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绣荷包 松江曾是“滩簧码头”

日期: 2024-05-25 21:09:55|浏览: 107|编号: 5125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松江昔日“滩黄码头”(上)

周平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前后,上海京剧的前身“花鼓戏”已在松江流行。清道光年间,已有男子分上手(男角)和下手(女角),用胡琴敲响板自弹自唱的“对联戏”;后发展为三人以上扮成人物,由专人弹奏乐器伴奏的“同场戏”。当时松江已形成许多专业或半专业的民间表演团体(俗称“草台班”),经常到农村登台演出。 19世纪80年代进入上海市区和租界后,鉴于滩簧很受市民欢迎,花鼓戏便改称为滩簧、地方滩簧(与素滩等不同),简称“本滩”。

1914年,此剧改名为“神曲”,1941年又改为“沪剧”。但在松江,仍称花鼓戏,或称花鼓戏、檀簧、神曲。因其原产于农村,故在农村民间十分流行。据松江《张则志》记载:“每逢春季,农村有钱便唱檀簧(今沪剧,俗称花鼓戏),年景好时,人们兴致勃勃,有的甚至一唱一两个月,春耕时便罢。”民国初年,石阿桂、高桂生、吴金发、张彩霞等“西帮”班子经常在松江农村演唱。

▲1941年10月9日上海戏曲研究会成立时《申报》上的广告

张彩霞(1912—1996),有“松江梅兰芳”之称。她出生于金山山阳一带。父亲早逝,10岁时,母亲将她作为养女送给“溪头”女师大阿宝学习唱檀簧。13岁正式在观众面前表演,靠在船上卖艺为生。直到22岁即将出嫁时,她才在松江岸边租了房子安顿下来。当时她一家高桂生、小阿宝共有三条船,一直在莲塘、同里、平望、金泽等水网地区卖艺,平时都是分开卖艺,到过年、迎亲等民间节日,三条船就会连成一片。19岁那年,她的第一次卖艺是在松江岳庙里的“春申茶园”。 之后,她在修业桥头的“翰林堂”和“松晖小筑”演出。“松晖小筑”当时被称为松江的“大世界”,各种戏班子应有尽有,想在那里演出实属不易。当时她以“松江大千金”、“松江梅兰芳”之名声大噪。《珍珠楼-哭楼》和《赵五娘-剪发卖发》是张彩霞最拿手的歌,观众百听不厌。20世纪30年代“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二年,她便离开宋江,到上海演出。40年代中期,她进入了有神曲托派、沪剧界“水浒梁山”之称的文彬剧团,成为主要演员。

当时对联、同戏没有演出场地,要么“敲白地”,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就开始表演;要么“跑筒子”,一个人拉着胡琴走,一个人敲着板子,一个小女孩跟在后面唱,像个“乞丐”。清朝和民国初年,花鼓戏被视为淫剧,屡遭政府查禁。直到1922年,松江西门外的东石庙戏楼才邀请花鼓戏、弹黄艺人朱全根、马楠楠、石根富、石梅英(后二人为沪剧名角石小英的养父母)表演了《绣荷包》、《珍珠塔》等剧目,受到松江民众和当地士绅的普遍欢迎。从此,弹黄开始登上县级舞台演出。 丁万娥、张古生、陈鹤宣、杨梅梅、凌爱珍、肖文斌、刘子云、王晓欣、石小英、王秀英等资深沪剧艺术家纷纷来松江登台演出,使这一地方剧种逐渐壮大起来。

20世纪30年代,松江地区已有13处弹簧演出场所,当时被称为“弹簧码头”。由于松江观众众多,戏楼爆满,弹簧码头便发展成为茶馆、评书场,1924年开始出现“坐唱弹簧”。弹簧由街头走向茶馆、评书场的时期,是上海戏曲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发展阶段,因为它为上海戏曲在城市中开辟了演唱基地,逐渐扩大了市民观众群,为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来源:松江新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