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从历史古城到交通枢纽的涅槃重生

日期: 2024-06-03 06:03:02|浏览: 89|编号: 5224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山水之间,是历史的尘埃。当尘埃落定,郑州犹如一颗明珠,闪耀着它的过去和现在:5300年前,这里是坐落在莽岭残垣上的西山古城,仰韶时期被视为中华城市文明的源头;3000多年前,这里是商朝的都城……随着时代的变迁,郑州的命运也历经坎坷。

19世纪末,这里降为县城,名为郑县。直到20世纪初,遇到铁路,它才在蓝色的钢火中重生,从一个小县城一跃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从此,郑州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3年的郑州站(京汉站)

功绩十字勋章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提议修筑从卢沟桥经河南至汉口的铁路(芦汉铁路)。1906年4月1日,芦汉铁路全线通车,改名为京汉铁路。此后,张之洞又筹划修筑经洛阳连接陕甘的铁路(陇海铁路)的汴洛段(开封至洛阳),1908年通车。至今,两条铁路交汇处的十字勋章一直悬挂在一个叫郑县的县胸前。

郑州北站原型

当时的郑县很小,只有几百户人家,人口三千多。但这丝毫不影响郑县人的豪迈气势:“郑县地处陇海、京汉铁路交汇处,若能将陇海延伸至皋兰,郑县便是西北各省货物进出口的枢纽。”几年后,这里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步长街的裕丰纱厂、乔家门的大东机器厂,钱塘路、振兴街的宾馆、饭店、影剧院……火车轰隆隆地驶过,一城烟火味弥漫。

塔和桥

塔与桥是人文景观的标配,湖水、塔影、小桥流水,这些柔和的场景赋予了城市一种体温。郑州有一座名为“二七”的塔。二七塔位于二七广场,是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纪念塔,也是郑州最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塔身白墙灰瓦,飞檐流角,古朴灵动,气势磅礴。塔顶有一座钟楼,每到整点钟就会响起,同时播放《东方红》乐曲。钟声如瀑如泉,一扫尘埃与喧嚣。近百年的时光都在这声波中摇曳……

20世纪初,铁路在推动郑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支新型的工业大军——铁路工人。1921年8月,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此时的郑州已成为全国铁路工人运动的中心。此后,郑州铁路工人相继参加了数次铁路工人罢工,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

现郑州站东广场

1951年,政府在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和二七塔,以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在那里牺牲的烈士。当时的二七塔是一座15米高的木质纪念塔。1971年9月29日改建为双体并联塔,总高63米,共14层。塔身外观气势磅礴,陈列着二七罢工的各种史料。如今,火车站附近的二七广场已成为霓虹闪烁、人声鼎沸的繁华商业区。饱经沧桑的二七塔就像一位沉静的老人,慈爱地望着自己调皮的儿女,眯着眼睛,在风笛声中品味着平凡而宁静的幸福。

现郑州站西广场

郑州的桥梁与黄河有关。第一座铁路桥是郑州黄河铁路桥,由比利时工程公司于1903年在京汉铁路上修建。新中国成立后,郑州相继修建了三座黄河铁路桥:郑州黄河铁路桥、郑新黄河公铁大桥、郑交城际铁路黄河大桥。这三座桥梁犹如钢铁卫士般一字排开,牢牢守护着黄河和铁路。

朋友圈

说完了塔和桥,该说说火车站了。

鉴于铁路在郑州的龙头地位,郑州被称为“火车带来的城市”。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新身份赋予了郑州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入新世纪,郑州进入“一城五站”的铁路运输新格局:郑州站、郑州北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郑州西站群星环绕,将主城区包围。郑州已成为国内旅客、国外货物的重要铁路运输枢纽——郑州站与郑州东站组成了内部的双十字牌,郑州莆田国际集装箱货运站与郑州北编组站组成了环绕城市的圆形货运环线。一时间,朴素的郑州充满了生机与庄严。

郑州东站“城门”建筑主题,凸显“莲鹤方壶”与“双连壶”的和谐构图,更凸显了郑州深厚的底蕴。郑州东站将铁路由十字形改为十字形,是郑西、郑徐、郑和、郑渝、郑太、郑济等高铁线路的始发站,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中原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全国“三小时经济圈”。在“朋友圈”中,郑州把远房亲戚变成了可以随时拜访的“邻居”。早上出发,晚上到达,没有了坐船坐车的劳累,天南海北的朋友可以在晨曦中赏海,在月色下游山玩水。 如果中途在郑州停留,尝尝卤面、胡辣汤、听听豫剧、问一问少林,原来生活可以这么惬意……

2020年7月6日,郑州与铁路再传惊喜——国家发改委支持郑州等5个城市作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项目建设。百年岁月,郑州从郑州县城蜕变为国际郑州。这一蜕变,离不开时代的选择、郑州自身实力的积累,也离不开与铁路的百年缘分。

听,随着风笛的声音,一个崭新的郑州即将再次起航。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