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妈妈们的奢侈品购物经历:箱子里的卡地亚、爱马仕和 LV

日期: 2024-09-22 09:07:39|浏览: 234|编号: 6739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和几位法国妈妈一起喝咖啡。

大家还没有坐下,S太太就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起来,说她丈夫从法国出差回来,行李箱丢了。

国际航班上丢失包裹是很常见的。如果能找到并寄到你家,那就没问题了。

但这次丢失的盒子里却装有一块新买的卡地亚手表。

虽然没有钻石,而且是卡地亚最便宜的一款,但数字后面还是有几个零。

经过这么多的焦虑和愤怒,以及和航空公司的长时间争论,十多个小时后,行李箱和手表终于完好无损地归还给了我。

M太太说道:“你丈夫太粗心了,把这么贵重的物品放在托运行李箱里。”

S太太说:“盒子里还有两条爱马仕围巾和一个LV包,都是给中国同事的。”

T太太连忙回答:“我丈夫上次出差带回了一箱名牌包,唯一没有名牌的就是我的包,是我妈妈村里的皮匠根据我背带断了的那个包重新做的。”

一群不需要在中国工作的法国全职家庭主妇在上海市中心一栋老别墅的花园里喝着咖啡,叹息着。

我真的很羡慕、嫉妒这些中国人,他们太有钱了。

S太太擦了擦口水,想了想说道:“买卡地亚手表的人是我老公的助理,一个月工资不到八千块,她老公也在我们公司上班,工资也才一万多元,还有一个六岁的孩子。你说,买卡地亚的钱是哪来的?”

T太太赶紧附和道:“是啊,你看看上海大街上的那些名牌,再看看中国员工的工资,这些钱都是他们自己印的吗?”

他们在中国遇到什么难题,就会想起我,都会回头看着我问:“露露,你们中国人的钱都是哪来的?”

和这群体贴的女士们相处久了,我的太极推手也练得相当好了。

我喝了一口咖啡,悠然说道:“不就是一个包和一块手表吗?与其问为什么中国人有钱买,我想问,你们为什么不买?”

这也是我一直想问的一个问题。

我认识很多法国女人,但她们都没有名牌包。

我在巴黎的时候住在拉皮德,那是法国大公司最集中的金融区,很少有女人背着名牌包来上班。

即便在中国,你随便挑一个外国人聚集的地方,我敢打赌,能背地里看出来品牌的外国女人比例肯定比不上中国女人。

对于那些全职的法国妻子,她们的丈夫被公司派到中国照顾上国际学校、不用上班的孩子,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不是钱的问题。

M太太摇头如拨浪鼓,“名牌包这么贵?我买不起。”

“贵?LV也就几百欧元,、Dior也不过两三千欧元,就连Hermès也才一两万。”

国庆节、圣诞节、春节、清明节、复活节、五一、端午节,如果其中一个节日你不出去旅游,买一款迪奥新品也绰绰有余。”

“这怎么能比呢?买个包然后带着全家去旅行?”M太太说。

T 夫人又打断道:“嘿,但是 Jane 和爱马仕有什么关系?爱马仕有没有以她的名义出过包包?”

我捂住眼睛,摇摇头说:“你确定你是法国人吗?”

S太太说,“不是我买不起Dior的包包,问题是,我背着Dior的包包,怎么穿Zara的衣服?至少我得穿一件Lavin的连衣裙,配一双红色的鞋子,戴上首饰……”

T太太继续说道:“那你怎么开着别克商务车出去啊,得有雪铁龙C6,得有穿制服的司机,得有铁塔一般高的保镖。”

M太太也说,“这样的话,我只有三间卧室在上海怎么住?我想住在巴黎六区的一栋石屋顶层,有六间卧室,每间卧室都有埃菲尔铁塔作为背景。”

“等等,”我喊道,“我们不是正在讨论买包吗?”

“没有,”两人一起摇头,“还有什么比背着小香挤进地铁更让人心碎的事吗?”

我不同意:“你可以一件一件地买,挤公交车的时候背着小香,至少你已经有小香了。”

众人纷纷摇头说道:“Lulu,不是这样的,不是我们买不起那一个包,而是跟那个包等价的整套东西我们都买不起。我们也不想鼓起脸面,硬塞给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上课。”

这时,阿姨端出了刚出炉的苹果杏仁饼,我们一人吃了一小块。

他们这才回过神来,齐声对我吼道:“那你呢?怎么不买个名牌包?”

一口蛋挞堵在喉咙里,我一口吞下,深吸一口气,“我?我也买不起。”

如果我带着香奈儿、卡地亚和爱马仕,我肯定不会在这里喝咖啡。

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合作,志向不同的人是无法合作的,这是金钱之后的问题。

所以我和我的法国女孩都不是热衷于品牌的女性。

我最出名的品牌包是Coach,是在美国买的,因为我是亚洲人脸,所以被门口的销售人员硬拽着进店,不知道打了多少折,然后又打折又打折,真的便宜,我当时兴奋极了,一下子就买了几个。

我不买名牌包,因为我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包包弄脏了、刮坏了,甚至丢了,那就像背了一个包一样。

如果我有一点钱可以花,我会优先考虑和家人一起去旅行;购买家里需要的东西;让阿姨每天多工作几个小时,腾出一些时间给我。

好吧,就算女人应该善待自己,懂得犒劳自己,我也会买一个自己熟悉的品牌,让自己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或者去潜水、滑雪、跳伞,做一些自己一直喜欢,一直想做但从来没做过的事情。

如此反复,我从来没有攒下钱去买名牌包。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不在于一个国家的GDP,而在于人均GDP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二者都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这就是为什么富人聚集的海湾产油国现阶段还不算是发达国家。

所谓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是否有一个稳定、庞大、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是一个看似清晰,实则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指标,以及每个人自身的解读,都会产生不同的定义。

但是中产阶级有一些必要条件:有车、有房、有存款、有养老金、有社保、有能力送孩子上高等教育,他们要纳税,而且纳税的数额有点痛心。

他们也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意识、价值观、生活方式,在不断积累财富的同时,并不把跃过龙门、挤进上流社会当做人生梦想。

在只有“富人”与“穷人”的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有一些中等收入的人,但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阶层。

因此,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认为,只要摆脱贫困,就能进入所谓的“富人的上层阶级”,因此,每个人都把挤进上层阶级视为人生梦想。

整个西方从18世纪蒸汽机发明以来,就进行了工业革命,至今已经二百多年了。

于是,过去的暴发户们就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几代人的悠闲传承,将自己打造成彬彬有礼的贵族。

如果你想进入上流社会,首先你必须获得那个圈子里的人的认可。

你有钱吗?我们这里都有钱。除了钱,你还有什么?

上流社会并不是一个可以挤进去的地方,那些试图挤进去的人通常会成为聚会上的笑柄。

参加过一些聚会,拍过一些照片,也熟悉了,但那只是互相认识,并不代表互相认同。

莎士比亚几百年前就说过:要经过三代人的奋斗才能一夜暴富。

(一个晚上,我们可以建造一个财富,三个人合建一个。)

如果你想被认可,你必须先改变你的方式。如果这一代人不起作用,那么两代人就会起作用。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生长于中产阶级家庭、从小接受中产阶级教育、形成中产阶级思维体系和价值认知的欧洲中产阶级来说,他们并不会过分追求进入上层阶级。

背着一个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名牌包,不仅不能给自己增加面子,反而会降低自己的地位。

那款价值显而易见的包包却成了一个明显愚蠢的笑话:背个Dior包就能进入上流社会吗?

哈哈,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有多重,不过我们不是都知道吗?

为什么人们特别是女性那么热衷于名牌包呢?

这个问题总是被提起并争论。

迄今为止听起来最有力的理由就是:“知名品牌,我喜欢品质。”

一位在LVMH任职高层的朋友曾经告诉我,如今奢侈品的最大成本其实就是广告。

说到商品的实际成本,香水最贵的部分其实是香水瓶,口红最贵的部分其实是口红管。

几万块钱的商品确实比淘宝上几百块钱的商品质量好,但是名牌的性价比总是极不成比例的。

奢侈品公司自己也说,顾客选择我们的产品是因为品牌故事、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

在这种交易中,产品本身成为次要问题。

追求名牌的人买的是品牌,而不是包。

爱买名牌包的不只是中国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富人、俄罗斯的新富、石油资源丰富的阿拉伯国家、非洲的富豪,无一不是奢侈品的狂热爱好者。

但是我们人多力量大,据说2015年在本土富豪们的努力下,全球64%的奢侈品被中国人买走了,这真是令人欣慰,创造了新的标杆。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很爱面子的,而且现在也变得很物质化。

背着名牌包走在大街上,对别人和自己都是一种心理提醒:

瞧,我买得起名牌包,我能享受上流社会的待遇,我过着更好的生活,我是一个有价值的女人。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思维的变化:自信、自爱、满足、尊重、炫耀、羡慕……

中国女性几千年来一直被压迫,我们需要一个别人可以看到的参照物,来帮我们确定自己的坐标,体现自己的价值。

所谓的身份、地位、能力、爱情……都是抽象的东西,无法准确衡量。但金钱是一串清晰的数字。写下来,一目了然。

虽然我不买名牌包,但我能理解为什么女人想买名牌包。

然而,无论是包包、手表,还是高端定制产品,奢侈品无论多么精致,都只是物品而已。

生活中,重要的不是你穿什么、你背着谁、或你背着谁,而是你是谁。

毕竟,真正能体现你人生价值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你身上的一个标志。

*著名傲娇歌作者授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