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国家农业园区,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详细申请流程附后)
2018年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具有健康定制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以及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国家农业园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中国乡村发展促进会计划用5至8年时间,打造100个“中国农业园区”,国家农业园区或将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风口。
农业公园是指以公园经营的思路,利用广阔的乡村田野和绿色村庄,将农业生产、乡村生活、农耕文化体验结合起来的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 以原住民生活区为核心,融合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涵盖园林乡村景观、生态乡村、景观农耕文化、产业化组织形态、现代农业生产等。 等内容。
它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公园、农业公园、农业风景区。 主要以健康定制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公园式的种植养殖环境、园林化的种植艺术、主题化的旅游体验、悠闲的生活方式为标志。 既满足了现代农业养殖、研发、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配送等产业的闭环,又满足了农艺观光、猎奇的体验。 也是新生活、度假、养老体验的新载体; 它不仅可以反映当地农业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水平,还可以通过科技展示未来农业的发展愿景。
是中国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升级版。 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式。 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简约的生活理念、回归自然的追求。 是一座大型现代农业园林景观和乡村旅游综合体。 。
100个国家农业园区计划
2008年,中国乡村发展促进会等五家单位联合制定了《中国农业园区创建指标体系》。 截至2016年9月,经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专家综合评审、专业委员会确认,已有十多个项目荣获“中国农业园区”称号。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相关标准,中国乡村发展促进会计划在5至8年内建设100个“中国农业园区”。
生态美是硬指标
建设国家农业园区,生态美是硬指标。 与普通公园不同,国家农业公园以广阔的乡村田野和绿色村庄为园区,以原住民生活区为核心,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
按照农业部相关标准制定的《中国农业园区创建指标体系》包括美丽的田园风光、丰富的农耕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环境优化等11个评价指标。 其中,美丽的田园风光需要田园美、地貌美、水系美、社区美; 生态环境要求优化社区、工业区、旅游服务提供区。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除了生态美景,国家农业园区还是一个连接一二三产业的大型产业集群。 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的《中国农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2016)》指出,我国农业园区以农业园区、科技园区、旅游园区为基础,集农业产业发展、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风情为一体,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多种发展形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新模式、休闲旅游发展新业态。
与一般农业生产不同,农业园区生产是在高标准的园区内进行,盈利模式是通过出售园区产品或产品经营权来获取收入。
农业+旅游特色鲜明
按照规定,申请国家农业园区必须具备完善的路桥游览设施、酒店接待设施、餐饮服务设施、娱乐休闲设施、购物消费设施、通讯视频设施、医疗保健救援设施; 具有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
国家农业园区发展模式
与纯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和以生产为目的的农业园区相比,国家农业园区有两大区别:
因此,国家农业园区以田野风光为背景,农业景观资源基础雄厚,乡村气息突出。 不仅将农业生产与科技推广相结合,将优势乡村生活与城乡规划相结合,还将民俗文化与农耕文化体验相结合。 产融结合是一种真实、回归自然、将农民增收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的新型综合业态。
根据当地景观资源的不同,国家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田园农业旅游
以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产品为休闲景点,发展农业旅游、林果旅游、花卉旅游、渔业旅游、畜牧旅游等不同主题的休闲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耕旅游的愿望。回归自然。 需要。
民俗旅游类型
以田园风情、民俗文化为旅游景点,充分凸显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开展农耕展览、民俗技艺、季节民俗、节庆活动、民俗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
农家乐旅游型
农民利用自家的院子、自产的农产品以及周围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进行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村镇旅游类型
以古村镇房屋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景点,发展观光旅游。
休闲度假旅游类型
依托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舒适清爽的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地,并结合周边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建设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息、度假和娱乐。 、餐饮、健身等服务业。
科普教育旅游型
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产品展示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等,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回归自然旅游
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山异水、翠绿的森林、平静的湖泊,开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使游客欣赏自然,亲近自然,回归大自然。 自然。
国家农业园区申请要求
根据政府文件,申请国家农业园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与乡村、农业文化有关的风景、风光、风土人情,必须具备吸引大量游客和休闲游客的资源禀赋和基本素质。
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必然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实施绿色文明、可持续发展是有基本要求和考虑的。
以村庄面积为依据进行规划、布局、开发建设。
着力保护原农户、农民的原生态环境,活化农民居住环境,融入农业园区旅游体系。
有比较完善的管理机构。
国家农业园区申请流程
(一)申请单位自愿报名并填写《国家农业园区申请表》。 申请材料应当采用报告形式组织,文字与图片合理结合,装订成卷供专家评审。
(二)县、区旅游和农业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联合进行初审,在申请表中填写推荐意见,形成推荐报告,报市旅游和农业各部门。 每个县限推荐1个单位。
(三)市旅游农业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和县区旅游农业部门的建议,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综合确定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国家农业园区试点地点。 通过评估确定的候选地点,将按照《国家农业园区申报评价制度》进行指导和完善,并报省委农工办、省旅游局寻求相关政策支持。 同时,向中国乡村发展促进会申请中国农业园区创建单位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