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 日起食物将回归本色,生鲜灯进入关灯倒计时

日期: 2024-09-01 10:04:34|浏览: 346|编号: 6286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为什么摊位上色彩鲜艳的蔬菜、色香味俱全的肉类,买回家之后看起来却不一样,甚至像是被过滤掉了一样?原因就在于摊位上的“鲜食灯”,在这种灯光下,肉类、蔬菜等生鲜食品会显得格外新鲜。

今年6月3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明确禁止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使用生鲜灯光误导消费者。新规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生鲜灯光“关灯”倒计时正式开始。那么西安各大菜市场“关灯”情况如何呢?华商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自 12 月 1 日起

食物即将回归“本色”

所谓“生鲜灯”,是指在售卖肉类、蔬果的摊位上方悬挂的专用光源,这种灯根据农产品本身的颜色,在光源的显色指数、色温等方面进行“量身定制”,使肉类、蔬菜、水果看起来色泽鲜艳、新鲜。

“我在菜市场买的时候,看上去色泽鲜艳,可回到家,却是另一个颜色。”经常买菜的市民可能会注意到,自己买来的农产品在菜市场新鲜诱人,但回到家,却一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模样。原因就在于商家都挂上了特殊的光源,在这种保鲜灯光下,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显得格外新鲜红润。而一旦回到自然光或接近自然光的灯具下,变味的生鲜食品立刻“恢复原状”。

这种几十年来在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风靡的灯具将大规模淡出人们的视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将于12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销售鲜活食用农产品时,不得使用导致食用农产品本色等感官特性明显改变、误导消费者对商品感官认知的照明设施。

取缔生鲜灯,可以有效整治“滤镜营销”乱象,鼓励商家诚信经营、以质取胜。同时,取缔生鲜灯也能进一步规范农产品销售行为,打造透明、诚信、价格相符的市场秩序。

生鲜灯禁用政策宣布后,不少消费者表示,虽然肉类、蔬果看上去没有以前新鲜,但能看得更清楚,购买更放心。

让肉更漂亮,让鸡蛋更多彩

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化的装饰理念。

11月28日上午,记者走访西安市曲江新区、碑林区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发现,无论是社区超市,还是普通农贸市场,抛光肉类“美容”、抛光鸡蛋“提色”的现象依然存在。

记者在曲江禹王旗社区一家肉食店看到,店内的展示柜和肉品储藏柜都还在使用“美化灯”。灯罩呈红色,内含红白两色光源。在这种灯光下,猪肉的白肉能呈现深红色,色泽鲜艳有光泽。店主称,并不知道禁售生鲜灯的新政策即将实施,大部分店面应该还在使用这种灯光。“肉肯定是新鲜的,但在这种灯光下看起来更好看。”

随后,记者来到小区附近的一家路边超市,肉铺也采用了这种灯光。王肉店老板告诉记者,安装这种灯光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欺骗消费者,也不是为了以次充好。“哪个肉铺不用这种红灯呢?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装饰思路,只会让店里的整体氛围更好。”

记者走访碑林区一家综合性商业楼发现,虽然大部分店面都换成了白色灯光,但也有少数店面使用红色灯光作为辅助照明。“我卖肉很多年了,回头客很愿意买我的肉。”一家肉铺的孙经理告诉记者,消费者比较注重肉的品质,换不换灯影响不大。

“我从开始买肉就注意到店里一直都是这个红灯,新规实施后,所有灯都换成了白灯,这样有利于我们消费者更放心的选购。”正在选购排骨的市民孙先生说,禁用生鲜灯后,不管是买肉、蔬菜还是水果,食物本身的颜色都恢复了,让人挑选起来更放心。

淘宝商家称其为“合规生鲜灯”

它对新鲜肉效果更好。

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店铺老板对换灯标准仍有疑虑。哪些灯符合新标准?难道只能是发白光的白炽灯?除了菜肉店,需要换灯的店铺还包括水果店、熟食店吗?直播时对食物使用滤镜是否也在新规范围内?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新国标白炽灯”字样,发现目前不少商家打着“专业保鲜”、“符合市场监管新规”等字眼吸引用户购买,价格从30元到94.8元不等。一家店铺显示,标价35.8元的灯已售出3000余盏,标价58.8元的灯已售出5000余盏,标价74.8元的灯在西安已售出2万余盏。记者给其中一位客服留言询问能否达到检测标准。这位客服回答:“我们的灯白色里带点紫光,比以前的‘浓妆’更适合鲜肉,保证达到检测标准。”

虽然客服称,他们有大量的检测数据证明“合规生鲜灯具”可以安全通过检验,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所谓的“符合检测标准”,并不代表符合生鲜灯具使用新规,而是符合灯具本身的产品质量标准,这些所谓的“新国标生鲜灯具”中的“新国标”其实并不存在。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生鲜灯”禁令进入倒计时,监管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执行层面也需要明确一些细节问题,比如颜色明显变化的标准如何确定、生鲜灯的类别如何界定等,确保新规能够落到实处。

朱丹蓬表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生鲜灯新规,重点是确保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商家应该从观念和深度上认识到,禁止生鲜灯绝不是目的或终点。

消费者发现类似问题也应更加“重视”,可通过12315、12345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食品安全”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才能守护。

记者 沈义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