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的运动

日期: 2024-02-22 10:03:06|浏览: 306|编号: 3484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的运动

跑步: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的运动

新京报 2022.06.0511:38

是什么让你开始跑步?

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跑步,然后累死呢?

为了减肥和健身? 享受有氧呼吸? 为了在朋友圈“炫耀”? 或者只是因为你喜欢跑步? 又或许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急需锻炼来弥补活动量的不足?

对于一些人来说,跑步可以改变身体,磨练意志,释放情绪。 对于其他人来说,跑步纯粹是因为跑步是世界上最简单的锻炼形式——不需要特殊的场地。 不需要装备,不需要队友,甚至不需要太多的准备。

跑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 在这项运动中,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抬起双腿,迈开脚步,然后开始。

撰写者 | 何安安

是什么让人类开始跑步?

被誉为“波士顿比利”的美国著名跑步运动员比尔·罗杰斯(Bill )曾说过:“跑步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拥有最优秀的运动员。它需要太多的身体和心理能量。它需要充分的精力。”奉献精神。” 当然,想要在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冠军,就必须有挑战的意愿和决心,但如果缺乏天赋,就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在这里,海因里希认为,人们在参加马拉松之前弄清楚自己是狗还是猫非常重要——对于犬类动物来说,跑步是它们的本能,无论它们如何训练,都不可能要求像这样的猫。

人类用两只脚奔跑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六百万年前。 德裔美国生物学家贝恩德·海因里希(Bernd)在《人类为何奔跑》一书中认为,非洲可能是人类开始奔跑的地方。 在非洲平原上,刚刚进化成两足行走的人类祖先并不擅长奔跑。 事实上,人类的双足跑步一直被视为进化史上的一个谜——与四足跑步相比,双足跑步显然对体力要求更高。 但无论如何,这种方法解放了人类的双手。

《人类为何跑步:那些动物教给我关于跑步和生活的事》,作者:[美国人]贝恩德·海因里希,王进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5月版。

此后,狩猎推动了人类的进化。 跑步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追求,无论你的目标是到达终点线、创造纪录还是其他什么。 当真正的狩猎成为过去之后,人们开始追逐同伴,成为赛道上的勇士,一次次获胜,从梦想或现实中获得灵感。 就像在奥运会上一样,人们会为运动员喝彩,为他们喝彩,为他们喝彩,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地感到自豪。 正如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一样,这项运动永无止境——人们总是向往更高、更快、更强。

生理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跑步速度或耐力吗? 这个问题可能不太容易回答。 海因里希发现变量太多。 当我们认为自己因为个子不够高而跑不快的时候,我们总会找到一个跑得更快的矮个子跑者; 当我们认为只有瘦人才能跑得更快时,我们也会发现肌肉发达的优秀运动员。 北欧跑步运动员曾经在长跑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显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最近的理论表明,非洲的高原环境选择了速度最快、最强壮的动物和人类,但这种观点同样站不住脚。

但并不是每个跑步者都渴望参加比赛。 对于很多人来说,马拉松并不代表跑步的全部。

剧照来自电影《莎拉宁愿逃跑》(2013)。

现代社会,跑步作为一种休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都市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当我们行走在城市中时,总能看到跑步者经过。 无论男女,这些穿着休闲运动服和跑鞋的人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周围没有其他人。 中间。

跑步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 跑步者可以通过长跑来提升自我价值,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 与一般跑步所能提供的健康、社交、娱乐、成就感、运动乐趣等功能相比,长跑还可以为跑步者提供个人反思的空间,帮助人们保持体形和发展。 友谊、应对情绪压力等等。

“想要一个人独处的想法一直在我心里。所以每天跑步一小时,保证属于自己的安静时间,就成了对我心理健康来说意义重大的一课。至少在跑步的时候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也不需要听任何人说话,只需要看看周围的风景,凝视自己,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珍贵时刻。” 这是《当我谈论跑步时》中的村上春树,我在谈论什么?” 关于跑步的意义。 成为“跑步小说家”后,村上春树平均每天跑步5公里。 在这里,身体为个人提供了一种做自己的感觉。

《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村上春树着,史晓伟译,新经典 | 日文南海出版社,2009年1月版。

跑步:运动鄙视链的底端

有趣的是,与中产阶级成年人的受欢迎程度不同,跑步在中产家庭孩子的课外兴趣班运动中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

运动鄙视链: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棒球/美式足球>花样滑冰>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

这一连串的蔑视,清楚地凸显了“不受欢迎”和“花钱”对于这项运动是否“高贵”的绝对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花钱本身就是一种休闲的表现。 与马术、高尔夫、冰球等高投入运动相比,跑步可谓“适时进退”。 对于自称专业的中长跑运动员来说,跑鞋、运动服、各种防止受伤的配件(护膝、运动袜等)、运动手环等已经成为标配。 这些设备的价格有贵有便宜。

电影《小鞋子》(1997)剧照。 在影视作品中,跑步常常被视为贫困或“不寻常”家庭的前进之路。

为什么跑步在中产阶级成年人和儿童中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中产阶级对生活方式概念的重视。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跑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这种看似个性却又符合社会规律的行为有助于表明他们的社会地位。

我们如何生活,如何成为我们自己? 身体、衣着、饮食、兴趣爱好等共同决定了我们的日常行为。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常常让中产阶级“忘记了身体”,而跑步可以唤醒身体意识。 与普通人相比,过于理性的中产跑步者往往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 在此基础上,以“有利于身体健康”作为日常生活的标准也就无可厚非了。

早在20世纪60年代,长跑就开始在中产阶级中流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欧美马拉松运动已高度商业化、大众化,使得跑步健身主要定位为全球中产阶级的休闲活动。 正如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副教授王健在《我跑故我在》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与其他群体相比,中班跑者通过跑步取得了更好的进步和成功。跑步。 自我体验和价值观。

我自己的改变,首先是我更加注重健康。 其次,我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这种积极的态度对我周围的人和我的家人产生了影响。 第三个方面是我知道我有能力做一些事情。 跑步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跑。 实际跑步之后,我发现我还是可以完成一些事情的。 跑步确实对我的生活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跑,故我在”)

《我跑故我在:马拉松、体能训练与中产阶级自我认同》,王健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4月版。

这里,各种与跑步健身相关的活动有利于中产跑者保持一些积极的价值观,比如品格修养、自律、刻苦、积极竞争等。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及时有效地处理个人面临的生存和道德问题的能力。

跑步过程中,跑步者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并发挥相应的意志力。 中产阶级通过体育及相关消费建构了一种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方式,进而使这种体育方式成为定义自我和阶级价值观的生活实践。 和其他运动一样,跑步也意味着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让每一位完成了酣畅淋漓的跑步的跑者都能大声说出“跑步的乐趣”,并赋予它一些接近宗教的功能。 他的身体就是这种运动信念的载体。

为何中产阶级成为跑步者的主力军?

当我快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我的命运。 我的身体素质已经超过了三十岁时的自己。 我抬起脚可以跑一百公里。 我穿什么鞋并不重要,我吃什么也不重要……为什么要跑步? 因为自由。 一旦你达到可以步行而不是开车的地步,你就拥有了空间上的自由; 一旦内心达到平安喜乐,精神上就自由了; 一旦你回到二十多岁的青春身体,你就拥有了时间上的自由。 的自由. (孙嘉宏《为什么要跑》)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5月3日发布的《2022年欧洲地区肥胖报告》显示,在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地区,近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和三分之一的儿童体重超重或肥胖,并且利率仍在上升。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130万人死于超重和肥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个数字可能被低估了。 初步数据还表明,由于久坐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食品消费增加等因素,人们在大流行期间更容易受到肥胖危险因素的影响。

一项研究表明,更突出的问题是,肥胖已经成为特别的“中产阶级问题”,这意味着中产阶级越来越胖。

《为什么跑步》,孙嘉红着,上海文化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在中国,超重和肥胖也已成为快节奏城市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尤其是中产阶级。 王健提到,为了改变久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选择通过主动锻炼来锻炼身体。 在这里,正如之前的研究者所说,健身实际上是一种后现代的追求。 与其他阶层相比,中产阶级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加强烈。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在城市生活如此多的健身选择中,为什么中产阶级如此热衷于选择跑步呢?

纪录片《奔跑日记》(2016)剧照。

现代社会,当肥胖和肥胖成为个人缺乏体育锻炼的最明显标志时,人们更加渴望拥有一个好身体——因为这意味着拥有效率、生产力、个人努力、控制力和突破身体限制和损伤。 与通过外科整形手术对身体的快速改造相比,跑步体现了一种从身体到心灵缓慢转变的审美劳动。

我们跑步圈里常说的一句话是“自律给了我自由”……如果你想定期训练马拉松,就必须给自己设定纪律。 例如,制定计划,制定课程表,然后坚持这些计划。 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约束,但马拉松的自律和自由似乎与普遍看法相悖。 这种自律反作用于心理,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IT公司男跑者S06《我跑故我在》)

正如《我跑故我在》一书中提到的,对于广大城市居民来说,当代城市马拉松可以预防或减少不良的生活情绪,以更多的能量应对生活压力,可以治愈和改善身心。 休闲的力量已经成为一种“治疗性休闲”。 与普通大众相比,跑步者的焦虑感和疲劳感较低,精神状态较好。

……工具取代了身体的功能,中产阶级必须通过马拉松来恢复身体。 因此,你很难想象一个重体力劳动者或一个快递小哥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决定去城市公园跑步……声称“跑步是一种宗教”的中产阶级没有权利嘲笑广场跳跃。 跳舞的阿姨。 除了装备不如跑者、背景音乐落后二十年之外,两者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蒋方舟《马拉松是中产阶级无声的广场舞》)

对于跑步者来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跑步者和非跑步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蒋方舟将马拉松视为中产阶级的广场舞也就可以理解了。 毕竟,虽然选择不同,但目的地都是一样的,谁都没有权利瞧不起对方。 无论是“新中产宗教”,还是“中产广场舞”,体育运动没有高低之分。 跑步者不想迷失在人群中,广场舞者也不想。

顺便说一句,最近骑自行车又开始“流行”了。 显然,这与跑步的兴起有类似之处。

记者何安安

编辑宫子

张彦军 校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