患者体重发生明显变化时,应调整剂量,20%的患者接受了增加奥马珠单抗剂量[64]。
4.合并用药的调整: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患者对ICS或OCS的使用可明显减少。 患者不应立即停止服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或 ICS。 建议根据病情维持ICS的使用。 奥马珠单抗治疗足够疗程后,应根据《中国哮喘诊疗指南》降阶梯指南[18]和患者哮喘的稳定控制情况来决定是否调整全身糖皮质激素和ICS的剂量。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停止奥马珠单抗治疗,都应为患者提供后续的长期哮喘维持治疗计划和随访计划,以避免因治疗不充分而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7.奥马珠单抗在特殊人群中的安全性和使用
(一)安全
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奥马珠单抗具有良好的总体安全性。 总结对照研究的数据发现,奥马珠单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且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且持续时间短[65]。
奥马珠单抗治疗期间青少年患者和12岁及以上成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不良反应常见(≥1/100~
奥马珠单抗和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接受疫苗接种并不是使用奥马珠单抗的禁忌症[21]。 目前尚无关于使用奥马珠单抗的患者在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发生变化或缺乏疫苗效力的信息。 。 从机制角度来看,奥马珠单抗具有抗体特异性清除机制,因此奥马珠单抗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极低。 由于奥马珠单抗的作用机制不会引起免疫抑制,因此奥马珠单抗没有疫苗接种禁忌症(如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等)。 从临床数据来看,目前尚无关于奥马珠单抗与其他药物或疫苗相互作用的正式临床试验[21]。 在奥马珠单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对少数患者接种了疫苗(包括霍乱、白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破伤风类毒素、流感、伤寒和肺炎球菌疫苗),但数据有限。 描述奥马珠单抗和疫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够的。 建议可能需要联合使用疫苗的患者也应参考疫苗配制说明,并注意是否存在药物不相容禁忌症。
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尚未结束,基于目前的风险和收益,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GINA建议哮喘患者应接种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苗[70]。 根据2021年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71],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禁忌症不包括与生物制剂共同使用,但对于哮喘患者,应特别注意“哮喘急性加重”。慢性病患者,或未经治疗的“严重慢性病已得到控制的患者”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症之一。我国目前使用的五种新冠病毒疫苗分为三类:灭活新冠病毒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均可以在哮喘稳定期患者中接种。此外,由于奥马珠单抗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通过直接调节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因此无需在用药前14天和/或接种 mRNA COVID-19 疫苗后 14 天,建议避免在接种 mRNA 疫苗的同一天注射奥马珠单抗 [72, 73]。
(二)奥马珠单抗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
2.老年患者:奥马珠单抗治疗老年过敏性哮喘患者(≥65岁)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奥马珠单抗相似。
3.妊娠和哺乳期患者:妊娠和哺乳期使用奥马珠单抗被认为是安全的[83]。 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奥马珠单抗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表示如果临床有必要,可以考虑奥马珠单抗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 在动物研究中,没有证据表明奥马珠单抗对生殖系统有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84]。 孕妇使用奥马珠单抗的研究没有证据表明怀孕期间接触奥马珠单抗会增加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风险,对通过母乳喂养接触奥马珠单抗的婴儿的数据分析表明,奥马珠单抗 对母乳喂养的婴儿没有不良影响。 85]。
4.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包括 17 篇文章,共 104 名 ABPA 合并哮喘和/或囊性纤维化患者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 结果奥马珠单抗治疗已被证明可以降低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和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并改善肺功能[86]。 现有研究表明,奥马珠单抗治疗还可以减少单纯ABPA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和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可以改善FEV 1 的下降率和FEV 1 的变异性。患者使用3至60个月。 [87,88]。 除了注射部位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外,在用治疗期间,没有明显的不良事件或感染恶化。 在治疗ABPA方面是安全有效的[87,89]。 2017年我国家的“关于诊断和治疗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专家共识” [88]指出,球藻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和住院,改善肺功能,改善肺功能,并减少OCS剂量。 Gina [5]在ABPA管理中提到,严重哮喘和ABPA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可以显着降低急性加重的频率。
5.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患有多血管炎(与EGPA):由于研究数据有限,在EGPA患者中的有效性目前尚无定论。 有限的数据表明,奥马珠单抗的使用可以改善某些EGPA患者的哮喘症状和急性加重,改善肺功能并降低OCS剂量[90,91,91,92,93,94]。 我国家的“关于诊断和治疗嗜酸性肉芽肿的多学标准的多学科专家共识”还指出,可以减少EGPA患者的喘息和/或鼻窦相关症状,并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94]。 基于现有的研究数据,的EGPA患者的剂量和频率主要遵循剂量表的过敏性哮喘适应症(基于患者的基线血清总IgE和体重),剂量为300至600 mg/time。 ,给药频率每2或4周一次[92],使用时间从16周到5年不等[74]。 对于血清总IgE和/或体重超过剂量表的EGPA患者,剂量表的最大剂量可以为600 mg/time,每2周一次进行初始治疗[92]。
6.寄生虫感染的患者:IgE可能与某些蠕虫感染的免疫反应有关。 该研究表明,接受的受试者患肠命中感染的风险略有增加,但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着。 但是,蠕虫感染风险高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该药物,尤其是在前往蠕虫感染的地区流行的地方。 。 如果患者对建议的抗智能疗法没有反应,则应考虑终止。 在奥马珠单抗治疗之前,无需定期筛选寄生虫感染。 如果患者符合下表中建议的特征,则可以在治疗之前考虑相关筛查[95](表1)。
(3)过敏性哮喘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哮喘患者经常患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最常见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6],患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96,97]以及与过敏相关的皮肤病(例如CSU,特应性皮肤炎)和食物过敏[ 7、8]等,可以显着改善多种过敏性疾病与哮喘相结合的症状,从而带来全面的临床益处。 到目前为止,已被批准在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CSU指示。 2019年,它被批准用于日本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2020年,它得到了欧洲药品局(EMA)的批准,并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患者进行治疗。
过敏性哮喘与CSU/CSU/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接受治疗,应根据指示过敏性哮喘的剂量服用药物。 研究表明,经过一年的治疗,奥马珠单抗可以改善85%的患者的哮喘和荨麻疹症状。 它还可以有效地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症状,减少其他鼻炎药物的使用,改善生活质量,并且是安全的。 好[12]。 对于某些过敏性哮喘的患者,接受治疗4个月后,鼻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得到了显着提高[11,98]。 对于合并症的治疗过程,建议患有CSU和多年生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不少于6个月,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建议涵盖高过敏率的季节,至少12周的治疗。
总之,根据当前的临床证据,患有过敏性哮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可以从手囊单抗的治疗中受益。
8.在治疗中度至重度哮喘中选择抗IgE抗体和其他靶向药物
适用于接受标准化的中高剂量ICS+LABA治疗但仍有急性急性加重或不受控制的患者,在排除错误的吸入技术,不良的药物依赖,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吸烟,症状,或不受控制合并症,误诊和其他因素,可以根据诸如治疗成本,药物可用性和患者的愿望等全面考虑来添加哮喘炎症反应表型的靶向治疗[5]。 哮喘的炎症表型可以分为T2和非T2炎症反应。 吉娜(Gina)指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150×10 6 /l,feno≥20ppb,痰嗜酸性粒细胞≥2%,过敏原引起的症状以及需要OCS维持疗法的症状,有助于指示T2炎症[5]。 目前,对于T2型炎症反应,GINA [5]推荐的生物学剂包括抗IgE单克隆抗体-(),IL-5单克隆抗体-()和 ()和 (),抗IL-5受体(),抗IL-5受体() IL-5R)单克隆抗体-()和抗IL-4R单克隆抗体-()[102](图5)。 2020年EAACI“严重哮喘的生物学剂选择途径”指南[53]指出,如果患者符合使用抗嗜酸性粒细胞和抗神奇生物学剂的标准,则将优先考虑抗神经治疗。
图5 Gina建议选择基于表型的生物制剂[5]
9. 结合过敏原免疫疗法(AIT)
根据AIT的不同阶段,主要有两种类型的与AIT方案和治疗课程相结合[103,104,105]:(1)AIT开始前4到8周(一些研究也报道了9至13几周[106])奥马珠单抗首先用于治疗。 启动AIT后,应与AIT重叠至少3至12周,通常在进行AIT之前8周。 通常在AIT的剂量维持期后可以悬浮。 使用; (2)在AIT剂量维持阶段,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并发过敏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组合使用。 特定的治疗过程取决于哮喘。 这取决于其他系统中过敏症状控制的程度和时间,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图6)。
图6 与过敏原免疫疗法结合
10.摘要和前景
是一种重组人性化的抗IgE单克隆抗体,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并已证明有效。 已在中国发射,为国内过敏性哮喘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此共识更新的重点主要包括在新的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治疗过程,管理方法,特殊组,疫苗接种和应用。 我们建议,中等至重度过敏性哮喘的患者根据基线血清总IgE和体重接受准确的剂量,并在使用16周后评估功效。 反应良好的患者应继续使用它至少1年。 注射后,您应该密切观察是否存在任何过敏反应。 建议在前三个注射后观察60分钟。 除了哮喘的适应症之外,该共识还讨论了在EGPA中使用的使用,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非过敏性严重哮喘,ABPA,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老年患者,孕妇和哺乳期患者以及寄生虫的应用以及寄生虫在特殊群体,例如感染患者。 同时,该药物的疗效,与其他靶向疗法的选择和相互作用以及与AIT合并使用的时间和重叠持续时间需要长期观察并进一步研究,以便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数据和信息。 我们总结了相关证据并从外国经验中学习,并就单克隆抗阻抗的临床应用和功效评估提供了建议。 我们期待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技术指导。 该专家的共识将更新和补充基于证据的医学证据。
写作:Li Jing,Zhu Zheng,Chen ,Chen Hao,,Wang ,Hu ,Shi Xu,Li ,Yang Chao,Jia Nan,Fu Wanyi(国家呼吸道疾病临床医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研究中心)第一附属医院
评论专家小组(由姓):Bao (上海1号人民医院),Cai (南科克斯大学南部医院),( ),Chen Ping(北部剧院综合医院) Dong (南科里大学南部医院),Dong Liang(山东大学Qilu医院),Meng (深灰医学院),郭尤比亚·朱·尤比亚(Guo )(Sun Yat -Sen 的第一医院), Cheng( Jilin 的第一医院),( of of of of of Huang )( ()医院大学),Huang Mao(南京医科大学首次关联医院省人民医院),Huang (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二医院),北京 of of 地,Huo (Huo ) Jin Meiling(隶属于Fudan 医院)的医科大学),Jiang Yi(医科大学第一医院),Lin (中国 - 日本友谊医院),Lai (国家呼吸道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Liu (医院隶属于科学技术大学的医学院)Liu (医院),Liu Yan(Xi'an 第二附属医院),MO (吉林氏医学院医院)学院),Qiu股明(医院隶属于大学),Shen ( 医学院第二医院),Song (PLA Force第90医院),Su Nan(Suno -友谊医院) Su (隶属于中国医科大学的第一医院),Sun (北京医院),Sun (北京第三次医院),Tang Yan(医院隶属于上海大学医学院),Wan (医院上海大学医学院),Wang 医院 医院),Wang Gang( 的Huaxi of ),Wang Ping(PLA综合医院),Wang Wang Wang wei(基本医学院医科大学),Wang Yan (PLA陆军医科大学第二会分支机构医院,重庆新奇市,重庆新桥医院重庆市),吴尤恩(Wu )(天津医科大学综合医院) ),Yin (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江苏省人民医院),Ying (,医院第二附属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s ), Yao Xin ( First 's ), Yu ( ), ('s of Inner ), ( First 's ), Zhang Yan(上海何久大学第一人民医院) ),Zhao (Hebei医科大学的第三家医院),Zhen (医院隶属于 的医学院),中国北部(隶属于广州医科大学)
参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