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小商品市场交易繁忙
□策划/李明 采写/记者邹晖、朴哲
汉正街整体搬迁牵动着武汉老居民的心。作为承担搬迁改造升级重任的城市,汉口北搬迁进展如何?入驻的商户情况如何?他们能否适应新市场?他们又是如何评价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一期已开业鞋业皮具城、日用品城、酒店用品城、海宁皮革城等7大市场,明年国庆节前,二期服装、文体用品等4大市场也将陆续开业。
在对汉正街搬迁寄予厚望的各界人士眼中,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整体搬迁,而是一次产业链升级的绝好机遇,是一次推动湖北批发业升级转型的巨大变革。
业务升级迫在眉睫
汉正街升级改造势在必行
今年3月,在多福路经营童装生意20多年的陈晓(化名)买下了汉口北的十家商铺,这几天他又开始着手装修商铺,谈及搬迁到汉正街,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与国内同等级别的批发商贸城相比,汉正街越来越落后了,满街都是扁担、大车,哪里像全国知名的市场?”
陈晓是十多个童装品牌的代理商,然而维持店铺、仓库的正常营业,每年都成为困扰他的一大难题。 “在汉正街,正规品牌商场的商铺租金每年涨30%,路边铺今年10万,明年20万是常有的事,房东看你生意好,就高价转让。仓库也是一样,我好不容易弄到20多平米,还不够我需求的十分之一,有货也不敢进口,只能卖一点,进口一点。生意跟不上,客户就分流到周边的株洲、南昌、合肥等地。这几年,客户数量大幅萎缩,如果每家都受到同样的限制,那么整个市场自然就会萎缩。2000年以前,汉正街的货都是值钱的,客户看完样品就整包抢,关系好的才会留着。”
正如陈晓所描述的,在全国批发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代表旧业态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在逐步萎缩、寻求出路,汉正街走过的转型之路早已有先例。
20世纪80年代,素有“南有义乌、北有白沟”之称的白沟小商品市场一度超过汉正街。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白沟与汉正街一样,陷入了商业环境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大量出现的困境。2004年,走投无路的白沟市场启动升级改造工作,按照“大市场带动大产业”的思路,规划了11座现代商城。经过几年的发展,白沟如今已经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稳步超越昔日的“老大哥”汉正街。
相较而言,汉正街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如何转型?汉口北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曹天斌谈了自己的看法。“在市场主体上,由个体户转型为企业再转为公司化经营;在市场业态上,由批发市场转型为现代化商场;在交易形态上,由现场、现钞、现货‘三流’升级为现代化电商;在功能上,改变过去‘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产销分离,展示中心与交易中心相辅相成;还有产品品类的升级,着力打造具有品牌号召力的汉造名牌……”“市场发展的规律首先体现在业态上,只有业态完善了,市场才能有质的飞跃和发展。”在汉正街迁建各类会议上,汉正街管委会书记蒋文芳多次表达了完善业态的迫切性。
物流与展示分离
仓储搬迁促进升级
“现代批发商贸城更多的是展示区,而非现货交易区。”在义乌市湖北商会会长朱海山看来,从市场来看,这是义乌与汉正街最大的不同。正是因为市场里没有现货交易,才避免了交通、物流等很多问题。
众所周知,“早上进货,晚上出货”是汉正街落后商业模式的真实体现,在汉口北,规划划定的商品展示区和物流中心区,正在实现这一市场升级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在迁入汉口北的商户中,首批入驻的多为知名品牌的湖北总经销商、总代理商,不少商户借此迁入契机,实现了由个体工商户向公司化经营的惊人转型。
蜘蛛王鞋业湖北分公司总经理黄如金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位于汉正街的店铺,如今已经搬到了大兴路,这里办公楼、仓库、商铺都挤在一起。“上班太麻烦了,没地方停车,每天都要去拿罚单。”
在汉口北,黄如锦买下了16家门店,设立旗舰店用于商品展示,3个仓库用于备货,还在盘龙城企业小区买了一栋写字楼用于办公。公司正向着“办公+展示+物流”的商业模式发展。“搬过来之后,我们这种规模的经营户生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大客户的生意也比较稳定,每年保持十几个百分点的正常增长。作为品牌代理,门店和仓库的比例应该是1:10,在汉口北市场,做到这个比例是没有问题的。今年公司又买了一个仓库,以后的货可以从汉口北发货,比较方便。”
与如今的便捷不同,小、散、不正规曾是汉正街物流的最大特点。交通、物流一直是大家最想解决的问题,商户一提到物流就头疼。
记者看到,汉口北客运中心右侧,多家物流公司门店鳞次栉比。据了解,新规划的商品市场将只保留批发业务的展示、营销、结算和零售服务,货物仓储、配送、分拣、派送等功能全部集中在物流园区,实现物流基地与会展中心的无缝对接。
曹天斌介绍,截至目前,已有76家航空、公路、铁路等物流企业正式入驻,还有100多家正在办理资质审批、等待入园,明年国庆节前将逐步满足商户需求。
产品升级,消除平行进口
街头小贩变身现代商业中心
在酒店用品城一楼临街商铺中,“九问天下”算是最早入驻的商户之一。
肖石桥早年在汉正街做酒店用品生意,以碗盘瓷器为主,产品结构偏低端。对于出生在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的福建德化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他不得不白白守护家乡的优势商品资源,困在拥挤混乱的小市场里,无法发展自己的事业。
2009年12月,肖石桥在汉口北开店。“没有房租压力,我也能负担得起。”在等待市场回暖的同时,肖石桥开始为产品升级做铺垫。他按照商场展区的高标准装修店面,同时将普通的餐具升级为商务礼品陶瓷礼品、陶瓷工艺收藏品等高品质产品。富丽堂皇的装修,让很多前来下单的人都不敢相信批发市场里居然有商场般气派的精品店。“前两年,每天守着店面的只有几个人,今年生意开始回暖,到明年,月营业额应该能有60万左右。”转型之路带来的成功,让肖石桥尝到了甜头。
同样,产品升级带来的市场效应,也让不少商家重新夺回了过去觊觎已久却无法进入的高端市场。
位于酒店用品城三楼的武汉三峡酒店用品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3万多个品种、近8000平米纯展厅,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总经理黄华强说,搬迁前,他在龙王庙的店面只有200平米。“当时,当地星级酒店都去上海、广东采购,采购的人到我店里看一看就走了,店面也没啥大不了的,他们不相信我能进高端市场。”如今,黄华强的店面,从一根牙签到一两百万的设备,应有尽有。“2010年,我承接了五六家五星级酒店的厨卫采购,把丢失的高端市场抢了回来。”
显然,只有拥有更高规格的商台,商家才能更大程度地扩大客户资源,吸引更多愿意交出代理权的优质品牌,从而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强大。
汉口北领投数千万元
计划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电商平台
业态的改变离不开平台的建设,而最基础的就是电子网络。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钟伟曾提出现代批发市场应该具备的几个基本功能:第一,要有专业市场的聚集;第二,要有良好的会展业;第三,要有强大的物流支撑;第四,要为入驻的商户提供服务;第五,要为商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搭建、培训、交易、结算等服务。
尴尬的是,在义乌,电子交易已成为市场交易的常态,但在传统的汉正街商户中推广电子商务却不那么容易。
时至今日,汉正街依然沿袭着“三现”的经营习惯。据汉正街管委会电子商务平台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0年底,汉正街大约有6000至8000家商户初步“上线”,但与全街近3万家商户总数相比,还不到30%。
业内人士坦言,在汉正街做电商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人才、资金等都很短缺。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汉正街的搬迁,在汉口北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曹天斌眼中,这个曾经非常棘手的难题,如今由他们牵头,全力推进。“电商是必然趋势,我们现在正在做初步预算,预计投资近千万,在汉口北建设一个统一的电商平台。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电商平台,也将实现网络上每一个虚拟店铺都有对应的实体店铺。过去,汉正街的电商很难推进,原因有很多,包括谁来投资、谁来主导,没有统一的步调。现在,我们有汉口北作为一个整体来牵头,投入资金和人力,事情就相对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