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文琪
“我没有收到货款,但我确实安排了贷款。”
寺库,曾经光芒四射的“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如今却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寺库拖欠数百家供应商货款,而寺库的解决办法是贷款还款,慌乱中的供应商被迫支付利息,以换取收回货款的可能。
买家也纷纷声讨寺库,今年7月,拥有122万粉丝的抖音红人“阿江行”称在寺库买到了假货,大量个人买家在黑猫上投诉寺库存在虚假发货、无法退款、售假、识别错误等问题,电商宝今年连续将寺库评级下调至“谨慎下单”、“不建议下单”。
寺库曾是“亚洲最大的奢侈品电商”,上市后曾连续14个季度实现盈利,但因业绩下滑,寺库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再未发布财报,并于年初宣布私有化退市。
为突破困境,寺库也入局直播潮流,但一开始就被曝数据造假,618期间,主播肖一一主持的快手“寺库专场”宣称交易额破亿,但实际销售额只有912万余元,最终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严重损害了其声誉。
四库的处境可以用“四面楚歌”来形容。
截至发稿,寺库股价已从IPO价格13美元/股跌至1.73美元左右,市值仅略高于1亿美元。
一位奢侈品电商行业人士向娱文资本表示,关键在于寺库在流量和供应链两方面都存在问题,“这个行业的流量太贵了,成功获取一个在APP下单的用户需要1500元的成本”。
另一方面,各大奢侈品牌很少发放授权,寺库等平台只能从平行进口商处进货,不仅难以取得消费者信任,作为中间商的利润空间也非常小。
寺库面临的危机,是暂时的现金流问题,还是已经濒临破产?这家被质疑为“伪命题”的奢侈品电商,该如何自救?
01 危险无处不在
近期,被欠款半年左右的供应商组织了多家美妆、数码、家电、轻奢等维权群,其中一个名为“寺库—还钱啦”的微信群里,就有200多家家居供应商,欠款金额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
(供应商集团统计欠款部分表)
面对供应商的慌乱,寺库提出了通过“金融结算”还款的解决方案,即寺库向金融机构借钱,但供应商自己需要支付年利率10%左右的高额利息。
这或许只是寺库“拖延战术”的新形式,随后,寺库又以系统升级为由,将还款期限延长至90天,加重了供应商的利息负担,甚至有人抱怨,寺库的金融业务也被叫停了。
一些个人卖家也在微博、小红书上发文称,自己在寺库成功售出二手奢侈品,但迟迟没有收到货款。
在脉脉上,最近几天寺库员工发布了一些帖子,抱怨工资被拖欠,并呼吁劳动仲裁。
不过,寺库公关部对媒体表示:“不缺资金,运营进展顺利。”
为寻求直播打翻身仗,2020年底,寺库宣布在北京三里屯投资打造首个豪华直播基地,培育中端主播矩阵,宣称总面积达7000平米,每天可容纳300余名主播同时在线直播。
去年6月6日,寺库联合明星在快手开启首场直播带货,一秒售出数千只Gucci虎头腰包,10分钟带来1000万元销售额。
然而,在小伊伊直播间数据造假被曝出次日后,寺库并未公布新的直播成绩,截至目前其在快手上的粉丝数仅有12万左右,直播基地建设也未有新的进展。
由此可见,单纯的直播模式似乎并不能拯救寺库,甚至戳中了奢侈品电商的两大痛点,一是主播的信任危机,二是价格过高难以大批量销售,所以愿意冒着数据造假的风险。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抖音的流量购买成本较去年增长了3倍,但如果从主播、商品、氛围等方面打造优质内容,抖音也会匹配大量自然流量,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成本。“目前我们每个月在抖音的流量有300万,直播每月GMV过亿,毛利16%,长期ROI可以达到1:35左右。”
除了线上业务外,腾讯广告发布的《2019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数据显示,超过80%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选择线上调研、线下购买,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因此寺库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探索线下门店,但目前仅在5个一线城市开设了体验中心,规模太小,服务也不如成立多年的奢侈品牌门店。
未来,为挽救下滑的业绩,寺库将通过直营、加盟等方式,开设300家新零售门店“城市第三空间”,首家门店将于9月25日在上海开业,但此举遭到部分供应商的拒绝,商家指责其浪费资金。
02 流量侧获客难、供应链侧授权难
2007年,在山东做传统家电代理商的李日学注意到了中国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率先创办了高端家电平台绿色魔方网。
2008年7月,他创办了寺库,主营二手奢侈品买卖、评估、维修等业务,佛教徒李日学取名源于南北朝时期,资金雄厚的寺庙最早开设“寺库”,提供典当、贷款服务。
由于当时中国的二手奢侈品市场太小,寺库在2013年转型为新品电商,2014年,李日学被提名为《财富》杂志2014年“十大中国创业先锋”之一,但他的崛起却充满危险。
那几年,中国很多主打奢侈品的电商平台倒闭了,尚品网、品居网、佳品网、友众网、巨商网,还有创始人因走私、逃税被全球通缉的走秀网…………
在国际领域亦是如此,全球知名时尚奢侈品电商YNAP.于2015年上市,短短三年时间便被迫选择私有化退市,寺库也成为全球唯一上市的奢侈品电商。
原因在于奢侈品行业的高额利润往往被品牌方把持,例如施华洛世奇、DW等品牌的毛利率高达60%以上,而奢侈品电商平台作为“中间人”,面临各种问题。
首先,奢侈品强调稀缺性,尊贵的实体店服务和较高的品牌溢价带来认同感;而电商、直播强调速度和流量效果,两者存在一定矛盾。
从用户端来看,奢侈品电商成本太高,美国奢侈品平台收费也高达150美元/人,而且用户粘性和复购率较低,用户下次购买还是会去各个平台比价,不赚回1500块钱很难盈利。”
吴洁感叹,“最便宜的流量肯定是在私域。”他们通过抖音、快手公域直播、朋友圈信息流广告等方式将用户导向视频号和小程序,也积累了几百条评价,每个客服号在微信上都有几千个客户朋友,目前私域带来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40%。
相比之下,专注于打造应用的寺库日活跃用户增速明显放缓,其其他私域仅剩下少数门店销售人员的朋友圈,复购率较低。
此外,拥有庞大年轻用户群体的得物也对寺库造成了很大冲击,吴捷指出,“得物新奢侈品销量大,发货结算效率快,所以大部分商家其实还是把货卖给寺库,而不是放在得物。”
供应链端,大品牌不仅不愿意授权垂直电商,还自营电商平台,挤压第三方电商的生存空间。寺库只能从代理商拿货,假货问题难以解决。价格昂贵,税收高,消费者自然更信任线下门店,或者直接找朋友推荐的有折扣的。另外库存压力大,一般需要提前一个季度或半年下单,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贝恩发布的《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势不可挡》报告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萎缩近23%,但中国奢侈品消费却逆势上涨48%,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
这一趋势给寺库带来的威胁大于机遇。
疫情发生后,Prada、、LV等纷纷做起直播带货,并搭建了自己的小程序商城,此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宣布旗下所有品牌线上销售全部实现自营,2017年还上线了多个品牌的电商平台24 Sèvre。
此外,寺库等“小而美”平台难以与综合电商巨头的流量和实力抗衡,奢侈品品牌也倾向于选择与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
英国奢侈品电商获得京东、腾讯、阿里的投资,入驻天猫国际,收购京东奢侈品电商平台,入驻微信小程序,获得三方流量支持,并收购Off-White、Palm等一系列时尚品牌,目前市值137.47亿美元。
不过吴杰表示,“发发奇在中国想要成功也有难度,国外用户习惯付费使用服务,佣金能达到30%左右,国内平台很难做到10%,而且竞争激烈,内部竞争严重。”
03 多元化失败,濒临退市
早在2015年,寺库就深知“奢侈品电商”的利润空间有限,为获得更多用户和流量,满足高端人群在酒店、旅行、金融、社区等场景的需求,宣布打造多元化的“精品生活方式平台”。
其中寺库推出“库票”服务,通过分期服务推动高端消费,不过与花呗、京东白条不同,库票不仅不收取手续费,还提供1%-3%的负利率,宣称可以通过赊销赚钱,吸引了部分买家。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库车的低成本源自引入个人消费征信体系,有用户在知乎上抱怨,退款失败、被催款不还,导致信用记录不佳,寺库的名声大噪。而我们熟悉的花呗,需要用户主动签约同意,才能接入征信体系。
上市前,寺库就宣布未来战略将围绕“物联网”“社区”“信用”三个维度,推动寺库在艺术、生活、农业、智能化等领域的布局,同时开展库客计划、生态云、国际站等业务,涉及各大热门行业。
但资本似乎并不看好它的野心,2017年9月,寺库在纳斯达克上市第一天,股价较发行价下跌23.08%。
2018年6月,寺库业绩增速出现下滑迹象,有人在雪球平台发帖质疑寺库在上市前资金链断裂、即将破产。
同时,寺库推出社交电商“酷店”APP,以更低的客单价售卖生鲜、家居、美妆护肤等商品,试图以“新零售”的方式渗透三四线市场,获取更多的中低端消费者和高频消费。
最初依靠“招人来”的模式,半年内酷店店主数量迅速达到10万,平台GMV突破1亿元。
上线仅一年,与云集相比并无进入优势的酷店便陷入裁员风波,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不断进攻各类热点的寺库,多元化转型屡屡失败,反而消耗了巨额资金,至今奢侈品销售仍占其营收的95%以上。
更为负面的影响是,在原本占据领先优势的奢侈品领域,寺库的知名度和地位也严重下滑,目前在小红书、微博、抖音上的营销讨论度很低,大部分年轻人甚至都没听说过。
根据已公布财报分析,2019年以来,寺库营收、毛利率、活跃用户数增速持续下滑。
从2019年到2020年Q3,寺库活跃用户数虽然从30万增长至52万,但同比增速也分别从89.6%、67.7%、56.7%、50.9%大幅下滑至11.5%、9.2%、7.5%,用户量已经触及天花板。
2020年1月,因市值持续下跌,寺库筹划退市,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掌门人李日学发出的私有化要约。
疫情爆发后的2020年一季度,上市后已连续十四个季度盈利的寺库首次出现亏损,净亏损4250万元,二季度净利润虽有所回升但利润微薄。
为了吸引新用户,2020年618期间,寺库推出2亿补贴活动。第三季度,寺库净利润增长逾200%,但烧钱补贴未能维持太久,此后寺库再未发布财报。1月,寺库以约1亿美元的价格将28.9%的股份转让给趣店。奢侈品电商和金融贷款分别是两家公司的主副业,业绩下滑也导致人们借钱进行高消费。寺库与趣店这两兄弟的合作,被戏称为“韭菜盒子”。
截至2020年9月30日,寺库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限制性现金7.94亿元,相较6月份的12.03亿元,三个月内现金流储备减少4亿元,现金流状况堪忧。
此外,寺库虽然在2018年7月获得了京东和LVMH集团控股公司的1.75亿美元投资,但几乎没有获得巨头的任何流量分红,这笔可转债融资更像是一份“对赌协议”。
虽然获得了资金支持,但寺库必须确保三年内业绩改善、股价上涨,这样京东等才能将手中的股份转为寺库股东,或者出售股份获利。
不过如今寺库业绩、股价均已下跌,这笔今年7月到期、利率8%的“可转债”到期后需偿还,虽然目前暂无相关动态信息,但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寺库的现金流压力。
可以看出,在品牌与巨头电商之间生存的寺库,通过多元化扩张、下沉等各种尝试,都未能挽救下滑的业绩,无论是线上营销还是实体店布局,都处于劣势,能否扭转局面,成功自救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