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文/金茂道频道
16.5万辆爱马仕自行车被中国人卖光了。
爱马仕官方表示,“目前中国大陆没有可用的汽车,我们正在从法国派遣到中国大陆。”
资料图
而且,爱马仕相当“贴心”,同时推出了三款配套产品:价值近7000元的凉鞋;价值4350元的卡夹和价值1万元的手机保护套。
这整套都是元。
资料图
中国人的消费能力甚至登上了《环球时报》的头版头条。
2022年上半年,亚洲对爱马仕的收入贡献占爱马仕集团总收入的61%,而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但奇怪的是,在中国人购买奢侈品如此猛烈的同时,中国最大的奢侈品平台寺库却不乐意了。
资料图
曾有破产、逃亡、拖欠工资和空置建筑物的报道。
不仅50亿元市值蒸发,合作伙伴Prada还申请冻结上海寺库名下超过1100万元及相应价值的财产。
中国人已成为全球对奢侈品最热衷的人群。寺库为何破产?
卖豪车、卖飞机,寺库的高端密码
在寺库北京总部,会议室的命名与其他公司不同。
每个会议室都有一个“奢华”的名字:“伯爵”、“香奈儿”……创始人李日学的办公室外有一个闪亮的标签——“百达翡丽”,瑞士最后一个独立制表商。
资料图
在创立寺库之前,李日雪的经历几乎与奢侈品无关。
1996年,李日学从南昌大学数学系毕业,准备创业。
2002年,一场意外的火灾烧毁了他的公司。火灾发生后,李日雪坐在被毁的公司前,拿着一张小板凳,不明白这么大的办公楼为什么会被烧毁。之间?
当天中午,李日学带着员工寻找新的办公场地。第二天,购买所有办公用品。
第三天,李日学表示,对于公司被烧毁,他没有任何感觉。
资料图
从科学人处理这件事的冷静来看,似乎预示着李日雪将来会做出伟大的事情。
1997年,他开始在山东从事传统家电零售和回收业务。他在那里工作了十年,也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李日雪开始敏感地意识到中国高端奢侈品市场存在的商机。
那时的中国人爱买名牌,更迷信国外大品牌。
资料图
2008年7月,寺库正式成立,开始奢侈品流通业务。
2008年10月,李日雪在济南开设了寺库第一家线下店。起初,人们会把各种东西带到这里寄售。 “冰箱、电视、玩具、珠宝、衣服、奢侈品……寺库就像一家杂货店。”
不过,李日雪很快发现,珠宝、名牌包包、名牌手表的价值更大。
因此,李日学和他的团队决定只专注于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利润的品类——奢侈品。
资料图
客单价这么贵,寺库是怎么赚钱的?
李日学提出“成瘾经济”。上瘾的人有三个最明显的特征:夺走他们的心、夺走他们的肾、夺走他们的钱包。
寺库的商业逻辑是,首先要增强沉迷人群的认同感,让这些人觉得自己来对地方了;其次,精挑细选,让购买变得愉快;最后,用最优质的服务让“酷客客户”上瘾。
例如,寺库在北京亦庄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奢侈品鉴定中心。
资料图
在亚洲最大的鉴定中心,有专门鉴定爱马仕等奢侈品配饰的鉴定师,有专门鉴定劳力士等国际名表的鉴定师,还有专门鉴定卡地亚、宝格丽、香奈儿等各类珠宝、包包的鉴定师。
李日学表示,寺库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服务高端人群的需求。
9月22日,寺库在纳斯达克敲响钟声,成为阿里巴巴上市后首支赴美上市的中国电商概念股。
资料图
李日学与小米创始人雷军、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等人一起被《财富》(中文版)提名为“中国十大创业先锋”。
他也被称为“照顾中国所有富人生活的幕后男人”。
五年两次破产:慌乱中自救无异于自杀
上市后,寺库不仅没有长期过上好日子,反而越来越不好。
上个月,寺库申请破产重组,这是上市五年来的第二次。
今年7月,寺库还被法院列为限制性高消费企业,因未按时履行法定义务而被法院强制执行金额高达2191万元。
据企查查了解,寺库的风险预警高达999+,已涉及509起司法案件,其中90%以上的案件寺库都是被告。
资料图
近年来,寺库的状态就是一个字:迷茫。
为了赚钱生存,寺库一直在追潮流,甚至“强迫”很多产品成为奢侈品。
因为在李日雪的规划和想象中,寺库要做的不仅仅是卖奢侈品包、手表、豪车和高端消费,而是从高端人群身上赚钱。
寺库未来将拥有寺库商城、寺库智能、寺库金融、寺库拍卖四大板块。
因此,寺库斥巨资发展线下门店、社区零售、金融、艺术、农业。
以农业为例,寺库提出“以奢侈标准卖水果”。 2018年4月,楚感定制版将在寺库商城正式上线。
资料图
除了定制版的楚橙,还有以工匠精神发现的极致猕猴桃,以及一年仅售15天的有机蓝莓。
然而,寺库却忽视了用户对水果的诉求,即性价比。
资料图
然而,刀哥发现寺库农业公众号自2018年5月发表第一篇文章后不到半年就停止更新,这似乎证明了农业奢侈品的失败。
后来寺库也尝试进军下沉市场,甚至在平台上销售麦片、火锅底料、零食等平价产品。
虽然号称“奢侈品电商”,但你不仅能买到价值2万元的Gucci包包,还能买到17元的火锅底料、39元的米饭。
资料图
2020年,正当直播火爆的时候,寺库也出了大动作。
在北京三里屯寺库大厦打造了首个豪华直播基地。该基地总展览面积7000平方米,号称已与3800个品牌达成直接合作。
但最离谱的结局是,快手首场直播中,寺库发货仅10分钟就因被发现数据造假而被叫停。
资料图
以前,一提到寺库,我就想到高端,但在多元化的尝试中,寺库迷失了自己。
破产的寺库失去了互联网的两条命脉。
垂直电商巨头为何纷纷倒下?
十年前,似乎人们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痛点和问题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模式得到解决。
口号几乎都是针对线下市场的痛点——“消灭线下菜市场”、“别让中间商赚差价”、“让假货无路可走”。
但如今,“百亿母婴巨头”米娅网关已停业,车之宝拖欠员工工资,关闭大量门店,涉嫌跑路。
资料图
但很多人却错误地将资本制造的狂欢变成了自身产品的优势。
互联网有两条命脉:一是资本,二是流量。
每日邮报联合创始人回忆,当时他连PPT都没有来得及做,10天就全部投资结清。未来三年,每日游鲜获得30亿融资。
钱到位后,每日优鲜在近20个城市拥有1500多个前端仓,并经常发放大额补贴来争夺流量。
资料图
近两年来,叮咚买菜的融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创始人梁长林透露,六个月内见了150多家投资机构,但没有人愿意投资。
寺库的融资也赶上了今年的好时光。 2014 年,该公司筹集了 1 亿美元,一年后又筹集了 5000 万美元。
资料图
不可否认,凭借互联网的金融优势,很多互联网玩家可以绕开转型行业的硬核,通过搭建平台来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这让互联网玩家实现了弯道超车,开始取代传统玩家,成为新的行业巨头。
然而,一旦钱没了,精彩的故事就很难讲了。
今年6月,每日邮报的管理层会议上,就是否给供应商或员工有限钱存在争论。
7月28日的线上会议上,每日优鲜被曝欠供应商20亿元,900名员工突然获悉公司解散。
资料图
今年年初,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寺库相关的投诉约8800起。短短八个月内,这一数字飙升至 17,270 人,几乎翻了一番。
有人在《1818黄金眼》上抱怨,自己在平台上花了七万多买了一个套餐,但最后却没有拿到自己买的套餐。当他们要求退款时,他们说是系统维护。
资料图
这就是在资金和流量都不再可用的情况下最真实的写照。
当资本的宠儿变成资本的弃儿时,买单的往往是曾经支持他们的供应商和用户。
从2021年开始,供应商开始集体维权。所欠寺库的金额从数十万到数千万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