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限制笔记本等进口,苹果、戴尔等大厂已在印建厂,行业措手不及

日期: 2024-06-23 17:22:33|浏览: 71|编号: 5465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文/王新曦

近日,印度政府周四发布通知,限制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的进口。印度方面称,出台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为了推动“印度制造”。下一步,他们将利用激励计划,吸引相关外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建厂,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产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苹果戴尔惠普等大厂商已开始在印度建厂。彭博社8月4日报道称,印度发布限制措施后,苹果、三星电子、惠普等巨头均停止向印度出口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目前,这些科技公司正在与印度政府接触,希望尽快获得许可证。知情人士称,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一直在为政府减少进口依赖的措施做准备,但突然发布许可证强制令仍然让整个行业措手不及。印度官员表示,由于制造商在印度的产能过剩,限制措施不会导致价格上涨。

印度限制进口是印度为苹果和惠普设下的陷阱。在印度被称为“外资坟场”、国际声誉跌至谷底之际,印度频繁的政策变化正让外资陷入绝境。《今日印度》称,印度当局此举可能对戴尔、宏碁、三星、松下、苹果、联想、惠普等企业构成挑战。

印度时机正好,现在苹果和惠普处境艰难

印度营商环境恶劣,众所周知,除了小米、OV,包括沃达丰、沃尔玛、诺基亚、三星、IBM、亚马逊、谷歌、微软等跨国巨头均遭印度重罚。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经常会遭遇突击检查、以逃税或违法为由没收资产、开出天价罚单。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1年,多达2783家跨国公司选择关闭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

但越是注重规模的企业,越是难以放弃印度市场。毕竟印度的人口红利对于很多企业的整体业务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增量因素,对它们的整体市值和股价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尽管印度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但他们愿意赌一把。

印度人早就看透了跨国巨头和大公司的思路。因此,印度一直有一套久经考验的收割套路:

首先,大公司盯上了人口红利,但是印度人也不傻,首先建厂有一系列的条款和优惠政策,让你去印度建厂,用市场换技术,解决就业和税收问题。随着深耕的投入越来越大,想要放弃就越来越难,于是印度人开始修法、调整政策,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你能退出吗,印度市场那么大,放弃太可惜了,而且工厂生产线都建在印度了,这个时候跑了,就血本无归了,沉没成本太高了,只能留下来。

但如果他们留下来,印度可以不断扶持他们,等到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再用新的税收、外汇管理、非法经营等大棒手段来获取回报。

这一惯例被苹果、戴尔和惠普完全复制。

此前,戴尔、惠普、苹果并未在印度大规模建厂生产PC、一体机、平板电脑,但自从2022年9月印度出台PC、一体机、平板电脑本土制造补贴政策后,戴尔、惠普、苹果再也抵挡不住莫迪大饼套路的诱惑,纷纷前往印度设厂。

目前,戴尔、惠普、苹果在印度的生产线已经基本完工,大规模布局初具雏形。时机刚刚好,印度又立刻修改新政策,宣布限制笔记本、PC、平板电脑的进口。现在轮到苹果、惠普、联想、戴尔骑虎难下了:

如果我们继续建厂,难逃被印度关停的命运。很多高端PC制造生产线的领域,印度都无法支撑。印度连电力都供应不上。第三世界那些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拥有完整的电力、基础设施、道路建设。如果我们去印度,各种大坑都在等着我们。

如果跑了,前期在印度设厂的巨额投资就打水漂了,尤其是印度市场第一、第三的惠普和戴尔,联想、宏碁、华硕现在也头疼不已。

还是老一套,老套路,苹果日复一日变来变去,反复无常。一切都围绕着印度尽快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目标。一旦在印度深度布局,收获就开始了。这时候,走不了,留不了。从目前来看,苹果在印度的深度布局和投入,或许还有艰辛要熬。

面对中国,印度不容小觑

事实上,印度限制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不容低估。

这一政策显然也针对中国,因为这类产品几乎全部在中国制造。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笔记本、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约占印度每年进口总额的1.5%,其中近一半来自中国。印度对电子产品进口的限制措施并非孤例,它对手机等产品征收了高额关税。

印度希望以此方式迫使苹果、戴尔、三星等电脑品牌将生产线或代工厂转移到印度,虽然短期内会对制造效率造成影响,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抑制中国的产业发展。

现在的关键是这些制造商是否会把生产线带到印度。

如果去了,这些厂商肯定会明白,如果把生产线搬到印度,印度的政策每天都会变化,很难保证生产、运营和利润。一旦工厂生产线建成并开始赚钱,必然会遭到印度通过税收、外汇管理法等各种罚款手段收买企业的利润。

但如果不迁到印度,那么印度目前的进口限制就意味着惠普、苹果在中国生产的PC产品和笔记本将无法再在印度市场销售。对于这些国际巨头来说,作为制造业巨头,在当前全球电子产品消费低迷的环境下,他们肯定是想着扩张,收获印度市场的红利,维持在印度市场的销量,所以他们不得不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度。因此,他们还是很有可能妥协地遵守印度的新规。

所以印度的举措是狠的、准的、狠的,通过改变政策,影响国际制造业巨头的决策,使其处于被动地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巨头在中国的制造业布局,如果逼迫这些巨头把产能转移到印度,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中国不应低估印度近年来的针对性,针对印度的屡屡针对,我们或许也需要有相应的反制措施。

印度再次让外资绝望,或将影响苹果、特斯拉重磅投资决策

毕竟印度一直羡慕中国的发展,想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印度总理莫迪自2014年上任以来,一直大力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希望吸引外国公司在印度设立新的生产线,提振本土制造业。

但印度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自私的,俄乌战争爆发时囤积了大量石油,粮食危机来袭时又禁止大米出口,干得干净利落,只要损害到印度本土产业,就会毫不留情、毫不留情地对付外资企业。

印度的不守规矩和掠夺性做法,让外资感到恐慌。此前,印度对外资的欺骗行为也引发了各国网友的批评。苹果是否会担心还很难说。毕竟苹果已经把很多产能转移到印度,印度下一步会有什么政策也很难预测。

今年印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暴跌16%,这是近十年来印度吸收的外国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在大量外资外逃的当下,印度的做法带来了十分负面的效果。

印度现在被称为“投资地狱”,但印度并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咄咄逼人。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印度拥有前所未有的国际环境,但外资对印度的投资却大幅下降,因为外资更加担心风险因素。

如果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退出,印度许多制造业部门将会因为自身实力不足而失去外国技术支持,从而陷入崩溃。

外媒最近也承认,印度和中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对外贸易的核心是建立在市场公平、法律规范和完善的信用体系之上。如果印度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践踏国际法和商业原则,将彻底摧毁印度经商的土壤。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外资,也不靠外资收割,更多的是依靠本土的技术突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很多人说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将被印度、越南取代。对于这种观点,我大胆预测,未来30年内不会发生。事实上,印度不仅没有赶上,还远远落后于中国。

在印度信誉跌至谷底之际,它仍在沿袭过去的收割策略,这让外资陷入绝望。外资并不傻,对印度的市场环境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印度的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让越来越多的大公司意识到风险,并影响外资在印度部署重资产的决策。

尤其是特斯拉如今正计划在印度建厂,苹果也在印度大举投资。印度出乎意料的进口限制政策很可能会影响特斯拉和苹果未来在印度的投资决策,并进一步影响外资的信任和步伐。印度制造或将面临更加危险的处境。让我们拭目以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