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瑞士军刀来说,了解这把刀的方法很简单,你只需要记住八个字:“超人的奢华,强大的功能。”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瑞士军刀品牌的创始人曾在法国巴黎和德国索林根学习制刀技术,返回瑞士后于1884年创办制刀厂。1891年他向瑞士国防部提议每一位士兵都应配备一把瑞士军刀,并协助制定了军用瑞士军刀的规格。现在的瑞士军刀就是在那时诞生的,不过那时的瑞士军刀还是碳钢材质,刀柄上覆有木屑,而非今天的塑料刀柄。
瑞士军刀的创始人
当时发给士兵的瑞士军刀只有六种简单的用途,分别是大、小刀、锥子、开罐器以及开瓶器和大号螺丝刀。战场上的士兵吃罐头食品的机会很多,应该需要一把开罐器。如果用刺刀去挖罐头,会把刺刀弄钝,肯定会挨骂。毫无疑问,刀子、大、小螺丝刀等小工具用途多样,但是锥子有两种特殊用途需要说明一下:阵地上堆放的武器、物资需要用大块帆布遮盖,有时甚至需要将大块帆布剪成小块,做成防风布、屋顶防雨布等。帆布上要钻孔,并用绳子固定,挖孔就需要用到锥子。
雨季和融雪期,战壕底部积水,军靴内肯定会有水。如果脚底连续泡在水中一两天,就会溃烂。用尖锥在鞋底附近扎个小孔,排出积水,可以保持鞋内干燥,防止积水。这样可以减缓细菌的生长,防止脚底溃烂而感染脚癣。如果你穿着鞋走在雨林里的泥泞道路上,这一招同样有效。
士兵的战场生活与徒步者、猎人、渔民、登山者、溯溪者等户外运动群体的生活相似,而为士兵开发的小型多功能瑞士军刀注定会成为广泛户外活动的必备工具。瑞士国民军队退役后,发给他们的瑞士军刀可以带回家陪伴一生,他们的家人也能共享瑞士军刀带来的便捷,奠定了瑞士军刀被大众普及的基础,也间接体现了瑞士军刀低杀伤力、多功能实用的宗旨。
瑞士国防部决定按照李先生制定的标准分配瑞士军刀后,他们觉得军需至少要有两个供货来源,以免战时供应不足或供应中断。于是,他们找到了著名的威格刀厂,该厂从1893年起就从事小型折叠刀的生产,并于1908年加入瑞士军刀的供应行列。威格刀厂生产的军用标准瑞士军刀也是由碳钢制成,并具有与维氏相似的6项功能。士兵们称它为迷你工具箱。然而,真正让瑞士军刀出名的并不是维氏产品,而是威格刀厂生产的瑞士军刀。当时,瑞士军刀除了供应瑞士军需外,还广泛销往欧洲各地的刀具市场,就像著名的瑞士制造手表一样。
1939年,英军在北非对德军隆美尔的进攻遭遇连败,德军沙漠之狐隆美尔在战斗中获胜。此时,一位参加北非战役的英国士兵恰好随身携带一把拥有6种功能的瑞士军刀。于是英国无线电兵利用这把威格瑞士军刀修复了电台,实时将德军的部署信息传送到英国总部,最终使得英军反败为胜,取得了北非战场的首次重大胜利。隆美尔兵败如山倒,被迫节节败退。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还特意夸奖了威格瑞士军刀,称其为“伟大的小士兵”。瑞士军刀在经过二战的成功洗礼后名声大噪。
伟大的小战士
1909年,为了表彰瑞士军刀对国家的贡献,瑞士当局特地允许瑞士军刀在刀柄上刻上瑞士十字型国徽。1921年,不锈钢产品正式面世。刀厂从不公开不锈钢的成分,一般推测这种不锈钢合金的镍和钨含量比现今大多数不锈钢都要高,所以表面光泽略显暗淡,不像其他刀具那样亮白。1923年,不锈钢开始实用化。最初以创始人的名字作为工厂的商标,或许是为了纪念创始人自己的母亲,品牌改成了母亲的名字——(),并加入了nox三个英文字母,可能代表不会生锈、氧化。这就是如今传承百余年的刀厂。(外国人的名字可以随便加)
瑞士军刀的两大创始品牌(V厂)和(W厂)将目光完全集中在了非武器军事用途的广大民用市场,从而奠定了百年品牌的基础,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民用全能刀品牌。民用范围之广无疑是瑞士军刀最成功的坚持,谁能与之争锋呢?二战后,为猎人设计的猎人版瑞士军刀上,多了一个小钩子。大家肯定很纳闷,那个小钩子是干什么用的?其实,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的法律规定,猎人在猎获飞禽、动物后,必须及时摘除内脏并就地埋葬,不能带入居民小区,以免内脏变成腐臭的垃圾。如果猎物通过长途大巴运输,内脏腐烂,就会出现卫生和食用安全的问题。 万一血滴在路上也麻烦!狩猎折刀的大刀刃主要用于普通的切割,但是鸟类的皮肤很坚韧,所以需要特别锋利的刀。小刀的刀刃要保持绝对锋利,以方便打开鸟的肛门,刀刃要短,以免刺破肠子而产生恶臭。最后,内脏钩用于将内脏钩出并就地埋葬。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一长一短两个刀刃,还有一个小钩子?现在经过这个解释,你就明白它们的用途了。
最强大的瑞士军刀——
如今,市面上实用多功能的瑞士军刀多达33款,因为功能太多,有些功能太过专业,普通人和初学者可能用不上。V 和W 属于不同品牌,但很多功能设计都差不多。W 后来面临业务转型,被V 收购合并,继续以双品牌策略在刀具市场上苦战。V 的大型多功能刀用途多达16~18种,最大折叠长度11.1厘米。刀片分为平刃、半锯齿、全锯齿,后者专为切割登山、帆船、降落伞绳而制,锯齿刀片用来切面包也是不错的选择。W 的剪刀有特殊设计的助推弹簧,耐用10万次,刀片设计采用微锯齿结构,在切割粗尼龙线时特别锋利。 V 的剪刀只有传统的扁平设计,硬度只有 HRC55,如果变钝了,就买一把细纹的金属加工用小扁锉,沿着刀刃原本的斜面轻轻锉几下,就能恢复锋利!
瑞士军刀有两个版本:左边是 ,右边是
更注重户外,而 更注重生活方式
至于刀刃锯齿状边缘的由来,应该参考根据真实事故改编的美国电影《127小时》。片中描述了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在犹他州徒步旅行时,意外被困在一处偏僻的峡谷,手臂被落下的巨石压断,无法动弹。最后他下定决心自救。他以惊人的勇气,用刀截断手臂,攀爬至谷底20多米处,忍着疼痛走了8公里,最后获救,成功生还。
电影《127小时》剧照
其实,用普通的刀子很难切断人体关节坚韧的肌腱和韧带,只有锯齿状的刀刃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把手砍断了,岂不是会血流不止而死?事实上,人的肢体如果即将被切断,确实会血流不止。如果完全切断,不但血流得少,而且血还会奇迹般地止住。
带锯齿的瑞士军刀
瑞士军刀的湿木锯需要更深入的讲解,在锯木头时,用于木纹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锯片,锯齿设计是不同的。干燥的木头比较硬,锯屑比较细,而活树和原木(湿木)的锯屑又湿又粗,容易粘在锯齿上,影响锯木头的效率,还会加速锯齿的钝化。瑞士军刀的湿木锯主要用于锯湿木,如果在干木上锯,锯齿会很快钝化。鉴于此,有人发明了双面齿的锯子,这样锯木头时可以随时将堵塞锯齿的锯屑敲掉。
如果在户外没带砍刀,用瑞士军刀的锯子就能轻松锯断直径等于锯片长度的圆木,是户外非常好的救生工具。当然,瑞士军刀功能虽多,但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有人只带一把瑞士军刀就想在户外徒步,探索深山老林,那只能祝你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