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霍一夫)近日,上海市质监局对羽绒服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共抽查32家企业40批次产品。经检验,发现5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蓝健服装厂生产的貉子毛女式羽绒服含绒量、水色牢度不符合标准,美津浓(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生产的连帽羽绒服不合格。该公司生产的羽绒服、汤威尔(上海)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羽绒服、上海吉杰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羽绒服羽绒含量不合格,实际测量的羽绒含量低于标注的羽绒含量。
根据相关标准,羽绒填充是指羽绒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通常以克为单位计量。根据《羽绒服》标准,含绒量是指羽毛、羽绒中绒、绒含量的百分比。羽绒是天鹅绒、未成熟绒、类似绒、破损绒的总称。绒丝是指从绒根或绒片上脱落的单股绒丝。同时,不能制作含绒量低于50%的羽绒服。国家强制性标准《消费品使用说明书、纺织品服装使用说明书》也规定,含有填充物的产品应标明填充物的种类和含量,羽绒填充物应标明羽绒含量和填充量。
针对羽绒服产品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情况,上海市质监局重点解读,提醒消费者购买羽绒服标签上注明的含绒量和充绒量。含绒量的高低和充绒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羽绒服的蓬松度和保暖性。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70%及以上。尤其是当含绒量在70%左右时,就已经具备了羽绒服所必需的蓬松度和保暖性能。也是对羽绒资源的最佳利用,符合现状。全球节约环保理念。
其次,应选择不含绒的羽绒服。如果发现羽绒服的面料或里料表面有明显的绒毛钻出,有可能穿着后会出现掉绒现象。然而,从绗缝接缝中流出的少量绒毛并不是问题。正常现象。
同时,要选择具有一定透气性的羽绒服。消费者可以用双手捏住羽绒服的背面,将羽绒服中的空气挤出。如果很难挤出来,说明透气性较差。如果能慢慢挤出来,说明透气性不好。有一定的透气性。为了防止羽绒透过,有的公司会加一层不透气的薄膜,让羽绒无法出去。然而,羽绒服不透气,这是标准不允许的。
上海市质监局要求生产企业羽绒服上的各种标识应完整、清晰。标记内容应包括工厂名称、地址、面料、里料纤维含量、羽绒种类、羽绒含量、羽绒填充量、洗涤说明等。 、质量等级及执行的标准代号等。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应关注羽绒的含绒量。目前,市场上发现一些羽绒服上标注的含绒量故意标注为“含毛量”在90%至70%之间或“鸭毛含量”在90%至70%之间。实际含绒量仅为10%~30%。 ,导致消费者误认为“羽绒含量”为90%至70%,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