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设计体验:台湾休闲农业16大热门看点
【本文底部】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3年新农民精选新农业创业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台湾休闲农业一般包括碧桂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场、休闲农场、教育农场、公民农场、休闲牧场等模式。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农业生产经营新业态。 在综合休闲农业区内,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摘水果、体验农耕、了解农民生活、领略当地风韵,还可以停留度假。
1、整合情感,彰显个性
台湾休闲农场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热爱乡村田园生活。 建造休闲农场的初衷是为了完成儿时的梦想。 他们并不追求短期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专注于建设休闲农场。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断融入自己的创造力,把农场比作自己的艺术品。 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到主人的艺术风格和个人追求。
2、定位准确、主题明确
台湾的休闲农场主题鲜明、个性突出。 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子、香草、茶叶、名花名草观赏、昆虫采集、奶山羊、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 他们不断创新,让参观者总是充满新奇感。 感觉。 例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常年种植向日葵,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还有专门种植食肉植物的“Bo's Farm”,包括猪笼草、捕蝇草和毯子。 很多农场的名字一看就知道农场的特色,比如以香草为主的“寻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还有以兰花为主的“宾郎蝴蝶兰观光农场”。 “花开农场”种植了大量名贵木材和奇花异草。
3、持续创新,创意多彩
比如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椰拖T恤,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新花样、新创意,有固定客源,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来购买。 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 “联合国番茄礼盒”集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番茄,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形状、颜色、品种。 西红柿的味道。 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修建了人工湖。 湖边立了几处泉水,托起一艘有桅杆的小船。 人们站在船上可以体验到地震时摇晃的感觉,并把这艘船命名为“摇晃的记忆”。
4、体验深刻、乐趣无穷
台湾的休闲农家乐都设有可供多人一起享受的设施,如烧烤区、水果采摘区、游戏区、农耕体验区等,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乡村乐趣的烘焙区,让游客享受土窑烤红薯、烤鸡的乐趣; 有的不定期举办涉农教育活动和趣味竞赛; 有些在场内提供与动物的互动活动。 游客可以通过喂养小牛、挤奶、喝原奶的过程体验牧场农民的生活。
5、寓教于乐,广泛流行
休闲农家乐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 平日里,农家乐主要接待学校师生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 周末主要吸引家庭度假的客人。 它每天都在那里。 生意做完了。 例如,“太一生态教育农场”精心设计了插花生活馆、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花卉迷宫、浪漫小屋、蝴蝶甲虫生态馆等不同区域,游客可以参观按顺序。
6、就地取材,点石成金
台湾休闲农场尤其擅长发现和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资源,如草编、藤编、雕刻、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传说等,并通过新颖的创意和创造独特的品牌。包装。 例如,地震灾区的桃米村就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 台湾原产青蛙有29种,桃米有23种。 台湾有蜻蜓143种,桃米已发现56种。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桃米村民开发了资源。 不断推广各种青蛙和彩色蜻蜓,设计各种可爱的两种小动物卡通形象,放置在乡村醒目的位置,鼓励村民利用纸、布、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迅速将淘米村从地震废墟改造成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
7、立足农场,高瞻远瞩
台湾最大的休闲农场大多已率先建立了专业合作社,他们对其产品的潜在经济效益和市场销量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在农会的帮助和指导下,农民自己也成为了生产专家、流通专家和市场分析员。 他们关注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情况,善于捕捉国际市场变化信息,不断在新的国际市场建立和拓展贸易关系。 例如,清朝波兰花园种植的蝴蝶兰就是在农民协会的帮助下从日本引进的。 技术转让,利用母本克隆技术和传统授粉技术培育繁殖优良新苗。 培育的花卉苗木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提前两年向日本、美国客商下订单。
8、深度加工,效益倍增
台湾的农产品深加工包括一系列的生产、生产和包装技术,从新鲜水果的食用、保鲜和储存、干品精制到成分提取制成面膜、护肤和美容产品等,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延伸产业链。 例如,九品荷花生态教育园就建立了自己系统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或网点。 各种农产品从产品加工、冷藏、喷洒杀青到分拣包装的流程并不复杂,但其系列产品却令人眼花缭乱,从冰淇淋、鲜果饮料、水果制品、干果到护肤品等,应有尽有。又如南投县信义乡农民协会,引进返乡知青,根据当地梅特产,设计了数十种特色产品,并进行创意包装,使之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农业特产和特色产品。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
9、规划先行,管理到位
台湾政府部门直接参与规划和指导。 农业行政部门负责休闲农业的管理和咨询,提供补贴和贷款。 还不失时机地出台各项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申请和审批制度。 从省级到市、县、区、镇乃至小到农场、农民,大多都有近、中、长期规划,包括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发展原则等、项目设置、预算、效益分析等,逐步将休闲农业工作正规化、程序化,有力地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每个休闲农场的建设都是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建造的。 所有房屋和住宿都具有自己的乡村建筑风格和特色,并尽力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如温泉、牧场、溪流、海洋、岩石、古树等。
在区域规划上,台湾当前的休闲农业已经脱离了早期的“点”经营模式,转而推行“点、线、面”系列营销。 这使得旅行社更容易打包不同的旅游线路,进行分类营销。
10、布局合理,农业与旅游互动
台湾的休闲农场布局合理,大多位于旅游路线上。 每个景区都可以与旅游结合起来,保证了客源。 部门化和区域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就有近80家乡村民宿。 依托这些民宿,该乡将百年桂花巷打造成特色旅游街,推介客家特色餐饮、特色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相关产品。 产业的发展,让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体验到不同的农家风格,全面体验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文化。 宜兰县还形成了根房休闲农业区、北关休闲农业区等区域性乡村旅游目的地,已达到一定产业规模,具有区域特色; 区域内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在资源和客源市场上已形成。 这就形成了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休闲农业必须具备一定规模,才能形成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为城市游客提供一日、两日甚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11、设施齐全,服务周到
台湾休闲农业景点配套设施比较完善。 不仅景区外部道路、交通、水电设施完善,内部配套设施也安全、齐全、便捷。 走到哪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而且大多干净、温馨、舒适、价格合理,大多数休闲农场设有旅游部门,负责旅游宣传、接待和导游等工作。 有的还现场展示特色产品和特色烹饪,供游客品尝。
12、学术支持、产学研结合
台湾许多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休闲农业的发展。 他们致力于从不同角度研究和丰富休闲农业理论,从休闲农业的含义、功能、形式和规划,从组织、人力和教育解释到营销策略和成本分析。 ,从文化、社会、观念到环境设计等,研究得非常细致。 特别是台大、屏东科技大学等院校专门开设了休闲农业课程,开展了休闲农业教学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休闲农业理论。 专家学者通过承担大量的规划、咨询、调查、评估工作,为政府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并与企业经营者建立密切联系,使理论研究不为空。 实际开发并不是盲目的。
13、协会务实,中介机构发达
相对成熟的民间组织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无论是从台湾还是大陆的发展经验来看,休闲农业的发展初期,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引导。 然而,政府不能包办一切。 归根结底,行业的进步必须有行业组织和良好的服务体系来保证。 服务体系包括营销体系、培训体系、行业自律体系等,关键是充分发挥农民协会、农技推广社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转型。
例如,台北市农会成立指导小组,研究按照“一乡一休闲农渔区规划”,将台北市20个市民农场转为休闲农场的可能性。 台湾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与台北市农民协会共同开展农业休闲旅游,还与全省100多家休闲农场结成联盟,推广优惠休闲旅游。 休闲农业经营者还成立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组织联合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化、专业化分工。
即在区域内,通过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引导当地休闲农业经营者按照“自愿、联合、规范、规范”的原则联合起来。自律”,内部统一服务标准。 、完善竞争机制,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统一对外媒体宣传,安排专项资金制作光盘、休闲农业旅游指南,举办休闲农业推介活动。 在充分发挥社区协会作用、引导社会中介机构服务休闲农业方面,湖南休闲农业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4.网络营销,强力推广
休闲农业除采用宣传册、广告牌、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方式外,还必须加强网络营销,利用技术整合信息,通过网页、搜索引擎、3G手机等快速进行休闲农业区地图和路线电话服务。 指导。 线上平台在台湾休闲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台湾民宿协会“悠趣民宿大师网”统计,80%的客人在网上预订。
15、多元化发展,稳步提升
台湾的观光休闲农场各具特色,包括自助农场、森林游乐区、昆虫馆、休闲娱乐农场等,可提供水果采摘、露营、烧烤、垂钓等休闲活动,正朝着经营多元化、规范化。 他们特别注重海边发挥大海的优势,农田凸显花果的芬芳,山上展现森林的魅力,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根据主题和特点,向更加丰富的内容层次发展。 场馆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从发展方向看,无论是发展类型、运行机制、组织形式还是投资渠道,都在走向多元化。 例如,台湾农业行政单位通过鼓励“青年返乡”,让大批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年轻人回到农村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和发展。 这极大地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质量,产品也随之涌现。 它确保了多样化并避免了产品的低水平同质化。
16、节日做精,特色做强
特色产品与旅游结合,促进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发展。 比如屏东县垦丁,位于恒春半岛南端,是著名的风景区。 春天,也是蓝鳍金枪鱼回归垦丁海域的季节。 渔业方面,每年这里都会举办以蓝鳍金枪鱼养殖和观光为主的春游活动,展示和销售蓝鳍金枪鱼、油鱼子酱等海鲜产品。 屏东还根据农产品的收获期,将黑珍珠、香蕉、菠萝等农业特产纳入全年旅游计划,带动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剑鱼是台东的特产,可加工成多种食品。 他们结合工业、旅游、餐饮、民宿等业态,举办剑鱼节,推动休闲渔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