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向巴菲特学习,作者发明了一个估值参数,叫做“市盈率”。计算公式为:市盈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PR=PE/ROE)。当市盈率等于1PR时,为合理估值;当大于1PR且小于1PR时,则为高估或低估。巴菲特以40%折扣、50%折扣、40%折扣买股票,我也跟着以40%折扣、50%折扣、40%折扣买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找到巴菲特8个逆向投资经典案例的回顾。绝大多数都不容易,都或多或少存在前景不明朗的问题,就像我在底部买入的消费医药股一样。
1972年喜诗糖果:优秀公司的创举,巴菲特突破3PB心魔
1972年,由于继承人对经营公司没有兴趣,巴菲特买下了喜诗糖果,这是一家优秀公司的“创举”。 ROE高达25%,买入价12.5PE,市盈率=12.5/25=0.5PR,相当于半价买入。虽然市盈率不高,但市净率高达3.125PB,这对于习惯捡烟头的巴菲特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幸运的是,巴菲特终于冲破了内心的恶魔。在2000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如果我们能找到很多公司以半价交易,我们将欣喜若狂。”考虑到喜诗糖果是优秀企业的出身,这次“半价”很可能就包括了喜诗糖果。诗糖。
1973年《华盛顿邮报》:水门事件总统禁令导致巴菲特最大意外损失25%
1973年,《华盛顿邮报》因报道水门事件而遭遇总统禁令,甚至可能被吊销电视台营业执照。 ROE为15.7%,买入价为8.1PE,市盈率为8.1/15.7=0.52PR,相当于价格的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买入价对应的市净率只有1PB多一点,所以对巴菲特来说并不是恶魔。但由于总统禁令和股市利空的双重打击,巴菲特买入后最高浮亏25%。当时,很多投资者都在担心邮政的倒闭。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在股东信中声称,该股最终跌至其内在价值的20%以下。这个解释起来有点复杂,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写。
1976 年的 Geico 保险公司:管理层进行了随意的操作,巴菲特谨慎地逢低买入。
1976 年,GEICO 遇到了财务困难。这家名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违背了初衷,其目标客户也不再局限于安全驾驶的政府雇员。管理层变动后,巴菲特开始寻找最低价,最低价为2美元。但真正的大部分资金是购买可转换优先股的。 1980年困境扭转后,巴菲特继续加仓。当年ROE高达30.8%,买入价为4.43PE,市盈率为4.43/30.8=0.14PR。这种低估的原因是很少有人相信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能够生存下来。
1988年的可口可乐:内忧外患,巴菲特大举抄底
1988年,可口可乐与装瓶商发生矛盾,可乐新口味也遭遇市场抵制,可谓内忧外患。 1988年ROE高达31%,买入价为14.7PE,市盈率为14.7/31=0.474PR。 1989年ROE高达46%,买入价15PE,市盈率=15/46%=0.326PR。两年平均下来,正好是 0.4PR。十分巧合的是,从那时起,“用40美分买一美元”就成了巴菲特的口头禅。至此,十年十次的神话正式开始。
1990年的富国银行:受房地产危机影响,次年银行业绩崩溃。
1990年,加州房地产危机导致富国银行股价暴跌。当年的ROE高达23.33%,买入价为4.32PE,市盈率=4.32/23.33%=0.19PR,相当于折价不到20%。受房地产危机影响,即使是经营稳健、拨备充足的富国银行也仍无法独善其身。巴菲特买入后的第二年,该公司的业绩就崩溃了。巴菲特之所以敢抄底,是因为他相信房地产危机过后,ROE可以恢复到危机前20%以上的水平。至此,又一个十倍的十年已经诞生。
2008年高盛:次贷危机袭来,巴菲特买入优先股
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高盛经营困难。巴菲特购买了可转换优先股,当时的市净率约为1PB。如果ROE能够恢复到危机前的15%以上,那么巴菲特的买入价是6.6PE。市盈率 = 6.6/15 = 0.44PR,基本上比 40% 多一点。可惜的是,次贷危机之后,高盛已经成为一家平庸的公司。 ROE普遍只有10%左右,危机前还没有达到15%以上。巴菲特的投资奇迹至今没有重演。
2008年比亚迪:芒格极力推荐,巴菲特无奈购买
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比亚迪业绩下滑。即使今年还没有结束,ROE也很可能不会超过10%。危机前三年,比亚迪的平均ROE约为16%。如果能够恢复到危机前的ROE,巴菲特的买入价相当于8PE。市盈率=8/16=0.5PR,基本上是半价买入。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买了之后的第二年,业绩就出现了逆转,ROE高达20%。比亚迪股价一年翻倍,市盈率超过1PR。此后,比亚迪又回归平庸。市场先生给了巴菲特两次以高估价格出售的机会。第一次没能卖出去,第二次等了13年。
2016年的苹果:业绩短暂下滑,巴菲特乘势而上
2016年,苹果业绩下滑,来自中国厂商的竞争压力逐渐显现。巴菲特利用了这个机会。 2016年ROE高达36.9%,买入价13.19PE,市盈率=13.19/36.9=0.36PR。 2017年ROE高达36.87%,买入价14.54PE,市盈率=14.54/36.87=0.39PR。两年来平均没有超过0.4PR,所以巴菲特仍然恪守“40美分买1美元”的投资标准。今年年初,巴菲特高估减仓,9年9倍投资的奇迹再次上演。
以上八个经典案例是作者凭记忆写出来的,占巴菲特反向投资经典案例的一半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个案件是容易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前景不明朗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巴菲特主要有三种抄底策略:
1、明知业绩会崩盘,但仍抄底买入。最典型的是富国银行。巴菲特买入,第二年业绩崩溃。这表明巴菲特对于扭转困境颇有信心。
2、公司前景黯淡,初步扭转了重仓的局面。最典型的是 Geico 保险。巴菲特早在1976年就开始买入,直到1980年才结束。
3、不顾小病小灾,坚决买重仓。最典型的是可口可乐和苹果。他遇到的问题都是小病小灾,巴菲特在短短两年内进行了他最大的一笔购买。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都会对GEICO和富国银行的惊人低估感到惊讶。对于这一点,彼得·林奇曾写道: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投资陷入困境的逆转股票是很容易的。尽管情况已经逆转,但投资者仍不敢买入。在你职业生涯的后期,有很多领先者。甚至在困境出现逆转迹象之前,股价就已经开始上涨。
******华丽的分割线:写给正在最低价买药的自己 ******
文章最后要说的是,国有企业不能被收购,只能通过股价上涨和分红来实现价值回报。作者还以50%股利支付为基准,对市盈率添加修正因子(PR=N*PE/ROE)。对于股息支付率≥50%的公司,修正系数N为1.0(50%除以50%);对于股利支付率≤25%的公司,修正系数N为2.0(50%除以25%)。对于股息支付率50%>25%的公司,例如40%,修正系数为1.25(50%除以40%)。
笔者目前关注的消费医药股共有10只。分别是贵州茅台(0.64PR+3.76%)、五粮液(0.61PR+3.92%)、泸州老窖(0.37PR+4.60%)、美的集团(0.55PR+5.05%)、海信家电(0.43PR+4.74) %) ) , 格力电器(0.32PR+5.90%)、济川药业(0.52PR+4.15%)、长春高新(0.56PR+4.69%)、华泰因(0.54PR+7.44%)、传音控股(0.36PR+6.62%)。括号中的第一个数字是修改后的市盈率,最后一个数字是股息收益率。巴菲特教给我三种抄底策略。我还在思考如何选择。版权属于作者。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提及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涉及题材不予推荐。在此基础上进行买卖的风险由您自行承担。