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皮革产业:从神曲到商业帝国的崛起与挑战

日期: 2024-07-04 10:13:55|浏览: 72|编号: 5592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这是《新消费内幕》第 451 篇文章

2015年,一首《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的神奇歌曲在网络火爆全国。

温州/老板/吃喝嫖赌/嫂子,歌词里充斥着这些民间脍炙人口的词汇。这首歌影响巨大,引发了温州商人的不满和抗议,最终以歌曲作者道歉而告终。

在大众眼中,这一切不过是又一场互联网狂欢,但中国的皮革生意确实离不开温州、离不开浙江。

01

浙江,中国皮革之都

皮革行业规模很大,从产业链上下游来看,可分为四个部分,即动物毛皮养殖、成品革制造、皮革产品制造、皮革产品销售等主要环节。毛皮养殖和成品革位于整个皮革产业链的上游,企业规模相对分散,议价能力较弱,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下游的皮革产品制造和销售区域。华北地区在成品革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2016年全国各省市皮革产量占比

从产品用途来看,我国皮革制品主要用于皮鞋和服装,分别占35%和20%。超过一半的皮革制品用于这两类成品。如下图所示,浙江省皮鞋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服装产量居全国第一。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皮革行业企业8114家,浙江省以1728家企业位居全国第一。

2016年全国皮鞋产量分省市占比

2016年全国皮革服装产量分省市占比

浙江的皮革生产基地遍布全省,分布在温州、海宁、温岭、崇福、平湖等。考虑到国人起名的习惯,浙江省有不少皮革城。

温州是“中国鞋都”,海宁是“中国皮革之都”,桐乡(崇福)是“中国皮毛名镇”,温岭是“中国鞋类出口名镇”,平湖是“中国旅游箱包之都”,瑞安是“中国箱包名城”,东阳是“中国箱包产业基地”,这些地区的企业协作性强,专业化程度高,产业链条非常紧密,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集群优势,这是浙江皮革产业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

和我国很多轻工业一样,皮革行业在发展初期也是以出口加工的形式服务国外市场,原料和市场都在国外。濒临大海的浙江省,在交通运输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浙江的皮革基地中,温州和海宁两地崛起最早、实力最强,其发展模式也各有不同,具有代表性。

02

温州皮鞋在两会上浴火重生

改革开放前,温州经济各方面都很差,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国家投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没有铁路,没有大工厂,农村人口约有三分之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由于没有耕地和乡镇企业,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没有出路,城镇就业问题同样严重。

“温州经济发展没有什么秘诀,它成功的原因,就是人们充分释放了内心深处隐藏的强烈的创业致富欲望,并借助市场经济的东风。”温州皮革业的发展,也是依靠温州人强烈的生存欲望。温州社会宗族发达,是完全的熟人社会。在温州大大小小的乡镇,一旦一个人找到了成功的模式,他身边的亲属就会纷纷效仿、效仿,迅速占领一个垂直领域。

温州皮革产业以皮鞋为主,2002年至2015年,皮鞋占温州外贸出口的四分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温州靴子自古闻名,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就作为贡品进贡皇家。

近代,温州成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这又一次刺激了古老的皮革产业。民国时期,温州鞋革产业迎来了一波产业热潮。温州人易光如创办了温州历史上第一家近代制革厂——正华制革厂。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归侨在温州开办皮革厂,掀起了一股投资热潮。随后,浙江皮革厂在温州开业,温州皮革产业愈发兴旺。

计划经济时代,温州皮革业在国有体制下持续发展。1978年改革前夕,温州市共有国营、集体皮鞋厂19家,年产皮鞋49.68万双。在有着悠久手工艺传统的温州,还有大量掌握制革、制鞋技术的农民散居在农村各地,但他们却饱受贫困和饥饿之苦。

禁令松绑后,他们自发拿起古老技艺,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城郊、乡村涌现出一大批家庭作坊,几个亲朋好友便可在家中做起生意,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成就了温州制鞋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1985年,《解放日报》发表《乡镇工业向苏南看,家族工业向浙南看,温州33万人搞家族工业》一文,同时发表《温州的启示》,从此正式提出“温州模式”。

但家庭作坊式的野蛮生长很快就暴露出巨大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温州鞋被称为“朝夕鞋”,意思是穿一天就坏。当时,皮鞋脱胶、断底、表面开裂等现象十分常见,产品合格率仅为28%。

皮鞋加纸,是当时温州皮鞋普遍被诟病的地方。在皮鞋的加工制作中,的确需要在鞋底加一层纸板,但温州的小作坊为了偷工减料、控制成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往往在表面薄薄的皮革下面,是厚厚的马粪纸。温州自古就有加工纸张的传统,制作出来的纸叫蠲纸,制作过程中要上蜡,使其光滑。80年代小作坊里出现的纸皮鞋,大概就是温州历史上精湛的造纸技艺与现代制鞋业的一次盛大的跨界融合。

当时,杭州质检部门在一次检查中发现,18种鞋子的鞋底和鞋面都是用纸板做成的,其中16种是温州产的。可见温州的“造纸技术”很厉害。“温州鞋”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引起消费者极大不满。各地工商执法部门也开始对温州假冒鞋进行查处和收缴。

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广场前收缴的假冒温州鞋堆积成小山。愤怒的杭州市民点火焚烧了5000多双皮鞋,腾腾的浓烟和刺鼻的气味长时间笼罩着广场。

武林门事件直接导致温州鞋业声誉崩塌,温州多家鞋业企业纷纷倒闭,勉强生存下来的也改门换门,打着自己的品牌销售。这场声誉危机波及温州其他行业,导致全国温商出现信任危机。奥康皮鞋创始人王振滔当时正在武汉卖皮鞋,也未能幸免于难。武汉电视台的一则报道《武汉市民踩坏30万只温州纸皮鞋》,拉开全省大清洗序幕。王振滔柜台上价值20余万元的货物也被当成假货没收。转眼间,被没收的皮鞋被有关部门直接以5元一双的低价运到长江边销售。

王振滔痛心不已,决心讨回公道。经过半年的行政诉讼,他终于胜诉,但只得到2000元赔偿。1988年,王振滔回到家乡永嘉县,永嘉学派的发源地。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功利和进取精神。8月8日,也就是杭州大火的同一天,王振滔用剩下的3万元创办了永嘉奥林鞋厂(后更名为奥康皮鞋)。

这一时期,温州企业基本完成了资本积累,借助1992年南巡讲话的契机,温州人掀起了二次创业的热潮,一大批简陋的家庭式工厂转型为现代企业,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也越来越注重质量和品牌。

也正是在第二次鞋火烧连天之后,奥康、康奈、哈盛、红蜻蜓等一系列温州皮鞋才改变了消费者心目中低端产品、低质量的印象。

温州皮革皮鞋业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温州有鞣制皮革所需的明矾和盐。温州濒海而盐盛,其辖地苍南拥有南宋末年开采的世界明矾之都,占中国储量的80%,占世界储量的60%。这两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温州皮鞋在历史上得以不断发展、兴盛的核心因素之一。

当资源(明矾、食盐)、人力(温州农村廉价劳动力)、组织(宗族互助)和产业基础(温州原有的皮革基地)相互匹配时,便如雷霆万钧般迅猛发展,拥有先发优势的温州抓住了近代市场经济的机遇,从而创造了这一产业。

03

海宁:皮草大衣的来袭

相比温州,地处太湖平原的海宁各方面基础条件要好得多。相比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海宁紧邻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长江三角洲。海宁的皮革产业基础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1926年,中国第一家皮革加工企业在海宁成立。1952年,中国第一家专门生产皮革服装的公营企业成立。1984年,农村第一家村办制革厂成立。1985年,农村第一家乡办皮革服装企业成立。1993年,建成中国第一个皮革服装专业市场。浙江北部的海宁,历史上与苏南一起,是江南的核心区域。在皮革产业发展上,其实走的是苏南发展乡镇企业的道路,其核心产品也是皮大衣。

海宁纺织业起步高,与原有的纺织工业基础和政府投入分不开。特别是1973年,海宁国营制革厂发明了猪皮绒面服装革,受到轻工业部重视,成为重点扶持单位。1977年,国家投资数千万元对工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1979年,又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批皮革废水处理站。20世纪80年代前,海宁聚集了一大批皮革行业技术人员和骨干,当他们离开体制走向市场时,无数民营皮革企业有了天然的高素质劳动力来源。

计划经济时期海宁皮革厂非常繁荣

1987年,温州人王振滔卖鞋失败,卡森国际创始人、海宁本地人朱章锦以22万元买下一家濒临破产的小皮革企业,开启了创业之旅。与从家庭作坊起家的温州皮革企业不同,海宁民营皮革业大多继承了原国营企业的工厂机器和技术人员。后来,他看到俄罗斯市场的巨大利润,成为全市4000家皮革企业中第一个出口到俄罗斯的企业,并在莫斯科创办了专门销售皮革的“海宁大厦”。在他的带动下,不少企业向外贸拓展,寒冷的俄罗斯成了海宁皮革企业的倾销地。

随着皮衣生意越做越大,海宁商人开始将目光转向沙发面料等皮革周边产业。1993年7月,岳耀祥以10万元资金、15名工人创办了蒙奴沙发面料加工公司。虽然起步较晚,但借助海宁皮革城的东风,蒙奴发展迅速,成为海宁皮革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1992年南巡后,海宁当地政府主动作为,于1993年投资3.5亿元兴建了海宁中国皮革城。依托这个平台,海宁市每年举办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皮革城市场成交额连年攀升,短短几年间已从1994年的5.8亿元跃升至1999年的36.58亿元。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10年代初,海宁市换了6任市委书记、8任市长,但每届领导班子都坚持发展皮革产业,并连续18年将皮革产业列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持续的政策扶持加上原有的产业基础,是海宁皮革产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海宁皮革城建成后,海宁本土皮革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度和国内外订单,发展迅速迈上新台阶,莫奴、卡森、雪豹等众多海宁本土品牌借助集中展销平台,成为大众心中的强势品牌。

如今,海宁皮革城已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皮革制品商场也喜欢以“海宁皮革厂”自居,海宁皮革已成为行业的一个标志。

04

危机与变革

我国皮革行业起步很晚,20世纪20年代在海宁才出现第一家现代化皮革工厂,之后经历战乱、计划经济时代,更是与世界市场脱节。

但皮革行业特别是加工业受限于原料的非标准化、面料的特殊性,生产过程中手工参与程度非常高,这是中国的天然优势。我国凭借产业资源比较优势和劳动密集型特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短短几十年间就成为皮革制品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浙江温州、海宁等地的皮革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紧张、环保压力加大,以及地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当地皮革产业也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压力。

2011年清明节后,电影《江南皮革厂倒闭案》的主角温州龙湾区黄河失踪,留下拖欠104家供应商1.63亿元货款、10余家银行债务,家人再也没有回来。那一年也是温商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候,在企业倒闭潮汹涌澎湃中,温州民营制造企业大小老板跑路、消失、甚至跳楼的悲剧频频见诸报端。

此后,浙江皮革行业又迎来一轮产业整合,是迁址还是转型,当年的企业家们又一次面临考验。

结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