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好处也带来坏处吗?

日期: 2024-02-27 13:25:47|浏览: 326|编号: 3624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的好处也带来坏处吗?

跑步是最受欢迎的运动。 各种城市路跑、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越野等都属于这一类。 跑步是大肌肉群的有氧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心肺耐力。

另外,跑步时,骨骼必须承受身体或其他人的额外重量。 这是一种“负重练习”。 活动时骨骼受力增加,从而激活骨细胞和其他有利于骨骼生长的因子,从而刺激骨骼生长。 徒步旅行和大多数球类运动也属于负重运动,对于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好处。

虽然它可以增强心肺耐力,预防骨质疏松,但很多人却先患后患,才受益匪浅。 其原因可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跑步损伤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年龄、性别、先天结构和身体素质都是导致跑步损伤的内在因素。 大多数由跑步引起的运动器官损伤发生在35岁以上的跑步者身上。例如,肌肉或肌腱疼痛病症在40多岁和50多岁的人群中更为常见,骨或关节疼痛病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显着增加。 主要原因是衰老引起的组织退化。 从性别因素来看,女性跑步者的骨盆较宽,脚着地时容易出现过度内旋的情况。 脚踝由外向内凹陷,给脚部带来更大的负担。

跑步距离、姿势和路径以及防护方法都是造成伤害的外部因素。 许多人对于跑步有几个误区。 例如,他们认为要培养长跑能力,就必须每天练习跑步。 事实上,跑步距离越长,受伤的机会就越高。

每周跑步不宜超过65公里,也不宜​​每天练习跑步。 最好每周休息一两天。 如果只是出于健康原因进行锻炼,每天步行7000至10000步,或者每周慢跑3次每次30分钟,心跳130次,距离2公里左右,就符合有氧运动的标准。

大步幅跑步者容易造成髋关节和大腿肌肉拉伤,而小步幅、高踏频的跑步者则容易发生足底筋膜炎或小腿骨疲劳性骨折。

另外,虽然跑步时感觉双脚同时向前推进,但人们实际上习惯将体重放在某一只脚上。 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来说,通常是双脚站立,每只脚承受30公斤的重量。 然而,跑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只脚向前跳跃的情况。 再加上重心的转移,两脚的承重比例可能相差3到4倍,确实可能会造成关节损伤。 关于跑步路径的选择,练习时尽量走直线跑。 如果你总是在同一条道路或操场跑道上练习跑步,应顺时针和逆时针轮流跑步,以防止重心转移和腿部受力平衡。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